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旧志中的串场河研究
2022-07-19王祖霞
王祖霞
(盐城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盐城水系发达,河、汊、港、湾众多,其中,串场河是一条南北走向的人工河流,它最初是串联各盐场的运盐河,兼有灌溉功能,后来成为泄洪主干通道。目前串场河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海盐文化方面,如夏春晖[1]、甘纪华[2]、许其宽[3]等。古代方志文献是“一方之百科全书”,现存盐城历代旧志记载了盐城的疆界、河渠、艺文等情况,是研究盐城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这些旧志主要指明清时期纂修的盐城县县志,包括:明万历年间杨瑞云编、夏应星等纂修的十卷本,即《杨志》[4];乾隆七年(1742)程国栋召集沈俨、王钜、谢鸿宗纂修的《程志》,乾隆十二年(1747)黄垣委原纂修人纂修的十六卷本,即《沈志》,两者相承,但《沈志》后出转精;光绪年间刘崇照主持、陈玉澍总纂的十七卷本,即《陈志》[5]。其中,《杨志》之《建置志》、《沈志》之《水道》、《陈志》之《河渠志》等与串场河紧密相关,但《杨志》比较简略,《沈志》部分内容漫漶不清或残缺不全,《陈志》不仅内容翔实,而且“取舍精湛,可信度高”[6],因此是本文的主要参考资料(1)文中引文,如无特别指出,皆出于《陈志》卷三《河渠志》。。
一、串场河简介
图1《陈志》“水道图”
值得注意的是,“水道图”中少数河流名称和正文内容稍有出入。如“水道图”中的“铁丝湾”,《河渠志》写作“铁屎湾”,后者较为粗俗,这应与《陈志》“凡例”中所言“地名悉从土俗”有关。又如“廖家港”,《河渠志》写作“上冈河”,注为“古称廖家港”。“上冈河”即上冈闸河,明代之前称为“廖家港”,乾隆五年(1740)改为“上冈闸河”。成于乾隆十二年的《沈志》称“廖家港”为“上冈闸河”。上述异名同指现象是古文献中常见的地名现象,或因正俗而异名,或因异时而异名。
二、串场河精神
古代盐城“旱潦蝝蝗及飓风海啸,诸奇灾频仍不绝”,其中洪灾、潮患尤其严重。盐城地洼,兴化、泰州、宝应等地的水常常注入盐城境内诸河,其中,顶冈河、白盐河等河流汇入南串场河,西塘河等则汇入北串场河。这样,串场河除了担负运输海盐、灌溉高田功能外,又增加了排涝泄洪的功能。一旦积水严重,串场河地区则“禾稼没矣,庐舍漂矣,邱墓沉矣,人畜溺矣”,有时甚至会出现洪水“逾六七载而不退”的情况。为了生存下去,人们不断与自然斗争。串场河精神,文中指的是串场河水系治理与相关水利设施建设中所反映的人们的精神。
(一)务实
明清时期人们已认识到串场河水利对盐城民生的重要性,“邑中之民,命在水利”(知县刘崇照语)。因此,人们考察水利时大多注重实地勘察。康熙二十六年(1687)孙在丰以工部侍郎赴淮扬,实地勘察后,提出“开新不如循旧,筑高不如就低,迤远不如取近”的观点,并明确提出施工应先“自冈门镇起,至北宋庄、东潘刘庄止;次白驹场工自串场河口起,自戚家团止”的建议,最终挑挖五十余里,深阔畅流,直达新洋港入海,淹没之田节次升涸。刘崇照认为议水利者必须“躬履目击,访之土人”,于是他深入串场河流域考察。他还认为水利的关键在于堤堰,“堤障以御潦”,得出“元元之命,县(悬)于水利”“南北串场河为最大”等结论。知县黄垣则以“实心”行“实政”,他几乎走遍串场河流域,在深入实地考察之后提出相应的治水策略。
注重实地调查,兼及资料佐证,串场河水利治理过程中表现出人们求真、务实的精神。
(二)创新
串场河水利是盐城水利的“重中之重”。历代治水者主张开坝泄水,但上流大坝一开,盐城等地“洪波浩渺,茫无涯际”。为此主政者、士庶曾提出多种治水策略,其中不乏创新之处。
一是挑浚河流,建设有效导流水网。由于河堤屡次崩溃,知县程国栋数十年“相度地形”,提出“分脉愈多,其流愈捷”的观点,并向汪漋(总负责下河的水利事务)陈述修建水利工程的必要性。分流减轻了包括串场河在内的盐城诸河的压力,成功地引流入海,降低了盐城被淹的概率。知县黄垣认为,串场河等盐城境内的河流、支流一定要浚深,这是因为当时盐城的水与地平,“田畴若浮”,“浚深河道”有利于疏导水流入海,有效防止上流的积水淹没农田,即“深之以藏其气,疏之以杀其势”(《水利志叙》)。为此,他亲自带人浚深河道,乾隆十年(1745)挑挖南串场河。在他的主持下,盐城境内的大大小小的干河支流得到深浚。此后的治水者多认可他的观点,例如光绪十四年(1888)张富年带领盐城人民挑挖减水河,该河由南串场河分流入新洋港。
二是修建堤坝圩岸,构建分层防水体系。乾隆年间知县程国栋提出,治水者要有宏观的视角,各地要“各设闸坝,层递保障”。黄垣认为闸堰、水口、涵洞、浦港等要多建,只有这样才可以“束其狂”“平其盈”(《水利志叙》),并多次组织盐城人民修建堤坝。后来黄垣进一步提出“累土立圩岸”的策略。挑浚河道时挖出的泥土可以堆积成“子堰”,如果两岸平塌,则累土建筑圩岸。他明确地提出累土构建河圩(防大河)、里圩(防支河、别涧之类)、荡圩(防湖荡之类)三层防水体系,这种分层防水体系既可以在抵御洪水、海潮上起到积极作用,平时又能起到蓄水灌田的作用。
三是制定制度,确保治水效果。以黄垣设立的圩甲制为例,为了能持续发挥河圩作用,从制度上保障水利建设的既得成果,设圩长、圩甲、圩户三个层级,以一百丈整为一段,分段到户。乡保、庄头纠察圩长、圩甲,圩长、圩甲约束主、佃,佐贰、巡典分地负责巡查,“度其浅深,相其坚疏,考其勤惰”,“勤有成,成则有赏;惰以荒,荒则有惩”(《圩岸志叙》)。圩甲制既明确地规定圩长、圩甲等人的职责,又采用考勤、奖惩的评价体系来确保制度的持续性。从实地勘察到提出治水设想,从设想到执行,从实施到采用制度保障,黄垣的治水行动无疑是成功的。
(三)坚持
据《陈志》,明清时期人们多次挑浚串场河(见表1),其中多与泄洪有关。
表1 串场河水利建设内容
研究前沿更侧重强调发展的新趋势以及最新科研的变化,是科学研究中最有发展潜力的研究主题或研究领域。而突现关键词表明在一定时期内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可以反映当时的研究重点,通过对突现关键词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某一领域的研究趋势。因此,研究趋势可以通过高频突现词和关键词时区图谱来反映。
三、串场河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
《陈志》《杨志》等盐城旧志中保存了不少诗歌、散文。或从文献角度对盐城地名作探源溯流,如谢鸿宗《盐不得称射阳辨》;或对盐商、盐吏以盐牟利,民间盗卖私盐的情况,提出“以治谷之法治盐,以治商贾之法治卖盐”的建议,如王家弼《盐法私议》;或从水利角度,讨论水利及水利设施建设问题,如黄岳《水利说略》、谢宏宗《筑墩防潮议》等;或描写盐城景色,如陈继美《初春巡阅墩台二首》、刘沁区《溪上二首》。与串场河相关的文学作品,诗歌方面有孙一致《闻淮郡大水望乡信不至》等,散文方面有张芳龄《海潮纪异》、沈俨《天妃口建闸记》等,这些作品是串场河流域文学研究的宝贵资料。此处,采用例析的方法,概括串场河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
沈驾书《夏日杂诗》描写了沿海地区村民的劳动场景。在难得的“风雨调”的情况下,村民希望通过辛勤劳作,获得丰收,因此他们不仅扩大种植面积,更是趁着“天公速长养”之时,及时“收”“种”。“才刈满畴黄,又种盈畦绿”中“黄”“绿”分别代指成熟庄稼和茂盛生长的庄稼,“满畴”“盈畦”呼应前面的“四野快沾足”,“才”“又”两词形象地描绘出村民劳作的急迫之情。“近暑热已毒”的夏日,作者蜗居于“牛屋”之中,尚且“沾濡”“浃背”,但户外的村民却“长幼事犁锄,寝兴傍牛犊”,对比之下更加凸显村民之辛劳。但村民不怕辛劳,他们要抓紧难得的机会,希望用“丰熟”的收成改变境遇。
第二,描写串场河流域的水灾景象、灾后惨状,表达悲悯忧民之情。这也是串场河文学的主要内容。
或是描写大水之下串场河流域的景象。有的是因为连绵大雨导致水灾发生,出现“一片水光没堤树”“狂飙拔木波打门”“高望城头烟火稀”(宋曹《苦雨叹》)的状况。在洪水肆虐之际,城边“漂屋随风散”,所修堤坝外则是“流棺到处来”,村落只剩下“林影泊”,浪涛声中隐隐传来鸬鹚的哀鸣声(宋曹《登射州城楼望水》)。有的是因为海潮倒灌引起水灾。嘉庆四年(1799)七月,突然刮起大风,“罡风东北来,其声大而厉”,接着海水倒灌,“惊涛疑崩山,骇浪欲撼地”(张芳龄《海潮纪异》),“崩庐坏屋如摧瓦”(宋曹《苦雨叹》),老百姓无处可逃,水浪之中“缠绵骨肉多”(释原志《大水》)。有时甚至是洪灾、潮患接连出现。崇祯四年(1631)六月,黄淮交涨,上流堤决灌盐,“水高数仞,势若建瓴”,五年(1632)四月突发海潮,“狂涛巨浪,排空而来”,到七月之时,黄淮之水又奔流下注入盐,在洪灾海患双重灾难之下,“垂熟稻田尽付阳侯,处处村舍悉为蛟窟”(徐瑞《陈淮扬水患疏》)。
四、串场河流域风土人情
盐城旧志中记录了一些与串场河相关的风土人情,包括风俗、物产、方言俗语等。
盐城风俗崇尚简朴,儒士、乡贤多推崇礼让之风。从旧志可观盐城一年岁时之大略:立春前一日,到城外东郊迎春,全城人聚集观看;元旦日互相拜节;上元日观灯;清明日祭祀先人,“择期上冢,纸钱遍野,四郊趾错”;端阳日插艾草于屋檐;中秋日祭祀月;冬至日即小年;年末送灶、接灶、易桃符、插松盆、鸣爆竹(《陈志》卷二)。人们除了稼穑之外,还捕渔、煮盐、采薪织蒲。据《陈志》卷四《物产》中记载,盐城可以“贸迁远方”的物产有鱼皮、鱼鳔、蛏干、虾米、腌卵、腌鱼、秫酒等,其中“盐为大宗”。这些产品多数与串场河等有关,例如鱼皮、鱼鳔、腌卵、腌鱼等。在“诸水丛奔”“田庐既圮”的灾年里,这些物产虽不能饱腹,但有救活之力,年成好时,还可依此谋利。因此,串场河及其支流上常见小渔船,“处处小舟停”“渔归晚市腥”(刘沁区诗)可为佐证。此外,又因串场河地区水网密集,“萑蒲茂密”,人们编蒲易粟,“利或倍于树谷”(《陈志》卷四)。
语言文字方面,《陈志》中记录有苏北地区的方言俗语。如《江北老》:“千人万人成一龙,渡江三日无一饱。”陈玉澍案语:“饥民结众谋食远方,俗谓之拉龙。”“圩”是盐城地区常见的地名用字。《陈志》中筑成的堤称为“圩”,筑堤这一行为也称为“圩”。“各县乡镇择要害筑垒以自固,俗所谓圩也。”据《陈志》,以“圩”命名的地名有“宋家老圩、庆丰圩、合兴圩、永庆圩、万丰圩、恒丰圩、丰乐圩、尤丰圩、五福圩”等。
人物故事方面,与串场河有关的人物故事很多。如许维桢在至元十五年(1278)担任淮安路总管府判官,当时淮安府下属的盐城及丁溪场有二虎为患。许维桢向神明祈祷为民除掉虎患,结果一虎去,一虎死在祠前。同年冬天没有下雪,“父老言:‘无雪,民多疾,奈何?’维桢曰:‘吾当为尔祷。’已而雪深三尺。”《陈志》卷八、卷十七均有记载。
“一邑之典章文物,皆系于志。”盐城旧志记录了串场河及其水利设施治理与修建的具体情况,收录了许多串场河文学作品,记载了与串场河相关的风土人情,因此它是研究串场河及其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据盐城旧志,明清时期盐城串场河流域洪灾、潮灾时有发生,这让本就苦于生活的盐城人民更加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改变境况,人们设法治水,一度成效显著。但大自然是动态的,水利工程建设无法一劳永逸。为此,人们总是以一颗坚韧的心应对苦难,应对大自然,应对生活。串场河精神就是坚韧精神。串场河精神出现于盐城旧志所收录的串场河文学作品中,出现于盐城旧志所记载的串场河风土人情中。正是凭借这种坚韧精神,“苦盐”的盐城人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