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工业化历程看“两个时期互不否定”

2022-07-16于鸿君

社会科学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重工业工业化改革开放

于鸿君

(北京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可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对这两个时期的认识,曾出现过“完全否定改革开放前”“完全否定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前后相互否定”等错误看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1]“两个时期互不否定”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点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之目标的始终一贯和战略的相互衔接,两个时期本质上是高度统一、内在一致的。

工业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同样蕴涵着“两个时期互不否定”的要义和逻辑。从新中国工业化历程来看,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依据不同阶段国情和实际发展需要,分别选择了“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两种不同模式,两者不仅不是相互否定的,而且是自然有机的衔接,即改革开放前“政府推动”的工业化为改革开放后“市场拉动”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改革开放后“市场拉动”的工业化是对改革开放前“政府推动”的工业化的承接和续写,也是发展逻辑的延伸和发展成效的显现。

一、“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工业化的两种模式

基于各自所处的国际环境和自身状况,世界各国工业化的路径大体可分成两种模式:“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前者即政府推动下的工业化,依靠政府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再着力发展轻工业,进而不断满足社会对物质产品的需求,相应地,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必然会滞后;后者则是依靠市场拉动工业化,市场需求必然要求优先发展轻工业,首先努力满足国民对消费品的需求,再进一步促推重工业发展,国民能够同步得到实惠。[2]两种模式顺序倒置、相反,各有利弊,具体选择哪种模式,取决于一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工业化的起点条件、内外部环境以及决策者的认识水平等。

(一)政府推动的工业化

该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在政府计划主导下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逐步实现产业布局进而实现工业化。其优势在于:一是政府统筹意味着规划先行,能够在国家相对薄弱的领域直接进行大量投资,强制性分配资源实现产业布局优化,逐步依靠计划补齐工业化建设的短板。依靠政府计划推动工业化,能够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建立起较完整的产业链和工业体系,快速促进工业化发展。二是通过高积累、低消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来实现工业化,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工业的发展,既可以兼顾国防军事和国家安全,也可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为国家长远发展夯实底座,打下扎实基础,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治国诸策,利弊各有。这种“政府代替市场”的工业化模式同样存在弊端:一是计划如果在信息搜寻、传递和处理过程中出现偏差,就会出现计划和实际不符的情况,造成比例失调,资源配置出现浪费甚至导致经济波动。二是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就需要利用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来支撑重工业的高投入,就会影响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协调发展,必然延滞甚至抑制消费,人民群众在工业化进程中难以同步得到实惠,长此以往会引发群众不满。

(二)市场拉动的工业化

该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依靠消费品的市场需求拉动优先发展轻工业,轻工业的发展必然产生对重工业的市场需求,从而实现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渐次发展,逐步实现工业化。其一,依靠市场需求拉动工业化,能够很好解决生产和需求之间的信息传导问题,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准确、灵活地做出反应和进行相应调整,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纠偏机制也快速有效,农业和轻工业的市场需求长期发挥引导作用,拉动重工业发展,就可以逐步推动工业化进程。[2]其二,优先发展轻工业,首先关注到了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消费品和轻工业,使人民群众短时间内就能体会到工业化带来的好处,因此,这种模式没有以牺牲当前消费资料的生产和农村农民农业的利益为代价,自然产生激励效能,实现自我激励、自我约束,人民群众自觉主动地投入到社会生产中[3],更好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当然,相对应地,弊端也是不可避免的:首先,市场难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震荡性,依靠市场拉动工业化,亦会造成力量分散、生产无序的情形。其次,如果重工业发展基础不牢就优先发展轻工业,可能会引起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的失调,容易走上依靠进口代替重工业发展的道路,使一国经济沦为国际上重工业大国的附庸,关键是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甚至政治军事安全,特别是当国际市场出现剧烈动荡时,还可能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严重时会导致工业化进程中断,国民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对“政府推动”工业化模式的选择

早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就提出要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更是充分认识到了工业的重要性,真正开启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从1949年至1978年,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是确实在较短时间内初步建成了相对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为改革开放后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政府推动”工业化模式的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摆在我们面前可供参考的有两种工业化模式:一种是欧美国家的市场化工业化模式,另一种则是苏联的计划化工业化模式。面对通过何种工业化道路和模式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问题,中央进行了讨论。一种观点认为应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再发展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毛泽东则持相反的观点,主张在政府推动下优先发展重工业,进而推动农业和轻工业递次发展,最终完成工业化。毛泽东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并付诸实施,在我国初步确立了“政府推动”的工业化模式。为什么要选择依靠国家力量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呢?这是由当时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客观因素和党对工业化的主观认识水平决定的,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第一,加快国防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苏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对中国政治孤立、军事包围、物品禁运、经济封锁,中国处于群狼环伺的丛林法则之中,朝鲜战事充分证明其企图通过各种战略战术欲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为巩固国家政权、维护领土安全,迫切要求优先发展重工业,首先建立并强化国防工业,加快提高应对战争能力,全力建设军事工业基础。

第二,发展经济和加强工业基础建设的需要。受战争破坏等因素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原有的重工业基础非常落后,工业化起点很低,正如毛泽东所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4]可见,长期滞后的重工业已严重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收入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低,采取“政府推动”的工业化模式能够降低交易和运行成本,快速破除国内发展瓶颈,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局面。

第三,苏联工业化模式提供现成借鉴。我国在工业化模式的选择与实践上有苏联的现成经验可以直接借鉴,苏联创造了人类工业化的奇迹,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就完成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用50到100年时间才能达到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一变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家。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帮助和支援下起步的,从规划论证到实施都受到苏联工业化的影响。此外,当时我国也确实需要依靠国家力量进行工业化前期的资本积累,所以必须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空前高涨,当家做主的中国人民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愿望空前强烈,政府有条件有能力发挥计划经济的体制优势,充分发动并依靠人民群众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子孙后代勒紧腰带搞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不仅可行,而且是最好的选择。

(二)“政府推动”工业化模式的调整

中国向苏联学习工业化经验,并没有原封不动、照搬照抄,而是强调以苏为鉴,不断反思工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调整纠偏。随着实践的发展,毛泽东等逐渐意识到苏联式工业化道路的弊端,开始解放思想,探索真正“中国化”的工业化道路。

其一,针对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过分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问题,提出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思想。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5]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5]1962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正式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

其二,针对苏联重工业发展很快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缓慢的教训,提出审慎对待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的关系,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即要把发展生产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相结合,做到国家、企业生产单位、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利益兼顾,国家绝不能只顾及重工业发展而把企业和个人“挖得很苦”;中央也应适当给地方多放一点权力,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我国还提出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

其三,针对苏联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城乡二元分割的问题,提出大中小企业并举、推进城乡工业共同发展的思想。1958年,成都会议就提出了发展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的方针。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再次阐释了农村要发展工业、农民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理念。1963年,中共中央下发征求意见的《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也提出了要实行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为了使工业发展布局平衡,还应将发展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结合起来,以改变过去工业分布区域不均衡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这些认识毫无疑问是适当的,但因为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这些想法并未能真正、完整地落到实处。尽管这一时期尽量对工业化建设当中的问题进行了规避和改善,但全面的大改革和大转型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三)“政府推动”工业化模式的成效

应该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工业化发展规律的探索是正确的、符合国情的,新中国自觉选择了一条科学正确的道路,成就伟大,可以说创造了奇迹,是中华民族工业和经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尽管在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但工业化建设的步伐也并没有停滞下来,仍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如远程导弹和氢弹试验、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洲际火箭、核潜艇、万吨巨轮、大型水压机、新铁路、新油田等大量“卡脖子”工业和科技项目,都取得了突破性成功。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基本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6],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根本性转变,经济领域有了跨越性发展,既为我国的政治独立和国防安全准备了物质条件,也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与民生腾飞提供了技术支持。中国能够成为今天全世界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门类最全面的经济体,就受益于那时候的“高瞻远瞩”。

具体说,一是工业门类齐全,发展初具规模。这一时期,我国工业总产值飞速增长,194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仅为140亿元,到1978年达到了4237亿元,增长了29倍之多。[7]中国主要工业行业也基本完整涵盖了冶金、电力、煤炭及炼焦、石油、化学、机械、建筑材料、森林、食品、纺织、缝纫、皮革、造纸、文教艺术用品等广泛行业,且诸如电子、化学纤维、原子能、航天工业等一批新兴的工业行业得以迅速成长。居民生活水平总体来说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我国全体居民消费水平从1952年的80元增加到1978年的184元,其中农村居民由65元增加到138元,城镇居民由154元增加到405元。[7]

二是主要工农业产品大幅度增长。粗钢产量从1949年的16万吨增长到1978年的3178万吨,发电量从43亿度增长到2566亿度,原油产量从12万吨增长到10405万吨,原煤产量从0.32亿吨增长到6.18亿吨,水泥产量由66万吨增加至6524万吨,硫酸产量由4万吨增加至661万吨,汽车产量从1955年的年产0.01万辆增长到1978年的14.91万辆[7],化肥从1949年的0.6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869.3万吨[7],布产量由18.9亿米增加至110.3亿米,成品糖产量由20万吨增加至227万吨。[7]相应地,我国工业的国际地位也大大提升,如:粗钢产量由1949年的世界第26位上升到1978年的世界第5位,发电量由世界第25位上升到世界第7位,原油产量由世界第27位上升到世界第8位,原煤产量由世界第9位上升到世界第3位。

三是工业自主研发能力快速增强,工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迅速进步。截至1978年,大多数工业行业具备了独立研究与开发具有一定技术含量产品的能力,如冶金工业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应用体系、机械工业具备研制现代化精密仪器仪表和大型设备的能力、轻纺工业拥有生产多种新型纤维产品的能力等。同时,主要工业原料和基本工业消费品实现了自给自足,能够统筹好国内制造和国外进口。实际上,这一时期居民所消费的绝大多数工业品,都是通过在国内大规模生产获得。另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人口城镇化率在此期间虽然波动不大,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人口暴增,由于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人口高居80%以上,新增人口主要是农业人口,在此条件下能够实现城镇化率总体上升,没有工业化的强劲拉动是不可能的。。

三、改革开放后向“市场拉动”工业化模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前,中国选择践行“政府推动”的工业化模式是非常成功的,但并不是说这条道路可以永恒,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其历史任务必须转向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主,这就亟需寻求另一种工业化模式来继续深入推进工业化,改革开放后的“市场拉动”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获得了转型和完善,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市场拉动”工业化模式的建立

特定的工业化模式匹配于当时的境况即国际国内经济社会政治条件和面临的根本任务,在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境况的变化就需要以新的工业化模式来替代旧的模式。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工业化规律,探寻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国内方面,我国的经济发展任务已经从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变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改革开放时的现实国情就是,前期“政府推动”的工业化模式奠定并夯实了基础设施和重工业基础,构建起了“四梁八柱”,社会需求日益多元化,这就要求采用“市场拉动”的工业化模式来加快轻工业的发展,以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多样化偏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8]。而且,“市场拉动”的工业化模式还能够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热情度,充分激活社会的创造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琳琅满目、多彩纷呈的物质文化产品。

国际方面,世界进入和平时代,全球发展呈现多极化,战争因素不断消减、和平呼声日益高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任务和共同要求,成为时代主题。科技革命的爆发,兴起和涌现了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一批新产业,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这种国际环境自然也成为中国工业化转型发展的大背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初步制定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的政策,由以往“政府推动”的工业化模式转向开放发展的“市场拉动”模式,充分调动和利用国内外资源、市场等一切积极因素,在信息化和市场化中推动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二)“市场拉动”工业化模式的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之路得到了全面、持续、稳步、快速推进,逐步扩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和化肥种业技术的大规模使用,极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有力拉动了农机等工业品的需求,在优先发展起来的重工业的有力支撑下,轻工业得到快速发展,集中表现为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民办企业的大力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使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走上了快车道,以金融、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市场为重点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资本、劳动和技术支持[9],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活力被充分有效激发,为工业化发展增添了新动能。[10]

多年来,粗放式发展带来的资源约束压力、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1]。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12]。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13]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14]。在此过程中,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等,不断加速我国新时代工业化的升级和转型,引领着我国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三)“市场拉动”工业化模式的成就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依靠“市场拉动”工业化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社会发展焕发出巨大活力,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制造业产值超过主要发达国家总和,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巨大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15]。

一是我国经济总量和工业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4100.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15986.2亿元,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了17%,截至2021年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方面,实现了由1979年的人均423元到2020年的人均72000元的历史性飞跃。工业生产总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9年我国工业生产总值为1769.7亿元[7],2020年增加到了313071.1亿元[16](见表1)。

表1 我国经济总量及工业生产总值变化情况(1979-2020)

二是主要工农产品产量迅猛增长,产业发展齐全。如表2所示,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主要工农产品产量得到了几倍乃至一百多倍的提升,其中粮食、油料、肉类、原煤、水泥、粗钢、钢材和发电量等居世界第一,多数产品产量位于世界前列,跻身世界工业强国之列。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的那样:“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15]

表2 中国主要工农产品产量变化情况(1979-2020)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生事业优质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拉动”工业化模式的建立,使得非国有经济具有相当发展空间,轻工业迅速增长,繁荣了经济的同时也丰富了消费品市场,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全国居民消费水平从1979年的208元增加到2020年的21209.9元,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从159元增加到13713.4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从425元增加到27007.4元。从1979年到2020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由405元增加到43833.8元,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由160.2元增加到17131.5元。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17]此外,2020年,我国有医疗卫生机构合计1022922个[16]、卫生人员13474992人[16],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近9.99亿人[16],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16],构筑了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了人民的美好生活。

四、结语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中国先后选择了“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工业化模式,尽管每一种工业化模式在推动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不足并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总体来说两种模式是特别适合当时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每一种工业化模式的选择都是当时最好的安排。

科学认识“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两种工业化模式。世界上任何一种工业化模式都是利弊兼具,不存在只有优势没有弊端或只有弊端没有优势的模式。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基于我国现实国情和建设需要探索适宜的工业化道路,依据扬长避短的原则,分别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了“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工业化模式,这种选择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两种模式都值得肯定,都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发挥了最大优势效能而将弊端最小化,两种模式的转换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自觉选择,不能互相否定。

辩证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两个时期。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不是对立关系而是承接关系,如果打一个比喻,像盖房子一样,可以说改革开放前是打基础,构建四梁八柱;改革开放后则是打隔断、搞装修,欢欢喜喜地搬进去、住进去。[8]历史是前后相续、因果承接的客观、内在、整体的连贯发展,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化为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提供了前提,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是对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化的接续推进,二者不能割裂,而是紧密联系的。[18]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辉煌进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针对不同的发展任务,分别实行了“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工业化模式,创造了工业化建设的奇迹,工业化实践的丰硕成果举世闻名。两个时期的两种工业化模式在过程上是连续的、在路径上是承接的、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不能用一段历史否定另一段历史,更不能用一代人的奋斗否定另一代人的奋斗[2]。

猜你喜欢

重工业工业化改革开放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斯大林工业化思想论析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