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天,要给自己“充好电”

2022-07-13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2年7期
关键词:国医结冰阳气

夏天最惬意的事是什么?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说“吹吹空调,吃吃冷饮”吧,然而,如果你经常这么做的话,恐怕就给身体埋下了不小的健康隐患。

据报载,80岁的刘阿姨出门办事,浑身大汗口渴难耐,就买了瓶冰矿泉水解渴,可是没想到的是,才喝完水30秒钟,就出现了剧烈头痛,到医院一查,大夫说是“脑结冰”了,并且说是脑梗的危险信号。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武力勇提醒说,“脑结冰”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讲的是大量食用冰淇淋或者冰的东西之后,头部神经疼痛的情况。通常气温高的六七月是高发时段,高发人群是中老年人。尤其是有脑血管病变的老年人,当大脑血管受到外界的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流减慢,很容易导致脑梗死!

所以,夏天最适合干的事不是“贪凉”,而是恰恰相反的“蓄热”!当然,“蓄热”只是一种比喻,具体指的就是《黄帝内经》中提倡的“夏季养阳”——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别嫌夏季白天太长,使劲出去浪啊,千万别闲着。

不过有人要问:那么热的天,为啥要出门呢?在家吹空调不好吗?

国医大师会告诉你,出门的目的就是“借天时补阳气”,这能让我们在天气转冷时,身体舒服许多,不闹那些寒病。寿高104岁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有个养生诀窍就是“午间散步采阳法”,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每天午饭前围绕楼下空地悠闲散步十数个圈,借助一天中阳气最足之时,为身体好好地“充个电”。这个方法非常适合真元渐耗、身体阳气渐趋不足的老年人习练。

其实,夏季人体表面上看是一派热相,但只是气血外浮于体表,五脏六腑是很空虚的,更需要我们身体的阳气来保护脏腑。

此时,我们经常会吃一些寒凉的食物来降温,这些寒气进入到身体中,需要大量的阳气去暖化它们,否则就会变成阴寒,积在体内;另一方面,夏季我们会大量出汗,如果汗出得太多了,也容易阴阳两伤,会感觉身体特别疲惫,所以也要及时去补阳。

补阳的方法呢,一就是上面提到的曬太阳,二就是泡脚。虽然方法简单,但胜在久久为功。坚持几年后,一个阳气十足的你会分外庆幸,原来常常给自己“充电”益处无穷。

猜你喜欢

国医结冰阳气
通体结冰的球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午休养生 跟四位国医大师学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冬天,玻璃窗上为什么会结冰花?
跟国医大师学睡眠养生
卫计委:研究形成中国特色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
鱼缸结冰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早上洗澡伤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