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垃圾分类实施现状及模式创新研究

2022-07-14白一杉刘梦涵王聆雪

山西青年 2022年14期
关键词:垃圾桶分类垃圾

白一杉 刘梦涵 王聆雪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 100876

高校作为城市生活带中的重要群落,关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部分高校着手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实践活动。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增强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敦促各高校积极投入生活垃圾分类的教育和落实[1]。学术界也不乏学者对校园垃圾分类管理展开研究。目前,研究大多数以各高校自身为研究案例,调查研究建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关于校园垃圾分类模式的研究较为稀少。因此,基于高校学生垃圾分类现状的调查,本文依据时间维度探究校园垃圾分类工作的困境,并提出具有可及性的垃圾分类模式。

一、校园垃圾分类学生感知与参与现状

大学生群体参与垃圾分类对我国垃圾分类事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长远意义。因而,本研究以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为实践对象,结合高校当前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感知和参与情况进行调查。

在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方面,辨别垃圾种类的能力比较弱,但是能够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可以看出,校园垃圾分类的群体基础状况较好。此外,对于智能垃圾分类技术,学生表示知之甚少,可见当前智能垃圾分类技术在大学生群体中尚未普及和流行。

在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动机和意愿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参与垃圾分类需要建立在相关垃圾分类设施完善的客观条件上。总体来看大学生群体参与垃圾分类的意愿较高,但多数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动机会受制度规范与同辈做法的影响。

在校园垃圾分类阻碍因素方面,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存在数量、位置、便捷程度的问题,成为阻碍大多数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主要因素。同时,有少量样本表示进行垃圾分类活动需要花费时间成本与学习成本。

在高校垃圾分类教育工作开展方面,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工作相对满意,但仍存在相关知识教育的形式不够丰富、相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不够频繁、未能做好“意识先行”为校园垃圾分类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阶段问题:校园垃圾分类面临的困境

校园垃圾分类推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首先,“硬性”管理机制缺位与“柔性”宣传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意识先行困境,其次,参与主体的学生存在意识先行但是能力缺乏的问题,最后,垃圾分类硬件设施不完善的现实问题。

(一)校园垃圾分类前期困境

1.校园垃圾分类处理的相关机制缺位

学校作为推行校园垃圾分类处理的责任方之一,应在日常管理中强化主体意识。校园垃圾分类在相关机制上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组织机构上“谁来领导、监督、推行”校园垃圾分类的问题。从外部环境来看,很多高校不敢于、不愿意推行校园垃圾分类的一大原因是担忧付出大量成本却缺少当地政府的相关支持。从内部环境分析,校内垃圾分类所要面临的问题是组织领导、协调、推进等关键环节;二是在规章制度方面关于执行细则的问题,实施校园垃圾分类的根本力量来源于制度支撑,没有制度作为硬性管理标准,校园垃圾分类完全依靠大学生的自觉性很难开展下去。

目前,很多高校虽然在逐步推行校园垃圾分类,但由于管理机制缺位、管理衔接漏环,导致高校中的垃圾分类难以持续开展。

2.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收效甚微

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表示会通过网络碎片化的形式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而接受学校垃圾分类培训活动的占比远低于社区教育。由此可见,一方面现阶段学校对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高校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常见于文字表层,而这些活动难以强化学生们对垃圾分类获益的感知,造成学生在进行校园垃圾分类时产生行为障碍;另一方面,学校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成果收效甚微。大学生获取垃圾分类相关的消息大多来源于网络传播,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难以形成强效自我驱动力,导致学生对垃圾分类行动的行为控制和环保意识的不坚定。

(二)校园垃圾分类执行困境

1.学生意识先行但能力缺乏

高校学生群体具有接受新鲜事物快、学习能力强和辐射范围广的特点,该群体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有重要影响力和贡献力,是推广垃圾分类的中坚力量。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们从意愿上认同校园垃圾分类并愿意付诸实践,但自身却面临垃圾分类知识与执行衔接障碍,“意识先行,能力缺乏”掣肘着学生们垃圾分类行动。究其原因,一方面高校包裹式的清洁服务难以对学生形成良性示范和实践引导。学生群体虽然时常接收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可由于实践过程中没有对垃圾进行有效分类故而缺乏行为上的强化,垃圾分类知识还停留在记忆表层,造成学生个人知、情、意、行环节难以衔接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具有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但由于垃圾分类的客观条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们进行校园垃圾分类,所以学生的垃圾分类行为还具有被动特征。

2.校园垃圾分类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校园中的垃圾桶是垃圾分类活动的物质承载者,其数量、样式均会影响校园垃圾分类的结果。有研究指出垃圾收运设备对学生参与校园垃圾分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校园垃圾分类一定要符合校区的实际状况,注重垃圾分类的有效性[2]。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垃圾桶摆放的位置、数量以及桶身设计等硬件设施问题,成为阻碍学生未能良好参与校园垃圾分类的主要客观原因。一方面,空间的局限性常常制约着校园垃圾桶摆放的位置与数量,尤其是宿舍楼内面临无法放置全部分类垃圾桶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普遍敞口式与手动翻盖式垃圾桶,其整洁度与便捷性制约着学生投放垃圾的自觉性。

三、模式创新:校园垃圾分类的建议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校园垃圾分类可依照时间维度,实施“三步走”策略有序开展相关工作。校方可以根据校园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前期准备、执行过程以及未来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充分结合校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校园垃圾分类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校园垃圾分类前期准备

1.明确校园垃圾分类治理相关规定

制定完善合理的校园垃圾分类工作规范是深入推行校园垃圾分类活动的基础,也是进行校园垃圾分类管理的依据。以“刚性”的制度促进柔性的习惯和社会心理的养成,无疑是校园垃圾分类长效治理的根本举措[3]。王晓楠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垃圾分类政策(如指导方针的明确性、垃圾箱的充分性)有效性、清晰度和充分性对公众的垃圾分类行为有重要影响[4]。所以,明确的管理制度不仅从宏观层面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来,同时还从操作上提升了校园垃圾分类的可执行性。一是要明确校园垃圾分类的责任机构,由学校上级部门牵头领导,多部门支持、配合,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责任明确化;二是明确校园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学生日常管理条例,将垃圾分类作为宿舍楼宇进出守则;三是制定出的文件要求进行梳理,编写电子版《校园垃圾分类指南》;四是形成垂直有效的校园垃圾分类管理机制,构建校园垃圾三级管理体系[5],实现由上级到下级的多层次的约束治理机制。

2.强化宣传教育效果

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工作是校园垃圾分类前期准备的重要一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以思想认识改变促成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这需要学校就学生的思想与实践做好衔接、引导工作,依托校园独特的宣传教育方式,将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意识浸润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一是将垃圾分类意识注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有研究表明,垃圾分类知识和政策知识只有被理解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显著促进大学生垃圾分类行为[6],故而十分有必要依靠教师从高度站位解读垃圾分类政策,引导学生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认识垃圾分类的重大意义;二是开展校园环保实践活动。在课堂外的场域中高校可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与校内学生组织共同举办垃圾分类相关的知识竞赛等活动;三是建立校园垃圾分类的环保组织。以校内学生组织维护校园垃圾分类工作的正常秩序,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模范作用,带动其他人加入到校园垃圾分类队伍中来。

3.制定正面的选择性激励措施

著名经济学家曼瑟尔· 奥尔森指出可以通过奖励那些为集体利益而出力的人来进行诱导[7]。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正向强化激励对知识社会化存在着现实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对个人良好行为的奖励有助于形成思维惯性,特别是荣誉奖励可以强化这种思考的延续,形成有利于个人知识社会化的深度思考[8]。从社会学视角看,校园垃圾分类不仅关系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且个人感召力将促使他人一起进行社会参与。所以,为避免垃圾分类知识停留在学生认知表层以及强制措施引起的抵触心理,学校应对校园垃圾分类事业制定奖赏激励措施,对学生垃圾分类行为进行持续正向强化。

在校园垃圾回收的初步阶段,学生个人保留可回收垃圾与有害垃圾拿到校内定点回收处,由工作人员对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进行计量换算,将相应积分通过小程序匹配到学生的个人账户中(见图1)。积分可用于兑换具有该校特色的激励物,当分数累计一定等级可获得精神奖励。随着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技术的发展,可利用扫码投放功能配合垃圾智能回收设备获得相应积分,实现物联网技术在校园垃圾分类管理上的应用,完成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与机器对话)的变革。

图1 校园垃圾回收初步阶段激励流程图

(二)校园垃圾分类过程执行

1.垃圾源头功能区分类减量化

宿舍区承载了学生大量基础活动,是校园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宿舍楼道空间限制、分类垃圾桶占地大以及垃圾种类杂的特征,学校可在宿舍楼内设置干垃圾桶和湿垃圾桶两类,配合对可回收垃圾与有害垃圾的正面激励措施;以此直接简化学生垃圾分类方式,减轻清洁人员日常庞大工作量的同时,减少垃圾掺杂与大量堆积。学生食堂是大量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集中地。校方可根据餐厅具体空间环境设置垃圾回收桶,发挥学生自我垃圾分类的能动性。教学办公区域是高校师生日常活动的又一场所,主要产生的垃圾体量相对较小,且大多表现为可回收垃圾。根据这一特征,可在转角处、人流密集区投放小型分类垃圾桶;配合可回收垃圾的积分奖励制度的落地,教学办公区域的部分可回收垃圾则被引流至户外可回收垃圾收集点。户外公共区域由于其覆盖范围广、垃圾杂等特征,需要根据周围垃圾投放流量设置垃圾基础设施。

2.合理配置垃圾分类处理设施

合理配置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将垃圾“分对类、分好类”。在垃圾桶放置地点问题上,垃圾桶摆放的位置需要充分考虑校内教职工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行动轨迹。例如,校园快递站点周围经常会出现快递包装垃圾溢出现象,在快递区增设可回收垃圾桶与其他垃圾桶,投放可回收垃圾的回收装置鼓励学生积极分类,以提升资源重复利用率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垃圾桶自身设计方面,引进新型垃圾桶逐步替换传统厢桶式垃圾桶,提升校园垃圾分类行为的便捷度和垃圾分类过程的参与率。当校园垃圾分类进入中后期阶段,可在办公区、教学区这些垃圾数量少但种类不集中且空间狭小的地点,投放小型智能垃圾桶进行试点测试。部分大学可依靠科学技术创新优势,校企合作研发垃圾分类智能垃圾桶,率先提升可回收垃圾资源利用率,促进学生自我完成可回收垃圾的闭环。

3.增强校园中的信任感与获得感

校园垃圾分类这一集体行为与外部环境之间会产生交互作用,尤其受同辈群体做法与制度实施效果的影响。社会资本理论尝试从社会合作和社会信任的角度破解集体垃圾分类行为难题,发现社会信任会对集体行动具有较大作用[9]。大学生主要以宿舍、实验室为单位活动,学生之间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互动越频繁,所形成的密切网络联系和公共舆论越容易对校园垃圾分类不合作行为产生群体压力,从而减少学生“搭便车”行为的发生。所以,学校要持之以恒地宣传并执行校园垃圾分类规定与工作办法,使学生充分信任学校的决定,切身感受到学校实施垃圾分类的决心。另外,校方要定期公布校园垃圾分类阶段成果与校方的计划措施,令学生感知到自身进行垃圾分类行为的利己与利他价值,增强校园垃圾分类信任感与获得感。

(三)技术赋能校园垃圾分类

学校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嵌套微信小程序可助力校园垃圾分类增质提效。校园垃圾分类小程序的迭代更新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步使用阶段,此阶段学生将可回收垃圾与有害垃圾拿到指定地点由管理员对垃圾进行计量,通过小程序匹配个人信息生成二维码来实现积分兑换;第二阶段为智能回收装置结合阶段,兑换方式由人工计量模式转化为“智能+”垃圾分类模式。学生用手机扫描垃圾桶的二维码,将可回收垃圾或有害垃圾分别投放到对应的箱体中,通过计算机视觉智能识别完成对垃圾投放正确度与体量的计算,直接将积分载入到学生账户中;第三阶段为综合智能垃圾桶成熟阶段,智能分类垃圾箱可监督学生垃圾分类投放的行为,其内置传感器可对垃圾种类和存量进行监测,根据有关材料弹性、声音或条形码标签的信息值分离垃圾;后台的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可实时接收智能分类垃圾箱传输的数据,不仅可以对垃圾分错类的学生进行追踪、提醒,还可以向后勤工作人员发送垃圾箱满载需要及时清理的信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强调“生活垃圾分类是改善城镇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的有效举措”[10],而校园垃圾分类是城市垃圾分类的重要一环,也是城市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分析大学生群体在校园垃圾分类方面的整体情况,拆解校园垃圾分类的阶段困境,最后结合互联网智能技术,为校园垃圾分类的实施建言献策,创新校园垃圾分类模式。

猜你喜欢

垃圾桶分类垃圾
垃圾去哪了
垃圾桶等
飞进垃圾桶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垃圾桶的华丽“变身”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