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下人家》为例谈语文要素落实的方法
2022-07-17胡军
胡军
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其中,“语文要素”直指语文知识、方法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四个方面的关键能力。现以《乡下人家》一文教学为例,谈谈落实语文要素的方法。
一、前后勾连,明确语文要素关键点
《乡下人家》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何理解这一语文要素?与之相关联的内容有哪些?
细细揣摩这一语文要素,有三个核心词语,即关键语句、思想感情、初步体会。关键语句和中心句的概念是不一致的,“关键语句”是指直接表明写作目的,表达课文中心思想或作者感情、想法的句子。关键语句有的在文章中反复出现,有的在文章过渡时出现,有的在文章结尾处出现。在教学中,思想感情一般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初步体会”是指刚开始的体验领会,这与课标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对应。围绕“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情感”这条主线,我们对语文要素进行了梳理。
学生经过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册的學习,已基本具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概括一段话的意思、体会人物心情、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五年级期间,通过四个单元培养学生学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六年级则更进一步要求从话语中能提炼出观点,以及体会表达情感的方法。纵观本单元语文要素,就要特别关注“初步体会”,难点在于体悟到“关键语句”,并能借助关键语句谈自己的感受。
二、深入解读教材,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看似无序,实则有序,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文章的语言非常优美,简洁明快,活泼风趣,处处流露出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之情。本文的关键语句是“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出现在文章末尾。
教学目标的确定必定要突出语文课程性质,教学的任务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传递”和“知道了什么”的层面上,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能做什么”或是“如何解决问题”。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学目标也就应运而生。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理解字的意思,能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区分思想感情与文章主要内容。
3.积累课文中描写乡村迷人景色的词语、句子,并能细细品读这些词语、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揣摩中体会这些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4.从关键语句中初步体会“藏情于词”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对“天高地阔”“探”“大踏步”等关键词的感知和体会,进而体会关键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重点抓关键词句,由景悟情,初步体会作者“藏情于词”的表达方法。
上述教学目标不仅明确,而且在具体的方法上加以落实——通过“细细品读这些词语、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揣摩中体会这些词句在文中的作用”的要求,以落实“抓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语文要素。教师既明确了“教什么”“怎么教”,学生还掌握了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和技能,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学生的能力也得以提升。
三、寻找要素切入点,激活课堂生长点
课堂教学是落实语文要素的根本,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是依托教学目标,在挖掘语文要素的基础上,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等出发,寻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组织课堂活动,让语文要素在教学活动中得以落实。
笔者以西安市周至县苟苗老师执教的《乡下人家》为例,谈谈自己对苟老师落实语文要素的认识。
学习活动一:复习旧知导入
同学们,春暖花开,大家都喜欢踏青、寻春,亲近自然。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乡下人家,通过品词析句,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作者陈醉云先生眼中,乡下人家房前屋后再平常不过的事物,都成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
读读泡泡提示语:“我从这句话,体会到了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苟老师直奔主题,回顾课文,让那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的农家画面浮现在学生们眼前,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借助泡泡语言,让学生初步感知关键句所蕴含的味道。
学习活动二:品词析句悟情
作者又是怎样把他的喜爱、赞美、向往之情,化在字里行间,融在平常、朴素的事物中,并把它描绘成一道风景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作者的笔下,乡下人家是怎么吃饭的吧?
反复读读这句话,你们发现这句话中有个词用的是不是特别妙,把它画出来。
“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那为什么在这里用来形容吃呢?是跑到天上去吃吗?怎样吃才是天高地阔地吃呢?(生分别谈体会)
一是环境的“天高地阔”。除了自家门前,还可以在什么地方?田间地头、果树林里、门前屋后、村前村后……都可以坐着(蹲着)吃。
二是谈话内容的“天高地阔”。他们吃饭的地点可以很随意,谈论的话题也是多种多样。他们会天高地阔地谈些什么?
三是谈话心情的“天高地阔”。他们谈话声调、语气、心情会是怎样?
四是谈话场景的“天高地阔”。他们和城里人家吃饭相比,多了随意、惬意、和谐、自由……
这就是天高地阔地吃!
作者在看到这样的景象时,会有怎样的心情?
通过朗读,读出你的体会来。
说话写文章,用词不但要用对,更要用得“妙”,像“天高地阔”这个词,苟老师通过让学生运用圈找词句、想象体会、感情朗读的方法,把作者“藏”在词语中的情感泉眼找了出来,读着读着学生就读出了情趣,读出了情调,让人喜欢、向往,也就读出了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学习活动三:合作探究悟情
文中像这样写得传神、用得妙的词还很多,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找出这些词,圈出来,组内交流说说你的感受。
学习活动四:提炼主题升华
同学们,“词语有温度,句子有感情”。今天我们一起通过“找、寻、感、悟、读”的方法体会到文中关键词句所饱含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我们不禁好奇,什么样的人能把平常、朴素的生活,描绘得这么生动、鲜活、诗情画意呢?
苟老师用质朴而生动的文字向我们呈现出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苟老师设计这一教学活动,正是要引导学生做热爱生活的人,因为热爱生活的人,才会仔细观察,才会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日常的表达中,让普通的文字蕴含着浓郁的感情。这样的教学,实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融合。
通过上面的课例,我们看到要切实发挥教材的作用,教师就应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性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精准确定教学目标,结合学情开展教学活动,努力实现由“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的转变,将语文要素的教学落到实处,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大雁塔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