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自适应冗余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容错方法
2022-07-12李泽宇杨鹏飞许志伟梁金鹏
李泽宇 王 泉 杨鹏飞 许志伟 梁金鹏 高 歌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安 710071) 2(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190)
FPGA具有低功耗、高并行、深度灵活可定制的特性,非常适合执行空间应用中的计算任务.但是,由于其配置位易翻转的特性,容易受到来自太空环境中高能粒子的冲击而产生单粒子翻转(single event upset, SEU)故障[1],从而影响片上任务的成功执行.近年来,随着FPGA制程工艺尺寸的缩小,器件面临加速老化问题的同时也增加了这种故障发生的概率[2],必须减轻或修复这些故障以获得可靠的操作.
目前,针对SEU容错的方法大致分为2类:基于制造工艺的容错技术和基于设计的容错技术.制造工艺容错主要是从工艺设计方面来提高器件的容错性能,一般多为对产品的封装材料或单元结构进行抗辐射设计,增强器件对辐射的屏蔽功能.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硅技术(silicon on insulator, SOI)工艺加固FPGA[3],或在部分工程实践中直接采用抗辐射器件进行太空应用,例如使用XILINX公司针对航天应用特别研制的Virtex-4QV FPGA或反熔丝FPGA[4-5].尽管这种方法可以从工艺层面上提高器件抗辐射性能,但其工艺制造技术要求高、代价高昂,随着集成电路尺寸越来越小,工艺加固一旦失效就会导致整个电路的逻辑功能失效,且无法自动修复,严重时导致整个FPGA失效,造成巨大损失.
基于设计的容错技术主要是纠错码(error correcting code, ECC)和三模冗余.ECC算法大多采用奇偶校验码或汉明码,可以检错并修正单个配置位翻转,但无法屏蔽故障和修复其他软故障[6].而三模冗余(triple modular redundance, TMR)针对故障具有广泛的容错能力,降低了单个功能模块对SEU的敏感性,但代价是使资源用量增加了200%[7].同时,太空环境中SEU的异常率很少达到需要TMR的水平,从2010—2019年,要求进行TMR的粒子通量水平(例如太阳粒子事件)的出现时间仅为6.9%[8],这使得单一利用TMR进行容错造成的资源开销问题更加严重.有研究提出可以根据辐射水平的变化动态改变片上所有任务的冗余方式[9],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可靠性依赖资源开销过度的问题,但却没有考虑到任务可靠性要求的差异.如果可以以单个任务为粒度进行动态自适应容错,那么将进一步缓解为保障可靠性而带来的高资源开销问题.
为了解决高可靠性依赖资源开销过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自适应冗余的容错方法(fault tolerance based on dynamic self-adaptive redundancy, FTDSR).基于动态可重构特性,FPGA片上可编程区域被设计为自适应资源,使其能够实现N个动态调整可重构模块,以构造单模、双冗余,三模冗余等容错执行方式.同时,利用片上块存储(block RAM, BRAM)对单粒子效应的高度敏感性,将片内BRAM内嵌块作为辐射水平监测器,用于感知单粒子翻转.设计的基于BRAM的辐射水平评估模块,包括多个基于BRAM的辐射监测器(BRAM监测器)、故障统计单元和故障计算单元.BRAM监测器实时监测所有发生的SEU,利用计数器统计数值并写入故障统计单元,同时采用自带的ECC刷新器修正翻转位,缓解BRAM中的SEU.故障计算单元周期性地读取故障统计单元的内容,计算当前故障翻转率并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评估当前的辐射水平,并结合每个任务执行周期的松弛度时间来判断各个任务需要采取的冗余方式.控制单元控制自适应系统的动态可重构控制器,通过可编程资源的内部配置访问端口PCAP,将部分比特流文件配置到对应的可重构区域中,实施高可靠的执行方式,总体方案架构如图1所示.
本文主要贡献包括3个方面:
1) 改进了一种基于片上BRAM的外部辐射水平监测器,使得片上BRAM资源在满足用户逻辑功能的同时具备辐射监测功能,从而可以最大化地构造辐射监测器,增加辐射监测密度进而提高辐射水平评估的准确性.
2) 提出了一种以单个任务为粒度的可靠性评估策略,以任务执行周期的松弛度时间进行可靠性等级判定,并进一步在满足任务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对资源用量进行优化,实现了针对单个任务在当前辐射水平下的可靠性评级,同时提高了片上资源利用率.
3) 基于自适应容错思路,动态评估辐射水平变化时任务的可靠性等级,在满足资源和可靠性条件下实现每个任务冗余架构的动态调整,以适应不同辐射水平下各个任务的容错要求.
1 相关工作
FPGA片上容错相关技术主要基于冗余、配置刷新和动态可重构等.冗余包括三模冗余、双机冷/热备份、时间冗余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三模冗余及其改进技术,该架构具备故障检测和故障屏蔽的功能,在故障发生后可以确保任务的不间断执行,满足任务的实时性要求,但代价是资源的严重浪费[8].配置刷新技术是可编程器件广泛应用的容错手段,因其具备可重新配置的特性,可以在软故障发生后重写比特流,从而恢复任务的正常功能[10].近年来,伴随着FPGA部分动态可重构功能(dynamic partial reconfiguration, DPR)的发展和逐步实现,可以实现片上资源的动态复用,为FPGA片上容错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方法.将DPR与冗余、配置刷新等传统的容错技术相结合,可以克服原有技术的不足,更好地实现细粒度的冗余和部分动态的配置刷新,在满足容错的同时节约资源并满足任务实时性要求[11].
值得关注的是,FPGA基于部分动态可重构功能,可以根据运行环境的变化加载具有不同冗余结构的执行方式,这种方法称为自适应故障缓解(adaptive error mitigation, AEM)[12].文献[13-14]介绍了FPGA自适应故障缓解方法,但它们没有分析系统在辐射环境中的可靠性,也没有考虑评估辐射水平.文献[15-16]提出利用片外监测器对辐射进行监测,代价是增加了体积和功耗,并且没有提出对任务进行自适应容错设计.文献[9]提出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自适应地调整可编程器件的冗余方式,但该方法采用了粗粒度的容错方式,仅考虑将片上任务全部部署为一种冗余方式,如双模备份和三模冗余.文献[9,12-16]的研究没有考虑任务对可靠性要求的差异,简单采用统一的冗余方式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甚至由于资源限制造成计算性能低下并降低系统可用性.针对该问题,从每个任务的可靠性要求出发,结合外部辐射水平进行容错冗余设计,兼顾实现了任务的高可靠性、高时效性和片上资源的高利用率.
2 SEU辐射水平评估
2.1 基于BRAM的辐射水平监测器
辐射水平采用BRAM监测器进行监测评估.基于BRAM对SEU高度敏感的特性,将片内BRAM内嵌块作为SEU监测器的核心部分,用于感知单粒子翻转.同时,XILINX公司的BRAM可以开启自带的ECC校验功能,纠正任意单位翻转故障或监测任意双位翻转故障[17],这样可以将所发生的翻转故障进行记录.
片上BRAM主要分为3种:锁定BRAM、未使用BRAM和已使用BRAM.其中,锁定BRAM一般存在于锁定的IP核和嵌入式微处理器中,无法访问修改不能作为辐射监测器使用.已有的方法仅采用未使用BRAM作为辐射监测器[18],这样整个片上的辐射监测器数量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而辐射监测器的密度直接影响对外部辐射水平评估的准确性.当选取少量BRAM配置为监测器时,无法保证辐射水平评估的准确性;而选取大量BRAM配置为监测器又会影响用户逻辑功能的实现.
为了既保证辐射水平评估的准确性,又使得更多的BRAM资源用于配置用户逻辑功能,本文改进了现有的BRAM监测器.配置开启BRAM真双端口结构,一个端口用于配置用户逻辑功能,它与不带ECC的非擦除BRAM资源有相同的功能,可在1个周期内执行读取和写入操作;另一个端口用于连接故障统计单元,这样可以并行执行故障统计和常规BRAM访问.同时,在BRAM内部配置了清理、纠错和计数器单元,用于辐射监测并校正翻转故障.其中的ECC是实时执行的,可以将所有翻转次数累加到计数器,并将统计的数值单独输出到故障统计单元.通过这种设计,一个完整的BRAM监测器可以在实现用户逻辑功能的同时对翻转故障进行监测和计数,这样可以最大化地生成整个FPGA片上的辐射监测器数量,保证辐射水平评估的准确性.
2.2 辐射水平评估方案
BRAM监测器是辐射水平评估中的核心器件,同时还包括故障统计单元和故障计算单元,整体SEU辐射评估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Fig. 2 Radiation evaluation function module diagram图2 辐射评估功能模块图
BRAM监测器分布在片上动态可重构区域,故障统计单元位于静态区域,故障计算单元部署在上位机,BRAM监测器需要被BRAM控制器进行管理调用,故障统计单元和故障计算单元通过PCIE总线进行通信,整体连接示例如图3所示.
监测周期为1次单事件效应(single event effect, SEE)周期,BRAM监测器在设定周期内实时监测SEU并在计数器中累计发生的粒子翻转次数(1次单位或双位翻转只计数1次,1个周期内如发生多次翻转进行累加),完成1个统计周期后,BRAM监测器将这些计数器的值写入故障统计单元.每个辐射监测器带有ECC BRAM刷新器,如果是单位SEU,在向计数器累加计数的同时会自动校正翻转,缓解BRAM中的故障.故障统计单元在1个统计周期完成后将所有BRAM监测器中监测的故障数量传输到故障计算单元.故障计算单元放置在上位机端进行故障翻转率计算并以最坏情况评估片上可重构分区可能发生故障的数量,并将结果输送到总控制单元,为自适应调整任务的冗余方式提供依据.
辐射水平强度用位翻转数Pbu表征,其指一次SEE周期内发生单/多位翻转的总数BSEE与所有BRAM监测构成总的位数Ball的比值,再乘以106量化为每Mb下发生翻转的数量,单位是FIT/Mb,表示可编程器件工作1个SEE事件周期中每Mb存储位发生位翻转的数量[19],具体公式为:
Pbu=BSEE/Ball×106.
(1)
3 任务可靠性等级评估策略
3.1 预评估策略
任务的可靠性评估策略是对每个片上任务的可靠性等级进行分级,这是实现以单个任务为粒度自适应匹配冗余方式的前提.假设一次SEE中,各个任务对应的执行区块内发生故障的次数不大于一次,假定所有任务实现一次故障后容错,满足可靠性要求体现为任务在截止时间前成功执行,因此可以以任务执行周期的松弛度时间作为可靠性等级的判别条件.据此将任务的可靠性级别设定为3个等级,分别是实时可靠性级别(A类,松弛度时间为0)、低延时可靠性级别(B类,松弛度时间小)和高延时可靠性级别(C类,松弛度时间大).实时容错级别的任务满足故障屏蔽、一次故障后任务不间断的要求;低延时容错级别的任务不具备故障屏蔽的能力,在故障后的较短时间内恢复并继续执行任务;高延时容错级别的任务则是在故障后允许一定时间间隔再继续执行任务.为满足设定的可靠性要求,它们对应的冗余方式分别是三模冗余、双模冗余和单模执行.
此外,任务类型明确规定是实时容错级别的任务,其必须满足故障屏蔽和一次故障后任务不间断的要求,对应的冗余方式直接采用三模冗余.没有明确给定任务类型,就需要采用可靠性评估策略对任务进行分级.为了进一步推导可靠性评估策略,引入任务失效时间和松弛度时间的概念,如图4所示:
正常情况下,任务的最长可执行周期时间等于任务执行时间加松弛度时间,即
Texec_cycle=Texec+Tslack,
(2)
其中,Texec_cycle为任务的最长可执行周期,Texec为任务的正常执行时间,Tslack为松弛度时间.当有故障出现时,松弛度时间可用于处理故障,但是当松弛度时间小于故障处理时间就会使得任务的实际完成时间超过任务的截止时间,会破坏用户体验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风险.此处任务故障后的处理时间定义为任务失效时间:
Tfailure=TF+Twait,
(3)
其中,TF表示故障后必要的容错时间,Twait表示监测到故障后可重构管理模块对其进行处理前的等待时间.判断Tslack与Tfailure的大小关系是对任务进行可靠性分级的关键,目的是使得任务失效时间小于任务松弛度时间,旨在保障任务的成功执行.其中Tslack对于每个任务来说是个定量,而Tfailure则与该任务采取的冗余方式和系统整体运行情况相关.冗余方式直接关系到容错时间开销,系统运行所处的辐射环境及处理器执行时间都会影响到故障处理所需的等待时间,本文不考虑可重构模块本身的通信延时和开销,则Twait由当前故障模块的数量和全体任务的冗余执行方式决定.任务未分级时对应的匹配方式无法确定,此时Twait只与故障模块的数量有关,其中故障模块的数量直接受到外部辐射强度的影响.
对于三模冗余方式来说,一次故障后任务不间断,即TF=0,可以不立即对故障进行修复,此处Twait=0;对于双模热备份,考虑故障模块定位的时间,TF等于故障定位时间TL,需要通过可重构管理模块进行比特流回读故障定位,此处Twait为等待可重构管理模块处理的时间;当采用单模执行时,TF包括任务恢复时间Trec和执行状态复位时间Trs,由于需要通过可重构管理模块对功能进行重配置,此处Twait为等待可重构管理模块处理的时间.
Twait与当前的故障模块数量相关,按最坏情况考虑,如果有大量的故障模块需要处理,则假设某个故障模块会等待之前故障模块全部处理完成后才得到处理,故障模块的数量与所处工作环境辐射强度直接相关.工作环境中影响任务执行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是辐射,不同辐射强度基于片上BRAM块单粒子翻转率进行统计,由于BRAM对单粒子效应的高敏感性,将BRAM内嵌块作为监测器,用于感知单粒子翻转.
若采用的FPGA配置存储位容量为a(单位为Mb),位翻转数Pbu为λ(单位为FIT/Mb),可编程器件的敏感单元所占比例为μ,那么该配置区块内出现软故障(soft error rate, SER)的数量为
CSER=aλμ.
(4)
在得到CSER后,按照最坏情况估计一次SEE造成的故障分散发生在不同分区,则Twait进一步量化为
(5)
其中,CSER向上取整表示最大可能发生的故障数量,Tconf为模块平均重配置时间.如果任务执行周期内的时间满足关系:
Twait+Trec+Tls≤Tslack,
(6)
那么该任务可靠性级别为高延时可靠性级别.如果不满足式(6),检查其截止时间是否满足:
TL+Twait≤Tslack.
(7)
如果该任务满足式(7)时序,那么该任务属于低延时可靠性级别;如果该任务时序要求不满足式(7)或任务类型设定为实时可靠性级别,那么该任务分类为实时可靠性级别.
3.2 评估策略优化
3.1节中所述的方法策略初步实现了任务的可靠性分级,但当前任务分级后对应匹配的冗余方式可能会影响实际的等待时间,Twait可能会随着匹配三模冗余方式执行任务的数量增加而降低,部分任务的可靠性等级也可能发生改变.基于此,本文提出优化匹配算法(optimize matching strategy, OMS)对预评估策略进行优化,在满足任务可靠性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任务的可靠性等级,从而改变部分任务匹配的冗余执行方式以降低总体资源开销,优化匹配算法的伪代码如算法1所示:
算法1.优化匹配算法OMS.
输入:初始任务集Φ(Φ=ΦA∪ΦB∪ΦC,其中ΦA,ΦB,ΦC分别表示A类、B类、C类任务集合,ΦA={taskA(i)},ΦB={taskB(j)},ΦC={taskC(k)},i,j,k=1,2,…)、初始资源量R(R=3×ΦA.size()+2×ΦB.size()+ΦC.size())、位翻转数λ;
输出:优化后的任务集Φ′、优化后的资源量R′.
①max=aλμ;/*计算当前辐射条件下可能
发生的最大故障数量*/
②N=ΦB.size()+ΦC.size();/*计算当前执
行双模和单模冗余的任务数*/
③ ifN 数和最大故障数量的关系*/ ④Twait=Tconf×(max-N-1);/*重新计 算等待时间*/ ⑤ListB[]=Sort(ΦB.Tslack);/*B类任务按 照松弛度时间大小降序排列*/ ⑥ListC[]=Sort(ΦC.Tslack);/*C类任务按 照松弛度时间大小降序排列*/ ⑦ loop do/*遍历B类任务中是否存在可以 降级的任务*/ ⑧ if (ListB[i].Tslack>Twait+Trec+Trs) do ⑨taskB(i)→taskC; ⑩ ifi==last-1 do/*判断是否B类任 务的最后一个*/ 可以降级的任务*/ 有任务的可靠性是否满足要求*/ 到辐射造成故障的初始块数*/ ΦC′;/*更新A类、B类、C类任 务集合并输出*/ 2×ΦB′.size()+ΦC′.size(); /*更新总的资源量并输出*/ C类任务集合并输出*/ ΦB′.size()+ΦC′.size(); /*更新总的资源量并输出*/ 预设定任务的可靠性级别后,将重新计算目前分级匹配策略下的故障处理等待时间Twait,该时间不只与辐射水平相关,也与采用三模冗余的任务数量相关,因为以三模冗余执行的任务不需要故障后立即处理,间接影响了Twait.当Twait减小后,其中某些任务的可靠性等级可以考虑降级,从而减少总体资源,达到优化资源的目的.算法1的行①计算当前辐射水平下可能发生的最大故障数max;行②将预评估策略的双模和单模执行任务数相加得到N,N和max共同决定了Twait是否发生变化;行③~是Twait发生变化后的优化过程,其中行④重新计算了Twait,行⑤⑥分别对B类、A类任务按照各任务的slack进行排序,保证拥有较大slack的任务先考虑降级;从行⑦开始,对所有B类任务重新进行级别判断,由于先执行A类任务降级会再次改变Twait值,因此从B类任务优先开始.如果B类任务满足式(6)的时序关系,则将B类任务降级为C类任务,然后依次对B类任务判别,其中只要有一个B类任务不满足式(6)的时序,则跳出循环,同时将B类、C类任务集更新并输出更新后的资源总量,算法结束.如果全部B类任务满足式(6)的时序,则从行开始对A类任务进行判别,依次看A类任务是否满足式(7)的时序关系,注意每当一个A类任务满足式(7)的时序时,并不先将其转换成B类任务,因为每一个A类任务的减少也可能会影响到Twait值,此时需要重新计算Twait值.观察当前Twait值是否满足其他任务的可靠性要求,如果满足则对当前A类任务降级,如果不满足则跳出循环,同时更新A类、B类、C类任务集并输出更新后的资源总量,算法结束.如果A类任务依次满足式(7)的时序关系并顺利降级,则当A类任务遍历到第j个时(j值等于辐射造成故障的初始块数),跳出循环,更新A类、B类、C类任务集并输出更新后的资源总量,算法结束;行是Twait未发生变化的情况,当前不需要对预分级结果进行优化. 设定FPGA片上动态可重构分区数量为25个,Tconf=5 s,Trec=Trs=TL=3 s.共有10个任务,其中任务类型属于实时容错级别的任务有2个,直接选择三模冗余的方式执行,其余任务的松弛度时间分别是10 s,15 s,15 s,20 s,20 s,30 s,30 s,30 s.设定当前辐射强度最大可影响分区数量是3个,根据本文的式(5)可以计算出Twait=10 s.将Trec,Tls,TL,Twait分别代入式(6)(7),经过计算和汇总得到A类任务数为3,B类任务数为2,C类任务数为5.将A类、B类、C类输入算法1,当前资源需求是18个动态可重构分区,判断得到当前任务执行方式不影响实际等待时间,A类、B类、C类任务的数量不变.当辐射强度增强,设定当前辐射强度最大可影响分区数量是5个,根据本文的式(5),可以计算出Twait=20 s.将Trec,Tls,TL,Twait分别代入式(6)(7),经过计算和汇总得到A类任务数为7,B类任务数为0,C类任务数为3.将A类、B类、C类输入算法1,当前资源需求是24个动态可重构分区,判断得到当前任务执行方式会影响实际等待时间,此时最多影响3个任务的等待时间,经过算法优化得到A类任务数为6,B类任务数为1,C类任务数为3,此时资源需求是23个动态可重构分区,在保证相同可靠性的前提下节约了资源. 实验首先验证了BRAM监测器数量与辐射水平评估准确性的关系,旨在证明利用改进BRAM监测器的方式可以在片上最大化地构造监测器,以提高对外部辐射水平评估的准确性;其次验证了所提出的FTDSR针对FPGA在辐射水平变化条件下的可靠性,可保证任务完成的情况,并与目前常用的4种片上容错方法[14,16,20]进行对比: 1) 全任务的自适应方法(F-Strategy).片上所有任务随辐射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运行方式,在辐射水平正常情况下采用单模方式运行,在辐射水平较坏情况下采用双模方式运行,在辐射水平最坏情况下采用三模方式运行. 2) 全三模冗余方法(S-TMR).无论何种辐射水平,片上任务均采用三模冗余方式运行. 3) 全双模热备份方法(S-DWC).无论何种辐射水平,片上任务均采用双模热备份方式运行. 4) 全无冗余方法(S-NOR).无论何种辐射水平,片上任务均采用单模方式运行. 为了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使用仿真实验来评估上述4种片上容错方法.仿真实验代码采用Python语言编写,运行环境采用x86-64位Windows 10操作系统,硬件配置为i7-9750H CPU @2.6 GHz,16 GB内存容量.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改进的BRAM辐射监测器和任务冗余结构的动态变换均已经在Z-7010-XC7Z010片上实现.为了进一步量化实验结果,选取2个指标进行对比: 1) 可靠性.辐射水平动态变化情况下,容错方法保证片上任务成功完成的概率. Reliability=1-γμ, (8) 其中,γ是辐射故障率,μ是容错冗余策略不满足任务可靠性级别的任务数量与全部任务数量的比值. 2) 任务完成量(amount of tasks completion, ATC).片上资源量给定时,容错方法在理论条件下确保最多可以完成的任务数量. 为了证明实验的有效性并符合现实情况,选取Benchmark常用基准中的任务B1到B20作为基准任务[21],并在此基础上对任务的类型、执行时间和截止时间等参数进行不同的设置,共生成100个实验任务,将其分为10个集合(组),每个集合有10个任务.实验设计了3个不同等级的辐射强度,分别是正常辐射强度、较坏辐射强度和最坏辐射强度.每个集合的实验仅更改一个变量,同时保持其他参数不变,采用不同的任务集运行10次取平均结果. 基于未使用BRAM和已使用(未锁定)BRAM构造片上监测器,一个BRAM监测器可以覆盖36 Kb的块,Z-7010-XC7Z010器件PL端共包含2.1 Mb(60个BRAM)容量的BRAM资源,最多可以配置60个BRAM监测器.表1表明了SEU检测率与片上监测器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监测器数量越多,检测率就越高.基于改进方法,PL端配置位在未大量使用锁定IP核的情况下可以最大化实现片上监测器,意味着可以通过评估监测器信息较为准确地评估当前辐射水平,从而为自适应容错提供必要的参考.同时,由于监测器工作基本不影响用户功能的实现,因此几乎不会额外造成片上资源的浪费. Table 1 SEU Detection Rate of BRAM-Based Radiation Monitors in Different Radiation Modes表1 不同辐射强度下基于BRAM辐射监测器的SEU检测率 表2反映了不同容错方法具备的功能,分别从容错能力(fault tolerance capability, FTC)、辐射水平评估功能(radiation level evaluation function, REF)和动态自适应容错功能(dynamic adaptive fault tolerance function, DAF)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FTDSR方法相比S-NOR,S-DWC,S-TMR具备更多容错相关功能.尽管F-Strategy也具备相同的功能,但其无法满足单个任务对可靠性的要求并通常造成额外的资源浪费. Table 2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aultTolerance Methods表2 不同容错方法的功能特性 不考虑片上资源限制,不同容错方法可提供的可靠性随着辐射水平加剧的变化情况,如图5所示.其中,FTDSR和S-TMR在所有辐射条件下均可以100%地保证任务成功执行,但其根本原因不同,图5中2个线条重叠且位于纵轴最大值.S-TMR对所有任务采用三模冗余执行,可以保证在不同辐射水平下所有任务的可靠性要求;FTDSR则是根据每个任务对可靠性的要求在不同辐射水平下动态调整冗余方法,从而保证所有任务的成功执行.F-Strategy由于在正常辐射水平和较坏辐射水平下分别采用单模和双模冗余执行任务,有一定的概率会导致任务的失败;而在最坏辐射水平下,对全部任务均采用了三模冗余执行,所以可靠性达到了100%.S-DWC和S-NOR的可靠性会随着辐射水平的加剧而进一步下降,尤其是S-NOR在最坏辐射水平时只能保证不高于80%的任务成功执行,这是由于随着辐射水平的加剧会引发更多的故障并在短期内无法对所有故障任务进行容错,进而导致任务执行失败. Fig. 5 Reliability provided by various strategies under different radiation levels图5 不同辐射水平下不同策略的可靠性 不同容错方法在不同辐射水平条件下执行任务需要的资源开销,如图6所示.可以明显看出S-TMR方法所需的资源量是最大的,这是为保证任务的高可靠性付出的资源代价,相比较来看,FTDSR在提供相同可靠性的前提下只需要S-TMR策略平均60%的资源开销,足以证明自适应冗余方式的优势.辐射强度在正常和较坏水平时,FTDSR的平均资源开销略高于S-NOR和F-Strategy,但可以提供更高的可靠性;相对于S-DWC,FTDSR则拥有更低的资源开销和更高的可靠性.尤其是在辐射强度达到最坏情况下,FTDSR与S-DWC和S-NOR相比更具优势,在资源开销增加10%的情况下,提高了20%以上的可靠性. Fig. 6 Resources required by various strategies under different radiation levels图6 不同辐射水平下不同策略所需的资源量 Fig. 7 ATC under different radiation levels图7 不同辐射水平下的任务完成量 资源受限条件下,图7反映了5种容错方法在不同辐射水平下可以完成的最大任务数量.由于S-TMR可以在任何辐射水平下满足任务对可靠性的要求,因此其可完成任务的数量只与片上资源呈正相关,所以在资源一定时其完成任务的数量保持不变,但是在辐射水平较低条件下,该方法的短板非常明显.相对而言,S-DWC和S-NOR在辐射水平较低时还具备一定优势,一旦随着辐射水平的加剧,它们可以完成的任务数量会明显下降.F-Strategy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S-DWC和S-NOR方法的不足,但全体任务随着辐射水平的变化而同时改变冗余方式,也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开销,从而限制可以完成的任务数量.FTDSR方法不同于F-Strategy方法对全体任务冗余方式的改变,而是针对单个任务在不同辐射水平下的可靠性要求进行细粒度的冗余匹配,兼顾了可靠性和资源效率,从图7中可以看出FTDSR在任务完成量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平均比其他4种方法高出57.2%. 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FTDSR与目前常用的4种FPGA容错方法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可以随着辐射水平的变化动态自适应地为单个任务匹配相应的冗余策略,兼顾了系统高资源利用率和高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目前常用的FPGA容错方法很少考虑辐射水平变化对任务可靠性的影响,直接为片上任务加载三模冗余方式执行,尽管满足较高的可靠性要求,但往往造成极大的资源开销.本文提出的FTDSR方法随着辐射水平的变化评估每个任务的可靠性等级,以单个任务为粒度动态自适应地匹配相应的冗余方式,兼顾了系统资源利用率和高可靠性要求,同时改进了基于BRAM的辐射监测器,最大化地构造片上BRAM监测器来提高辐射水平评估的准确性. 未来的工作可以分析辐射对片上故障分布的影响,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估该环境下任务所在执行模块发生故障的概率,或者在给定资源条件下对任务匹配策略进一步优化,实现更有针对性的容错设计. 作者贡献声明:李泽宇负责提出研究方案和论文撰写;王泉负责方案设计和论文修订;杨鹏飞负责实验设计和论文撰写;许志伟负责论文修订;梁金鹏和高歌负责实验执行和论文修订.3.3 示例分析
4 实验验证与分析
4.1 实验方案设计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