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出导向为基础的英语写作思辨能力培养方法探究
2022-07-12郝磊
郝 磊
(潍坊科技学院,山东 寿光 262700)
一、引言
由于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转变,所以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教学变革,逐渐朝着创新能力培养与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相关学者在研究高校英语教学的时候都会提到思辨能力培养,分析原因主要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的永恒命题,并不仅仅是因为思辨是英语教育的特有属性,相反,它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核心目标,且研究还发现,高校学生普遍缺乏较好的思辨能力,尤其体现在英语写作上,立意不高、内容空洞、观点陈旧等问题层出不穷,学生大多表现出严重的思维欠缺,怎样在方法论指导下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设计,改善学生写作思辨能力缺乏的现状是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关键。
二、理论基础
(一)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是由中国学者创建,其目的是解决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学用分离”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提出了“学用结合”的概念,将教学顺序调整为“输出—输入—输出”,着重突出“学习输入”和“实践产出”的有机结合。该理论经过五次修改后于2018年再次修订,重新定义教学假设、教学理念和教学流程之间的关系,用教学假设来高效支撑教学流程,用教学理念为教学流程、教学假设提供方向,用教学流程实现教学假设和教学理念[1-2]。
在产出导向法教学实践中,教师主要通过分解每个教学单元来实现实践目标的产出,将每个单元分为多个小产出目标和一个大产出目标,前者主要通过设计驱动—促成—评价来循环完成,后者主要是依靠完成一个个小产出目标来完成。由此可见,产出导向法的主要内容就是“驱动—促成—评价”,在驱动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产出任务的困难性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产出任务的设计要在能够提供新知识的前提下更多地加入挑战性,着重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促成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学生选择性学习的能力并练习实践产出,学生通过驱动阶段的学习接受到英语基础知识、语言技能,然后在促成阶段练习批判性思考、分析和评价课文论点与论据,将其内化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并形成具有相关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且较为清晰的产出成果,着重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等情感特征;在评价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产出任务完成情况做全面评估,逐渐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正意识与勇于接受意见的勇气,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发展。
(二)思辨能力
关于“思辨”的最早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国家,不同的学者对思辨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有学者认为,思辨是个体在某一种假设、信念和依据基础下,对进一步推导出的结论所产生的一种持久、积极且兼具周密性的思考;还有学者认为,思辨是个体在相信或已经确定一件事物的前提下所进行的理智兼具反思性的思考[3]。简单来说,思辨是一个反复思考并调整自我认知的过程,主要通过后天学习和联系养成,因此将其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便需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猜想、积极求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能简单地批判或否定。
三、高校英语写作思辨能力培养方式
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融入思辨能力的方式有两种,第一,融入式教学,直接将思辨能力作为显性因素列入教学目标中,并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向学生明确告知教学目标中有培养思辨能力的一项,还可以具体到思辨能力中的某一项具体能力;第二,沉浸式教学,思辨能力作为隐形教学目标存在,但会在学科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学习中全面渗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具体教学中可以直接按照产出导向的三个环节进行,在驱动阶段通过微课、短视频、文本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完成自主预习,着重掌握文本背景知识以及话题的相关英文知识,培养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归类、比较和分析,初步起到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作用;在促成阶段,通过教学集中输入和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结合指导学生选择性学习,着重掌握文本中的语言表达形式与语言技巧,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中的分析、推理和评价;在评价阶段采用自我评价、生生互评、教师总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评估语言运用准确性、语篇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自我反省、相互检验的能力。总的来说,高校学生大多已经具备很好的英语基础,此时不论是采用显性融入还是隐形渗透都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显性融入能够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评估自己的思辨能力提升情况,隐形渗透则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挖掘语言知识背后的思维变化。
四、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校英语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教学目标
个体在反复思考问题并构建认知活动中所形成的成果需要通过语言表达来呈现,因此可以认为思辨能力提升与语言技能发展相辅相成。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思辨能力融入语言基础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一个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另一个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将目标细化到每个教学单元中,首先明确单元产出活动所对应的语言和思辨能力目标,然后明确是将语言能力作为显性目标还是将思辨能力作为显性目标,如果选择语言目标,则要着重训练产出任务所对应的具体知识点和技能,确保学生在学习后达到目标要求,如果选择思辨能力,则教师需要先详细了解课程整体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确保学生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并对应整体目标了解提高思辨能力的必要性,并逐渐掌握自我反思、自我监控的能力[4-5]。
(二)教学任务
在产出导向法中,任务属于核心要素,通过创建交际情境来体现交际潜在价值。这里以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真实案例为参考,分析教学任务的设计。该案例是关于公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学生需要站在公司管理者或基层员工的角度寻找解决方法并给出下一步意见,用书面报告的形式呈现。在这样一个案例的教学任务设计中,结果不是教师首先关注的重点,思辨过程才是,因此任务难度需要逐渐增加,并确保各个环节具有关联性,也就是说,后一个任务最好在前一个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进行,任务安排前后关联、难度层层递增[6],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详见表1):
表1 商务案例分析报告写作各阶段任务和思辨能力教学目标
第一,学生需要完成案例阅读并明确自己需要完成的最终任务问题。阅读可以采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式,先泛读大致了解案例的商务背景及公司梗概,再精读梳理案例中的关键信息,进而判断核心问题并找出问题的主次。从思辨角度分析,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识别、归类和阐述能力。
第二,学生需要分析问题并探究原因,主要针对上一阶段找出的主要问题,探究其表面原因和内在原因、客观事实和主观看法,其中客观事实的探究主要是为原因和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寻找具体论据,而主观看法则有助于学生了解某一个具体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在明确了上述内容之后能够为解决方案的提出奠定基础[7]。从思辨角度分析,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运用思辨分析技能,即比较、区分和阐释。
第三,学生需要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上一阶段的问题分析之后设想出所有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预测出方案实施后可能遇到的阻碍,选择最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将其作为中心观点并加上可以论证的论据,注意论据呈现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从思辨角度分析,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组织论据、推断和论证等多种推理技能。
第四,学生需要反思方案的细节并最终形成报告,通过综合评估上一个阶段的方案,参考案例中公司的当前生产经营状况分析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全面分析自己在论证过程中的深刻性和严谨性,包括核心论点的选择是否有价值和高度、核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内容是否具有广度和深度等[8],如果发现有逻辑上的错误或分论点、论据存在不合理情况应当及时调整,以最大限度确保最终形成的案例分析报告的完整性。从思辨角度分析,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思辨能力中的评价技能。
(三)教学过程
以产出导向法为基础,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写作作业作为产出内容,重点将思想观点化为驱动力,教学活动的设计也可以以学习为中心,设计各种思辨技能关联环节,尤其是在“促成阶段”,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作为产出内容,并在“评价阶段”之后要去学生完善最终需要提交的报告,将其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产出成果。
教师为确保可以高效完成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两个问题:首先,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怎样的帮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活动开始前让学生先对写作思辨能力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并根据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在输出驱动条件下提供促成产出的合理内容输入,确保学生能够在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同时提高思辨能力[9]。还是以商务英语中的案例分析为例,相比于其他学科,商务案例分析写作较为复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案例,参照互联网上其他类似的案例和材料,配合案例本身的分析、阐释过程更加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思辨的热情,逐步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完成更加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例如可以采用问答讨论法,围绕案例分层设计兼具挑战性和思辨性的问题,并通过个人独立完成、合作讨论完成两种方式来诱导学生思考。问题内容可以包括案例背景、主要问题、客观事实、作者主观看法、客观事实与主观看法的关系、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具体解决方案、支持方案的论据等[10],问题的提出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以起到引导学生思考的目的。另外,教师也可以将思维导图作为促成阶段的产出成果,帮助学生梳理散落的案件信息并准确找到核心问题、论点、论据等,将思考分析的过程具象化呈现。其次,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情况,并有效引导学生对写作作品提出修改意见。在产出导向法中,评价阶段主要是为强化前面的学习阶段并尽可能让其更加深入的过程,需要兼具评估和反馈两种功能,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完成自我评价与修改、同学互评和提出修改意见、师生合作评价等环节,思辨质量评价可以从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五个方面进行(详见表2),同时这五项指标也可以作为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反思自己写作思辨情况以及评价他人写作作品的参考,重点监控自己思辨技能的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主观能动性,并逐步尝试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性。
表2 商务案例分析报告写作中的思辨质量评价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世纪人才观的影响下,思辨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较好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迁移能力与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受益终生。在产出导向基础下,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各个环节中都融入了思辨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