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商务英语新闻语篇语境化意义生成的认知机制

2022-07-20蓝可染

嘉应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行话语词商务英语

蓝可染

(广东金融学院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广州 510521)

一、引言

阅读商务英语新闻(纸质报刊或在线浏览)是商业人士获取最新国际市场信息及了解各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渠道,这些实时更新的商业信息有助于他们了解行业动态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策。商务英语新闻的内容涉及各国在政治经济、财政政策、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企业管理、民生就业等领域的热点话题,其语汇形式具有广泛运用隐喻、行话等特征,以及使用有关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热点或事件性关联性语词等特点。这些语言特征使得语篇行文更具专业性、简洁性、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但也构成了语篇中概念或命题语义识解的难点,是商务英语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有关商务英语新闻语篇意义识解的研究十分有限,理论探讨尚不多见,研究方法较多针对具体实例微观层面的阅读技巧分析,如:从遣词造句、篇章结构等方面分析商务英语语篇的语言运用特点,并探索阅读技巧[1];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阅读材料进行语篇分析,并用于指导商务英语阅读[2-3];引入图式理论,通过激活已有“图式”和构建新的商务英语“图式”来提高阅读水平和效率[4-5]。以上对商务英语阅读技巧与策略的探讨呈多样化、多视角化、散论化特点,缺乏较系统的理论研究,也没有提出明确的方法论作为指导。鉴于此,本研究拟从探讨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的建构及其运作机制出发,尝试对商务英语新闻中概念或命题语义识解的思维轨迹及操作理据作出可描写性研究,力求探索语言意义识解这一“暗箱操作”的普遍原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

从现有文献看,语篇意义研究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理论不少,有的对语境因素进行类型化和要素化概括,并讨论不同语境因素对语句意义理解的语境化作用[6-10],有的根据语境的动静特征分析语篇的语义和语用学意义[11],有的从语言哲学视角入手,在分析已有语境类型基础上对意义分类与语境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12],有的从互文语篇理论的角度揭示语篇的成义规律[13],有的从多模态文体学的角度论述图文关系及意义建构[14]。这些研究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揭示了语篇意义生成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拓展了语篇意义建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广度。但是,这些研究也有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现有的服务于意义研究的“语境”论限于对言内和言外语境因素或各种潜在的相关背景知识作出静态的归类概括,没有结合交际主体动态的思维感知形式,因而不能科学地解释语境因素在意义生成过程中的认知机制。近年来,认知科学的介入使语境研究中的认知意识逐渐明晰,为有效、科学地解释意义生成过程提供了一盏新的指路明灯,出现不少研究成果[15-22]。语境因素纷繁复杂、难以把握,但认知视阈下的语境研究主张,只有当语境因素被语篇接受者视为与当前语篇相关,即进入其“视野线(lines of vision)”[16]77时,才会在理解该语篇的过程中被纳入考虑的范围。认知语境最终左右着语篇的意义识解,语篇意义的获得过程正是认知语境被不断建构的过程。鉴于此,笔者拟构建一个描写意义给定行为主体思维轨迹从而展示语篇意义生成过程的理论框架,探讨语篇语境化意义生成的心理机制及其推导的理据性。

二、“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理论框架

从语篇微观层面上看,语篇是由众多语言形式的线索连接而成的,如词汇、短语、语法结构和程式化表达等等,这些构成成分许多富有特殊的语境蕴含,是作者刻意选择、用以引导读者的策略之一。这些语言形式本身就具有自己的概念意义,但语篇理解并非仅凭这些概念意义就能获得语篇的真实意义,“意义完全外显的不可能性”[16]26决定了必须借助某种方式和手段补充隐藏在语言形式表征下面的未尽之意。

相对于具体的显性语言形式,隐性的认知语境因存在于人脑和心智中,对它的获取和加工完全是个暗箱操作的过程。为了探讨隐性的认知语境在人的记忆中是如何组织,在语篇理解过程中又是怎样被激活并被获取的,认知语言学家Fillmore[23]提出框架(frame)理论。框架是基于反复出现的经验抽象出来的典型知识结构体,只要以某一信息点为触发,就能引发更多相关信息的获得。Taylor[24]也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定义“框架是连接一个语言形式所涉及的多个认知域的知识网络”。换言之,在语篇建构中,作者通过语境线索传递与之相连的框架知识;在语篇理解中,读者则通过语篇中的表面特征激活隐藏在这些特征背后的信息,把它们提取到前台来,从而实现意义的诠释。尽管语篇内外客观存在的语境因素都具有成为语境线索的潜质,但只有那些为语篇接受者所识别和关注,即进入其认知视野的语境因素才能成为激活语境知识的线索,才能为建构意义和诠释意义服务。

在“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理论框架内,语境线索触发与之相连的语境框架,并在框架内进行认知推理。每一轮推理得出的假设,又可以成为新的已知线索参与到下一轮推理过程中,这样环环相扣就构成了最终推导出语篇意义的语境线索链。笔者对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服务于语篇意义识解的作用过程以视觉表征的方式表示如图1:

图1 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服务于意义识解的作用过程

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结合语篇接受者的认知思维推论机制,把客观静态的语境具象化为若干有意义触发性的语境线索,为语篇中概念的语境化释义过程提供可描写、可推论性说明,并对意义生成过程的程序特征进行理论概括,使意义推导过程更具层次性、逻辑性,为我们探索意义的识解模式提供了更强的解释力。

三、商务英语新闻语篇概念或命题语境化意义生成的认知机制

商务英语新闻语篇中大量出现隐喻、商业行话、政治/经济事件关联性语词等不同性质的语境化意义识解难点问题,给读者造成阅读理解障碍。本小节拟从认知语境线索链的理论方法角度对上述意义识解难点问题进行研究解决,通过展示认知语境线索链的运作流程,更直观地反映读者在语篇意义识解过程中的认知思维路径和操作理据。

(一)隐喻语境化意义识解机制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一种由源始域向目标域的意义投射,实质在于借助一类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25]。因此,隐喻是一种基于人类经验的推理和思考的认知过程。在商务英语新闻语篇中,隐喻源始域与目标域之间相似性的确定与建构,可以在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的引导下进行,并对隐喻性表达语境化释义识解的思维过程作出可体验性的程序性描写。如:

例1:A record-high 48%of investors surveyed by 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 think that stocks are overvalued,according to the banks report dated Nov.14.The reading led BAML’s chief market strategist Michael Hartnett to declare that such a reading implies stocks may be due for a pullback.

“Stock market investors aregetting too close to the sun,”Hartnett said“and investors’risk-taking has hit an all-time high.A record high percentage of investors say equities are overvalued yet cash levels are simultaneously falling is an ominous sign.(Market Watch,Nov 15,2017)

译文:根据美国美林银行11 月14 日发布的银行报告,48%的受访投资者认为股票估值过高,创历史新高。该指数令BAML 首席市场策略师迈克尔·哈特内特宣称,这一指数暗示股市可能会出现回调。

哈特内特说:“股市投资者太接近太阳了,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创纪录的投资者比例表示股票估值过高,但现金水平同时下降是一个不祥的迹象。”(《市场观察》,2017 年11 月15 日)

例1 中的隐喻性表达“getting too close to the sun”是意义识解难点,对其语境化释义的解析需借助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识别语篇内外潜在的语境线索并激活内隐的语境知识框架,对隐喻源始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建构,并系统地揭示文本意义生成的理据。阐述如表1:

表1 隐喻性表达“getting too close to the sun”语境化意义识解过程的思维路径

基于以上分析,“getting too close to the sun”在文中的语境化释义可识解为:Investors are taking too much risk buying high-flying shares -and in doing so,may get burned,like Icarus in the Greek legend,who flew too close to the sun and lost his wings in consequence.Stock market investors are getting giddy after some considerable initial gains and are now buying like crazy and in consequence pushing share prices into frightfully exorbitant heights.And since what goes up comes down,the higher the climb the harder the downfall,some frantic investors may,like Icarus,get burned and lose everything.

(二)商业行话语境化意义识解机制

行话是指工作在某个特殊职业领域、拥有共同兴趣的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语言。在许多情况下,这种行话会给那些不熟悉这个领域语言的人们交流带来障碍。商业行话是在长期的商务活动中逐渐积累下来的,它的来源成分极为复杂,既有来自各个行业比较有影响的概念或是术语,也有来自日常生活中的习语、俗语等。因此了解商业行话需要从源头上考察商业行话的来源构成。在识解商务英语新闻语篇中商业行话的语境化意义时,我们需要建立商业行话的来源构成与文本中描述的实际对象之间的联系。这一建构过程可以在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的引导下进行,并对商业行话语境化释义识解的思维路径作出可体验性的程序性描写。如:

例2:Novice clips have attracted a tonne of views,but not a tonne of money,because advertisers are reluctant to place adverts next to shoddy homemade videos.Since Google bought YouTube in 2006 for nearly $1.7 billion,it has tried to make its adopted child polished,not just popular.Last year it spent an estimated $300m funding and marketing new“channels”with higher-budget comedy,drama and other shows,with some run by established media firms such as Fremantle.

According to Needham,an investment bank,YouTube will bring in $2.5 billion in advertising revenue in 2013,but that is not enough tomove the needleat Google,or to make it a worthwhile outlet for content companies.Like newspapers that have decided they cannot survive by online advertising alone,YouTube needs to erect a“pay wall”for some of its offerings.(The Economist,May 11,2013)

译文:新视频吸引了大量的浏览量,但却赚不到一大笔钱,因为广告商不愿意把广告放在劣质的自制视频旁边。自从谷歌在2006 年以近17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YouTube 以来,它一直在努力让自己的“养子”变得光鲜亮丽,而不仅仅是受欢迎。去年,该公司估计花费了3 亿美元的资金营销新“频道”,包括高预算的喜剧、戏剧和其它节目,其中一些由老牌媒体公司如Fremantle 运营。

据投资银行Needham 称,YouTube 将在2013年带来25 亿美元的广告收入,但这不足以推动谷歌的发展,也不足以让它成为内容公司值得一看的渠道。就像报纸已经发现它们不能仅靠在线广告生存一样,YouTube 需要为它的一些服务建立起“付费墙”。(《经济学人》,2013 年5 月11 日)

例2 中的商业行话“move the needle”是意义识解的难点,对不熟悉这个领域语言的读者形成理解障碍。对“move the needle”语境化释义的解析有赖于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对商业行话的来源构成与文本中描述的实际对象之间的联系进行建构,才能系统地揭示文本意义生成的理据和思维路径。阐述如表2:

表2 商业行话“move the needle”语境化意义识解过程的思维路径

经以上分析,商业行话的来源构成与文本中描述的实际对象之间的联系得以建构,“move the needle”在文中的语境化释义可识解为:In 2013,Google’s ad revenue amounted to almost$51.07 billion,by contrast,the $2.5 billion devoted by YouTube in advertising revenue means little to Google.$2.5 billion is a lot of money to most companies,but not to Google,a money making behemoth.In other words,YouTube failed to live up to Google’s expectation that it can generate juicy revenues by using its advertising savvy.

(三)政治/经济事件关联性语词语境化意义识解机制

商务英语新闻语篇中的一些语词包含了特定政治或经济事件的复杂背景信息,对这些背景缺乏了解的读者即使语言功底很好,也往往不知所云。曾利沙[26]曾指出:“空白或缺省的意义是由相关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特定事件决定的。”因此,在识解商务英语新闻语篇中政治/经济事件关联性语词的语境化意义时,我们需要调查并触发相关事件的知识框架作为提示,以建构背景事件与语词之间的联系。这一建构过程可以在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的引导下进行,并对政治/经济事件关联性语词语境化释义识解的思维路径作出程序性描写。如:

例3:China has shown restraint in the face of provocations by U.S.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 over Taiwan,but if he continues after assuming office Beijing will“take off the gloves”,an official Chinese state-run newspaper said on Monday.(Reuters,Jan 15,2017)

译文:中国官方报纸周一称,面对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中国表现出了克制,但如果他上台后继续挑衅,北京将“动怒”。(路透社,2017 年1 月15 日)

例3 中的政治/经济事件关联性语词“take off the gloves”是意义识解的难点,并对不熟悉背景事件的读者形成信息阻断。只有提取语篇内外潜在的语境线索并激活内隐的背景事件框架,才能对空缺的意义进行补缺。对“take off the gloves”语境化释义的解析有赖于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对背景事件与篇内语词之间的联系进行建构,并对意义识解过程的思维路径作出描写,以达到系统地揭示文本意义生成的理据。阐述如表3:

表3 政治/经济事件关联性语词“take off the gloves”语境化意义识解过程的思维路径

经以上分析,背景事件与语词之间的联系得以建构,“take off the gloves”在文中的语境化释义可识解为:China will have to begin to view Trump as a serious threat and act accordingly if he continues with provocations over Taiwan after he takes office.Then China will“take off the gloves”and fight Trump for real -inflicting real hurt and pain if necessary.It may be costly.But it will prove a worthy price to pay to make the next US president aware of the special sensitivity,and serious consequences of his Taiwan game.

四、结语

本文提出“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商务英语新闻语篇中的隐喻、商业行话、政治/经济事件关联性语词等意义识解难点问题进行全新解析,从文本细读层面对语篇中概念或命题的语境化释义识解过程进行可描写、可推论性研究。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的构建探讨了语篇意义识解动态过程中意义给定行为主体的认知机制与语境中各种潜在线索之间的互动关系,试图对意义识解的客观理据性作出描写,为读者推导语境义提供可操作性理据。诚然,本文研究仅是对商务英语新闻语篇意义识解的一种尝试,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及其运作机制在其它类型语篇中的应用及研究还有待延伸和拓展。

猜你喜欢

行话语词商务英语
韩国之行话感悟
这些专业“行话”,你“学废”了吗?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混圈必备的公募基金“行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从文化理据看英汉语词翻译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