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生家庭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基于中国知网2016-2020年文献数据
2022-07-20王伟霞孙明娟
●王伟霞,孙明娟
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小学阶段是个体开始系统接受教育、心智德能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儿童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其社会自我逐步形成,系统的道德认识、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也逐步形成[1]。父母在儿童小学阶段对孩子进行的家庭教育很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对小学家庭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22年4月正式印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 (2021—2025年)》明确提出,把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确立为今后一个时期内家庭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2]。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强大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因此,学者对于家庭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至关重要。鉴往知来,通过对《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文件出台后五年内学者发表于中国知网的有关小学家庭教育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统计、分析,能够发现以往研究的重点、难点与不足,对后续的研究工作进行改进与完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 2020年,基本建成适合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系统,同时对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家庭教育新媒体服务平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水平、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设等7大方面总计18项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3]。如今,五年已经过去,我国已基本建成了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指导的平台和阵地,《规划(2016—2020)》所提到的“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设”的要求也已经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出台与实施更为家庭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关于《规划(2016—2020》提出的“进行家庭教育科学研究”这一方面,我国学者也进行了丰富的理论探究与实践创新,中国知网关于小学家庭教育的文章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小学家庭教育相关研究的发展特点及关于小学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信息学常规检索方法,检索2016~2020年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小学生家庭教育的中文文献,以“家庭教育+小学生”为检索式检索,筛选研究主题与小学生家庭教育相关的且发表时间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的文献,共筛选出1467条结果。剔除重复发表过的文献、与小学生家庭教育无关的文献及相关会议记录后,得到与“小学生家庭教育”高度相关的文献共305篇。
文献分析法是指按照研究课题的需要,通过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分析、整理,对问题加以探索,以探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状况[4]。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围绕“小学生家庭教育”收集了与其高度相关的305篇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文献,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缜密的分析和思考,逐步深化对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认识。
2.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是通过与受访者面对面地交谈,了解受访者的心理和行为。本研究主要通过与小学生家长进行访谈,来收集小学生家长关于家庭教育指导需求比较典型、细节化且更加深入、具体的质化访谈材料,以更全面地了解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的现状,最终有根据、有针对地提出对策建议。
(二)数据处理
本文从文献数量及发表时间、文献类型、关键词分析三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探求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需求及发展策略。
本研究所用到的分析工具为文献数据统计软件CNKI知网研学、图标生成软件 Microsoft Excel(WPS)。
二、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数量及发表年份
根据检索策略和纳入排除标准,共检索到305篇文献与小学生家庭教育高度相关,文献所属学科领域全部为社会科学II辑。发文量从2016年的26篇到2020年的79篇,其中,2017年关于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文献最少,仅22篇。但是2018年与2019年的文献量均为89篇,连续两年文献数量较高。可以说,2016年至2020年这5年间,有关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
(二)文献类型与基金支持情况
从文献类型看,发表在各类期刊上的文献共计270篇,硕士论文共计19篇,会议论文16篇。其中,有16篇(5.2%)文献有基金项目资助,该基金项目为甘肃省教育教育规划课题。在270篇文献中,发文数量最多的刊物是《当代家庭教育》,共发文61篇。《家长》与《新课程》的发文数量分别为19篇和15篇。在所有统计的文献中,受到基金支持的有16篇,占比5.2%,该基金为省级项目甘肃省教育规划课题。
(三)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论文的核心概括,通过对论文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大概了解文章的主题及研究方向。通常情况下,一篇论文中呈现的关键词都存在着某种关联,这种关联主要通过关键词共现频次表示。共现频次越高,则代表两个主题的关系越紧密。通过CNKI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在检索出的有关小学生家庭教育的305篇文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词为:教育方式/方法和学校教育,分别为96次和71次。(详见表1)
表1 小学生家庭教育相关研究高频关键词
(三)小学生家庭教育研究内容分析
1.小学生家庭教育逐渐受到关注,但研究团体不稳定
研究分析发现,自《规划》发布以来,关于小学生家庭教育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随着《规划》的发布,小学生家庭教育这一课题逐渐受到多方学者的关注,但是除硕士论文外,其他期刊均为单独作者发文且单独机构发文量远低于我国科技期刊论文合作率[5]。并且,仅有一项基金项目支持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研究,小学生家庭教育相关的基金支持不够、研究队伍较为零散,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对于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研究团队的不稳定性。
2.小学生家庭教育研究内容有待完善
通过分析文献数据、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研究,可以了解该领域的热点及研究方向。对本次研究中出现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关于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辅助作用、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包括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影响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对家庭教育进行了研究,可以看出研究领域覆盖面不广,研究内容也有待完善。
三、结论与建议
(一)进行团队合作研究,关注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途径
从数据的分析来看,目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研究领域,学者之间的合作研究不多,因此,建议进行团队合作研究。并且,学者应关注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途径,为家庭教育提供方向引领。小学生家庭教育研究学者应更加关注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建立专业性、针对性的指导模式,例如,创建有关家庭教育指导相关内容的微信公众号、APP等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家庭教育类文章和日常教育话题,以供家长浏览和讨论,开拓出一条网络互通的家庭教育指导途径,同时提高家长的参与度[6]。
(二)充分了解家长需求,完善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内容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关于小学生家庭教育内容的研究还有待完善。目前,虽然部分学校已基本建立了家庭教育指导的体系,但家长的需要并没有被充分满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可能存在“形式化”特点,学校“完成任务”式地开展相关活动,没有真正在行动上融入学校教学管理常规[7];另一方面,学校缺乏“家本化”关怀,未正确对待家长的教育“合伙人”身份,对家庭教育指导重视程度不够[8]。研究者应对小学生家长的需求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期间遇到的问题与希望得到的帮助,比如对于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方面的指导、饮食方面的指导、性教育方面的指导等,只有全面充分了解家长需求,才能够进行研究与指导。对于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方面内容的研究,教育部早在2010年就指出,“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整个儿童期十分重要的身心发展阶段。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之一是做好儿童健康监测,预防常见疾病发生”[9]。小学生健康涉及饮食、卫生、作息习惯等方面。对于“性教育”的研究指导,无论对教师还是家长来说一直以来都是较避讳的问题,但它却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所以必须正视和重视。通过访谈发现,家长认为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长的教育责任、专业教育理论知识、孩子在家学习以及学生身体健康、性教育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十分必要,因此,关于小学生家庭教育研究的内容与深度都需要探究,应建立在家长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