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状结肠癌伴乳腺转移1例

2022-07-12卢根林傅志红陈敏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免疫组化肿块淋巴结

卢根林,傅志红,陈敏

龙游县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浙江 衢州 324400

乳腺继发恶性肿瘤组织来源于卵巢、宫颈、阴道、子宫内膜、肺、甲状腺、胃肠道和泌尿生殖系统,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3%~2.7%[1-4],常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多普勒血流图见病灶内血流信号[4]。笔者报告1例乙状结肠癌乳腺转移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4岁,因“大便变细1个月,左下腹痛1 d”于2019年7月26日就诊于龙游县人民医院。查体:腹平坦,肠鸣音5次/min,左下腹压痛,未及包块,直肠指诊未及包块,指套未见血染。CT:乙状结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见图1A。肠镜:距离肛门55 cm局部肠壁组织隆起,累及肠腔一圈,质地硬,肠腔狭窄,内镜不能通过,局部水肿明显。活检病理:乙状结肠腺癌(乙状结肠腺上皮细胞明显异形,病理性核分裂像,呈腺管样结构),见图2A。于2019年8月4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乙状结肠肿瘤根治切除术,术中所见:腹膜、大网膜、肝、卵巢、结(直)肠、小肠及其系膜均未见转移性结节,乙状结肠肿块累及浆膜,结肠旁系膜处有肿大淋巴结。手术标本:20 cm肠管(乙状结肠及部分直肠上段)及系膜,肿块距离下切缘5 cm、上切缘10 cm,肿块大小4 cm×3 cm×2 cm,浆膜有浸润表现,占据肠管一周,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乙状结肠浸润性印戒细胞癌,大小约4 cm×3 cm,浸润至浆膜外脂肪组织。两端切缘均阴性。肠周淋巴结(4/14)见癌转移;免疫组化结果:P53(+,20%)、Nm23(+,12%)、CEA(+++)、Villin(+++)、CK20(++)、Ki-67(+,40%)、CK7(-)、ER(-)、PR(-)、CDX-2(+)。术后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化疗6次。

图1 患者影像检查图像

因“发现右乳肿块伴周期性疼痛3年”就诊于龙游县人民医院。3年前右乳外上象限肿块在行经期增大伴持续性疼痛,月经结束后2 d肿块缩小且疼痛消失,周期性发作。多次彩超示右乳腺结节(BI-RADS 3)。10 d前月经来潮时右乳腺肿块开始增大伴持续性胀痛,但疼痛较前剧烈,月经结束后肿块不缩小。无乳头溢液,无发红、皮温升高。体格检查:右乳外上象限,距离乳头5 cm处有3.2 cm×2.3 cm的肿块,形态不规则,质硬如鼻,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差,淋巴结未及肿大,双侧腋窝淋巴结及颈部淋巴结未及肿大。乳腺彩超(2021年3月30日):距离乳头5 cm,右乳12点至1点钟可见一不均回声区,范围约3.2 cm×2.3 cm,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片状低回声区,见图1B。乳头下导管均未见扩张。双侧腋下、锁骨上区未及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回声。穿刺病理:腺癌。于2021年4月11日在全麻下行右乳腺切除+前哨淋巴结切除术,术中所见:右乳外上象限3.2 cm×2.3 cm的肿块,形态不规则,活动度差。切除右乳、被美兰蓝染的腋窝前哨淋巴结。手术标本:乳腺组织15 cm×8 cm×5 cm,皮瓣大小3 cm×3 cm,距乳头5 cm处可见一穿刺点,右乳腺外上象限有一3.2 cm×2.3 cm×2.1 cm的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肿块距底切缘1.2 cm。术中冰冻:前哨淋巴结慢性炎。术后病理:(右乳)印戒细胞癌,肿瘤组织侵犯乳腺旁脂肪组织,脉管内见癌,见图2B。免疫组化结果:ER(-)、PR(-)、Her-2(-)、CKPan(++)、CK20(++)、CEA(+++)、CK5/6(-)、CK7(-)、Ki67(+,8%)、E-Cad(-)、P120(弱+)、CDX-2(+)、Villin(+,见图2C)、Mammaglobin(-)、GCDFP15(-)。手术1个月后开始用XELOX+贝伐珠单抗方案治疗。

图2 患者病理染色图

2 讨论

乙状结肠癌可通过淋巴道转移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通过血行转移到肝、肺等器官;肿瘤细胞脱落引起肠内、腹膜、小肠及系膜等种植。乳腺不是结肠癌常见的远隔转移靶器官[1-2,4]。排除乙状结肠癌和乳腺癌双癌的诊断后,方能确诊乙状结肠癌乳腺转移。多原发癌普遍采用WARREN提出[5]的诊断标准:①每个肿瘤必须为恶性;②每个肿瘤有各自的病理形态;③必须排除一个肿瘤是另一个肿瘤转移的可能性。本病例HE染色均提示为印戒细胞癌,不符合双癌的诊断标准。

孙曦羽等[4]报道了1例升结肠癌伴乳腺癌转移病例,临床表现为右下腹肿块及乳腺肿块,经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术后出现肋骨、椎体、股骨头、坐骨、腹腔、肝、肺等转移,术后4个月死亡。本例患者原发肿瘤系乙状结肠印戒细胞癌,病理分期pT4aN2M0,术后XELOX方案化疗6个周期。因患者既往乳腺囊性增生病,术后随诊常规复查乳腺彩超。术后20个月临床症状发生改变,表现为月经来潮时右乳腺肿块开始增大伴持续性胀痛,且疼痛较前剧烈,月经结束后肿块不缩小。免疫组化结果表现为Villin、CDX-2、CEA、CK20阳性,ER、PR阴性,乳腺癌组织Mammaglobin(-),均支持乙状结肠癌乳腺转移的诊断,不支持乙状结肠癌和原发性乳腺癌的异时性双癌的诊断。

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伴同时性原发乳腺癌化疗过程中不能使用氟尿嘧啶类药物[4]。检测RAS、BRAF基因对结肠癌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6-8]。因经济原因,本病例未行RAS、BRAF基因检测。结肠癌乳腺转移患者预后差,可能存在肺、脑、骨等远处转移[4]。本例患者在除外肺、脑、肝、腹腔等远处转移后行右乳腺切除+前哨淋巴结切除术。依据结肠癌临床诊疗指南,对本例患者从术后1个月开始采用XELOX+贝伐珠单抗方案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更多转移灶存在的可能。

综上所述,乙状结肠癌乳腺转移在临床上相对少见。本例患者以乙状结肠癌术后伴右乳肿块3年为主诉,病理示印戒细胞癌,免疫组化染色示乙状结肠和乳腺组织Villin、CDX-2、CEA、CK20阳性,ER、PR阴性,乳腺癌组织Mammaglobin(-),确诊为乙状结肠癌乳腺转移。术后辅助以XELOX+贝伐珠单抗方案治疗,定期复查胸腹部CT、肝脏彩超、肠镜以关注多器官转移灶的发生。

猜你喜欢

免疫组化肿块淋巴结
研究腹部超声在临床诊断盆腔肿块中的价值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病理科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