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日文化中对“恩”的理解
2022-07-17马立明
马立明
多年来,儒家学说对中日两国的文化影响是最大的,但是由于各自社会背景的不同,儒家学说在两个国家的发展也各具特点。就拿恩情的“恩”来说,两国就有不同的规范与标准。“恩”的理念在中日文化体系中始终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都各自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恩文化。
一、中日两国“恩”文化的背景
(一)中国“恩”文化
中国是一个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国家。自秦国统一全国以来,封建专制统治被不断加强,这就不得不需要一个主流的、正统的文化来维持封建统治,于是,儒家文化就被赋予了这样的能力,并且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群体本位的价值观,而恩情观念正是这个价值观的核心,人们常说的仁、爱、忠、孝、义等道德规范都是建立在恩情观念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说,中国文化的本质属于恩情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施恩,那施恩的人就具有支配被施恩者的权利,这样,被施恩的的人就失去了自由主体性,只能附属于那个施恩者来报恩。于是,这种群体本位下的集体理性的内涵就是国家、家族对个体施恩,个体只能牺牲自我来报国家与家族的恩。这一具有浓厚奴隶色彩的道德贯穿着中国传统社会,并且产生的消极影响直至今日。
(二)日本“恩”文化
日本是一个由土著民族与外来其他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所以日本文化也融合了很多外来文化,中国的儒家文化也是外来文化之一,与其它文化相比,儒家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是最大的。日本根据自己国家与社会的需要,对儒家文化进行改造,使之逐渐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维系日本社会等级制的重要理论。
在《菊与刀》这本书中,深刻阐明了在日本文化中的等级制度,这个民族里发生的一切都与等级密切相关,“恩”文化也是如此。在日本,每个人都受着天皇的恩惠,这种关系是天皇施恩与国民受恩的关系,并且社会中的每一个等级,都是这种施恩与受恩的关系,比如:“父母之恩是亲恩、老师之恩是师恩、仆(或武士)主之恩是主恩”,“恩”就像一条链子,把天皇与国民、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主君与仆人(或武士)等等这种上下的等级关系紧密连在了一起。
二、中日“恩”文化在家庭中的体现与对比
“恩”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家庭在社会中地位的提高,使得“恩”文化在中日家庭中也逐渐被重视起来,也被视为一种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
(一)“孤独死”问题的比较
这里提到的“孤独死”概念,主要来源于日本文化,日本在很多年前就有了这个概念,其主要是指独自生活的人在死亡时没有人看护或者知道,甚至死亡后与被发现时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的社会现象。这个概念在中国主要说的是“空巢老人”现象,而且在中国被提出来并不久。日本的“孤独死”与中国“空巢老”现象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
中日这两种现象中,有一个主体上的共同点,就是“独居”,但是,这个共同点内部引申出一个不同点,就是中国这种“独居”是被动的,而在日文化中,这种“独居”是主动的。出现这两种不同的原因就在于中日两国人民观念上的差异:在传统中国里,对“孝”和“恩”是非常重视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随之改变,现如今,儿女对父母的孝道被物质取代,认为只要满足父母物质上的需求就是尽孝,而忽视了老人精神上的需求,陪伴在减少,沟通也逐渐消失,从而导致一大批老人不得不陷入孤独状态,被动“独居”;在日本,“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他们看来,一旦接受别人的好意或恩惠,就必须要回报,并且这种恩惠就像利息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积越多,就像《菊與刀》中说的:“人们怕给别人带来恩惠,因为对别人来说,这种恩惠更像是一种麻烦。同时,他们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恩惠,认为报恩时间很难的事情”。日本的老人们怕给自己的孩子添麻烦,所以不愿意与他们住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主动性地“独居”状态,即使再困难,哪怕得了重病,也不想给孩子添麻烦,宁愿悄悄死去。
(二)孩子抚养----隔代抚养
在中国,这种隔代抚养的现象人见不鲜,老人帮助子女照顾孩子已经是一种常态,更有数据显示,早在2012年老人照顾孙子孙女地比例已经达到了66.47%,这种现象在东南部地区尤为普遍。而在日本社会中,鲁斯·本尼迪克特认为,“恩”是被作为债务来偿还的,而不像中国那种无偿的“爱”。所以,日本的老人大多数都会选择外出旅游、安度晚年或者继续参加工作,而不是去帮助子女照顾孩子。
中日关于“隔代抚养”问题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恩”的债务性。在日本,这种“恩”债务性是根深蒂固的,让父母帮忙看孩子会在无形中让自己背上“债务”,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不会选择让父母照看孩子,而让自己“欠债”。反观中国,由于对“恩”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子女们会认为让父母照看孩子是理所应当的,这也就是中国为什么“隔代抚养”现象普遍的原因。
三、结语
就中日两国“恩”文化在上述家庭中的对比而言只是一个小的方面,“恩”文化在两国的发展中,由于国情等其他原因的不同,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差异,不单单是在家庭中,比如社会交往、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和值得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吴优.价值观差异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9,00(10):195-196.
[2]梁琬璐.基于外来语的引入情况浅析中日社会对外来文化的受容差异[J].花溪,2021(19):2.
[3]林佳涵. 中日文化差异在社交语言中的表现[J]. 新丝路:下旬,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