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改善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与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
2022-07-15倪海星何秀萍
倪海星 何秀萍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350001)
艾滋病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传染病,艾滋病具有潜伏期长和病情严重等特点,其病死率较高[1]。艾滋病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常表现出消极、悲观、厌世等不良情绪,从而对治疗的依从性大大降低。随着心理压力的不断增大,患者的睡眠情况也受到影响,进而还会出现睡眠时间不足、易惊醒、多梦等睡眠问题,导致患者的睡眠质量下降。而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临床上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可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
为了有效提升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结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其心理状态和不良情绪十分必要。本研究选取我院41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护理改善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0)。对照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6.8±4.2)岁;平均病程(2.4±1.1)年。观察组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17~55岁,平均年龄(35.2±4.1)岁;平均病程(2.5±1.0)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研究伦理会审查通过。
1.2 纳入标准 1)符合《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有关艾滋病诊断标准的患者;2)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2)精神异常的患者;3)无法配合本研究的患者。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评估艾滋病疾病传播风险,制定护理计划。首先应重视艾滋病护理过程中医源性感染的风险,针对患者血液以及体液等污染物做好消毒与管理工作,积极阻断病毒传播途径[2]。此外,患者应卧床休息,降低其患病过程中的体能消耗,并加强饮食和营养规划。
1.4.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护理前积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其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与其产生情绪共情,并针对性制定积极的心理干预方案。1)建立共同话题:结合患者兴趣爱好建立共同话题,以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并在全程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尊重,维护其个人隐私。在寻找共同话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性格特征,部分患者乐于与人进行交流,因此在护理人员与其沟通的过程中,会积极配合护理人员,从而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其兴趣爱好。部分患者因性格较为封闭,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因此护理人员应采用迂回的方式,通过与患者的家属或朋友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日常及爱好,或者通过对患者的细心观察,进而掌握其爱好倾向。2)心理干预:通过建立共同话题来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针对不同负性情绪做出积极的护理回应。护理人员要积极结合注意力转移法以及认知纠正干预法改变患者对疾病的固有不良认知,同时结合令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转移其注意力,短时间缓解焦虑情绪。而对于情绪倾向于抑郁、悲观的患者,则要积极、耐心地对其进行疏导,通过散步或者观看纪录片等形式,使其打开自己的心扉,学会去看待世间的美好,进而从悲观的情绪中脱离出来。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使其了解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加强对其的心理干预,进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3)加强日常护理观察:由于艾滋病患者的情感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语言、行为、噪声、温度等)的影响,因此需针对环境因素展开积极的护理。日常查房过程中应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以热情、礼貌的语言与其进行交流,建立护患间的信任感。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应与患者增加情感互动,通过陪伴的形式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心理支撑,消除其孤独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调整病房医疗设备等的运行时间,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提高其睡眠质量。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对于入睡困难的患者,可以采取播放轻音乐、讲故事等形式来帮助入睡,而对于多梦的患者,应在患者入睡前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保障其心境平和,减少梦魇的发生。4)积极开展多种活动:护理人员可通过组织座谈会的形式,使增加患者之间交流,并鼓励其积极上台发言,使患者间形成共鸣,彼此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进而达到排遣内心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的目的。其次还可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公益性事业,引导其从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建立其与社会之间的融合渠道,进而更好地融入社会中。除此之外,适当的体力活动不仅有利于患者的情绪宣泄,还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积极参与爬山、游园等户外活动,转移其注意力,为治疗建立良好的基础。
1.5 观察指标 1)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有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等7个项目,每个项目0~3分,评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2)不良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估,每项10分,评分越高表明不良情绪越严重,反之亦然。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后PSQI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后PSQI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艾滋病又叫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造成人体免疫细胞损害,出现免疫缺陷的相关症状,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健康损害[3]。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较长,当通过血液接触、性接触或体液接触传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一般会经过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艾滋病具有较广的传播途径,疾病发展至艾滋病期时症状较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艾滋病作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因感染HIV而死亡。截止2016年末,全球有超过3 670万例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其中有180万例是儿童,而近年来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长[4]。由于艾滋病的潜伏期较长,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所占比例大约为30%,而这可能会造成患者无意识间进行病毒的传播,因此对艾滋病的预防与治疗尤为重要。
艾滋病患者难以治愈,但可以通过对病毒的控制(抗病毒治疗)来缓解病情,从而让患者在相对健康的状态下生活,因此艾滋病并不是绝症。但由于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不足,患者在确诊后容易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因而其在治疗中往往表现出较大的消极性,不利于后续治疗的推进,因此通常需要对其采用护理干预的手段[5]。在常规的护理干预中,主要是通过护理风险评估、营养干预及健康宣教等形式,帮助患者正视艾滋病,调节其身体状态,但对于其不良情绪的疏导并不重视,因此需通过心理干预的形式对其进行护理。
本研究旨在通过心理护理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睡眠情况。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以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依据,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态度以及行为等,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调节,改变其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及行为,从而促进其康复的一种护理手段。心理护理被广泛应用于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疏导中,而艾滋病作为一种以性传播为主要途径的传染性疾病,其对于患者的内心造成的冲击较大,大多数患者在确诊后体现出难以启齿的行为特征,不愿意与其他人倾诉,久而久之对于其心理会造成不良影响。由于大多患者会存在自卑、恐惧、厌世、焦虑等不良情绪,不仅会导致其心理压力不断增大,还会逐渐对其心理状态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对其行为产生直接影响[6]。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艾滋患者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时间短、易醒、多梦等,这主要就是由不良情绪所导致。此类负性情绪会直接导致患者睡眠障碍以及治疗依从性变差,在治疗过程中体现出对护理要求的不顺从,同时患者在长期应激状态下,还可能出现极端、失控的行为,这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增加护理的风险[7]。因此,治疗中要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的改善,以此来保障治疗效果。
结合心理护理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积极的干预,从建立共同话题到心理干预以及加强日常护理观察等,均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消除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为证明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我们选取41例艾滋病感染患者展开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由此说明。观察组采取的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于艾滋病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睡眠障碍有更好的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对艾滋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等不良情绪,同时提升其睡眠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