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孜然产量的影响
2022-07-15阿孜古力阿布力克木
阿孜古力·阿布力克木
(新疆巴州种子管理站,新疆 巴州 841000)
孜然香味浓厚,果实能够入药,对消化不良、胃寒腹痛等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也作为主要配料被用于维吾尔族饮用药茶。新疆是孜然的主要产地,作为当地特色作物,孜然凸显出耐寒、耐盐碱以及适应性强等优势特性,经济效益极佳[1~2]。近年来市场对孜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相应的栽培面积增多,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3~4]。本次试验主要就不同种植密度对孜然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为合理、科学种植孜然提供理论参考。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与试验材料
试验地在新疆某农业科研基地,土壤肥力中等,选择平坦、整齐的地块进行。土壤肥力为有机质1.03%、全氮0.079%、碱解氮43 mg/kg、速效磷13.5 mg/kg、速效钾49 mg/kg。试验地排灌便利,四周无障碍物。
试验品种:新疆孜然王。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20 年11 月~2021 年6 月进行,设4 个处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处理1:100 万株/hm2,株行距为5 cm×20 cm;处理2:140 万株/hm2,株行距为4 cm×18 cm;处理3:220 万株/hm2,株行距为3 cm×15 cm;处理4:355万株/hm2,株行距为2 cm×14 cm。
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方法,每组3 次重复,各小区面积均为2 m2。
1.3 试验管理
2020 年11 月20 日开始播种,2021 年6 月21 日收获。播前选择防涝地块,忌重茬、迎茬。播种之前深耕,同时施入基肥,每公顷需腐熟农家肥30000 kg、复合肥200 kg。种植期间灌溉4次,始花期统一施用尿素45 kg/hm2、磷酸二铵180 kg/hm2。生育期浇催芽水2 次,观察到出苗后尽快中耕除草。
播深统一为2 cm,播种方式为条播;播种时按照种子与细砂/锯末1:20 比例混合均匀,无风条件下开沟撒入,保证播种均匀。
试验期间注意防治病虫草害,立枯病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可使用杀菌剂拌种或药剂喷施防治。发病初期开始用药,用药间隔时间7~10 天,持续使用2~3 次。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可以使用抗蚜威、敌杀死等喷洒防治。
1.4 观察指标
收获后,各小区随机取15 株样株,统计产量及相关构成指标,包括株高、分枝数、单株粒数、千粒质量、单株产量。
1.5 数据分析
使用Excel 表格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将数据表达整理为均数±标准差的数据形式,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比较采用t 检验方法,P<0.05 代表数据比较差异结果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 数据可知,不同处理间,孜然株高、分枝数皆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种植密度会对孜然株高、分枝数产生显著影响,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孜然株高与分枝数都逐渐减小。处理4 株高与分枝数最小,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处理3 株高与分枝数高于其他3 个处理。
表1 不同种植密度对孜然产量及其构成指标的影响()
表1 不同种植密度对孜然产量及其构成指标的影响()
注:不同字母代表处理间差异显著。
不同种植密度对孜然产量的影响也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孜然单株粒数、千粒质量以及单株产量均呈下降趋势。处理1 孜然单株粒数、千粒质量和单株产量皆高于其他3 个处理。处理3 单产产量最高,达到了1636.91 kg/hm2,相比较于处理1、处理2 和处理3 分别高24.08%、14.75%、2.86%。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株高、分枝数明显减小;且单株粒数、千粒质量、单株产量逐渐减低。处理4 株高与分枝数都最小,与其他处理间形成显著差异;处理3 株高与分枝数都高于其他3 个处理。处理1 单株粒数、千粒质量和单株产量皆高于其他3 个处理;处理3 单产产量最高。
陈秀香[5]的试验表明,孜然播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播量太大时虽然能够保证一定种植株数,但会因为株数与穗数的增加导致穗粒数变少,同时籽粒不饱满、千粒质量降低,从而造成产量降低。因此,孜然播种应保持密度适宜,合理密植才能提高产量[6]。本次试验结果表明,采取220 万株/hm2的种植密度孜然株高、分枝数多、产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