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治疗预防外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022-07-12王丽娜

辽宁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肝素气压血栓

张 蕾 张 辉 王丽娜

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普通外科手术易引起患者术后发生静脉局部挫伤,进而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下肢DVT为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是肺血栓栓塞症致病原因,形成机制复杂,是下肢深静脉中血液异常凝结,管腔阻塞,静脉回流障碍,进而发展为肺栓塞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有严重影响[1-2]。如何预防手术后下肢DVT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气压治疗通过气体大面积挤压肢体以推动淋巴血液循环,有助于加快静脉血液回流,进而预防血栓[3]。低分子肝素对深静脉血栓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相对于普通肝素吸收效果更好,半衰期更长且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4]。为此,本研究通过对比单独气压治疗和低分子肝素与其联合治疗对患者外科手术术后下肢DVT预防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2016年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进行外科手术的76例患者。纳入标准:具有手术指征;术前经影像学检查下肢静脉无血栓;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心力衰竭患者;腿部严重异常患者;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例)与研究组(n=42例)。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为42~75岁,平均(58.26±14.61)岁;手术类型:妇科8例,骨科13例,神经外科7例,其他6例。研究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为44~76岁,平均(59.06±14.73)岁;手术类型:妇科10例,骨科15例,神经外科8例,其他9例。两组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补液及抗凝治疗。对照组给予气压治疗,方法:患者取平卧位,使用长筒靴型间断气压治疗仪对其进行间歇充气加压治疗,脉冲压力设为130mmHg,双下肢同时进行治疗,每次5s,两次中间间隔10s,治疗总时间为30~45min,一天2次。研究组在压力治疗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规格1.0ml:5000AXa)于术后第1d皮下注射,每次5000IU,每日1次。两组持续治疗1周。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DVT发生情况,判断标准[5]:术后持续低热且患肢肿胀疼痛,站立时加重疼痛,局部皮肤潮红且皮温上升,腓肠肌有压痛感,下肢抬高可缓解;多普勒诊断显示静脉管腔出现实质性回声,静脉血管无法压瘪,血栓部位静脉中探及少量血流信号或无信号。②手术前后分别取血,离心取血浆上层液,采用血凝仪(stago公司,型号STACompact)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③统计术后发生皮下瘀斑、切口出血、下肢疼痛肿胀等不良反应情况。

2 结果

2.1两组术后下肢DVT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术后发生6例下肢DVT,研究组发生1例,研究组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7.65%(P<0.05)。见表1。

表1 术后DVT发生情况比较[n(%)]

2.2两组凝血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凝血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凝血酶原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相对于术前显著延长(P<0.05),且研究组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凝血指标比较

2.3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发生3例皮下瘀斑、1例切口出血、2例下肢疼痛肿胀,研究组分别发生2例、2例、4例,两组均为发生血小板减少症,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下肢DVT为血液于深静脉腔中异常凝结而堵塞管腔,抑制静脉回流导致患肢肿胀疼痛。手术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患者最大限度恢复机体功能,但术后易并发DVT,不但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延误术后机体各功能恢复,还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影响其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6-7]。临床治疗主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抬高双下肢等措施,采用何种方式对预防术后下肢DVT具有更好效果为临床研究热点。

气压治疗为物理疗法,通过治疗仪气囊压力挤压患者下肢,促进其局部血液循环情况,防治凝血因子聚集以预防血栓形成。空气压力仪对下肢充气加减压,可促进静脉血回流,有效预防凝血因子在体内聚集并粘附与血管内膜,增加纤溶系统活性,进而发挥预防DVT作用[8-9]。低分子肝素为抗凝剂,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可根据患者体质量而调整使用剂量,出血与血小板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较少;该药物进入机体后可抑制凝血因子活化,预防血栓形成,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中[10-11]。本研究中研究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治疗可更好预防术后并发下肢DVT,安全性更高[12-13]。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对照组,提示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原因为低分子肝素具有较高抗血栓功能,降低凝血因子活性并缓解血液高凝状态,进而改善血流动力学[14]。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表明低分子肝素与气压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不会引起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15]。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联合气压治疗可有效防止外科手术后患者发生下肢DVT,改善机体凝血功能,有助于促进术后病情恢复,推荐使用。

猜你喜欢

肝素气压血栓
一种新型多通道可扩展气压控制器设计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分清“红血栓”与“白血栓”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全程健康教育对高压氧治疗引起气压伤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