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结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及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

2022-07-12闫怡筱

辽宁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丁苯脑组织例数

闫怡筱

洛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发病后病情进展较快,容易导致患者偏瘫、昏迷、死亡[1]。该疾病也会导致患者体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蛋白水平异常,损伤神经功能。目前,静脉溶栓是治疗CIS的主要方法。阿替普酶是静脉溶栓药物,可疏通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2]。丁苯酞可改善脑部缺血区的血液循环,恢复血流供应,促进脑组织的能量代谢,是新型的CIS治疗药物[3]。本研究旨在探究对CIS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后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变化,以便为临床治疗CIS提供指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100例C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1~68岁,平均(57.25±1.5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4h,平均(2.42±0.35)h;梗死部位:基底部24例,脑干15例,小脑11例。研究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1~69岁,平均(57.35±1.4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4h,平均(2.52±0.24)h;梗死部位:基底部25例,脑干14例,小脑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对比性。

1.2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CIS诊断标准[4];②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③发病至入院时间≤4h;④患者家属已签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近半年内存在脑出血病史者;②合并其他出血倾向疾病者;③合并颅内肿瘤者;④预计生存期<6个月;⑤精神疾病者。

1.3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吸氧、抗血小板聚集、补液、降压处理,给予患者低流量(3L/min)吸氧;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051,规格100mg)300mg/次,1次/d;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851,规格40mg)80mg和250mL的生理盐水溶液,1次/d;对颅内水肿者静脉滴注250ml的20%浓度的甘露醇(河北天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587,规格250ml:50g)治疗,1次/d。

1.3.1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阿替普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S20110051,规格20mg)治疗。药物总剂量为0.9mg/kg,最高剂量为90mg。先静脉推注10%的剂量,在60s内推注完毕,剩余90%在1h内静脉滴注,1次/d。溶栓24h后,经头颅CT检查无出血者可口服100mg/d的阿司匹林治疗,连续使用3个月。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丁苯酞(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100ml:丁苯酞25mg与氯化钠0.9g)治疗。每次静脉滴注100ml丁苯酞,2次/d,治疗2周。

1.4评价指标 (1)临床疗效:参照NIHSS评分评估疗效[5],治愈:NIHSS评分降低90%以上;显效:NIHSS评分降低46%~90%;有效:NIHSS评分降低19%~45%;无效:NIHSS评分降低18%及以下。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NSE及S100β蛋白水平:抽取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左上臂静脉血5ml,以3000r/min的速度常规分离15min后取上层血清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SE、S100β蛋白。试剂盒均购自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3)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牙龈出血、头晕、注射点出血、皮疹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治疗3个月,研究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3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NSE及S100β蛋白水平 治疗前,2组患者的NSE及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2组NSE及S100β蛋白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SE及S100β蛋白水平对比(μg/L)

2.3不良反应 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CIS的发生与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等密切相关。长期的脑组织缺氧、缺血会导致脑组织坏死,使梗死灶周围存在缺血半暗带,若能使缺血半暗带及时得到血流灌注,可为脑细胞提供能量,促使其神经功能逐渐恢复[6]。因此,CIS患者及时进行溶栓治疗对改善局部脑缺血症状、改善神经系统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NSE主要存在于神经内分泌胞质和神经元中,且人体大脑中的NSE水平明显高于周围神经。当发生CIS等疾病时,神经组织受到损伤,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NSE可通过细胞间隙经过血脑屏障,使机体血液中的NSE含量提高,进而准确判断神经组织损伤程度[7-8]。S100β蛋白由星形胶质细胞分泌,可营养神经元,但CIS发生时其异常表达会产生神经毒性,可用于评估神经损伤[9]。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3个月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NSE、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丁苯酞结合阿替普酶治疗CIS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改善CIS患者的NSE、S100β蛋白,促进患者康复。分析原因在于,阿替普酶是溶解血栓药物,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来溶解相关纤维蛋白凝固的血栓,可有效改善脑部缺氧缺血症状,减少侧支循环阻力,减轻脑组织神经功能损伤[10-11]。丁苯酞可有效改善脑组织缺血症状,减少梗死面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脑部缺血区的微循环,并对神经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12]。以上二药联合使用,可强化溶栓效果,改善患者脑部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减少对神经功能的损伤。且二药联用具有互补作用,阿替普酶修复缺血损伤脑组织半暗带功能强于丁苯酞,而丁苯酞可弥补阿替普酶治疗时间窗仅为3~4.5h的不足,并有较强的扩张血管作用,可有效改善NSE、S100β蛋白水平[13-1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说明丁苯酞结合阿替普酶治疗CIS的安全性较高。这可能与丁苯酞进入人体后可大部分转化为代谢物随着尿液排出,不会在患者体内大量蓄积有关,因此,在遵医用药的情况下,丁苯酞结合阿替普酶治疗的安全性较高,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丁苯酞结合阿替普酶治疗CIS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NSE、S100β蛋白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丁苯脑组织例数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环保低成本型高分子复合材料 人造草坪足球场地开发与实现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尿激酶对脑组织影响的研究进展
不同宫内缺氧时程对胎鼠脑组织STAT3表达的影响
高原习服黄牛脑组织不同部位SLC25A6 mRNA绝对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