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高职院校“民政与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改革

2022-07-18谌湘闽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民政成果理念

谌湘闽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OBE 的全称是 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基于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由美国学者斯派迪于1981年提出。这一理念的基本原理是:所有学习者均可成功,核心观点是“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持续改进为原则”。在OBE 理念指导下,围绕促进学生达成学习成果目标这一主线,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从而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最终完善教学考核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检验标准,并始终为促进学生达成学习成果持续改进教学。笔者将OBE理念引入“民政与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民政与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课程内容繁多庞杂,学生主动性不强

“民政与社会工作”是一门具有民政特色的通识类课程。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民政工作基本原理与民政事务,掌握社会工作含义及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在传统教学中,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将民政工作的业务及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等教学内容,按照专题式教学进行编排,知识体系结构较为完整。但民政工作业务涉及范围广、内容多,每一项业务都可以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且编排思路还是以教学过程为主导,未能有效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目标。因此,实施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真正把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学生参与感不强

传统的“民政与社会工作”课程受到课程定位、课时安排、教学场地等条件限制,较少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特色需求与个性化发展,在课堂上以教材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公共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育;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感不强;教学方法仍以讲授法、案例法为主,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面对追求个性、乐于表达的“00”后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个性化与差异化的教学。而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模式,要求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进行深度思考和系统设计,强调学生积极完成预期学习成果,能有效提升学生参与感。

(三)课程考核手段单一,学生获得感不强

以往的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重点考核学生的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和课外作业等;期末成绩则单指卷面考试成绩。这一考核方式尽管考虑到了过程性,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只关注学生的分数等级,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效果。二是评价主体只有教师,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并不能参与评价。三是期末考试形式存在临时突击、考点死记硬背等应付情况,对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目标的考查不够明确。

二、基于OBE理念的“民政与社会工作”教学改革实践

针对课程教学中内容庞杂、教学方式陈旧、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引入OBE理念,以成果为导向,开展“项目式”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持续改进为原则,实施“三维多元”评价方式,并形成持续改进的教学闭环,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获得感与参与感。

(一)以成果为导向,开展“项目式”教学设计

学习成果的产出既是课程改革的起点,也是课程教学的终点,因此,合理定义预期成果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一环。学习成果的设定既要立足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遵循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求,还要考虑到高职院校的特殊性,要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行为特征。

作为一门校本特色通识类课程,“民政与社会工作”课程坚持按照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定位与职责,立足学校民政办学特色,对接学校六大专业群人才培养共性需求,结合各专业群特色,将“感悟民政精神文化、提升为民实践能力、培育为民服务情怀”思政教学链有机融入教学,从而确定本课程的学习成果:开展社区服务、参与志愿服务实践、弘扬民政文化。

伴随着教学目标的优化,需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在重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把教学内容合理嵌入工作项目中。如表1 所示,原有的十一章内容整合为四个教学模块,为方便学生更好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知识,进一步细化为十二个理论学习任务与三个实践任务,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表1 “民政与社会工作”教学内容体系

(二)以学生为中心,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作为新型教学形态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让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也方便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得自己学习进程的科学分析与评价,使得学习更加个性化;同时还保证了课堂上的师生、生生互动的深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2017 年,“民政与社会工作”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入选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包括视频资源50 个、文本资源128 个、学习地图12 份、自测习题160 个。基于线上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课程团队运用智慧职教平台创新实施“课前闯关+课中探究+课后拓展”混合式教学。

图1 “民政与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改革成效佐证图

课前,依托线上资源库开展自主学习并完成闯关测试题,了解民政与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设置闯关游戏,有效弥补了线上学习缺乏现场监督的不足,变“堵”为“疏”,为课中学习奠定知识基础。课中,围绕预期学习成果开展探究式教学,如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模拟流程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协作探究民政工作任务中厚植爱民情怀,内化为民理念。课后,继续在线上完成习题,巩固、提升、内化和拓展知识,同时协同校企合作单位,继续拓展课后实践,将学习成果运用于实践,推进知行合一。

(三)以持续改进为原则,实施“三维多元”教学评价

OBE 理念强调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的形成,以此突出可持续改进。这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学习反馈,而且也为教师持续改进教学提供有效的依据,从而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动态评价机制。

基于此,本课程依托智慧职教平台,实施“三维多元”教学评价,即以“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确定考核标准,将期末笔试改为对三大学习成果任务的完成情况的考评,并引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主体。另外,为了突出教学评价的可视性与过程性,实施阶段性评价。课前根据线上学习时长、次数、自测得分,获得知识测评得分;课中根据在完成学习成果过程中的表现,获得能力水平得分;依据学习成果完成情况及在实践活动的应用情况,获得素养得分。

每个项目学习结束后,充分运用智慧职教的课后留言区,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课程学习结束后,综合运用问卷星、个别访谈等调研手段,了解学生对课程及教师授课的满意程度,营造良好教学互动氛围,有效获取学生的学习感受和成效,为教师精准改进教学提供客观依据。

三、“民政与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获得感增强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近三年,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逐年提升,已达到98%以上。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良性互动,使得课堂由“教师一人主导”向“学生充分参与”转变,学生活动参与度高,特别是在小组PK、头脑风暴等活动中,参与度达到92%以上。对比改革前后的学习成绩,整体大幅提升,获得课程A 以上等级的优秀率达到38%。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我国民政与社会工作业务,学会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民政事业发展历程。在完成学习成果的驱动下,教师更能关注学生的成长点,学生能充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获得感普遍增强。

(二)形成持续改进的教学评价体系

基于OBE理念构建的“三维多元”教学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和及时监控,一方面学生可以以自评、小组互评的方式参与评价,教师可以通过掌握学生学习成果达成情况,及时改进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实施中的不足,开展课程教学过程性自我诊改。另一方面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后台统计数据,适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借助留言平台,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为持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三)生成性教学资源有效反哺教学

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是教学活动互动过程、自主学习和课后反思提升阶段产生的最具个性化和活力的资源。在OBE 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对预期学习成果的完成,而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通过评选出来的近3000份优秀的学习成果,如社区活动策划案、志愿服务实践记录视频、民政文化宣传资料等成为生成性教学资源,很好地反哺了教学,成为学生自建的教学资源库。

四、结语

如何真正将“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落地是一线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OBE理念对校本的通识类课程进行改革,构建起了以“项目式”教学设计为起点,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抓手,以“三维多元”评价方式为反馈的完整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积极完成学习成果,建成生成性教学资源库,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理论实践的融会贯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民政成果理念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验收成果
救助寻亲,民政做了什么
工大成果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引民政之“水” 浇卫生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