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伦理研究的学术史考察

2022-07-13曹周天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研究

曹周天

学习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不同的学科视角、理论派别对学习提出的观点不尽相同,围绕学习问题的研究呈现出多理论视域介入的繁荣景象,概括起来主要有学习学、学习理论、学习哲学、学习科学等。作为一项教育实践活动,人们对学习伦理的关注与自发探索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个专门学术研究领域的系统研究,其开始时间则相对较晚。本文基于教育实践探索和学科理论研究这两条线索,结合目前已掌握的文献资料,对学习伦理研究的学术史状加以考察、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开展学习伦理研究提出建议。

一、基于教育实践探索视角的学习伦理史考察

从历史的眼光看,学习伦理问题最初并没有成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议题,它更多的是以教育实践的形态而存在,古代的“劝学文”、学规、学则,都可划归学习伦理的议题。这些历史的生动实践素材是我们研究学习伦理这个问题的经验材料来源和理论基础。

(一)探讨学习伦理的基本文献

从历代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中寻找探讨学习伦理问题的论述,是我们研究学习伦理问题的基础和起点。表1列举了部分探讨学习伦理的基本文献。

表1 探讨学习伦理的基本文献

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看,最早系统讨论学习伦理的文献是先秦时期的《弟子职》,它是齐国稷下学宫的学则。《弟子职》从尊敬师长到敬德修业,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从课堂授课到课后复习均有严格规定。清代庄述祖认为它是“古者家塾教弟子之法”。全文记述了弟子事师、受业、馔馈、洒扫、执烛坐作、进退之礼。这一学则作为学校教材流传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朱熹拟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总结前人创办书院的宝贵经验,吸收佛教禅林清规的长处,明确办学宗旨、培养目标、为学之要、待人接物、应事处世的基本要求,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书院建设纲领性规章,对书院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起了决定性作用。清代李毓秀所著《弟子规》全文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方面应当恪守的道德行为规范。作者围绕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传授学习方法、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问题有详细的论述。以上所列的三部文献是我国历史上专门探讨学习伦理规范文献中的典型代表,它们是研究学习伦理思想的重要参考。

与此同时,更多的对学习伦理问题的论述大多散见于我国古代学术典籍之中。先秦时期的《学记》是其中的代表文献,它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著作,其中对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和概括。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兴起,其中,《论语》中的“学而”“述而”“子张”“卫灵公”等篇和《荀子》中的“劝学”“修身”“大略”等篇中都有涉及学习伦理方面的论述。汉代扬雄的《学行》和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强调学习之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意义,主张身体力行,以求个人人格的全面完善。秦汉之际成书的《大学》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教子”“风操”“勉学”等篇目中多有谈及学习道德规范问题。唐代韩愈的《进学解》和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侧重于从师生关系的角度论述有关学习道德的相关规范。明代薛瑄的《论学》和张岳的《草堂学则》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比较具体地提出了为学之道与做人道德准则。清代张履祥的《初学备忘》是一部蒙学课本,主要论述立志、为学之道以及在立志、为学、交友诸方面的错误做法,并提出改正的途径和方向。窦克勤所撰《寻乐堂学规》主要阐明订立学规的宗旨在立人品、正教训、力求达到“德厚养深”之目的。陆燿《任城书院训约》系统论述了为学目标,倡导读经史古文,对住读、走读生的学习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颜元在博野杨村学馆所订之学规《习斋教条》,对门徒的道德行为要求,日常生活礼仪、仪容、学仪、学纪等都有明确规定。

除此之外,有关学习伦理规范的文献,还有一些汇编类书籍对之有比较翔实的整理,比如孟宪承选编的《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一书中按时间顺序,选录了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关于学习问题的论述,如荀子的《劝学》、扬雄的《学行》、韩愈的《进学解》、朱熹的《朱子语录》等。[1]顾树森编著的《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册、下册、补编)一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古代自孔子时代诸多教育家的语录。[2]这些历史文献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教育中对学生学习伦理道德规范要求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学习伦理建设的历史经验

学习伦理问题的研究尽管在当前教育伦理学和教学伦理学研究领域并未形成一股强劲的势头,但教育领域对学生学习伦理问题的关注确是古已有之。根据教育史的相关研究,可以获知“从解放后对某些少数民族的调查材料中可以看到原始社会教育的若干迹象。如鄂温克人和鄂伦春人的教育……在传授生产劳动经验和技能的同时,他们还注意培养儿童的精神品质和遵守社会生活准则的习惯,如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关心老幼、遵守纪律等”[3]。我国古代教育传统历来重视学规制度建设,其中蕴含丰富的学习伦理思想,值得挖掘。概括来说,中国古代学习伦理建设的历史经验可归纳为以下五条。

1.重视学习修养,倡导勤奋治学

道德修养问题是历代学规中阐述得最多的问题之一。比如《论语·述而》中所说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就是对学风和教风的经典诠释。中国古代学习伦理思想,特别强调学习的修养问题。孔子一贯主张以“仁”作为做人和从政的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弟子的道德修养,以达到培养“君子”的目的。韩愈曾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强调勤奋治学的重要意义。宋、明理学家认为,传统道德观念及伦理思想必须要落实到个人的道德修养上,只有通过每个社会成员个体道德修养的提升,伦理道德观念才能深入人心。历代书院及官学和私学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锻炼,薛瑄在《论学》中提出“为学第一,在变化气质”,陆燿在《任城书院训约》中提出“书院作养人才,以立品为首务”。这就明确指出书院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确立坚定的为学志向,更重要的在于让他们形成明晰的伦理观念,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成为有德行修养的人。[4]综合来看,历代学规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各方面行为的伦理道德要求,注重学生日常待人、处事、接物行为的锻炼,强调忠厚正直、诚信恭俭、谨言慎行、克己自省、谦以待人、见贤思齐。例如清窦克勤《寻乐堂学规》中有言:“学贵明伦。伦之不明,学将焉用?”张履祥《初学备忘》中曾载:“初学最紧要是恭俭二字,以敬存心,则颜色、语言、步趋之际,节文自谨。在家庭敬父母,在学舍敬师长,是恭之实事。俭非吝啬琐细,日常遇小物,有不敢暴殄之意,凡居处、饮食、衣服,有不敢过求之意,是俭之实事。”在注重学生道德修养提升的同时,历代学规还特别强调要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道德修养提升与完善。明代学者张岳在《草堂学则》中就曾强调:“为学别无门径,只在日用间,着实切己。”自省自砺、克己自讼、师友责善、求放心、养心、养浩然之气、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清心寡欲、慎独、致良知、宁静致远、庄敬自强,等等,这些丰富的修养方法和思想资料至今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反思。

2.尊师重道传统绵延不绝

翻阅中国古代教育文化典籍可以清晰地看到,尊师传统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尊师传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其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把教师的地位提得很高,比如所谓的“天、地、君、亲、师”,就将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足以见得其地位之高大。“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教师的尊重。《礼记·学记》中说:“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者所谓学(教)为君也。”在这里,把“为师”作为“为长”“为君”的条件,只有先“为师”,才能“为长”“为君”,从而打通了师生与长幼、君臣之间的通道,“师道尊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5]在读书治学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纵观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不少都涉及有关师生伦理关系的内容,其中针对尊师方面的具体要求值得我们关注。比如,《礼记·学记》中记载:“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吕氏春秋·尊师》篇中提倡“敬学与尊师”,主张要把尊重老师与尊重学问之道相联系。《荀子·大略》中强调“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这足以见得尊师之重要意义和价值。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弟子们对他非常敬仰,在《论语》中不乏这样的语句,比如,孔子的弟子颜渊曾感慨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曾子对孔子的评价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孟子·滕文公上》)从这些论述中,我们能体会到弟子们对孔子道德文章所生发出的由衷敬佩之情。中国古人特别推崇“隆师”,提倡学生在学习时虚心受教,执礼恪恭,立志成才;业成离学后,坚持学术上的师承关系,即使位高名显,对教师仍行弟子礼。《宋史·杨时传》所载“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是历史上尊师行为的典范。

与此同时,一些文人学者对那些不尊师重道的行为也给予了尖锐的批判,比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针对魏晋以后教师的社会地位受到冲击,对人们“不耻相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曾大声疾呼:“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亦圣,愚亦愚。”

3.高度关注学友关系

在倡导尊师重道的同时,中国教育传统还非常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交友问题,即所谓“论学取友”,强调择友的重要性。先秦儒家提出,交友必须以增进德行为原则。孔子告诫弟子“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主张“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颜之推非常重视在学习中的切磋交流,他说“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颜氏家训·文章》),强调学习上只有好问求教,多切磋交流,才有助于相互启迪,能较快地增进知识。读书和写文章都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多与良师益友研究切磋。清代窦克勤在《寻乐堂学规》中告诫学生:“学贵择友,友所以辅仁也……必友士之仁,方能有所敬畏以消慢易之心,有所切磋以成身心之德。”否则,若“友非其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其损德败身,莫此为甚”。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此外,不少学规还要求与学友相处时,要做到豁达大度,宽厚爱人。“与人相处之道,第一要谦逊诚实”,“长幼相敬,情义相关,最戒以大凌小,以幼欺长”(《习斋教条》)。即便在当代,这也不失为一种美德。

4.重视学习与成人之间的紧密关联

《大学》开篇就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哲学历来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问题。《周易》中就有“人文”这个概念,其内涵是“文明以止,人文也”,强调“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子教导弟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告诫弟子“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这些谆谆教诲无不蕴含着儒家对“立德、立功、立言”不朽人生理想的追求。此后孟子、荀子等大儒遵循孔子的基本路向做了适合各自时代条件的发展。经过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的洗礼,至宋明时代,学以成人达至历史上的最强音。宋明理学吸收道家、佛家在宇宙论、心性论上的成果,创建了一整套学以成人的理论。[6]通过学习实现成人的发展目标是学者们始终追求的崇高理想。

5.系统论述学习的目的与追求

中国古代教育文献中对学习的目的和追求的论述十分丰富。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从天性上来看,人与人之间是很接近的,而到后来会产生较大的差别,主要是学习和受教育所引起的。他认为德和才都是需要学习的,学习是做官从政的准备,只有经过学习、受教育才能取得官职俸禄,即所谓“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卫灵公》)。孔子关于学习目的的主张集中体现在“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这句话中,教育以“明人伦”为其根本目的。所谓“圣贤教人,只是要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学者,学此而已”[7]。孔子认为,“士”必须是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关于“德”的方面,他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士志于道”(《论语·里仁》);关于“才”的方面,孔子认为“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从孔子所主张的学习内容来看,有关道德方面的知识明显居于中心地位。在“孔门四科”之“文、行、忠、信”(《论语·述而》)中,“行、忠、信”都涉及对道德方面的要求。此外,孔子还特别重视《诗》的教育。他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其中的“可以群”,就是强调学《诗》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友谊,培养人的合群性。

当然,这些历史经验中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糟粕。比如,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比较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认为只要是顺从教师、不违背教师旨意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荀子就认为“言而不称师,谓之畔(叛);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背)。倍叛之人,明君不内(纳),朝士大夫遇涂(途)不与言”(《荀子·大略》)。这在某种程度上看,是把教师的权威推至极限的一种体现。因此,对待历史经验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批判性地继承,创造性地发展。

综合来看,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和伦理思想中蕴藏着许多优秀的思想文化精髓,开展学习伦理研究,要从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养料,以丰富我们对学习伦理建设的历史智慧,提升认识高度。

二、基于学科理论研究视角的学习伦理史考察

(一)学习伦理研究的代表成果

近年来围绕教学伦理的研究议题,产出了多篇理论专著和博士学位论文,这些研究成果是我们研究学习伦理问题的基础和参考。胡斌武撰写的《教学伦理探究》[8]聚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伦理问题。作者根据实证研究收集到的素材,分析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过度、教学惩罚、教学偏见、教学生态失衡、教学远离生活等伦理问题,将教学伦理精神的生态体系划分为伦理精神(性善信念)、伦理范畴(教学民主、教学平等、教学自由、教学责任)和伦理规约等不同层次。周建平撰写的《追寻教学道德——当代中国教学道德价值问题研究》[9]系统论述了教学道德的内涵、逻辑演化、当代架构及实践问题,提出教学的外生道德(人道、平等和自由)和内生道德(发展、合作和自主)两个层次的教学道德主张,从教学伦理制度建设和教师德性养成两方面探讨提升教学道德的策略。刘万海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重返德性生活——教学道德性研究》[10]从历时态的角度考察了中外教学的道德状况,借鉴解释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小学教学道德状况进行现场观察与深度体验,剖析教学道德危机及其成因,提出“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德性生活”的观点主张,倡导教学应“重返德性生活”。欧阳超撰写的《教学伦理学》从教学基本环节入手,围绕教学目的、教学评价、教学内容、教学关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环境等七个方面,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逻辑,论述各自的含义、伦理蕴涵及主要道德原则。[11]戴双翔在《教学优良道德刍论》[12]一书中研究了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学优良道德”的建构与实现问题。该书在现代教学和现代伦理学的双重视野观照下,选取儒家传统德性论立场,参照西方德性伦理的历史演进脉络与现代发展趋势,提出教学的终极道德价值目标是学生幸福,德性生活是教学优良道德的人性基础,教学公正和教学人道是教学优良道德的基本原则等理论观点,主张通过“善”的教学来实现教学的“善”。对教师这一道德主体来说,要通过教师的德性来实现教学优良道德,进而实现学生的幸福生活。任海宾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教学伦理冲突论》[13]提出,教学本身是一个充满伦理矛盾和斗争的活动,教学伦理冲突的实质是利益冲突和价值原则冲突。作者将教学伦理划分为底线型教学伦理和卓越型教学伦理,认为德性教学伦理是教师教学伦理的核心和灵魂。在策略部分,作者把解决教学伦理冲突的一般过程概括为潜在冲突因素、感知情境、意志挣扎、外显行为和冲突结果等五个阶段,并强调唯有在德性教学伦理的指引下,才能达致“教学至善”的目标。朱文辉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教学伦理性的后现代重建》[14]运用伦理学的理论视角对现代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和反思,在分析现代性教学主张及其所遭遇的伦理困境基础之上,提出理念、教师和制度是教学伦理性后现代建构的三条重要进路的观点。凌鹏飞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伦理视阈下的教学决策研究》[15]鲜明地提出“教学决策需要伦理引领”这一观点,探讨伦理规约教学决策的含义与功能,伦理规约教学决策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提出教师在教学决策时要遵循教学人道主义和教学公正的伦理原则并提出具体对策及建议。

(二)学习伦理研究的理论探索

当前,有关学习伦理问题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学习伦理概念、学习伦理思想、学习伦理规范、学习责任伦理、学习道德等内容展开。这些研究成果虽不够丰富,但研究中的理论探索对我们全面认识学习伦理这一研究议题有启发意义。

1.学习伦理概念研究

关于学习伦理的概念表述,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有学习伦理、学习道德、学习德性三种近似表述。

第一,学习伦理。李廷宪在2010年撰写的《教育伦理学的体系与案例》这本书第八章“教育教学过程的伦理要求”的第四部分专门讨论了有关“学生的学习伦理”问题。这是笔者目前所接触到的最早直接提及“学习伦理”的文献。作者认为,“在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时,也应该提出学生学习中应有的伦理要求”。他将这一要求概括为“尊师、好学、求实、合作”[16]。在《学习伦理论纲》一文中,李廷宪又指出,“学习伦理是学习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分别遵守的人伦之道、行为准则……学习伦理是学习共同体中的所有成员的行为伦理,是学习共同体每个成员对学习共同体负责,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以及助学行为负责的行为伦理”。并且提出将“平等、公正、好学、合作”四个要点作为分析学习伦理的基本规范框架。[17]还有研究者认为,“学习伦理是从劳动伦理概念的启发中得出来的,是一个面对未来的概念……学习伦理的最基本的内涵就是要揭示学习的内在动力与价值追求,或者说学习的目的”[18]。

第二,学习道德。刘昌明等编著的《论学习道德》是一本系统讨论有关学习道德问题的专著。这本书围绕学习道德价值论、学习道德训练论和学习道德修养论三部分展开论述。作者在绪论中指出,“学习道德是学习学与伦理学交叉渗透形成的边缘学科”[19]。“在学习全过程中,存在一种对学生起支配和调节作用的力量……它就是贯穿学习过程,支配学习行为的力量——学习道德”。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维系的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意识和行为规范”[20]。

第三,“学习德性”。刘庆昌在《教学主体的角色德性》一文中使用了学生的“学习德性”这个提法。他认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对学生听话、勤奋等方面的要求都属于学生的学习德性问题范畴。学习德性具体包括“基于权利和责任的好学;基于角色的服从;基于人性的感恩;基于修养的自律”[21]。

2.学习伦理思想研究

学习伦理思想研究是开展学习伦理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郜爽撰写的《论先秦儒家学习伦理思想》硕士学位论文系统地梳理了先秦时期儒家学习伦理思想。文章分别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和伦理旨向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先秦儒家学习的德性,即追求道德主体人格的不断完善,进而推己及人,以实现“天人合德”的终极目标;提出先秦儒家主张的为学之道的三个层次,即向学的境界、向学的精神以及具体的为学途径。[22]

3.学习伦理规范研究

学习伦理规范究竟包括哪些内容,这是研究者们都较为关注的问题。李廷宪在《学习伦理论纲》一文中提出将平等、公正、好学、合作四个要点作为分析学习伦理的基本规范框架。[23]钱焕琦主编的《中国教育伦理思想发展史》一书中曾有一节内容谈及“学习活动中的伦理思想”。作者认为,“只有教育者的教而没有受教育者的努力学习,不可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我国历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不仅是学习修养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还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品德的培养,其学习伦理思想十分丰富”。在这一节中,作者分小标题列举了“志学”“好学”“博学慎思”等优良学风。[24]钱焕琦和刘云林合著的《中国教育伦理学》一书的第二章“中国的传统教育伦理思想”中,专门有一节介绍了“学习活动中的伦理思想”。作者总结了“志学”“好学”“博学”“慎思”等四条学习伦理道德规范。[25]樊浩、田海平等撰写的《教育伦理》一书在谈到“师生伦理关系”问题时指出,师生伦理关系是教育人伦关系的主要内涵之一。一方面,教师要善教乐教,学生要善学乐学;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其一,要有良好的学风,其二,要注重自我修养。[26]贾馥茗撰写的《教育伦理学》第六章“伦理道德教育的实质”中曾谈及有关师生伦理的问题。其中专门讨论了“弟子的学习规范”内容,具体来说包括“接受规范”“持之以恒”“亲贤隆礼”“学至成人”等四条学习规范。[27]欧阳超在《教学伦理学》第五章“教学关系伦理”中曾谈及学生的“尊师”道德规范,认为“尊师是诸多道德精神对师生关系的共同要求”[28]。胡斌武撰写的《教学伦理探究》一书在考察中国教学伦理发展历史时,曾谈及关于学习伦理的问题。比如在分析韩愈的学习伦理思想时指出,他在学习方面倡导“学习之道”,包括学习目的在于“学以明道”,提倡培养刻苦勤学的学习品德,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治学要求。[29]又比如在介绍蔡元培的教学伦理思想时,指出“注重学习伦理,培养学生德行”。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责任感的激发,要求学生一要研修学问,孜孜求学;二要砥砺德行;三要尊师爱友,对教师要敬礼有加,以诚相待,对学生相互切磋,互相友爱,道义相助。[30]这些学习伦理规范的提法角度各异,条目不尽相同,它们是我们进一步探索学习伦理道德规范的重要基础。

4.学生责任伦理研究

责任伦理是研究学习伦理的重要突破口。苏娜撰写的《学生责任伦理教育研究》系统考察了伦理学经典理论视野下的不同责任伦理观。作者认为,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责任伦理是在责任伦理知觉、责任伦理动机、责任伦理判断与责任伦理品性四大要素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演化生成的。责任伦理的生成与发展的内在机制主要表现为内部建构、观察模仿、角色扮演以及社会交往机制。[31]徐金海、翁奇在《教学伦理中的师生责任》一文中强调,学生应当承担基于相应的道德和准则下的责任。其中,专注、觉后精进、传承三者共同构成了学生的责任。[32]

5.学习道德研究

对“学习道德”这一主题的研究与本研究的议题关联最为密切。针对为什么要提出“学习道德”这个命题,有研究者列举了三个理由:第一,现有的学习理论无力圆满解释有关学习现象;第二,道德现象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第三,研究“学习道德”是确立德育首位的需要。[33]

前文已提及刘昌明等编著的有关学习道德问题的专著《论学习道德》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道德认识、情感、行为、习惯、意态、规范,学习道德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学习道德与人才成长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学习道德教化与修养方法,建立了学习道德自我测评量表,设计了优化群体学习道德的方案。该书重点围绕学习道德价值论、学习道德训练论和学习道德修养论三部分展开论述。作者在绪论中就指出,“在学习全过程中,存在一种对学生起支配和调节作用的力量……它就是贯穿学习过程,支配学习行为的力量——学习道德”。关于“学习道德”的主要内容,有研究者认为“学习道德作为广义的人生、社会道德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纪律”[34]。熊川武主编的《教学通论》一书在谈到“教学人员”时,专门分析了“学生的素养”这个问题。作者认为从学生学习角度来说,学生应具备学习道德、学习感情和学习智慧。其中,作者对“学习道德”所下的定义是“学习道德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遵守的协调自己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综合”[35]。具体包括学习自由感的形成,乐于承担学习责任,自觉遵守学习秩序,与人为善的学习心态。关于“学习道德”的培养机制,有研究者提出“第一,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第二,端正学习态度;第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五,养成遵守学习纪律的观念”[36]。还有学者围绕学习道德的功能展开讨论,指出“学习道德具有规范约束功能、价值导向功能和保障功能”[37]。

三、基于学术发展前景的学习伦理研究展望

从上文的系统梳理中可以看到,围绕学习伦理的研究有很好的基础,其发展势头良好,值得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索。研究中反映出的问题,一是,实践探索备受关注,学术研究相对薄弱;二是,研究视角局限,理论武器缺乏。这些问题正是我们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拓宽研究视角

所谓拓宽研究视角,一方面要将研究的视角聚焦学习者层面,立足从学生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比如,学生学习动机的选择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诚信品质和竞争观问题,处理师生关系和学友关系的方式方法问题等。对这些具体问题的关注,可以使学习伦理问题的研究落到实处,增强研究素材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从而避免研究分析出现笼统表述或仅仅是概括性描述的情况。另一方面要走出单纯就规范谈规范的泥淖,将研究视角放置在更为具体的学习过程与情境中考量。“对学生学习道德问题的理论探讨并不是靠凭空拍脑袋的主观臆想,它必须建立在丰富、真实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现实教育现象基础之上”[38]。已有研究对学习伦理问题的认识多半停留在对学习者行为道德规范的要求之上,而并未全面地研究作为系统性活动的学生学习活动;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也多为规范性的约束,缺乏道德价值层面的引领与超越。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习伦理问题时,要格外注重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系统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活动,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道德失范行为,有的放矢地进行道德分析与价值建构。

(二)夯实理论基础

学习伦理研究涉及的学术领域属于伦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伦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作为展开理论分析和逻辑演绎的思想武器。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看,运用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对之系统分析还比较欠缺,这是我们在深化研究的理论基础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要科学地借鉴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有益成果。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关于人性的科学理论。它研究属人的本质及特征,[39]认定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人类社会是宇宙间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以人的劳动实践为基础,以人的社会性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40]马克思彻底批判了旧哲学对抽象人的崇拜,主张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应该在唯物主义基础上运用辩证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是我们全面把握学习主体的根本准则和前提依据。

其次是批判性地运用西方伦理学流派中美德论、功利论和道义论的道德分析理论。具体来说,美德论是把关于人的品格的判断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判断理论,它将关注的重心放在“什么样的人是最值得做的”和“什么样的生活是最值得过的”问题上。[41]美德伦理学力图造就善良的即有道德的人,而不只是知道遵守预先制定之规则的机器人。它试图通过激励人们行善而谆谆教导美德观念,其目的在于造就此后能持续行善的有道德习惯的好人。[42]功利论承袭并发扬了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传统和情感论伦理学特质,且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点,它的基本道德原则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43]“在功利主义的理论中,作为行为是非标准的‘幸福’这一概念,所指的并非是行为者自身的幸福,而是与行为有关的所有人的幸福”[44]。只有能促进人类幸福和利益的行为,才是合乎道德的行为。道义论也称“义务论”“务本论”“非结果论”等,[45]它主张,判断行为,只要看行为公正不公正;判断人,只要看人善良不善良,其基础是另外某个或某些道德标准。[46]这些道德判断理论既是我们面对学习伦理问题展开逻辑分析的有力武器,也是提高学理论证科学性、增强结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支撑。

(三)优化研究方法

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离不开研究方法的优化创新。鉴于学习伦理是一个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研究主题,笔者认为,有必要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切入主题,以求获得全面的认识与理解。

针对有关学习伦理的历史回溯和理论建构方面的研究,可侧重采用教育理论研究方法和文献研究方法。教育理论研究方法是研究者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基础上,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方法,发展和完善教育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它遵循关注教育理论研究的创新性、立足于实践等基本规范,研究者应具有崇尚真理、勇于探索、勇于批判的勇气。[47]在建构学习伦理的理论框架时,自然离不开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到具体等逻辑方法以及事与理结合和破与立结合的方法。文献研究方法主要指研究者通过系统全面地搜集、查阅、分析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教育文献资料,明晰研究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有助于研究者全面了解研究现状,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为教育研究提供研究方法和论证依据,从而能有效地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效益。[48]如文化教育类书籍中的事实素材,主流报刊上的新闻报道与评论,教育学、伦理学中外名著及经典教材中的理论资源等,都是重要的素材来源。这些文献资料,是我们围绕学习伦理问题展开历史回溯和理论阐述的有力抓手。

针对有关学习伦理的现实问题及其优化改进问题的研究,可侧重采用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访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49]为全面且深入地搜集相关一手资料信息,可以有针对性地访谈若干位一线中小学教师、校长和教研员等,向他们了解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典型道德失范行为,为研究学习伦理问题提供鲜活生动的现实素材。案例分析法是将案例研究应用于教育情境解决教育问题或建立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50]通过对学生学习道德失范问题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为直观和深入地把握这些教育现象,为伦理反思与理论建构提供感性经验和事实素材。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研究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