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2-07-15王怀静
王怀静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临沂,276005)
抑郁症是现代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以连续且长期的心情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现代人心理疾病最重要的类型。临床可见患者表现出心情低落和现实过得不开心,情绪长时间地低落消沉,从一开始的闷闷不乐到最后的悲痛欲绝,自卑、痛苦、悲观、厌世,感觉活着每一天都是在绝望地折磨自己,消极、逃避,最后甚至有自杀倾向和行为,患者有躯体化症状,比如胸闷、气短等。睡眠障碍是早期抑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受抑郁症影响,长期维持在过度觉醒状态,导致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1]。经颅磁刺激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非入侵性理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不良临床症状[2]。在患者接受经颅磁刺激治疗期间,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有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本文选取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42.89±7.45)岁,平均病程(7.82±2.07)年;对照组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43.68±7.28)岁,平均病程(7.74±2.15)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患者经临床诊断符合《国际疾病分类》[3]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且自愿参与本项研究。
1.3 排除标准 1)排除患者合并有恶心肿瘤问题者;2)排除患者合并心力衰竭者;3)排除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孕妇;4)排除患者具有脑器质性疾病或躯体疾病病史者;5)排除患者缺乏正常沟通表达能力者;6)排除患者具有严重的药物依赖问题者[4]。
1.4 干预方法
1.4.1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2组患者均接受经颅磁刺激治疗,颅磁刺激仪的刺激频率设置为2 Hz,运动阈值设置为90%,治疗时要确保患者的头皮与颅磁刺激仪头帽相切,单次治疗时长控制为20 min。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病情进行实时监测,遵照医嘱给予患者护理干预,确保患者能够完成全部治疗任务,并在日常生活饮食上给予营养指导。
1.4.2 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 1)基础护理:部分抑郁症患者具有强烈的自杀倾向,对于这部分患者,护理人员要将其安排至专人病房,加强对患者情绪的疏导,充分了解患者的日常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对患者展开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在护理人员的视野范围内进行活动;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针对患者的性格特征,展开对应的心理疏导;3)饮食护理:充分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对于存在绝食问题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以劝导为主,对劝导无效的患者,可采用鼻饲的方式保证患者机体的营养供给;4)运动护理:给予适当的运动护理干预,选择上羽毛球、健身操等有氧运动项目,要充分掌握好患者的运动频率、运动时长与运动强度。要监督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睡前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5)家庭与社会支持: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家属讲解家庭支持对抑郁症患者病情恢复的重要作用,嘱咐患者家属给予充分的关心与照顾,令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与温暖。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引导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使患者感受到来自社会层面的支持,从而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1.5 观察指标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以及焦虑的改善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同时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5]。SAS量表:>50分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问题,<50分者无明显焦虑问题;SDS量表:>53分患者存在严重抑郁问题,<53分患者无明显抑郁表现;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展开调查。调查量表从护理方法、护理态度、护理技巧与护理效果4方面入手,满意:80~100分,较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患者数×100%[6]。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抑郁症患者的病因较为复杂,发病机制多与遗传、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思维迟缓、睡眠障碍、悲观厌世等情绪[7]。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62%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常见的睡眠障碍有睡眠维持困难、睡眠质量过低、晨醒心境恶劣等,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还会诱导患者产生强烈的自杀倾向,加重抑郁症病情[8-9]。
经颅磁刺激治疗是一种通过头皮对大脑神经元进行重复、连续性刺激,实现抑制或兴奋局部大脑皮质层的治疗方式。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具有良好效果[10]。在经颅磁刺激治疗的过程中,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预后治疗效果。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社会关系等信息设计护理方案,实现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1-12]。
在个性化护理理念的指导下,护理人员以患者为核心,围绕患者展开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个体需求,同时也能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护理工作的积极性[13]。在本文研究中,护理人员在开展个性化护理时,通过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使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疏解,机体营养状况逐渐改善,为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建立良好基础[14-15]。此外,在护理人员的引导与规劝下,患者能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源自家庭与社会的支持与关爱,使患者重新拥有了面对疾病的决心与勇气,能够抱持着更加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后续的治疗任务[16-17]。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给予经颅磁刺激治疗,同时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疏解患者负面心理情绪,提升高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