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慢性子的老师
2022-07-20乔兆清
乔兆清
童话《急性子顾客慢性子裁缝》讲的是顾客急急火火,三番五次改变做衣服的主意,而慢性子裁缝却不急不躁,最终因迟迟没有动工,却满足了顾客的愿望的故事。我由此想到了教育,面对种种突发事件,不妨做个慢性子老师,静候、酝酿、发酵,方能体现教育的智慧。
问一问,不主观臆断
我曾看到这样一个笑话:学习成绩好和学习成绩不好的两个学生上课睡觉时,教师的态度截然不同。教师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上课睡觉都在学习,而认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一学习就睡觉。
这虽是供人取笑的段子,但也确实反映出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上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对于平时学习优异,和教师关系亲近的学生,教师会不由自主地偏袒;而对于问题学生,则格外“上火”。
因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处理问题时有时有一些武断。这种武断对这两类学生都没有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因此,问题出现后,我们不要急于评判,而要还原事件的真相,不仅要问当事人,更要问旁观者。比如,教师发现学生不交作业,不能一概以“懒”来定论,而要询问清楚不交作业的原因。只有了解清楚原因后再“对症下药”,教育方能真正发生。
筛一筛,不事无巨细
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学生“上访”的事件:有时是浩浩荡荡地组团,有时是络绎不绝地来报告同一件事,也有见缝插针地来访的。因此,班主任应该学会筛选和放手,让学生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同时,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去探索和发现,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冷一冷,不当场训学生
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时,当事人可能正处在激动状态,若教师此时也不够冷静,就很可能出现不当的言行,让事态升级。因此,班主任可借鉴《正面管教》中的“积极的暂停”策略,等到当事人回归理智,教师了解清楚事情原委后再解決。
备一备,不随口训学生
学生出现问题,大多数班主任会结合自己的认知,开启训诫模式,由眼前的错误到未来的影响,又延伸到过去,挖掘以前的问题。教师苦口婆心,推心置腹,期望学生痛改前非,可学生无动于衷,或者在教师面前承认错误,过后仍然我行我素。
教育是一门学问。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以专业的眼光,关注眼前的问题,挖掘背后的缘由,针对问题的本质“对症下药”。王立春在《做一名专业的班主任》一书中列举了班主任10种影响学生的手段,同时指出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所以,班主任首先要改变观念,摒弃以往的教育方式,根椐学生的个性,选择适当的方法,让教育呈现出专业的智慧。
跟一跟,不训完就了事
全国知名班主任李迪讲过一个案例:一个经常打架的女生发现打架基本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便变本加厉,一遇到小矛盾便大打出手。又一次打完同学后,李迪让受伤害的同学不要立即接受道歉,直到打人者后期表现良好,师生才重新接纳犯错误的同学。这才是真正引领学生走向完美的教育,也是值得当前班主任借鉴的教育。
有一种教育叫引领。当小苗长歪了,用手将其扶正,并提供水分和养料,帮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种慢的教育,体现了尊重与接纳,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教育要不急不躁,温暖学生的心灵,融洽家校关系,最终促进师生更好成长。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实验小学河西校区)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