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与应用融合赋能学校发展

2022-07-15郑海燕

黑河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赋能技术融合

郑海燕

[摘 要]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应用”,中心工作是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发展。黑河市第二小学从信息化技术特点和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础,着力探索学科课程整合的模式,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化课程开发,拓展教育范围,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应用相融合,为教师发展赋能,为学校发展助力,承担起城市西部义务教育的重任。

[关键词]技术;应用;融合;赋能

黑河市第二小学作为城区唯一独立办学的小学,克服师资力量薄弱、生源不足、硬件设施等现实条件,不等不靠,主动挖掘自身优势,加强信息化建设,赋能学校发展,被确定为黑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示范校,承担起城市西部义务教育的重任。学校信息化建设采取“3·4·1”策略,即三個措施、四个强化、一个目标,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应用相融合,为教师赋能,为学校发展助力。

一、“三个措施”多管齐下,提升信息化技术素养

根据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初始阶段本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采取三个措施整校推进,更好服务于教育教学。

(一)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夯实学生信息技术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除用好信息技术教科书,在3—6年级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外,还根据各年级实际情况补充相应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补充思维导图绘制、mblock编程等。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很好地夯实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

(二)开展信息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化建设中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观念和能力决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注重职责管理工作,定岗定责,各司其职,保证信息化建设中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信息化工作直接面对行政领导,便于开展工作,布置任务,增进与一线教师的沟通,让其理解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带动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学校根据“培训在先,注重应用”的原则,有计划、分阶段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首先,从消除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畏惧心理开始,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使广大教师感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重要条件、重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自觉地学习,适应现代化教育技术。

采取“五结合”的培训方式,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过程中,根据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年龄偏大等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和适宜的内容,缺什么补什么,决不盲目跟从,开展微课制作等实用性强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采用“以赛促训”的方式,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课堂教学大赛等各种竞赛活动,达到教师信息技术“人人过关,个个合格”的要求。

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营造出人人学习信息技术,人人使用信息技术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使学校的信息化工作持续有效地得以推进,全面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三)建设专业技术服务队,提供信息技术支撑服务

信息技术没有专业技术服务支撑势必影响工作,学校现有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三人,以他们为主,成立了技术服务组,学校信息设备出现问题后,由技术服务人员进行维护,不能解决的问题,报请学校或直接联系上级信息技术部门求助。

二、“四个强化”落实应用,达成信息化建设目标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应用”,中心工作是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从信息化技术特点和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础,着力探索学科课程整合的模式,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化课程开发和拓展教育范围,在应用上抓好“四个强化”。

(一)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融合

学校始终将信息化应用的落脚点放在课堂学科教学上,明确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鼓励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给教师一定的任务,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应用的范围,拓展其应用的深度,使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如“一师一优课”、学校自行组织的各类赛课等各项课程活动都引导教师让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教学之中。

特别是在2020年线上教学期间,在云课堂和直播教学新挑战下,学校量体裁衣,读懂时代要求,读懂本土文化和学校现状,做好顶层设计和清晰规划,把“广纳资源”和“重点研发”相结合,把“生命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把“技术培训”和“质量研磨”相结合,引导教师保持心平气和的行动定力,寻找教育规律,完成心理定位,鼓励教师“先做起来,再做精彩”。面对网课巨大的压力,教师们自觉树立从模仿到优化的意识,各学科教师全员上线,在频繁的试错和请教中,排解因搞不懂而引发的焦虑。长达80余天的线上教学秩序良好,每天几乎全校同学同时在线,在线上课3000多人次,学生和家长充分肯定了线上教学的成果。学校的线上教学经验在全市交流,线上教学案例被评为黑龙江省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并推荐到教育部交流。在这样规模史无前例的线上教学面前,无论对于学生、对于各位授课教师,还是对于管理者,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考验。

2020年学校被确定为黑河市STEAM教育试点校。学校基于科学类课程,围绕核心概念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基于项目或者问题的学习。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向其他课程进行拓展,聚焦于具体的学科,强调知识的整合与联系。其中,结合最为紧密的就是科学和信息技术相整合的少儿编程、玛塔机器人、纸电路、小盖茨机器人等课程和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不同的知识点,拉近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创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能力。

(二)强化信息技术与教科研相融合

学校依托信息化,自主开展校本研修,灵活制定研修规划,可视化查看研修数据,高效管理研修成果,随时指导研修活动过程,全程记录管理足迹;教师轻松发布并参与研修活动,与同伴动态交流,实现“三个共享”,即共享教学设计、共享教学反思、共享教学案例,真正實现共同学习、共同研修、共同成长。

(三)强化信息技术与德育及文体活动相融合

一是利用网络技术让学生了解信息。如收看“开学第一课”,适时通过网络了解重大新闻时事等。二是利用即时通信技术进行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如疫情期间利用网络交谈这种轻松、快捷、隐秘的特点,解决学生思想和心理健康问题。教师通过网络交流与学生增进感情,及时引导学生的不良倾向,遇到不方便当面沟通的问题用网络来疏导。三是信息技术很好地帮助学校开展常规文体活动,如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

(四)强化信息技术与安全相融合

作为黑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在平安法治校园创建上依托信息技术管理。目前,学校建有视频监控网络系统,能够进行全校各重要区域的实时监控、录像存储等,图像清晰流畅,实现校园安全监控指挥,确保构建一个和谐平安的健康校园。

三、“一个目标”明确方向,赋能学校未来发展

学校异地新建、省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示范校、市级STEAM教育试点校将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学校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建设智慧校园,集全校之力紧密切入教学、管理、文化建设的实践环节,为教学模式、学习方法创新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信息化手段,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基,为广大师生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

科技日新月异,教育信息化实践是一项永远没有终点的赛跑,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教育的难题,提高教育的效益,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任务。工作中学校还将充分依据学校的学科优势和文化底蕴,继续探索以科学、信息技术为主的全民科普,挖掘不同科目的互相融合,基于调研,加强培训,文化引领,激活资源,发挥所长,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师配备,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来设计课程,让每个学生都受益。

参考文献:

[1]田冰冰.网课时代学校管理要有定力和静气[J].中国教育报,2020,(03).

[2]张振宇.浅谈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J].速读(下旬),2019,(11).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赋能技术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争鸣|少儿音乐教育需重新为音乐“赋能”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