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师生互动构建高中数学灵动课堂的研究

2022-07-16林建瓯

民族文汇 2022年46期
关键词:灵动课堂师生互动高中数学

林建瓯

摘 要:为了充分发挥师生互动作用,构建高中数学灵动课堂,本文将展开相关研究。研究介绍了数学灵动课堂的基本概念及其与师生互动的关系,后提出了具体师生互动方法。通过研究,良好的师生互动能让高中数学课堂更加灵动,可提高数学学習效率、质量。

关键词:师生互动;高中数学;灵动课堂

0.引言

高中数学知识相对复杂、深奥,因此学习难度较大,往往需要学生消耗更长的时间、精力来学习,说明高中数学的学习效率及学生的学习状态非常重要,若两者存在问题,就很可能引发学习质量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虽然现代教育理念的推广使得课堂中师生定位得到了优化,不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的角色定位进行教学,转而让学生成为主导者,教师则作为引导者进行教学,这种转变确实提高了学习效率与学习状态,但与预期所想还有不小差距,说明课堂教学依然存在问题,师生互动不合理就是其中之一,该问题造成的主要影响就是导致数学课堂教学不够灵动,不利于学生思维发散,还使得教学缺乏针对性,故如何通过师生互动来构建高中数学灵动课堂成为了一项值得研究的问题。

1.数学灵动课堂的基本概念及其与师生互动的关系

1.1基本概念

灵动课堂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种课堂教学概念,强调灵活教学、生动教学,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更加灵活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依靠生动教学,能让知识更加容易理解,说明学习难度降低,有助于学习效率。可以看出,灵动课堂非常适合用于知识学习难度较大的教学中,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符合这一点,故衍生出数学灵动课堂这一概念[1]。

1.2关系

数学灵动课堂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更具优势,且能够针对性的解决现状存在的问题,因此数学灵动课堂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使得相关领域开始探索数学灵动课堂的构建方式,由此发现师生互动基本是构建数学灵动课堂的唯一方式。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出于各种教育、学习目的与对方进行交互的一种方式,普遍形式为相互交流,而交流细分之下又包括讨论交流、引导交流、请求交流等多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的交流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当师生能合理、灵活的使用各种交流方式与对方互动,就能在潜移默化之前构建数学灵动课堂,说明两者之间关系紧密。另外,师生互动除了是数学灵动课堂的构建方式以外,还是数学灵动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学习状态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即师生互动表现越优,学习效率、学习状态越优,相反则造成负面影响。

2.师生互动方法

2.1生活化互动交流

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是紧贴教材内容进行讲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同步通过互动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再与学生进行问题讨论,或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来达成课堂教育目标。这种方式固然有效,但也存在缺陷,即紧贴教材进行互动,并不能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学生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知识,因此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而长时间无法理解知识,将使得学生内心产生不良情绪,故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有不利影响[2]。针对这一问题,建议教师在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时贴合学生生活,进行生活化互动交流。生活化互动交流侧重于两个要点:其一,教师要在互动交流中引入一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知识表现,诸如在学习有理数知识时,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货车运输来进行解释,目的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来帮助他们理解知识,也能很好的激发他们的思维活性,便于发现学生学习问题,此时教师就能顺势与其互动交流;其二,教师教育不仅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还要尽可能的向学生的兴趣取向靠拢,原因在于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源,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做到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同样以有理数为例,假设学生对大自然感兴趣,那么也可以尝试列举自然昆虫爬行轨迹等类似案例,这样能更好的增进互动交流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生活化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之前都应当积极了解学生的生活、兴趣取向,否则无法很好的发挥生活化互动交流作用。

2.2生成型互动交流

生成型互动交流是指教师围绕学生在学习中生成的各种学习资源,与学生进行互动的一种方式,其关键在于如何让学习资源生成,故这种互动交流方式一般需要配合资源生成方法来使用,比较常见方法为分层、分组法:该方法主要是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统一的教学进度计划(不同层次计划不同),然后对同层次学生进行分组,分组要求将学习问题相同、高度相似的学生分为一组,针对不同小组提出对应的数学问题,促使同组学生进行讨论。在该方法基础上,因为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对应,所以学生在讨论中会遇到一些困难,生成了对应的学习资源,教师应当随时保持关注状态,当资源生成就要上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以三角函数为例,假设某个学生小组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论认知充分,但却无法很好的实践应用,此时教师就可以上前提出一个相关的情景,诸如要求学生依托于学校内圆形空地,计算即将在空地上安放的半圆草皮面积,这样就能让学生继续讨论,充分发散思维,并且在之后不断的讨论中发现新的问题,再通过教师指导来解决,这样就能在生动的课堂氛围中高效率的掌握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生成型互动交流需要配合分层、分组方法来使用,所以教师必须做好分层、分组工作,该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对学生学情进行评估,故教师要先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然后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定期评估,将学情相近相近的学生分为一层,即不同学生存在个体上的差异,因此在学习当中学情不同,部分学生可能本身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快速掌握知识,故此类学生学习进度更快,相反其他学生可能更慢,如果将学生视作一个整体,就可能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而分层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些学生区分开来,以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能适应的节奏中学习,这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

3.结语

综上,数学灵动课堂是比较先进的课堂教学概念,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并让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可间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因此数学灵动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被广泛使用。这一基础上,教师应当掌握灵动课堂中的相关师生互动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来构建灵动课堂,并促进其作用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黄芹.打造高中数学灵动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新课程:中学,2019(11):1.

[2]丁宇.学会探究,开启高中数学灵动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10):1.

猜你喜欢

灵动课堂师生互动高中数学
适时等待,灵动数学课堂的催化剂
打造“灵动课堂”
“先学后教”让课堂更灵动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