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视角下城市风貌特色系统认知、保护与再塑造
——以江苏兴化市北门历史街区为例
2022-07-19周国艳田新臣
周国艳,韩 雪,田新臣,陶 然
引言
自2013年开始,中国针对城市风貌资源保护、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的城市更新实践,在保护和重塑城市风貌特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风貌特色的系统性认知,风貌特色整体性、原真性保护与管控目标难以实现,甚至出现保护性破坏现象。鉴于此,本研究从风貌特色认知的主客体全要素视角,针对风貌特色系统认知的形成机制、辨识方法及重塑路径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试图为完整地保护和重塑风貌特色提供基础性支撑。
1 城市风貌特色的系统概念
1.1 城市风貌资源要素
1989年郝慎钧译著的《城市风貌设计》首次提出“城市风貌”概念。从城市风貌资源的构成要素来看,主要由物质、非物质两类不同属性的要素体系构成。
城市风貌包含“风”和“貌”两个方面的内涵:“风”是城市的隐性要素,是城市发展历程中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活动、传统戏曲等资源要素;“貌”指城市文化的外在物质性载体,包括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或人工创造的一切物质环境资源“显性”要素,诸如山脉、水体、植物、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空间等。
王建国认为城市风貌特色主要是指“一座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由历史积淀、自然条件、空间形态、文化活动和社区生活等共同构成的、在人的感知层面上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表征”。由此可以理解,城市风貌特色是由城市风貌资源的物质显性要素、非物质隐性要素共同构成一定时期人们生活的空间环境中,主体(人)通过对客体风貌要素和空间构成环境的感知和体验而形成的独特的系统认知结果。所以,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呈现出主客体、显隐性、空间与非空间的复杂性、系统性。
1.2 城市风貌特色系统的要素构成
城市风貌特色系统要素包括3个层面的内涵:第一,城市风貌资源由物质、非物质两类不同属性的要素体系构成。第二,城市风貌特色不仅体现在资源构成型要素方面,还体现在要素空间组构的形态特征即结构型特色方面。但是,空间结构特征离不开构成要素。第三,城市风貌特色认知结果受到认知主体和资源客体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2.1 城市风貌特色的构成型要素体系
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法规、条例、标准,并进行频次分析,得知城市风貌资源构成型要素包括显性要素(物质层面城市之“貌”要素)和隐性要素(非物质层面城市之“风”要素),具体内容如图1。
图1 构成型要素分类
1.2.2 城市风貌特色的结构型要素体系
结构型要素体系可以理解为不同的构成型要素通过特定的空间组构形式而形成的环境空间形态。主要通过物质、显性要素的点、线、面的空间组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和形态特征。根据文献研究,城市风貌资源要素的结构型特色主要表现在城市肌理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图2)。
图2 结构性要素分类
肌理最初是用在纺织学中,表示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引申到城市中,则表示城市或某一区域的地表纹理,例如街道、水系、绿道的纹理与走向等。通常理解为不同土地利用性质、使用功能及产业业态等空间分布、构成模式和形态特征,包括城市空间功能结构、城市空间色调、风格以及材质结构型关系。
2 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原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即时性、历时性结果
全要素视角下的城市风貌特色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系统生成和演进的角度,霍兰、李曙华、苗东升、刘劲杨等学者指出系统是由生成源经过其他多方要素的作用,不断地产生新系统的持续循环演进的过程(图3)。针对风貌特色的认知,西方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从侧重客体风貌资源与空间形态的美学解析转向强调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发展历程。西方自古希腊罗马时代到中世纪之后的巴洛克时期城市建设艺术都有体现。20世纪60年代,凯文·林奇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观念,诠释了认知主体“城市意象”的形成机制,明确“意象”其实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把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解为城市风貌特色(构成型要素和结构型要素)系统的概括体现,那么风貌特色在认知主体的反映结果可概括体现为城市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的“五要素”特色认知。这是认知主体对于物质性城市风貌要素结构型特色的辨识结果。但这并不能代替城市风貌特色整体系统。城市环境影响和约束主体认知,但城市环境形态和空间组织方式的本质受到文化、心理、礼仪、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诺柏舒茨的“场所精神”就明确指出特定建成环境的文脉渊源和区域城市风貌特色有实质性关联,它产生于人们的日常互动,传递社会文化并不断演进。因此,城市历史事件、民间习俗、名人故事、文化技艺、宗教礼仪等非物质性风貌要素和城市物质性、空间结构型风貌要素特色共同构成了城市风貌特色系统。
图3 风貌特色系统的形成过程
如上所述,主体对于城市风貌特色认知结果可以通过其感知的“城市意象”加以描述。但是,这种“意象”并不一定能完整、真实地体现城市风貌构成要素特色和结构型要素特色。根据认知传播学理论,一个信源要传播给一个信宿,需要有传播语境和被激活的媒介或图示符号。可以推断,信源和信宿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传播路径和方法,包括传播媒介和语境。因此,如何宣传、营造、保护和传承风貌要素价值特色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体对城市风貌特色系统的认知。所以,一方面需要提高认知主体(信宿)风貌特色辨识方法的科学性、感知的真实性;另一方面需要强化传播媒介和语境的营造,即通过信息宣传、场所营造、社会活动和语境建构等途径,实现认知主体对城市风貌特色更加系统、真实、全面的认知。
由于主体认知存在即时性、场所性的时空特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一个城市的风貌特色正是众多的社会主体即时性认知的历时性演变而形成的集体记忆和共性结果。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认知、体验、保护和传承,结合人们对未来理想城市的憧憬,借助社会管控与重塑手段,实现城市风貌特色的历史演进和发展。
3 城市风貌特色系统的辨识路径和方法
3.1 构成型风貌要素的特色评价和辨识
目前,国内风貌特色评价的相关文献可大致归为3类主题。
第一类是有关风貌资源要素价值与特色评价的研究。蔡晓丰将风貌要素归纳为自然和人工两类要素,提出5个评价指标:可读率、有效比、完整度、标志级、统一性。其关注重点在于要素的比较价值特色。余柏椿从新视角把风貌资源的“人气场”参量纳入特色评价。“人气场”反映的是风貌资源特色的效应,这实际把主体感知纳入到了风貌资源客体要素特色评价之中。从要素构成角度,吕茂鹏将城市风貌评价要素分为区位、人工、人文、自然4个类别。2017年后,更多文献趋向于从资源价值、视觉景观特色等视角进行风貌特色评价。第二类主要是有关特定历史区域或历史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规划管控的实践类研究。这类文献十分丰富,研究对象包含城市整体风貌、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和城乡景观等。也有从某一特定角度如视觉感知、色彩控制的视角对风貌特色进行评价、塑造和规划管控。第三类是运用“城市意象”的“五要素”理论和方法对特定区域空间城市风貌特色的主体感知进行“心智地图”调研和综合评价。此类研究常用于城市设计或景观设计实践之中。
基于已有文献评析以及多方面影响因素研究,形成构成型风貌要素特色评价体系构建路径(图4)。为遴选因子和确定权重,本研究发放问卷至业内专家273份,运用SPSS进行结果统计分析,再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公因子提取、因子旋转和计算、公因子的共性属性和影响因素分析,补充变更并确定最终遴选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构成型要素特色评价指标体系
?
图4 构成型要素特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3.2 风貌资源要素结构型特色的辨识方法
城市风貌资源要素以点、线、面等不同空间形式构成一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综合相关研究文献,城市风貌资源要素的结构型特色评析通常采用定性史料分析、GIS空间数据分析、图底分析、空间句法等方法进行辨识分析(图5、6)。
图5 史料文献分析路径与方法
图6 大数据分析路径与方法
3.3 “城市意象”认知与辨识
根据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通过调查认知主体对城市区域的路径(Path)、边界(Edge)、区域(District)、节点(Node)、标志(Landmark)等5要素的“心智地图”的方法,进行结果分层叠加,从而得到公众对该区域空间结构特色认知和辨识结果。这种辨识实际上是源于认知主体对城市风貌资源构成型要素与结构型要素特色系统的综合感知(图7)。
图7 城市风貌特色全要素系统演进机制
综上所述,城市风貌特色系统是社会主体对于城市风貌资源的构成型、结构型要素特色的即时性认知和历时性演变的结果。社会公众的城市风貌特色的“意象”感知包括城市区域“五要素”。随着各时代社会主体对于其社会生活要素特色、物质与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特色、现代生活空间要素特色的不断认知、辨识、保护、传承与再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不断提升。
4 兴化市北门历史街区风貌特色辨识实证研究
4.1 兴化市北门历史街区概况
兴化市是江苏省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中东部。东临盐城大丰、东台市,南接泰州市区,西依扬州江都、高邮市,北靠盐城,是江苏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图8、9)。北门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兴化市历史文化中心城区北部,是历史文化城区北门户。总用地面积16.8 hm,其中保护区用地面积2.5 hm,文物保护单位5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处,历史建筑2处。
图8 兴化北门历史街区区位
图9 兴化北门历史街区区位
根据《兴化县志(1994)》记载,兴化市的老城区自宋代开始建造,形成了十字路和5条河流围合的基本空间格局(图10、11)。宋元时期,兴化北门经济繁荣,被命名为“肇魁门”。清代,北门商贸发达。鼎盛时期,有70多个行业,近200个大小企业、商店、加工厂和手工艺品车间,其中有数十个历史品牌。1996年,兴化市改由新成立的地级市泰州市代管,逐渐建设成为现在十字轴线、环城水道、十水汇城的格局。兴化市北门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银北门”,于2016年入选第一批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
图10 老城区结构肌理历史演化
兴化市北门历史街区西依城市南北向主干道——长安中路,南临九顷路和拱极路,西接二院路达海池社区,东抵九顷社区。周边公共交通线路众多,与城内其他街区联系方便。街区东侧和北侧均为水系,分别为上官河和海池河,上官河为兴化市主要水运航道(图12)。
图11 老城区空间结构历史演化
图12 北门历史街区现状
4.2 北门历史街区风貌资源构成型要素特色评价
4.2.1 构成型要素遴选
通过研究文献和实地调研,北门历史街区风貌资源构成型要素可以概括为物质文化遗产要素、自然景观类要素、现代建(构)筑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表2)。
表2 北门历史文化街区构成型要素信息统计
?
4.2.2 北门历史街区风貌资源构成型要素特色与空间分布特征
通过评价辨析,北门历史街区风貌资源要素特色价值系统分为两大类、四级,基本沿历史街区内部南北向中轴道路两侧分布(图13)。
图13 北门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特色要素分级分类体系与空间分布
4.3 兴化市北门历史街区概况
4.3.1 “双鱼骨”街区空间结构特征
北门历史街区内部主要纵向道路网较为清晰,横向巷道较细密,呈现清晰的“双鱼骨”结构(图14),主要纵向道路2条,分别为北城外大街、南上河边街,主要横向街巷共11条。南部地块街巷道路密度大、北部相对稀疏。街区内部纵向交通通达性较好,东西横向通达性整体欠佳,阻断了特色水系上官河和与整个街区乃至城市主干路长安中路的联系,不利于街区内部特色要素的可达性与公众认知(图15)。横向街巷多处巷道狭窄,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街区内部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严重缺乏,滨水公共活动空间也十分缺乏。
图14 街巷与功能空间分布
图15 街区道路通达性
4.3.2 “肇魁门”历史街区的标志点
通过实测,街区的制高点为南侧城楼,原名为“肇魁门”,高约20 m。最早可追溯至宋元时期,后被损毁,现为复原重建。街区内南北向主要街道的东立面自南向北呈现1—2层低矮建筑(不含北侧的现代居住小区)(图16)。
图16 北门历史街区东立面
4.3.3 北门历史街区空间肌理特色
(1)街巷立面肌理
基于GIS最大似然法进行重点街巷的街景要素特色识别,得知:天际线平缓,密集的1—2层建筑构成街巷立面主体;建筑风格由南向北依次呈现清代—民国—新中式风格;街区内部植物绿化极少,缺乏相对集中的公共绿色空间(图17)。
图17 街区内部道路街景识别
(2)建筑色彩
“粉墙黛瓦+深栗色木门”。少数墙面后续贴白色瓷砖或自设木本色门窗,不协调,应予以修缮。后期建设的公共设施——兴化图书馆、金海池农贸市场等商业建筑与街区传统特色明显冲突,需要更新整改。
(3)街巷空间尺度与材质
街巷宽高比/多小于1∶1。空间尺度宜人,有亲切感。 北城外大街、南上河边街、当典巷、闸桥西下河路、百岁坊巷、北城外湾巷街道铺装材质形式多样,有大方砖、小方砖、青石、条石、碎石。其余街巷皆为水泥铺设,为后期改建。
4.4 北门历史街区风貌特色的公众感知
运用“心智地图”调研方法,对街区内本地居民及外地游客两类人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回收问卷共计79份,其中本地居民47份,外地游客32份;通过整理、统计公众认知频次,得知综合意象认知结果(图18、19)。研究发现,总体风貌特色要素认知不系统、不完整,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认知差距很大。由此可见,兴化北门历史街区风貌特色亟待系统性呈现、保护和重塑更新。
图18 公众感知的街区空间结构型风貌特色要素
图19 公众感知的街区特色要素
5 兴化市北门历史街区风貌特色再塑造与管控策略
5.1 《兴化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20年)》相关要求
根据批准的保护规划,兴化历史城区保护整体空间结构为“一环、两轴、三区、七心、多廊道”(图2 0)。明确要求保护北门历史街区传统街巷空间格局、重要的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上官河、古井、古树名木、民风民俗等历史环境要素。但并未涉及有关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系统构成、整体性分级分类保护、传承和再塑造方面。
图20 历史城区总体空间格局规划
5.2 北门历史街区风貌特色系统再塑造空间框架
风貌特色总体架构:“十字双轴、一廊四带、双核多点”(图21-23)。
图21 北门历史街区风貌特色系统再塑造空间架构
图22 特色要素分布图
图23 特色街巷空间结构
5.3 北门历史街区风貌特色全要素系统更新管控指引
总体上,根据风貌特色系统构成,以整体性、原真性保护为前提,实行分级分类保护和特色重塑。保护结构型特色要素:包括“双鱼骨”街巷格局,现状街区功能结构。因地制宜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点,强化邻里活力(表3)。
表3 全要素系统特色保护、传承、重塑指引
按照法定程序疏通或拓宽街区横向—四带街巷空间,满足安全和保护要求;街巷空间与建筑更新保持风格、材质、主色调与总体特色一致;立面天际线应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严格控制街区更新建筑高度。结合街区空间功能完善和特色塑造的需要,进行空间功能保留、置换或者更新改造。保持、恢复或以功能置换的方式营造非遗空间载体。
5.4 北门风貌特色管控策略
采用整体保护和风貌特色管控的理念。在整体风貌特色全要素分级、分类保护和重塑策略的指引下,注重风貌特色整体环境“场所精神”的要素营造和更新管控。
对于风貌资源要素的保护、传承和再塑造,采用陈列展示、变异转化、衍生重构、凝练再现、还原展现、融合创新等6种不同的更新设计路径和方法。
陈列展示——对于原有要素特征的异位展示,尽可能保证原要素特征不变化;变异转化——提取原有要素的特征符号,进行形态、组合、色彩、材质等多重变化,但仍能体现原要素整体氛围气质;衍生重构——提取原有要素特征符号,进行重新组合、材质变化、光影变化、虚实变化等,其程度比变异转化轻;凝练再现——对原有要素的特征、多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提炼、归纳,以全新的材质、表现手法进行异地异质复原体现;还原展现——查阅史料,根据事实复原,不做任何更改;融合创新——提取区域内多种要素进行融合变化,形成功能不同于原要素但氛围一致的新型景观、建筑、构筑、场地等。
5.4.1 核心保护区范围内
以原真性、整体性保护为主导,针对性地完善风貌特色要素构成。新增要素,例如场地空间、景观构筑等,须与主体特色风貌要素相协调,进行创新性继承,形成符合现在地域文化审美特征和现代环境品质提升需求的特色景观。宜采用衍生重构、凝练再现等方法。
5.4.2 核心保护区范围外
针对在地性风貌特色要素,尊重历史事实,以确保文化脉络持续延展。新增要素,应以协调和承托主体核心区域的完整性保护、视线、天际线等管控要求为主,结合风貌要素本体特征,进行创新探索,采用变异转化、融合创新等更具有创造力的手法,塑造“中而新”的景观。例如上海左岸中和城,采用现代的材质,结合现代的审美,融合功能的需求,提炼传统要素的特征,形成了国际范的传统气质景观。
6 结语
本研究从风貌特色的认知机制出发,对于如何辨识和构建城市风貌特色系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结构型要素与构成型要素两大方面,分析了风貌要素中的点、线、面元素,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城市风貌辨识体系。本研究成果为系统性地认知、保护、传承与再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和整体性规划管控提供了基础性支撑,也为兴化北门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提供了技术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