西泠印社园林文化特征浅析
2022-07-22洪兵站
洪兵站
(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文物管理处,浙江 杭州 310014)
0 绪言
《御览孤山志》载元代李祁《巢居阁记》云:“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而西泠印社就位于西湖之奇的孤山西麓,有着绝佳的地理位置,被誉为“湖山最胜处”。同西湖边的许多园林一样,西泠印社在实境营造方面有着先天地理优势,这份先天优势和文人社团的创社宗旨结合在一起之后就迸发出了无穷的意向空间。正是基于创社者、社员先贤们深厚的学识修养,西泠印社在数十年营建过程中克服了经费短缺、时间跨度长、营造主体不同等困难,牢牢把握了金石篆刻文化内涵的意向表达,通过建筑、小品、石刻造像、植被等各种元素打造了湖上一处最具独特文化主题特征的山地园林。印社先贤,同时也是园林大家的陈从周曾著文说:“造园有天然景观,有人文景观。两者兼有者,湖上唯此而已,所谓有高文化之景区也,宜其永留不朽也。故予以景可寻,耐人想,观之不尽,西湖之景首也”,陈老称印社“当为湖上园林之冠。”
笔者作为西泠印社(孤山社址)的管理人员,在此岗位已长达17年,对西泠印社园内的每一处建筑、草木等都十分熟悉,本着对印社的这份特殊情谊,试着从印社选址立意、造园手法、空间序列的组合变化、景观营建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来解读印社的园林文化特征,从而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欣赏西泠印社并了解西泠印社之所以成为传承百年的天下第一名社的原因。
1 选址立意凸显文脉传承和立社宗旨
1.1 选址孤山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社以地名,人以印集”,创社者将西泠印社选址在孤山西南麓,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是印社创始人积累多年的高深学养和篆刻文脉、内心信仰碰撞产生的火花。
1.1.1 天时——篆刻文脉延绵不断
杭州自古以来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印学与篆刻艺术根基深厚。尤其清代乾嘉年间兴起的浙派,更是奠定杭州印学文化中心的地位。吴昌硕在《西泠印社记》中说:“浙派盛行于世,社之立概由来矣。”然而浙派传承到清末已经呈现落入程式化套路迹象,同时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艺术门类亦开始式微,复兴浙派、突破拘囿、传承印学、发扬光大,成为经常聚集在孤山西南麓活动的这群有志之士的重大使命。
1.1.2 地利——人倚楼、数峰阁是立社桥头堡
杭州作为印学重镇有着孕育印学专业组织的天然土壤,西湖北岸的孤山更是名胜古迹荟萃。光绪年间的孤山西南麓一隅广化寺的旧址上建有蒋果敏公祠、数峰阁等祭祀性祠宇类建筑,这两处建筑均是1877年由当时的杭州乡绅丁申家族出资新、复建,并由丁家负责日常管理的,既可办公又可居住。这里的丁家就是印社创始人之一丁辅之所传承的家族。丁辅之的父亲丁立诚继承了丁家所承担的公益慈善及部分官绅关系等方面事务。这样一来,孤山西南麓的这些建筑物仍旧处于丁家管理之中,为西泠印社在孤山创立提供了便利的场地基础。
创社者们拓制印谱、研究印学、交流篆刻作品的活动,事实上都是围绕蒋果敏公祠内的人倚楼和公祠北侧的数峰阁这两处场所而展开的。
另外,除了临湖一侧的建筑在战乱后得到恢复以外,当时的孤山西南部临湖建筑北侧的山坡、山顶仍旧比较荒芜,建筑很少,为后期以仰贤亭为中心进行的第一次兴建扩展高潮提供了场地空间。
1.1.3 人和——为了共同的爱好和心愿相聚于此
孤山数峰阁有研讨文学、艺术之传统。张景星撰《西泠印社记》载:“光绪甲辰夏,仁和叶铭、泉塘丁仁、山阴吴潮避暑于孤山,小住人倚楼,研究印学。适仁和王寿祺馆泉校,山阴吴隐由沪归,昕夕过从,谋仿解社创立印社。”《西泠印社志稿》载:“清光绪年间,杭郡文学诸长老探讨六书,研求篆刻,辄会于数峰阁,厥后印人仁和叶为铭、王寿祺,钱塘丁仁友,山阴吴隐,与同数子踵行之,是为印社之先声。”印社四元老之一的王福庵与文学名家,攻篆刻、善汉隶的李黼堂及其孙李庸、外孙唐醉石交往颇多,丁仁、叶为铭等人又常与王福庵畅谈学问,共同的追求与爱好把这些有志之士连在一起,同西湖孤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1.2 立意高远深邃、主旨明确
“造园家于选址一端列为首要,立意第一。坐四照阁全园之胜,西湖之景尽收眼底,令人入怀矣。至此益证建社时主持者学养之深。”西泠印社的营建立足于“印”这个字,围绕“印”做文章,从最初的选址,到后来建设与发展、布局与功能都围绕着这一核心园林文化来开展。
1.2.1 秉承印社宗旨,追求艺术无止境
西泠印社从创社之初就明确了“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立社宗旨,这一宗旨一方面通过创社先贤们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和一心向社的大爱举动来体现,另一方面又需要一定的载体或者说是自有的场所来承载。西泠印社在营建过程中充分考量了保存和研究的目标取向,并且在早期活动的开展和场馆营建中逐渐明晰了追求艺术无止境的远大志向。
文人结社在中国历朝历代都十分兴盛,但能够保留至今而且永葆生机的只有西泠印社一个,即便是同一时期成立且在当时影响力比印社大的“南社”也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探究个中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一条便是西泠印社的运作除去常规的文人雅集、学术交流活动之外,有了一个实体的活动场所即西泠印社(孤山社址)的存在。不论是经历过朝代更迭的动荡,还是深受几番战争炮火的洗礼,西泠印社都始终屹立于孤山侧西湖边。
立社有基这一带有一定开创性的举动,正是创社先贤们当时为复兴印学继而发扬光大印学的一个志存高远的谋略。有了根基的印社,反过来又促进了印社声望的提高和活动开展日益兴盛。
1.2.2 建筑景观营造善于化用诗意并注重文脉传承
清代钱咏曾说:“造园入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为此,每开始进行一处院落建造时,事先要做充分考量,尤其是要重视历史文献的搜罗。陈从周说:“造园的文意构思大多出于诗文,文实园。园之筑出于文思,园之存赖以文传。”
由于造园主持者具有深厚的文学积淀与国学基础,在营造印社的过程中他们能巧妙地利用名人诗词与名家名篇,汲取它们的精妙之处,把这些诗意转化成实景。仰贤亭、鸿雪径、石交亭、山川雨露图书室、凉堂、四照阁、观乐楼、文泉、闲泉等无一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立意构思。
以印社最早的建筑仰贤亭为例,创始人叶铭博考志承,追踪往哲,题额曰“仰贤”,承袭了明天顺间胡郡守所题旧名。仰贤,顾名思义是仰慕先贤功业,慕道德文章,创社者们创建仰贤亭的目的十分清晰,即在此向历史上著名的篆刻家缅怀致敬。稍晚些时候还在亭中三侧墙面布置了浙派篆刻鼻祖丁敬像和明清以来28印人画像,并在清明雅集活动中增加了在仰贤亭中祭祖焚香的环节,这种“仰贤”的传统也保存至今。
鸿雪径(图1)是印社先贤化诗意而成的又一典型代表。“鸿雪”二字语出自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诗,诗曰:“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东坡以怀旧为基调,极富哲理,雪泥鸿爪。”意为往事留下的印迹,像鸿雁在雪上留下的爪印一样。印人们推崇苏东坡的文采,以及他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故用“鸿雪”暗喻所追求篆刻艺术的心境。
图1 雪后鸿雪径
以仰贤亭、鸿雪径等为代表的印社景观,充分表达了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们内心的艺术心境和对光大印学的美好追求,借景寓情、借物咏志,这些景观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园林的悠远意境。
2 二次合体构成宛若天成的空间组合
笔者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看到很多园林专业的研究者想当然地就西泠印社的园林特征给出一些结论,无论是类似篆刻章法的空间布局还是起承转合的空间序列说法,都是来自后人的意会揣摩,往往会误导不知情的读者。事实上,西泠印社的园林是以点到面,逐步丰富的,而不是先有规划设计,由面到点落实的。这种独立院落组合的二次合体中形成的空间组合的自然流畅并不是刻意为之。比如印社四泉之一“印泉”的出现就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前山庭院到山川宝印山房组团的过渡因为前山石坊和石刻“渐入佳境”而显得自然流畅。西泠印社园林的与众不同之处,正是这种二次拼盘式的组合所塑造的一种浑然天成的整体园林感。
2.1 空间组团
西泠印社整个园林建筑可分为三个层次、四个组团。三个层次分为山麓、山腰、山顶,三者各抱地势,各具特色:第一层次是柏堂、竹阁组团;第二层次包含了山川雨露图书室、宝印山房组团和还朴精庐、遁庵组团;第三层次则是华严经塔—观乐楼组团。这几个组团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每个组团其实可以算作一个小型的庭院。尤其是后山还朴组团和前山柏堂组团最初并不属于印社,是历史的机缘巧合和后来者的顺势而为才最终得以呈现一个完整的西泠印社山地园林系统。
四个组团中最早形成的是山川组团,最晚成形的是前山组团。早期的西泠印社是以仰贤亭为中心向四周二三十米范围内进行扩建的,柏堂、竹阁是孤山寺的一部分,后来才划拨给印社。整个前山组团目前的态势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完成的。改革开放印社自主管理后继续以篆刻艺术家为主导秉承先贤的意志开始进行再度营建。85周年、90周年两个大庆周期是西泠印社前山组团景观小品大为丰富的时期,金石篆刻的文化元素得以密集呈现。要谈西泠印社的空间布局和空间序列,必须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而不能想当然地进行推理。
2.2 因山就势,顺意而为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我国传统的造园手法和原则。西泠印社所在的孤山,海拔38米,西泠印社不同组团的空间布局就巧妙地利用了孤山西侧这一部分的地形山势,很好地体现了这个原则。
地形是建筑、山石、水体、植物等构景要素的基础,是构成整个园林景观的骨架,正是这样的地形决定了西泠印社山地园林的属性。在不同组团的局部景观营造上,营建者又能灵活地对地形加以利用和改造,建屋凿洞、挖泉叠石、铺路栽植,巧妙地在各个空间层次上布置建筑、植物、水体等园林构景元素,形成山地园林鲜明的景观特色。《园冶:相地篇》云:“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故西泠印社被誉为江南山地园林的典范。
2.3 收放自如,借景西湖
对比和借景是中国传统造园常见的手法,各组团在营建中能巧妙地利用这些手法,以小见大、收放自如,借景西湖山水,方寸之中,气象万千。山顶组团是西泠印社整个园林的精华所在,在这些造园手法的运用上具有典型性。
整个山顶组团围绕山顶大平台和文、闲二泉铺开,四照阁、题襟馆、鹤庐、华严经塔、观乐楼、汉三老石室等主要建筑自南向西再向北最后向东布置,主体建筑外,山石泉池、岩壑洞亭、石刻雕像点缀其间。这些元素有收有放,有升有沉,因山就势,借景自如,使整个空间呈现出高低起伏的韵律和节奏感变化。每自下而上登顶,能让人豁然开朗,登山疲惫一扫而光,足见山顶组团的园林布置之精巧。
四照阁是西泠印社借景西湖山水的典范,四周皆为明窗,遥对西湖两堤三岛和西湖西侧群山,视野开阔,除了四照阁之外,题襟馆前小庭院平台也是眺望西湖山水美景的绝佳之处。此外,从鹤庐的阳台眺望里西湖,借景保俶山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3 金石篆刻文化意境的营造自然流畅、妙趣横生
3.1 金石篆刻文化巧妙布局景观空间
金石文化是西泠印社园林景观文化的核心,布局巧妙,意境凸显。西泠印社园林景观局部空间中不间断地呈现这一文化,包括仿印石章、摩崖石刻、石质人物造像、石碑等,营造出充满人文内涵与深厚历史底蕴的写意文化空间。它们恰到好处地点缀在各个不同的场景之中,并运用不同的意境表达手法,创造出不同的金石文化意境,小盘谷内幽深隐趣、石交亭金石交友、丁敬邓石如造像象征兼收并蓄等。
前山柏堂组团和山腰山川组团内的几处放大石章,造型丰富,其上雕纽生动别致,恰如其分地落于山道旁、大树下,显得妙趣横生。山顶组团的石质建筑汉三老石室则体现了印社的“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宗旨。其室内藏有包括镇社之宝——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在内的石碑数十件。石碑本身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和金石考据价值,而且保存石碑的建筑本身也是地面石质建筑罕见的类型,造型独特典雅,为西泠印社园林增添了一抹重彩。
3.2 方寸之中,气象万千的整体意境
通过内部丰富的元素相互叠加组合,并运用各种造园手法,极其巧妙地营造构建出了西泠印社园林小中见大、咫尺乾坤的意境感受。印社中的大部分建筑、水景、山洞、小品都体量较小,但组合在一起呈现出深远意境的特点。每处水景点缀于不同的空间地形,使景观空间显得舒朗与大气,如小龙泓洞模拟灵隐龙泓洞景观,创造出恢宏而深远的视觉感受,类似这样的景观不胜枚举。西泠印社在有限的地形中,营造出无限通透的意境。这与金石篆刻中方寸之中气象万千的特点进行了非常巧妙的呼应,同时体现了金石文化与西泠印社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更加深刻地反映了两者的高度契合。
4 结论
西泠印社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文化遗产西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金石篆刻又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同时它的园林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园林中体现特定文化的一个经典案例和范本。作为印社后来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和传承好这份极具分量的文化遗产,并积极推动印学文化的普及和发扬。
①②陈从周.印社说景[M]//西泠印社.西泠印社九十年.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3:52.
③计成.园冶[M].胡天寿,译注.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