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腹逐瘀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评价

2022-07-20蒋鑫芳连熙娜刘美枝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108

吉林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腺肌病烯酮性激素

蒋鑫芳,王 虹,连熙娜,刘美枝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子宫腺肌病是好发于30~50岁经产妇的良性肿瘤,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出现在子宫肌层,继而引发弥漫性或局限性的良性激素依赖性病变。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多采用孕三烯酮、米非司酮等孕激素治疗,但单独的西药治疗其疗效欠佳[1]。中医认为[2],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病机在于“瘀积”,其治疗当以化瘀止痛、温经散寒为原则。少腹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卷下,可活血祛瘀、温经止痛,现已逐渐被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病,并取得较好疗效[3]。鉴于此,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少腹逐瘀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妇科就诊收治的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35.68±8.56)岁,病程(5.58±1.63)年;观察组年龄(35.91±9.05)岁,病程(5.23±1.87)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4]中有关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5]中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辩证标准: 经前或经期下腹冷痛,喜温畏冷,月经或推后,色暗,有块,块下痛减,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暗滞,苔白,脉弦紧。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及辩证标准;②年龄25~45岁者;③ 近半年内未接受激素治疗者;④获得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宫体增大超过3个月妊娠子宫大小者;②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者;③ 妊娠或哺乳期者;④患有肝脏疾病者(AST>50 U/ml,ALT>50 U/ml)。

1.2方法

1.2.1对照组:自月经周期第1天起口服孕三烯酮(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020)2.5 mg/次,2次/周,第1次于月经第1天服用,3 d后服用第2次,以后每周相同时间服用。连续治疗3个月。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少腹逐瘀汤,组方为:小茴香6 g,干姜6 g,延胡索15 g,制没药10 g,炒当归10 g,川芎10 g,肉桂(后下)3 g,赤芍10 g,炒蒲黄10 g,炒五灵脂10 g。方法: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分两次口服,直至月经干净。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及方法

1.3.1中医证候评分:于治疗前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里中医症候评分标准及《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7]制定:包括经行腹痛、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经行不畅、夹有血块、色暗、腰膝酸软、肛门坠胀痛、性交痛、舌紫黯、舌边有瘀斑、瘀点、脉沉细或涩,依据患者严重程度计分,分值范围为0~24分。上述症候按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计算分值。

1.3.2痛经程度评估: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8]进行疼痛程度评估,VAS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剧烈。

1.3.3子宫体积:于治疗前后行妇科检查测量子宫三维径线,按不规则椭球体体积计算公式(4/3πabc)计算子宫的体积(abc 分别表示子宫在三维界面中三个切面的半径值)。

1.3.4性激素、炎性因子及肿瘤标志物检测: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4 ml,2 000 r/min离心10 min,-20℃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试剂盒统一购于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5中医症候疗效:遵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的疗效标准制定,拟定标准如下: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n≥66.67%;有效:33.33%≥n<66.67%;n<33.33%或治疗过程中脱落者。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痛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子宫体积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痛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子宫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子宫体积减小,且观察组痛经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降低、子宫体积减小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痛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子宫体积比较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A125、IL-8、TNF-α以及性激素(LH、E2、P)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A125、IL-8、TNF-α、LH、E2及P水平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IL-8、TNF-α、LH、E2、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CA125、IL-8、TNF-α、LH、E2、P水平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血清CA125、IL-8、TNF-α以及性激素(LH、E2、P)水平比较

2.3两组治疗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中医症候疗效疗效比较[n(%),n=60]

3 讨论

目前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仍有争议,主要认为基底膜内陷、性激素异常、炎性反应、细胞增殖可能是导致子宫腺肌病患者出现疼痛、异常子宫出血与不孕的原因。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间质部分存在于子宫肌层,并且在激素影响下发生周期性出血,子宫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弥漫性病变或局限性病变。子宫腺肌病患者的 CA125升高,多由异位灶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共同分泌增加所致,其血清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0]。此外,相关研究指出[11],IL-8、TNF-α与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与发展。孕三烯酮有强抗孕激素、中度抗雌激素和抗性腺效应及轻度雄激素作用,能增加游离睾酮含量,减少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抑制FSH、LH峰值并减少LH均值,使体内雌激素水平降,异位内膜萎缩、吸收。

子宫腺肌病根据临床症状在中医学中归属“痛经”“月经不调”等范畴,是由于寒邪入侵后机体气血不通,瘀血阻滞,不通则痛,从而诱发痛经。瘀久而易致癥瘕;瘀阻胞宫,阻碍射精致孕,导致不孕症;瘀血不去,影响新生血液正常归经,继而冲任不固,发为经量过多。少腹逐瘀汤主治妇女寒凝血瘀证,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方中当归、川芎、赤芍为君药,可发挥养血调经、活血祛瘀等功效;延胡索、炒蒲黄、制没药及炒五灵脂为臣药,可活血、行气止痛等功效。方中小茴香、干姜为佐药,具有温肝暖肾、散下焦寒邪值功效。诸药联用,共奏活血化瘀、散寒止痛之功效。牛雯颖等[12]发现少腹逐瘀汤能改善寒凝血瘀型大鼠血液流变性指标及微循环状态,可明显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提高 Na+-K+-ATP 酶活性、唾液酸及巯基含量。

本研究中结果说明采用少腹逐瘀汤辅助治疗子宫腺肌病对于调节女性内分泌功能疗效显著,其原因可能与该方剂能够改善血流微循环,并具有抗肿瘤作用有关。本研究中结果还显示,少腹逐瘀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中医证候评分、痛经评分。

综上所述,少腹逐瘀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性激素水平,减小子宫体积,并缓解临床症状。但本研究的不足是未进一步详细阐明的少腹逐於汤的药效机制研究,因此在未来需要完善更多的基础研究。

猜你喜欢

腺肌病烯酮性激素
苯硫基烯酮与不活泼烯烃的分子内[2+2]环加成反应
自拟安更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基于数据挖掘的肖承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用药规律研究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106例临床研究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得了子宫腺肌病 子宫能不能保住
丹麦研究与感官品质有关的甲基吲哚和雄烯酮在猪畜体内的分布
子宫腺肌病分型治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