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让课堂更灵动
2016-11-24吴晓平
吴晓平
摘 要: 在提倡“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时代,教师要跳出传统思维,更新教学观念,把学生摆在第一位,真正在“学”字上下足工夫。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目标参与学习,通过学生自学、讨论,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乐学、愿学,让课堂充满质疑、讨论,让课堂更互动、更灵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先学后教 灵动课堂 教学主体
“教师讲,学生听”是小学教学的基本模式。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占用大部分时间,教师的教学设计大多着眼于将问题一讲到底,学生在课上只是被动接受,很少有提出问题和困惑的机会。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不仅教学质量不高,还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提倡“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时代,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等活动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目标和问题参与到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将被动学习化转为主动学习,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生成性。“先学后教”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正是适应了这种转变。“先学”,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和态度,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建构课堂教学平台;“后教”,则需要教师转变课堂角色,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学习中,打破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
一、课前“先学”,交给学生打开课堂的“钥匙”
“先学”不仅要求学生预习教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因此课前准备一份“导学案”尤为重要。“导学案”的设计不仅让学生获得答案,更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使其成为学生进入课堂的“钥匙”。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份“导学案”,内容如下:
1.复习反馈
(1)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
(2)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 )个直角、( )个钝角。
(3)动手量一量,算一算,每块三角尺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是( )。
2.探究学习
(1)猜想:其他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也都是180°吗?
(2)准备:剪下教材第113页的3个三角形;准备好剪刀、量角器等工具。
(3)操作验证:
我是这样验证的:
我觉得还可以这样验证:
我的发现:
我的困惑: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可以通过测量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然后计算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也可以把三角形三个内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180°。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动手操作得到结果验证了猜想,经历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探究过程,最后汇报探究结果和发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学生在交流小组验证结果时,闪现出了很多思维的火花:“我们组量出来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不到180°。”“我们组量出来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要比180°大一些。”“我们组是把三个内角剪下来拼成一个角,这个角的度数也超过了180°。”这些都是孩子们的验证结果,也是他们的困惑。学生在“导学案”中呈现的想法和困惑,我们应该及时收集和反馈信息,让学生意识到测量数据的误差,剪拼时操作不当都会影响最终的验证结果。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想法和困惑,才能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导学案”要把例题生活化、细化,使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并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先学”可以是复习旧知,渗透新知;可以是搜集整理相关材料;还可以是学生自己探究遇到的困惑。让学生通过“先学”提出质疑,形成相应的问题,并尝试找寻解决方法,得到适合自己的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探究兴趣,让孩子体会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课上“后教”,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
“导学案”客观呈现了学生探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中收集有代表性的信息,将其整合成有价值的材料,然后把这些生成性材料转换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资源。
如三年级的一道练习题: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每锯一段用时3分钟,多少分钟可以锯完这根木条?学生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4×3=12(分);(4-1)×3=9(分),我让学生把两种答案都写在黑板上,并提问:“你认为哪种结果是正确的,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自己判断,尝试着将两种算法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错误。通过画图和摆小棒的方法很快就有学生发现“一根木条锯成4段,只要锯3次就能得到4段,因此这道题目正确答案是(4-1)×3=9(分钟)。学生从操作过程中知道“锯的次数等于锯成的段数减1”。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结合小组间交流讨论,产生思维碰撞,明确正确的结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收集学生的“先学”资源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正确的结果,而且要明晰学生不同的思维过程,更要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只有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信息,才能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中心点,教学中预设的活动才能得到落实;只有明确学生的不足和所需,课堂教学才能贴近学生,教学内容才更具有针对性,学生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
三、交流释疑,“教学相长”
“通过自己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又有哪些困惑?”这是“导学案”的最后环节,目的是掌握学生真实的学情,调整教学预设,使其更有针对性。虽然学生的收获、困惑可能是零碎的,但将其梳理整合起来就能成为新的课堂教学资源。
例如,教学五年级《简易方程》这一课时,我收集了学生“导学案”中的这些问题:“什么是方程?”“方程怎么写?”“方程能解决什么问题?”“方程是怎么计算的?”这些都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和课堂实际适时介入;也可以将其作为课前交流资源,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交流和展示学习成果,使其困惑在循序渐进中得到解答。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可以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对这些难点和重点进行点拨和释疑。通过解决学生的困惑,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真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要跳出传统思维的圈子,更新教学观念,把学生摆在第一位,真正在“学”字上下足工夫,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乐学、愿学,让课堂充满质疑、讨论,让课堂更互动、更灵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