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历史图景和HUL 的历史城区复兴规划方法
——以河南省周口市“周口源”地区为例
2022-07-19杨璇
杨 璇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城市更新日渐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形式。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并非所有历史城市的历史街区都已经获得法定保护地位。有相当多的历史城区已在各时期建设中受到重大破坏,无法满足和实现城乡遗产整体性保护的要求。针对这些已经丧失连片建筑遗存,未达到法定整体保护要求,但仍存少数文物节点、能反映较重要城市发展史的历史街区或城区,现有的城乡遗产保护法规体系无法囊括。普适性的控规修订方法难以体现其文化特征,与新城一体化的开发模式则会进一步荡涤和磨平历史痕迹,而完全原创式的规划方案难以取得广泛支持。同时,随着各地对城市品牌和形象建设的逐渐重视,城市历史文化成为各历史城区争相打出的资源品牌,在城市形象建设中对城市独特风貌塑造与文化精神的彰显日益成为各历史城市、城区政府和居民的普遍呼声和追求。
这一方式往往在实施纲领或工作任务框架中带有“城市复兴”“古城复兴”等口号式标语。这些词汇在当前历史城市、城区规划与建设工作中超出了传统城市更新(urban regeneration/urban renewal)的含义,包含了地方干部群众重现城市历史风貌的美好愿望和情感需求,本文暂用“urban renaissance”一词表示。但现有城乡规划体系并不包含这一内容,概念上如何解释、编制上如何操作、建设中如何实现仍需理论积累和实践检验。
从各地目前的做法来看,历史城区往往易于受到文旅地产开发的影响和推动,采取单一开发主体、大片建设仿古街区的做法。在此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对历史街巷、历史建筑的拆毁,对城市格局和建筑尺度、等级的放大和抬高等问题,与城市真实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形成差异,陷入“假古城”“假复兴”的失衡局面,出现了一定拆真建伪的情况,在业界争议很大。如洛阳、大同、聊城等城市,受到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批评。
同时,随着存量更新越来越依赖市场力量的介入,政府、原住民、开发商、民间团体等多样化的利益主体出现在多元博弈的城市更新舞台上已日渐成为常态。历史城市、历史城区在城市更新中面临如何协调各方诉求、吸引国内与国际资本投资、改善民生工程等重大竞争压力。城市更新中更为平衡的多元主体方法和概念的引入,又需要更有号召力,能统筹各界力量的规划方案。
本文以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源”地区城市复兴规划研究为例,提出以“真实历史图景”为共识导向的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思路,传递真实遗存信息,延续历史记忆,协调民生改善、市场项目需求和未来规划余地几者间的矛盾并提出规划路径。
1 研究区域与基本情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地块
周口地处黄淮平原腹地,自明代起周口借助黄淮水系漕运网络,在今天川汇区河口一带自发形成集镇渡口,经明、清两代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沟通南北的水陆交通枢纽、商贸重镇。
本研究基地位于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中心,为川汇区政府委托研究项目,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启动研究工作,并于2020年7月通过成果验收。研究基地围绕贾鲁河与沙颍河交汇处城市起源地,以周边城市道路为界,研究范围336.3 hm,其中核心区241 hm,是周口传统老城中心。其中沙颍河北片的关帝庙是市区最重要的地面遗存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区政府计划吸引投资,拆迁现状棚户与腾挪低效利用土地,结合关帝庙保护与旅游开发,实现城市中心区用地腾挪、整合与市政设施更新,借此彰显城市历史、重塑古城风貌、树立城市文化精神(图1)。
图1 规划研究范围与现状建筑高度
1.2 现有建设、规划情况及问题
1.2.1 历史空间叠替
近代以来巨大的历史变迁造成了周口老城区大量建筑更替,除少数文保单位以外,民国以前历史建筑遗存极少。城墙(当地称寨墙)、渡口等古迹仅存文字记载和口头传说,在城市景观中已无痕迹,现有保护单位调查名录未发现寨墙遗址。
1.2.2 城市更新失序
既往城市规划思路以新城市建设模式统筹旧区,规划条件设定未能兼顾历史城区差异性,存在指标整体过高、过强、过于平均化、道路建设无视历史网络的倾向。已建设的居住地块以高层住宅为主,与周边旧城区形成建设孤岛。现有规划住宅容积率极高,且未进行视线、界面和景观的统筹考虑,沿河地带成为地产商集中争夺的热点区域,历史城区风貌整体受损严重,地产围城形势严峻。
1.2.3 街区民生衰败
除了新建小区和城市干道以外,片区建设状况普遍不佳,存在大量破旧住所,以1—2层为主、环境简陋,棚户区占地面积大。公共绿地、垃圾转运等市政、服务设施短缺,呈现沿路整治、背街衰败的局面。现有商业以基础生活服务为主,业态偏低端、建筑质量老化,消费降级造成地区活力进一步流失。
1.2.4 新城活力抽离
周口市《2014—2030年城市发展整体规划纲要》等系列规划文件明确了城市“东扩西控,南联北伸”的战略,东扩成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东部新城片区集中了市政中心、CBD核心区、高铁商务区、永宁湖生态区等大型城市新功能极,城建资源日益集中。与此同时,原有旧城在城市发展突围后未能充分转型,逐渐由原本中央区位成为外围偏心格局,随着有限资源的东移和人口迁出,旧城衰落难以避免。
2 基于真实历史图景的复兴原则和工作方法
2.1 周口源复兴蓝图
2020年5月,项目总顾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阮仪三亲自指导与描绘周口源方案复兴蓝图。提出“既要加强对物质空间的城市设计,又要注重对历史文脉的延续,保护性传承历史格局,适度性展现文化节点,创新性赋予时代功能,协调好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让周口人民能忆起往事、看见历史、留住乡愁”的规划设计研究总要求。
2.2 “真实历史图景”的探究追溯
为防止非真、非古、虚假古城的倾向,要求研究真实的城市遗产发展脉络,展现城市真实的发展脉络层积,以构成遗产保护和未来健康持续发展的参照基准和价值链条基础。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对历史城区“真实历史图景”的探究与研究原则中。
“历史图景”一词,原本主要用于文学研究及历史社会学研究。对于城乡遗产保护相关工作来说,物质遗存和历史背景与层积的研究、保护是其核心工作。对于规划学科来说,将这些遗存、背景与层积植入城市空间和景观,融入当前和未来发展中是最直接的方法。
2.3 HUL的价值观和方法的运用
历史性城镇景观(HUL)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一种新遗产管理方法,认为应承认历史城镇各时期的文化层积价值,并通过包括知识和规划、公众参与、监管、财务在内的一整套工具,寻求在当代城市中遗产保护与建设的协同发展。
HUL方法首先要回答保护什么的问题。这些保护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已列入法定保护体系的内容,还需要结合不同学科进行分析和价值辨识,厘清城市各时期遗存的价值体系,包括历史格局、街巷体系、建筑和公共空间、自然景观特色和非物质文化遗存等。
3 基于真实历史图景的复兴原则和工作方法
3.1 历史信息坐标化及历史地图矫正
研究首先进行坐标化的历史地理信息重建。我国古代历史地图种类众多,包括舆图、治图等,具有艺术性、示意性强,注重主观感受,而客观测量校准和科学性稍弱,常难以准确对应现代国土和规划工作精度需求等特点。针对古地图的这些特征,通过将古地图、历史卫星照片、当前影像和测绘资料进行校核,采用Arc GIS等技术工具,明确坑塘水系、寨墙路径、重要地标、集镇位置等子项定位,并得到现场踏勘和当地访谈的反向确认,最终形成矫正后的自明末以来系列历史地图和城市重要空间要素的演化图(图2)。
图2 历史要素空间落位和历史地图矫正复建方法
3.2 城市复兴与周口古城经典兴盛时期
汉语中“复兴”指“衰落以后重新兴盛起来”,这一概念指出复兴本身必然是相对的,或是对应衰落期有所发展,或是比照兴盛期的辉煌再现。周口源地区的历史城区“复兴”工作,必须明确其用于历史对照的“盛期”阶段。对应上述研究,城市演化图与文字资料相互印证表明,周口在明初因渡成市后迅速发展。与河南的其他名城名镇发展对比可知:周家口开埠时,居民不过100户,至清代雍正、道光年间,周口三镇的渡口、城池、街巷、公共建筑和民间信仰、商会组织、长期居民等空间和社会体系基本成型。嘉道年间,周家口镇商业规模已位列河南全省之首。这一进程直到1938年日军进犯河南,国民党军队开放花园口决堤城市遭到重创为止。因此,1938年是周口传统城市形态由盛转衰的临界点。研究将该历史时期称为周口古城的经典兴盛期,简称“经典期”。在这一时期内,周口达到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前的全盛时期,是周口传统历史风貌最为典型,传统生活、生产方式最为活跃和完整的阶段,作为后期复兴规划依据的周口古城经典格局和经典城市文化。
3.3 “经典期”的古城格局和空间意向
根据前述阶段历史地图复建,得到“经典期”的周口城市格局:西、南、北三寨呈扇形环江心分布,各自有完整、独立的寨墙与寨门城防系统,北寨还有防护外郭。三寨内各自建有关帝庙、城隍庙等公共建筑核心,组织各自内部的公共生活。各寨寨墙相对内侧依河而筑,向外呈弧形,外侧寨墙内部有一圈里河坑塘,为城市取土填高、泄水排涝所用。
三座自成体系的“子寨”,共同面向贾、沙、颍三江汇聚处形成繁密的中央码头渡口、码头体系。历史街巷均从码头渡口起始,呈放射状向外围腹地辐射,连接外缘陆地侧的寨门,形成蛛网状街巷脉络,并连接起生产、生活、娱乐节点。西、北、南三寨如同铜鼎三足,形成了 “内核运输、中区商贸、外圈生产生活、环城防卫”四重复合空间组织,既相对独立,又完整统一的母城、子寨嵌套的有机整体。
这一古城格局,暗合了周口关帝庙三鱼同头的浮雕图案。“三鱼同头”浮雕,位于周口北寨关帝庙中,图案造型简练,以三条尾部外张、顺时针同向汇聚游动的鱼体组成。鱼身为类似太极两仪符的双反弧曲线,鱼头于中心叠合呈勒洛三角形,图案下方有水波及水藻花纹。以任意一条鱼和鱼头为单元,以鱼眼为中心,顺、逆时针旋转120度,均可重复该图案。
三鱼同头图案,或称三鱼共首、三鱼争头,是人类跨文化纹样的经典主题,是三位一体循环动物主题图案中典型的一种,国外图章纹饰研究中也常见同类主题。该图案分布具有跨文化、跨时代,含义各为表赋的特征,象征含义从往生循环、繁衍兴旺到三位一体等宗教教义。在周口,关帝庙旗杆底座的浮雕石刻,习惯称为三鱼同头,其图案在使用场合、表达寓意均与上述各文化的时空和内涵有较大差异,文化寓意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寓意和文化内涵。综合此前王国民等相关观点,周口关帝庙三鱼同头图案的象征含义包括:(1)城市庙宇祈福国泰民安、年年有余的一般性吉祥纹饰。(2)商行会馆寓意循环生息、八方来财的献礼性商业贺词。(3)以三鱼代表三江,体现城市自然地理环境。(4)代表周口四方移民汇聚、和谐包容的城市社会文化特征。
在这些观点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城市生长图景,笔者进一步提出关帝庙的三鱼不仅象征三江水体本身,特别是在图案本身已绘制明显水波纹的情况下,三鱼跃水而现,而且象征着出水环抱、互为一体的周口三寨。鱼头相扣之处正是三江交汇的古城空间结构中心。鱼水相依、鱼生水中,对应着向水而生、因水而荣的周口三寨本身。总之,周口关帝庙铁旗杆的“三鱼同头”图,既描绘了周口三川交汇的自然环境,又体现了周口城市精神和追求,更是周口古城经典城市格局的缩影和徽章,象征着周口三寨一体的空间格局,隐含着周口文化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在周口民间具有广泛认同感和号召性,是周口发展的历史见证,城市的文化图腾(图3)。
图3 “经典期”的周口古城格局与三鱼同头图腾整合下的古城格局
3.4 “经典期”周口城市文化和空间载体
周口古城城市形态成型时期也形成经典的周口城市文化。在此期间,产生了心意六合拳、买氏中医、官会响锣、太康道情等一系列民间技艺与节庆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了穆青、张占奎、尚学礼等一批影响全国的历史人物。经过与地方文化相关部门、研究学者座谈与研究认为周口文化特征总纲为“渡口文化”。古渡口是周口的城市之源和文化之源,体现在因渡而生、因商而聚、敢闯敢干的江湖气和重商传统。这一特点使周口城市文化基因带有强烈的移民色彩,也因此形成了四方汇聚的多元民间信仰精神体系。并可进一步分解、派生为“漕运、商贸、城寨、关圣”四大子文化,分别体现了周口古城政治、经济、军事防卫、精神信仰四方面的文化内涵。以此为线索,组织串联起了现状分散的文物单体、历史记忆点和价值链(图4)。
图4 漕运、商贸、城寨、信仰四重价值体系下的周口“经典期”遗存网络和空间历史信息要素
(1)漕运文化。漕运文化是周口城市兴起和发展的根。其物质遗存集中体现在渡口文物、遗址位置、名称记忆和城市发源地子午街、永宁集遗址,以渡口为中心的城市交通网络起点、古虹济桥遗址等。
(2)商贸文化。行会、商会是古代周口社会基层日常管理的主要组织,以市集街巷、行会会馆旧址等为空间代表。城市街道具有依街分行的特点,并体现在连接渡口、外围寨门的发散形蛛网状街道肌理中。
(3)城寨文化。三寨抱江鼎立的格局也构成了周口古城空间结构最显著、直观的标志。由于远离县治行政中心,商业集镇需要自行组织建设城寨,以抵御匪患。围绕周口建成了区域内最为宏大的城墙防卫系统,是周口民间社会组织能力的例证。三座寨墙内面积总和大约10 km,远超所属的淮阳、商水县城。以寨墙寨门遗迹、依附于寨墙原址形成的街巷肌理、环寨墙坑塘里河水系为主要空间遗迹。
(4)关圣文化为代表的多元民间信仰。关公是忠义的化身,也是象征诚实守信的商业保护神,为商贾所尊崇。周口关圣文化脱胎于商业发展和移民汇聚,其代表的道、儒共尊特点更体现了周口民间信仰多元化的特征。周口不仅有道、儒、释、伊斯兰教庙宇寺观,而且有天后宫等东南海洋信仰文化遗迹。
3.5 依据遗产价值链,划分空间保护梯度层级
根据寨墙、街巷、水系、街区、文物和历史信息节点几大关键性空间特征要素,研究建议以“寨墙原址定格局、路网街区勾筋络、坑塘水系通文脉、圈层疏解控空间、文化公服点激活”五大策略指导和总控复兴项目集群。以寨墙原址的空间结构为总依托和大边界,划分为内城风貌复兴区、外城风貌协同区两个风貌控制分区。以文物单位、历史建筑、寨墙原址构成核心记忆群,并建议申请地方文物保护,并对新中国早期工业遗产提出保护利用策略。通过边界和节点控制,锚定历史城区总分区和节点,进行城市路网梳理,保护历史形成的小街区尺度。这一空间组织也与“三鱼同头”的历史格局和城市文化图腾相对应,成为复杂多系并行的历史城区保护与复兴工作的概括引领和统一标志(图5)。
图5 基于遗产价值和古城格局的保护与更新模式梯度圈层
4 空间框架生成和更新节点引导
4.1 城区复兴结构与更新节点引入
对应上文保护价值体系,将城市复兴的整体空间框架落实在协同保护网络且又预留发展余地的“一心双环三核”圈层形态保护、控制、协调与发展的结构上。
“一心”指三川交汇的城市起源点、城市景观核心聚焦点和城市公共空间交汇点。“双环”指以坑塘里河水环与寨墙城址绿环形成的内城城寨复兴圈与外城协调发展圈的缓冲带,统领外围开发片区,并塑造内外城共享的公共开放空间和城市记忆文化环廊。“三核”为西、北、南三寨基于历史公共中心进行的公共和旅游服务复兴核心。这三核坐落在三寨“鱼身”串联起的时代——历史贯穿轴线上,变历史街区单元为10 min社区生活圈和公共服务供应的基本单元。将原寨墙内里河空间串联起来,补充老城社区欠缺的绿化公共空间,并形成三寨内各自的游览线路,补充城市亲水空间。文化图腾与复兴架构相互呼应,易读易记,在群众宣传工作中得到积极响应。研究同时在复杂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核心区视廊控制、城市开阔空间保护区等视线控制,为项目制定了环江心城市发源区的高度与强度梯度释放协调原则,以指导下一阶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4.2 对接控规的复兴控制及倡导图则体系
为保证方案实施,项目专门制定了城市复兴控制及倡导图则体系,除常规图则控制内容外,针对地区更新项目的特点,增加了特制的设计控制和建设管理附加图例内容,图例分为规范型和倡导型两类。
规范型指标为定量或指定坐标范围的强制性要求,主要包括:(1)地块划分为古城风貌核心控制地块和外围风貌协调区两种类型。在核心区采用小街区、小退距、小转角切线和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协调为主的风貌控制方案。(2)内城水系控制线——相邻地块水域接口位置不可变,保证相邻水域衔接。地块内水域具体形状可依设计调整,但须保留主体湖面空间,且设计水域面积不得小于给定水域面积,该水域面积可全部等面积折算计入所在场地绿地率。(3)连续界面控制线——要求体现街道连续界面,应保证不少于50%长度的建筑有效贴线率。有效贴线率=建筑贴线有效长度(除围墙外距建筑后退基准线5 m内的建筑体水平面投影边界在该控制界面上的投影长度)÷要求连续界面长度(要求连续界面段对应的建筑后退基准线长度)×100%。(4)地块内高度分区控制线——在同一开发单元地块内划分的建筑高度分区,开发单位可在满足地块总体容积率与地块内高度分区两者前提下,自行安排空间形态及建筑组合。
倡导型指标为定性为主的指导、示意等。主要包括步行道路铺装区域、复兴地标建议、保留历史建/构筑物建议、沿街商业带建议、重要历史信息点提示等(要求结合该信息点向公众设置信息说明标志,鼓励通过设计等多重手段纪念、体现和传达该历史信息)。
4.3 应对新旧城分立下的旧城赋能和组织与财政框架创新
应对城市东扩的战略总方向,根据国内外滨水区城市开发案例和基地禀赋,进一步提出调整资源配置、建立人文历史型游憩商业区(Historic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HRBD)的概念。结合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修订,提出将三江汇流的旧城区建设成为集文化旅游、娱乐体验、滨水休闲、生态居住为一体的历史文化休闲游憩核、城市滨水活跃带,与下游城市新兴功能区相错位竞合。对应城市分区设计和不同形态、资源禀赋,形成“下游工业立城、倚港发展;中游商贸兴城、环湖林立;上游文化荣城、城水交融”的不同分区格局。对历史城区采用文化引领的总战略,以应对新旧城分立挑战,实现旧城赋能,从区域战略上避免旧城边缘化。
同时,面对旧城保护更新需要的资金压力与技术管理难题,“周口源”项目经过多轮讨论,形成了市委市政府战略支持、市规划局技术指导、区级政府主导、地方研究者为专家、市内外企业参与的多方融资与建设平台和应对新挑战的组织实施框架与财务、财政体系,这一新机制正在逐步探索与调整中。
5 基于真实历史图景和HUL的历史城区复兴规划方法
5.1 方法适用对象
以上述“周口源”项目为例,本方法适合具有进行历史资源整合、文化品牌打造、旧区空间整治、民生改善、产业振兴等要求的历史城区规划项目。这类历史城区往往文献、传说类历史文化底蕴丰富,但是现实历史建/构筑物遗存较少,未纳入法定保护片区,且经研究不适用于整体性保护申报的历史城区规划工作。该类方案设计任务往往以“某古城/城区/街区复兴规划”命名。
5.2 复兴规划重点
(1)坚持以真实历史图景为出发点。这是规划在文化遗产专业方向上经得起考验的起始点和检验标准。为防止非真、非古、虚假古城的倾向,要求研究真实的城市遗产发展脉络,展现城市真正的生长层积。从真实历史研究出发,尊重城市历史真实图景,研究历史城市生长逻辑。回归明确保护什么、延续什么、更新什么、补充什么的基本问题,构成遗产保护和未来健康持续发展的参照基准和价值链基础,建立有根基、可溯源、能持续、容发展的城市复兴脉络。
(2)明确复兴目标。规划功能性成效的评判结果应以基于当地市民为主的城市活力回归为最主要标准,而非扫荡式拆迁后建立服务游客为主目标的布景化人造景区。
(3)着眼区域平衡。旧区衰落常伴随城市新功能极、新发展区的分区调整,活力衰退往往对应着城市区位价值的转变落差。历史城区复兴,需要跳出针对旧区谈旧区的视野局限,项目定位和发展策略需要伴随城市整体战略平衡和资源配置。具体功能定位虽可留待最终总结,但需要在研究一开始就扩充范围比对分析和探讨。
(4)重拟城区历史空间演化路径。本阶段为规划研究前期最重要的内容。有两个目的:一是提供城市历史遗存线索——通过历史信息坐标化及历史地图矫正处理,提供扩充的城市遗存追踪信息库及对应今天空间位置的可靠历史地图;二是防止将历史城区复兴理解为静态断面的恢复——改为寻求城市在现代大型资本和重大决策意志下“骤然突变”与原生态“缓慢衰变”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这一工作需要结合历史学、考古学的资料,建立可供参考的基础平台。当现存遗迹少、历史影像缺乏、现场未有充分考古挖掘资料时,该阶段工作常需要依赖历史地图、历史文献和传说的信息,进行重要空间系统的演化复建。特别是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手段,实现历史信息的坐标化,对旧有信息进行去冗、提炼和变形纠正,实现城市空间的精确把控,展现真实的城市历史样貌,并据此推断城市历史发展规律和形态演化。其中,重建可对应今天坐标系的矫正历史地图是重要步骤。
(5)建构城区文化气质特征集合。吸收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当地文化特征,除常规传统技艺、艺术外,还体现在地区气质、市民精神等方面,可更准确地判定信息权重,紧扣项目文脉。通过对文化特征的总结和倒推,串联现有遗迹、历史信息点背后蕴藏的文化价值,建立遗产价值链。将原本薄弱的独立文化节点整合融入完整清晰的组合脉络中,提升遗产整体价值,形成集群保护效应。
文化特征还应包括历史城区复兴标志的挖掘和概括。在实践中,恰当地提出城市文化地理图腾,可以用具有情感共鸣的代表性符号整合涉及多领域、多层级的历史城区复兴工作。在宣传遗产价值、普及保护方法、整合规划方案、形成各方共识和凝聚建设合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6)明晰重要比照历史阶段。城市复兴概念的提出,本身即暗含“兴”和“衰”这两种城市历史状态,对应至少两个历史阶段。规划应依据上述城市历史空间和文化特征的复拟、建构,限定具有共识性的城市复兴工作比照重点时间段,划定所需比对的城市发展经典时期,以此确定城市经典特征,作为复兴模型的依据。该时期往往是历史城区经济、文化、政治地位发展中的相对最高,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特征,在文化上奠定了影响至今的重要精神财富和独特市民精神,并具有区域、全国甚至世界城建史上某方面的代表意义。应当明晰的是,复兴对标时期并非原场景重建,而是将其作为物质遗存、空间架构、记忆信息链等多领域的城区复兴再发展的物质与文化根基。
(7)城市设计统筹。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将城市设计作为分析研究手段,导出基于真实历史图景与公共价值确认的城区复兴空间框架。其中包括3个主要阶段:
a. 遗产价值链识别和保护对象确认
虽然规划区可能未纳入保护范围,或遗存价值不足以构成整体性保护方案,但不意味着规划区不需要进行遗产保护梳理。贯彻真实历史图景原则的城市复兴方案,首先需要判定遗存价值,确定保护和保存基础。保护和建议保护对象包括建/构筑物、景观遗存实物、山水系统、城市格局和空间系统,也包括针对城市文化特征梳理确定的、可实证城市文化特征的对应空间场所或痕迹。
b. 确定不同保护方式,划分保护与更新的梯度控制圈层
方案应结合城乡遗产保护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根据城市、地区自身条件,规范不同层次的保护要求。在规划范围上,参考历史街区的梯度控制方式,划定不同控制层级,依据文保专业要求和遗产层级与价值链相互关联度,划分保护分区,形成阶梯状、分级的保护区划。将有价值的具体历史遗存点,综合原物保护展示、原物修复展示、原址信息展示等多种不同方法,给予有周全的保护界面和有预留的开发引导。在区域保护架构中兼容城市发展,形成符合城市生长基因、适合当地经济增长、健康可持续的城市景观。这一圈层式的控制方法,为保护创造条件,为发展预留基础,协调矛盾,实现城市存量利用理念的更新,为未来发展机遇留有余地,建设协同历史、当下与未来发展的新格局。
c. 依据保护要求,融合市场与公共服务设施更新项目,导出复兴图景
遵照前文研究的真实历史图景,以空间修复作为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带动城市生活、居民公共设施配套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升级。从空间整理和公共服务需要出发,依据历史研究,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以城市遗产为支点、城市历史格局为骨架的空间复兴架构,采取首尾照应的完整城市复兴思路,实现城市记忆“复苏”。
这些复兴记忆的“复苏”,不能简单理解为历史建筑的复原、重建,应强调在现有遗存实物的基础上,结合历史空间展示和信息提示,“虚实”结合,形成以历史“经典期”整体空间格局为源头和骨架的发展脉络。将历史图景转化为城市复兴共同图景的共识,将城市遗存、发展背景与历史信息层积融入可兼容城市当前和未来发展机遇的框架中。
应当注意的是,复兴阶段的城市设计,不应当代替此后具体的建筑、景观专业工作,其目标并不是限定具体的、最终的城市形象,而是根据研究城区所应保护、遵守、延续的遗产价值链和空间、文化特征,制定达成各方公认的城市保护与发展空间框架。在延续符合历史文脉的健康演化路径的同时,释放发展压力、兼容市场项目、预留发展机会,以新的符合规划要求的发展项目为机遇,补充所需的公共设施,达成文脉延续、风貌优化、民生改善、活力回归的目标。
(8)精细化规划控制工具,创新和发展规划技术手段。以上位规划为指导、城区复兴规划设计为统筹,充分发挥规划部门管理能力,进行专业技术挖潜,对接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专门的城市复兴控制及倡导图则体系。除常规控制指标外,需针对地区和项目特点、地方管理习惯,分规范型(定量强制)和倡导型(定性引导)两类定制设计控制和建设管理附加图例。
(9)建立多元合作的复兴平台。在复兴规划落实中,还需充分考虑灵活的财务工具,建立上下贯通与责任明确的政府管理和引导、专家咨询、市民参与、企业共建的多方合作与融资和建设平台。这一平台的建立和机制的完善,将伴随复兴工作始末。
6 结语
本研究希望为历史城区的城市复兴规划摆脱单点保护、大片假古城的表面化模式提供新的发展路径,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以达到城市更新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相互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整治相互促进的效果,实现历史城区的有机延续、逐步复兴。
受限于时间,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缺憾,在图则体系上,通过跟踪访谈发现,不同地方对过于特殊图则的接受能力和操作管理细度仍有差距,仍需结合实践,形成业界普遍认可的、有普遍操作性的图则模式。
另外,根据HUL方法,历史城区更新仍需适应各地的实际情况,形成包括规划工具、公众参与、监管体系、财务工具在内的一整套制度。面对旧城保护与更新的复杂问题和挑战,周口的这一体制、机制的创新尚在探索中。在争取上级政府部门支持,打通不同管理口径,建立专家、市民、开发企业沟通平台,建立多元化的融资和财政激励机制等方面,仍有探讨空间。
注释:
① 勒洛三角形(Reuleaux triangle):即曲边三角形。几何解释为:将一个曲线图放在两条平行线中间,使之与这两条平行线相切。这一形状因19 世纪德国工程师勒洛(Franz Reuleaux)定义而得名。
②RBD:英文“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中文翻译为“休闲商务区”“旅游商业区”“游憩商业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