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内生发展能力培育

2022-07-16杨姗姗

社会科学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内生成果民族

杨姗姗

(1.广西财经学院 商务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2.四川大学 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5)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发展的沉淀,是一种扎根于民间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丰厚且多元的价值功能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民众就业增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是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非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全国共设立2310个非遗工坊,带动46.38万人就业,2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1]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历史文化传统,具有历史的累积性和延续性,不仅能够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是实现幸福生活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2]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繁荣是民族地区持久发展的力量之源。尤其在我国如期实现全部“摘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期,创造性转化发展非遗资源,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脱贫成果,持续有效发挥非遗在脱贫致富中的积极作用,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3]为助推民族地区攻克贫困堡垒、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家采取了多项过硬政策举措,聚焦于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然而,我国民族地区因其贫困面大且程度深、致贫因素多元叠加、贫困成因复杂等特殊情况,面临脱贫基础薄弱、返贫风险大的难题。[4]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扩大脱贫成效保持稳定发展是民族地区当前减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民族地区拥有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巩固提升阶段,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扶贫脱贫,可使民族地区脱贫实现从外力推动转化为自我内生性发展[5]。可见,培育非遗脱贫成果内生发展能力,是民族地区实现长久脱贫的有效方式,对维护民族团结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内生发展能力培育要旨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各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是世代流传、活态传承下来的民族智慧结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新的结构,成为促进社会转型发展的内源性资源,推动民族地区的内源性发展,赋予“发展”内生动力;[6]其显现出新的功能,对经济转型发展、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7]。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各民族的精神文明、价值观念、气质情感;彰显着传统的礼仪习俗、劳作技能;蕴含着深厚的社会、文化、经济、科技价值,[8]是助推脱贫减贫的有效资源,“扶志”和“扶智”作用突出,构成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稳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内生禀赋[9]。

民族地区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利用,共有10个地区入选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对丰厚的非遗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非遗+旅游”“非遗+生产”“非遗+演出”“非遗+互联网”和“非遗+品牌”等效果显著的扶贫模式,[10]取得了可喜的脱贫成果。甘肃临夏依靠砖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等资源创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019年工坊累计年产值4.5亿元,带动了1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青海同仁县累计培训贫困户675人学习“热贡艺术”技艺,热贡制品收入占全县人均纯收入逾20%,贫困发生率从20%下降到4.3%。新疆墨玉县仅非遗扶贫乐器工坊便于2019年实现了销售收入17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月收入增加到3500元。西藏全区共设立非遗扶贫工坊108家,对藏戏、格萨尔、藏医药、唐卡等非遗实施有效开发。四川凉山将传统工艺转化为脱贫生产力,银饰、彝绣、漆器的产品制作加工遍及17个县市,还通过“非遗+时尚+电商+扶贫”的模式,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创收增收。云南怒江福贡县通过制作传统傈僳族服饰,带动218户共412人脱贫。福贡县1.73万户,7.3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广西龙州县壮锦技艺工坊采取“政府+企业+基地+农户+市场”运营形式,织锦产量以每年15%的速度提升,年产值达80多万元,织锦贫困户已全部脱贫。贵州黔东南州已建成105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值超过2.5亿元,吸纳就业人数超过2万,其中贫困人口5000余人。可见,民族地区非遗在促进就业增收、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技能提升等方面的成效较为显著。

截至2020年底,全国民族自治地方42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一直以来困扰民族地区发展的绝对贫困问题终被解决。但受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相对贫困问题仍然存在,其非遗脱贫存在资源转化不够科学,产业持续发展力不足;持续增收未形成,脱贫稳定性不强;地方群体不断缩减,后备人才支持力欠缺;民众积极性不高,“等、靠、要”等消极思想尚未完全摒弃;参与主体较为单一,脱贫系统合力较为薄弱等问题,尚未形成连续稳定的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内生发展动力,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在我国面临“还有近200万的已脱贫人口存在着返贫风险,近300万的边缘人口存在着致贫风险”境遇之际,巩固脱贫、防止返贫、促进内生发展成为政府层面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11]2020年3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各类政策文件都制定了有力举措,聚焦于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长效机制、后续帮扶、就业和产业扶持、内生动力、基础设施、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明确了具体目标任务和内容要求。应对新时期巩固扶贫成果现况,内生发展的思想理念逐渐得以重视和推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才能形成合力”等一系列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论述,[12][13][14]形成了我国全面系统的扶贫脱贫内生发展理论。

学界也纷纷开展了相关探讨,认为内生发展应形成持续的内生发展力量、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综合效益的实现;[15]精准应对内部和外部的返贫致贫风险因素,[16]多元主体协调联动形成合力;[17]立足“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从项目规划、政策制定、资金统筹和考核评价着手;[18]培育抗逆力、生计恢复力、灾害抵御力和自我发展力。[19]可见,“立足内生,内外相结合”的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内生发展思想成为学界的共识,与“重视内部与外部、地方与超地方的整合,内生与外生互联互融”的新内生发展理论高度契合。新内生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将特定地域的内部和外部资源进行平衡和整合,充分利用内部资源的同时获取外部资源,将外部干预转化为内部发展和建设的动力。[20]新内生发展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制度及环境这些相互联系的因素整合到区域发展的地方性与本土性之中,建设具有本土性内涵的地方创造力,实现多元化发展,最终形成内生发展动力。[21]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内源性资源,利用其内源性动力,助力脱贫能够更好地从内部形成发展驱动力;巩固其脱贫成果侧重的是立足内部、面向未来、长远持续的稳定发展,新内生发展理论的引入,可以用来较好地解决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内生发展不足的问题。

内生发展能力是人自我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依赖于自身力量获取所需资源的驾驭性力量;是人内在力量的发挥,一种内生性的发展能力;其内生能力系统由经济能力、政治能力、文化能力和社会能力共同组成和耦合发展。[22]对于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的内生发展能力而言,是指以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为宗旨,以当地非遗脱贫成果为依赖路径,发掘地方内部潜力,并运用自身力量有效获取、合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形成内生发展动力,以实现可持续性脱贫致富的潜在发展能力。为破解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内生发展能力欠缺的难题,文章解读新内生发展的三要素:资源、参与和认同,即地方民众充分参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开放式发展中发挥地方潜能,形成地方特色,凝聚地方认同。[23]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巩固脱贫成果的政策导向及非遗脱贫成果现况特征,提出“创新、参与、合作、认同”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的基本要素,是推动民族地区实现内生发展的关键变量,相互间所形成的基本结构与复杂关系极大地影响着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实践的有效开展与顺利实现;培育包括经济能力、政治能力、社会能力和文化能力的复合型内生性发展能力,各能力要素间彼此有机结合形成特定的功能结构,互动融合以发挥整体性的作用而产生内生增力,助力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有效实现全面脱贫持续发展。

三、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内生发展能力培育框架

民族地区非遗脱贫成果的巩固,内生发展能力的培育,影响着全面建设高质量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新内生发展“内外部资源相结合,内生外生发展互联”的核心要旨,为当前巩固非遗脱贫成果,推动民族地区内生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创新,以非遗脱贫成果为重心,对非遗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和创造性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资本,形成经济能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全面脱贫;参与,以贫困人口的有效参与为核心,积极投入到内生发展的决策、实施、管理和监督中,从中表达诉求与追求利益,形成政治能力,促进地区政治发展夯实权利;合作,以各社会群体间的有机合作为保障,充分利用当地非遗资源的同时,有效协调与整合外部资源,形成社会能力,促进地区社会发展增强保障;认同,以激发贫困人口对非遗脱贫的认同为前提,以此为精神力量,主动投身于脱贫促发展及乡村振兴中,从而形成文化能力,为促进地区文化发展提供动力。为此,文章拟以“创新、参与、合作、认同”为视角,从经济能力、政治能力、社会能力和文化能力的维度出发,构建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内生发展能力培育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内生发展能力培育框架图

在内生发展能力系统中,经济能力是核心,地方能够高效整合非遗资源并进行创新性发展,以促进地方民众就业增收,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能力是引力,地方有参与巩固脱贫成果相关政策的意识,能够主动表达其政治利益诉求,形成监督地方权力落实的能力;社会能力是保障,地方坚持内部推动与外部合作相结合,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合力;文化能力是前提,地方能够增强民众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意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推动地方内生发展。这四种能力共同构成了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内生发展能力的培育框架,它们相互联系与渗透,以各自优势功能的发挥而形成整体性的助推力,建构成完整的内生能力系统。

四、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内生发展能力培育内容

如上文所述,新内生发展立足于利用区域内自身资源来获取外部资源,对内外部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以转化为区域建设和发展的动力;强调扎根本土,以当地群体的参与为主,同时又要坚持与各方社会力量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促进区域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在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阶段,借鉴新内生发展理论有利于增强内生动力,推动非遗脱贫的稳定发展。鉴于此,文章从新内生发展理论中所界定的“创新、参与、合作、认同”四要素来阐述其内生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能力培育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内生发展能力培育内容构成图

(一)创新:内生发展的重点,培育内生经济能力

新内生发展理论强调,区域的发展以地方经济的自主性为主,在坚持地方经济开放的前提下,提升资源挖掘能力和自身创新动力,掌握新形势、应用新技术,摆脱对外部支持的依赖,从资源的输入转变为产品的输出。民族地区作为文化特色区和非遗资源富集区,巩固现有非遗脱贫成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于创新。2021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4]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25]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26]为此,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的内生发展,应以地方视角审视非遗资源的独特性和竞争性,整合创新非遗产品,以避免地方内部重复性的竞争,同时增强产品、服务在超地方市场中的吸引力和优势。2021年4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共同富裕方向,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强化创新驱动”[27]。可见,运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巩固非遗脱贫成果,有助于打破民族地区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格局,有效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实现地方内生可持续发展。

经济能力处于民族地区内生发展能力培育的核心地位,直接决定地方的经济发展格局,影响着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依据新内生发展的创新要素,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培育经济能力,即是在经济大环境中,地方能够优化配置其内部非遗资源,准确判断市场中非遗产品的供需变化,转变生产方式,取得长效发展。为此,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内生经济能力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资源组织能力。民族地区应提高非遗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能力,克服资源转化过于集中和单一的情况,减少资源的低效配置或闲置,以整体的眼光审视地方所拥有的非遗资源总和,强调其相互间的联系与互补进行多元开发,以优化生产结构避免产品同质化。此外,注重非遗资源与自然要素的有机结合,“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28]把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进行有效组合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资本,以特色资本打造特色产品,走特色增值的发展道路,有助于完善产品构成,增强非遗产品的竞争力;积极整合民族地区的内部资源,采用集群化发展的模式,形成集聚经济,产生规模效应,通过建构自身的经济板块来提升产业竞争力。2.技术进步能力。非遗体现了各民族悠久的生产之道,其独特性亦在于内蕴的古法制作工艺。但非遗产品较长的生产周期、较为繁琐的制作过程,未能与市场需求的供给速度相匹配,导致难以产生持续性的经济效益。为此,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形成地方特色化、规模化的生产,应在保留原有古法制作工艺的核心工序上,引进科学的生产知识和制作技术,注重对生产方式进行优化与创新。3.制度革新能力。为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降低多变市场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民族地区应在保持主要经济生产制度体制总体稳定的基础上,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分类、优化、调整,如维护基础市场稳定,充分利用“本地市场”的效应,为壮大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提供内源市场动力;改革创新以加快区域内市场化的进程,以有效对接区域外市场,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市场差距,实现市场风险的最小化,扩大非遗生产经营收益。4.科学决策能力。民族地区能有效掌握非遗产品的供需变化,根据其价格波动分析预测供求趋势,积极应对市场经营活动,及时针对市场变化进行产品类型、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等决策的调整;不断优化非遗生产的行动方案,增强生产决策的科学性。同时,还应具备优化生产空间格局的能力,打造若干个生产“增长极”,以循环累积的效应来构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空间载体,提高非遗的“空间生产率”。

(二)参与:内生发展的关键,培育内生政治能力

新内生发展理论立足内因,坚持地方群体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和作用,遵循“自下而上”的实践思路,以地方需求为发展导向,突出地方群体参与发展实践的驱动力量。非遗源于民间扎根乡土,地方民众是非遗生产制作和传承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载体。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强调内生动力,关键在于地方贫困群体的参与,这是地方可行能力的展现,也是地方主体权利实现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群众参与是基础,脱贫攻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组织和支持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要防止忽视贫困群众主体作用,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29]因此,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的内生发展,应鼓励和激发地方贫困群众的有效参与,并且强调贫困群众参与的团结程度,以形成整体性的内生发展力量。2021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共同出台的《关于切实加强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总体要求,健全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增强脱贫稳定性[30]。可见,注重激发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充分调动地方贫困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鼓励并引导其投入非遗脱贫,有助于夯实巩固非遗脱贫成果的群众基础,保障地方内生发展的稳定推进。

政治能力处于民族地区内生发展能力培育的关键地位,影响着地方对发展路径与实践的选择和开展,对脱贫发展利益的享有程度。依据新内生发展的参与要素,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培育政治能力,即是重视地方主体力量的作用,通过一定政治权力的赋予与行使,提升地方参与非遗扶贫活动的能力,以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此,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内生政治能力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政治参与意识。民族地区贫困群体的知识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对自身主体性权利的认识不足,且对非遗扶贫政策信息的获知与解读较为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参与非遗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应全方位、立体化地开展与地方贫困群体的政策互动,及时有效地传达政策信息,使其能够准确掌握政策动向,增强政治参与意识。2.“参政议政”能力。“参政议政”是地方贫困群体表达非遗脱贫诉求,参与非遗脱贫决策的直接途径,能够提升地方决策能力。例如,能够按照当地发展需求与政府进行政策讨论、调整与修改,积极参与非遗脱贫发展的政策设计,为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同时还需确保贫困群体在政治参与方面的主导权,尤其在利用当地非遗资源和外来资金开展扶贫项目时,应保障其自主权、决策权、协商权,通过召开贫困群体代表大会的形式进行商讨而决定,激发其主体权利的有效发挥,而不能简单地以上级压派任务的方式实行。3.权益表达能力。地方贫困群体作为非遗脱贫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非遗脱贫发展决策过程中,能够充分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也可公平地享受脱贫发展带来的成果。为此,民族地区不仅可通过乡村书屋、政策下乡、网络宣传等形式培养贫困群体的政治素养,提升其获取政策信息的能力,增强其政治表达和参与的能力,还需为当地贫困群体提供表达权益、参与评议的制度环境和实施平台,确保贫困群体的建议得以有效呈现与积极采纳。4.民主监督能力。2021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强调:“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等开展监督。”[31]为保证民族地区的自主性,并激发其参与非遗脱贫积极性,应多措并举切实提高民主监督实效,使民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非遗脱贫成果惠及大众。

(三)合作:内生发展的保障,培育内生社会能力

新内生发展理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合作,强调地方的内生发展要重视内部资源,以地方参与为前提的同时,还应主动接纳与充分利用外部因素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促进地方与外部环境间的动态互动,整合形成内生发展动力。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成分丰富,积淀所形成的非遗资源呈现出多民族文化互渗融合的特点,其保护与创新发展发展需多民族群体共同协力推动;再者,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资源分布比较分散,未能形成强劲的发展助推力。因此,巩固非遗脱贫成果,促进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各方资源与群体组织的合作是强有力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合力。”[32]可见,巩固非遗脱贫成果不仅需尊重地方主体地位,还应强化政府行政力量、调动社会市场协同发力,形成防止返贫、全面致富的推动合力,为民族地区内生发展提供整体性的、动态互联的保障体系。

社会能力是民族地区内生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有力保障,是地方贫困群体有效参与非遗脱贫实践的基本要求,影响着地方脱贫成效的最大化、自身造血功能的形成。依据新内生发展的合作要素,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培育社会能力即是地方通过自身内部、内外部的沟通交流,所建立并拓展的良性互助关系,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集中力量形成全面推进脱贫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此,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内生社会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凝聚能力。凝聚能力是基于整体性的发展视角,强调地方具有合理协调内外部资源、科学整合自然人文要素的能力,以资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为纽带,助推非遗脱贫的多元发展。非遗彰显着各民族的精神特质、价值判断、道德规范以及人际交往方式等,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和内部团结的功能,因此,非遗助力脱贫有着天然的凝聚内部资源优势。同时,为增强地方发展能力,还需其他社会力量的激发和支持。例如,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智力、领导组织、项目引进等超地方因素的凝聚可以成为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成果激发内在发展的催化剂。2.社会协作能力。协作能力是地方为弥补单一利用内部资源,生产发展不充分,基于合作共赢、互利发展而协调合作的能力。民族地区的内生发展是一个多层次、系统化的活动体系,需要跨地区、不同部门、各社会力量的通力合作,在巩固脱贫成果政策支持下,有效实践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需要不同环境下的各地区、各类部门、各种社会力量建立彼此间的长期合作和稳固的伙伴关系,以此形成合作关系网加强各区域间的协作帮扶成效。3.社会交往能力。交往能力是地方获取市场信息、协调资源并转化为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加强社会关系网络构建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因其较为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交往范围相对局限,交往对象较为单一,非遗脱贫的信息传达渠道有限,难以捕获最前沿的市场动态,及时准确掌握巩固脱贫成果的支持政策。因此,提高地方社会交往能力,实现多群体多渠道的有效沟通交流,可使民族地区更好地融入开放、合作、互助的社会关系网,提升自身非遗脱贫效果。

(四)认同:内生发展的前提,培育内生文化能力

新内生发展理论认为,为更好地增强地方人力资本,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激发地方群体的主体意识,唤醒其对地方的认可与关注,形成地方认同感和精神文化。因此,形成认同有助于确认地方主体身份特征,增强地方群体的归属感,激发群体参与脱贫实践的主动性,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是促进民族地区内生发展的前提。但由于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基础和底子较为薄弱,脱贫攻坚虽在教育脱贫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目前仍然存在整体教育水平相对偏低的现象。据教育部2020年6月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少数民族的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普通高中、普通中专的学生人数占比仅为5.07%、9.53%、10.88%、11.23%。根据 2020 年 11 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得知,云南、宁夏、贵州等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省区,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4.65%、4.04%、6.68%,而全国同期平均值为2.67%。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地方群众的文化素质偏低,影响了其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和运用,难以掌握一技专长,也导致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尚未完全根除。2020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也指出:“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防止政策养懒汉和泛福利化倾向,发挥奋进致富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33]可见,地方参与脱贫事务的实践,心理情感上的认同是前提,有助于人力资本的回归和凝聚,但同时还需有落实行动的技能支持,坚持“志智结合”,才能形成巩固非遗脱贫成果的人才内生动力,为民族地区内生发展提供强劲的基础人力储备。

文化能力是民族地区内生发展的前提,能够充分调动地方主体力量,增强地方人力资本的创造力和可行能力,是地方稳定脱贫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据新内生发展的认同要素,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培育内生文化能力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文化重塑能力。重塑能力是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价值,树立地方文化自信,强化地方认同的能力。传统文化有助于强化地方的关系网络,以促进当地的发展。[34]非遗是民族群体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和身份识别的重要依据,集中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思想情感与精神品质,是维系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纽带,有助于地方认同感的增强及社会关系的构建与维护。巩固非遗脱贫成果,重塑地方传统文化,可为地方注入优秀的思想观念、积极的进取精神、坚定的发展意志,形成实现乡村振兴的“软实力”;也可有效激发地方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奋进致富的引领作用,为民族地区内生发展提供稳固的人力保障。2.文化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指地方群体对素质教育、文化知识的认识与接受,并能够借鉴吸收外来文化、与自身文化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认知能力能够较好地提高地方群体的文化素质,增强其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巩固非遗脱贫工作的开展。2021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坚持志智双扶、育人为本。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加强学生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前行,靠自己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35]因此,提升地方群体的文化认知能力,提高文化综合素质,培育专项文化技能,是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稳定非遗脱贫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民族地区内生持续发展的基础。3.文化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在文化认知、文化吸收的基础上,培育拓展而成的一种发展性文化能力;主要体现在:地方能够充分运用自身非遗资源优势,通过与其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打造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创意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本土化。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灵魂,是多元文化及其互信价值体系的再组织[36]。因此,为应对当前生存环境和生计模式的转变,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发挥地方文化创造发展能力,促进多元传统文化进行再组织开发,有效建立地方内生式脱贫机制,是保障民族地区实现全面脱贫的内在活力之源。此外,文化创造能力还体现在,地方能够运用新的技术方法,在转化开发的同时注重对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承,确保非遗鲜活的生命力,实现非遗持续发展与脱贫致富的良性互动。

五、结语

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提升阶段,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培育内生发展能力和促进内生发展是民族地区实现长久脱贫、共同富裕的有效方式,对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新内生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强调内外资源整合、协调各发展要素关系的核心议题,为新时期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文章结合民族地区非遗脱贫现况,在解读新内生发展理论和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参与、合作、认同”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的关键要素,认为民族地区的内生发展应重视内外部资源的有机结合,注重非遗的创新性转化;激发地方主体参与为主,发挥多元力量合作为辅;重构地方文化认同,凝聚人力技术资本。

而由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所形成的复合型内生发展能力——经济能力、政治能力、社会能力、文化能力,则是促进民族地区内源性发展、非遗脱贫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大助推剂。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内生发展能力培育框架,并以四要素为视角阐述了内生发展能力培育内容,认为经济能力是核心,政治能力是引力,社会能力是保障,文化能力是前提。各能力耦合发展、密切协作而产生内聚力形成协同效应,从整体上推动民族地区内生发展,提升巩固非遗脱贫绩效。文章立足于“创新、参与、合作、认同”四要素的内生性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能力系统,实现了内外因素的有机组合,整体性作用的有效发挥,对提高地方内生发展能力,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助力民族地区实现全面脱贫致富,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际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内生成果民族
我们的民族
验收成果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工大成果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多元民族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