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识别技术及评价研究

2022-07-14杜伟

交通世界 2022年18期
关键词:危险源高空桥梁

杜伟

(河北广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河北 邯郸 050000)

1 桥梁施工特点

桥梁是一种跨越山川、河谷、溪流或其他环境障碍的大型空间构筑物,其特点一般包括种类繁多、跨度较大以及工程地点固定等。桥梁施工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施工过程区别于与一般的工业产品的生产。具体来说,桥梁施工过程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流动性与地区性。即受地区条件的影响,桥梁工程的造型、施工方案、构造等均不同,具有地域性。

(2)占用流动资金多、施工周期长。桥梁工程建造地点较固定,体型较大,一般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工程工期较长。

(3)高空与露天作业多。桥梁工程一般位于野外,且大多为跨越障碍物而建造,往往同时处于高空环境与露天作业的条件下。

(4)施工的单一性。对于某一座桥梁而言,为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或针对不同的桥型,选用的材料、施工组织或方案等都要因地制宜,相对较为统一,即施工具有单一性。

(5)生产协作的复杂性。桥梁工程涉及工程力学、水文水力学、机械设备、地基基础、组织管理、工程材料等学科,要求多专业、多工种协同作业,另外还涉及三通一平、质量监督、勘察设计等领域,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比较繁杂。

2 桥梁施工中的危险源分类

2.1 危险源概述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为了充分保障施工安全,危险源的判断与识别是关键任务。危险源是施工过程中造成事故频繁发生的根源,物质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工序等都可能是导致桥梁安全事故的危险源范围。因此,在对桥梁施工过程中,对桥梁施工危险源的识别至关重要,充分合理地进行危险源的识别,能大幅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减少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为有效地识别桥梁施工中的危险源,应充分了解危险源的相关特点,对其进行危险源分类。我国一般按类别进行桥梁施工危险源划分,从施工用电、起重机械、高处交叉作业、基坑临边作业、机械设备等方面对其伤害类型以及程度进行评估,再依据不同的类别联系对应的危险源伤害类型,从而找出符合的危险源,进一步缩小危险源的界定范围(如表1)。例如,在桥梁施工用电方面,其主要的危险源包括线路设备材质不合格、安装不规范、私拉乱接以及超负荷使用等,这些危险源造成的伤害都是触电火灾型;而在高空交叉作业方面,其危险源主要包括安全措施不到位以及自我防范意识差,而这些危险源将造成物体打击以及高处坠落的伤害类型。

表1 桥梁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

2.2 桥梁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发生原因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为能有效减少施工中的人员伤亡数目,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频率,在对危险源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还应找到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桥梁施工过程的危险源是造成事故最主要的因素,主要包括人为因素、施工因素、设备因素、环境管理的因素等(如表2)。在目前的桥梁施工过程中,造成施工事故的危险源范围较广,其引起风险事故的原因也较多,涵盖了多种因素。

如表2 所示,危险源中的人为因素往往是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失误(违章或防护不到位等)造成的,其有可能导致高空坠落等风险事件。而当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违背桥梁的设计原理以及力学规则,且没有按照施工标准和要求做好支模架的流程管控,此时若刚好伴有随机失误以及系统失误的发生,则将导致支架模板失稳垮塌安全事故的发生。

表2 桥梁施工危险源清单

3 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识别方法与评价

3.1 危险源的直观经验分析技术

直观经验分析是目前一种广泛应用在危险源识别中的技术,该技术能够应用于存在相似工程先例的桥梁施工作业中。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应用直观经验分析技术时,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对危险源进行合理监测与分析,随着近年来我国桥梁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桥梁施工中危险源的识别技术也进一步得到优化,直观经验分析技术有时无法准确判定危险源的存在,导致桥梁危险源识别过程中出现个别的危险源漏洞,进而造成施工事故。直观经验分析技术一般作为桥梁施工中危险源识别的辅助参考。

3.2 危险源的对照分析技术

相较于直观经验分析技术,对照分析技术能够更好地进行桥梁施工中危险源的识别。对照分析技术在桥梁施工危险源的识别运用中能够充分根据桥梁施工的对应标准以及合格规范性进行安全检测,并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辨别。应用对照分析技术时,通常由研讨会形式确定危险源的存在以及解决策略。研讨会的确定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危险源识别的准确性,但也大幅降低了危险源识别的效率。

3.3 危险源的系统安全分析技术

在目前我国桥梁施工的危险源识别技术中,系统分析法能够满足危险源检测的准确性以及检测工作的高效率要求,能够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充分的安全评价,进而实现危险源的准确识别。利用系统安全评价方法能够准确把握桥梁施工中危险源的存在形式,较常应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技术包括事故树分析技术及模糊综合评价技术。

3.3.1 事故树分析技术

事故树分析技术主要应用逻辑分析法,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在层层递进的关系分析中对桥梁施工信息进行准确判定,以找到桥梁施工危险源所在。事故树分析技术是目前我国桥梁施工危险源识别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能够较好地预防桥梁施工事故的发生。

以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高空坠落的事故树为例,根据事故树分析的基本流程,将施工现场的高空坠落事故作为顶上事件,按照从上到下逐级查找事件直接原因的方法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如图1),可以对应找到造成高空坠落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并对其发生概率进行计算分析,以得出事故树最后的呈现结果,进而准确判断造成高空坠落的原因。

图1 高空坠落事故树分析图

在对事故树进行定量分析后,能够得到事故成功树(如图2),并且可在员工个人操作、管理缺陷、作业环境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缺陷等方面继续进行事故原因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安全措施,以解决危险源存在的问题。

图2 高空坠落事故成功树分析图

3.3.2 模糊综合评价技术

模糊综合评价技术与事故树分析技术的不同点在于,模糊综合评价技术主要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危险源进行具体识别,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熟悉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模糊问题并能够对其进行定量化分析,从而进一步解决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问题。目前我国桥梁施工工艺越来越复杂,模糊综合评价技术能够利用其自身的良好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危险源的识别提供良好的解决策略。

模糊综合评价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对相关的桥梁施工构建一个较为合理完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根据实际的桥梁工程情况建立一级、二级以及三级指标(如表3),再对应分析各个指标部分的危险性,进行相关危险源发生概率的权重计算,进而确定相关的三级安全指标体系作为施工标准。同时,对各个危险源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从而得出安全综合评价级表,判断桥梁施工过程中危险源所在的区域值。通过上述分析过程,能够提高对危险源识别的准确性,保证桥梁施工的安全开展。

表3 桥梁施工的评价指标体系

4 结语

在目前我国的桥梁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识别问题一直是有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高质量桥梁的建设要求愈来愈高,桥梁的建设工艺也随之更为复杂。因此,为有效保障桥梁施工的建设安全,对桥梁施工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尤为重要。利用更新优化的技术手法对危险源进行充分分析研究,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患于未然,降低桥梁施工中事故的发生频率,以提高桥梁建设的安全性,促进桥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危险源高空桥梁
高空走绳
高速公路机电交安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范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高空缆车
不要高空抛物!
高空莫抛物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桥梁检修专家——MOOG桥梁检修车掠影
民航维修系统的危险源分类与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