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探析

2022-07-12三亚广播电视台颜翔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受众内容

■ 三亚广播电视台:颜翔

基于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化手段已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促使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愈发便捷。可见,传统新闻节目和新媒体有机融合,是必然趋势。此种融合并不是在节目原有形态上展开修补与技术叠加,而是立足创新思维,使节目真正做到“改头换面”。

1.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优势

首先,扩大新闻受众范围。从本质角度而言,融媒体为上班族提供了诸多选择性,上班族可根据自身时间观看所需节目,与此同时,也为一些不喜欢看广告,但是热衷网络的青年群体提供了灵活多变的观看方式。针对一些电视节目未能完全覆盖的区域,也因为融媒体的发展进步,拥有了观看新闻节目的平台。其次,有助于为现场直播提供所需途径。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现场直播可呈现事件发展整个过程,强化观众参与感。在融媒体时代下,电视节目进行现场直播,既能拓展传播渠道,又能高效整合信息资源,将新闻内容直接传达给受众,引起群众共鸣。

2.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融合特征

2.1 内容生产

第一,融合后不同内容与形式的新闻节目均可在同一平台进行运营,内容融合具有两种取向:第一种,独家性内容解析;第二种,集成性内容整合。在融合过程中,内容与观点是“主角”,逐渐超出信息本身占有的地位。基于融媒体时代下,人人均是信息资源的传播者,信息如洪水般吞噬着人们,而观点的生产者作为信息洪流中的“堤坝”,利用观点分析、拦截、阐释信息,如此便产生一批“新受众”,这些受众从最初被迫接受媒介提供的各种信息,转变成为媒介平台提供数据信息,逐渐开始消费运用新媒介。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自媒体”一词耳濡目染,即指在科技快速发展时代下,每个人均可成为媒体人,即便不是专业从业者,但拍过的新闻或有趣的视频段子,均能获得大批粉丝与点击量,可见,“受众”渐渐成为“用户”。以往广电媒体内容主要由专业人士提供,但融媒体时代内容贡献者是专业人士和用户结合。当前,越来越多的节目内容是源自微博、抖音和电商网站等,有效激发了网民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自我才智,推动网络发展日渐繁荣。

2.2 受众特征

从传播学角度而言,受众即指大众传播活动的接收者、媒介使用者与接触者。作为传播环节中的关键环节,受众决定着节目传播效果。在了解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社会受众前,可从下述受众观入手:首先,社会群体成员。“大众社会论”提出,受众是大群原子结构、分散且无保护的个体。在大众传媒有方向、有组织、有目的的传播活动前,受众处于被动位置,缺少抵抗力。此种观点被称之“魔弹理论”。其次,由著名传播学大师所提出的受众观,从市场角度入手,认为受众是媒体或是讯息指向且具备潜在消费的集合体,将受众看作市场竞争形成的产物,创新了受众理论,为日后学者探究大众传播受众内容提供了扎实理论支撑。然而,因受众在媒介信息传播中并不只是消费群体,其同样具备传播信息的能力与权力,可参与社会事务发展决策。从消费内容上来看,传播受众和实体物质受众存在本质差异,因此无法简单的立足市场角度区分受众。

3.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现状

3.1 垄断优势弱化,传播空间局促

以往,新闻节目传播只依靠传统电视媒体,社会群众在观看节目时,选择性受限,长此以往,社会群众就会创建起习惯性“思维模式”,即指电视播哪些节目,受众就观看哪些节目,导致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十年如一日,缺少创新,不改革、不谋进、不升级。伴随社会发展变迁,受众群体逐渐产生审美疲劳,对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关注度逐渐降低。特别是在融媒体时代下,以电视媒体为主要传播路径的节目鲜有问津,垄断优势几乎消溃。在此种形势下,新闻节目与传播路径创新呼声高涨,媒体融合也逐渐变成电视媒体工作者的关键点。

3.2 节目创新片面,过于重视内容

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新闻节目探究融媒化的目的不可只停滞在“融合”层面。随着“融媒”口号的提出,部分电视媒体为了彰显“融煤”特色,仅仅是将新媒体技术手段简单叠加或应用在电视新闻节目报道中,盲目向群众呈现演播室内与相关人员利用的“新型设备”和“二维码”,未能从思维层面将电视新闻节目融媒体化改造,更何况提高节目质量。殊不知,内容优质与用户参与是新闻节目提升品质的根本,并且二者联系密切,同时,这也是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生产的重点所在。

3.3 传播时效落后,受众分流严重

继《新闻联播》在网络客户端与移动客户端播出后,我国各地区电视台也均积极响应,将新闻节目同互联网资源有机结合,提高节目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譬如,针对三亚地区《三亚新闻》来讲,节目开通了手机移动APP以及网络客户端等传播渠道,拓展了受众群体覆盖面,社会反响较好,深受基层群众欢迎与喜爱。但是,传统新闻节目从内容采集、内容整理、内容制作与后期播出,整个流程需要耗费诸多时间和精力,若涉及时事新闻与群众亟需解决的事情,以往媒介传播模式难以保证时效性,极容易出现在节目播出时新闻事件失效的现象。此外,在融媒体时代下,群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呈现出多元化,人人均能成为新闻信息的发布者,依靠数码设备与智能手机就可在短时间内将相关新闻事件传输到网络平台,此种传播方式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的传播时效。可见,改革电视新闻节目播出形式、拓展其播出路径,是各地电视台面临的主要问题。

3.4 体制落后僵化,专业人才缺少

我国多数传统媒体尚处在事业属性且企业化运作的固化框架下,虽然稳健有余,但缺少生机活力,无法适应融媒体时代发展需求。比如,针对管理行政化而言,体制僵化同媒介生态发展特征背道而驰,其区域化管理缺少完善性,基于此情况下,传统媒体整体性与互动性大打折扣。近些年,尽管我国不断颁布与电视新闻节目有关的管理政策,然而如若想保证电视新闻节目实现长足发展,亟需完善此行业的法律空白。从制度支持上而言,国家相关组织也相继出台了与新闻媒体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但因事业单位制影响,多种角色汇集为一身,致使电视媒体行业法律法规在具体落实时,会受到政府组织或区域利益的影响,由此即便在具备完备法律法规的基础下,电视新闻依旧难以借助社会文化资源,全面展示自身公平性与公正性。此外,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人事结构与体制定然会受到严重冲击,不管是运营思维、制作方式、话语形态,还是采访模式,均发生了全新变化,从本质上对电视新闻节目制造者提出更高层次要求,既要求相关工作者改变制作理念,又要求他们掌握现代化专业技术。现实状况却差强人意,电视新闻专业人才不足,且流失情况严重,特别是缺少高质量传播策划人才,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电视媒体节目的后续发展。

4.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

4.1 整合媒体信息资源

新媒体信息量与更新速度要远超于传统电视媒体,若想让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崛起,必须加强和新媒体的整合,积极共享信息资源,及时更新信息。电视媒体应依托新媒体平台拓展节目内容来源,高效加工共享资源,为社会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电视新闻节目。比如,三亚《第一民生》节目,在共享内容、信息资源上具有诸多可取之处。《第一民生》播出时间是周一至周六,扎根三亚,立足全岛视角,关注百姓生活,其以“第一民生,为民而生”作为栏目宣言。因此,节目定位要求获取丰富多样的一手节目资源作为支撑,传达百姓舆情,倡导新闻理念,描绘生活色彩,使观众能在看节目的过程中,解决自身难题。所以,电视媒体内容来源不应只局限于记者收集的信息,更要从微博、微信以及门户网站等多种新媒体中获取。节目编辑工作人员要从不同媒体中挑选出符合本节目的信息,通过润色编辑后播放给观众。针对部分紧急突发事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及时确定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将信息快速传递给社会受众。另外,基于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节目还可收集群众手机录制以及微信转载资源,有效扩展节目内容来源,降低采集信息耗费的成本与时间,进而提升节目时效性。

4.2 创新改革节目形式

新闻节目收视率提升的基础条件就是求新和求变,当前,我国地方电视各出奇招,在节目内容方面大做文章。譬如,针对三亚地区电视台而言,其增添了百姓实事栏目,增添了群众互动环节,甚至还有些电视新闻节目增添了现场服务栏目,邀请知名人士,解决社会群众关注的各种民生实事和问题。这种新颖别样的节目内容深受群众青睐,既提升了节目收视率,又形成强烈社会反响,从而为三亚地方电视台树立正面形象。可见,创新节目内容,完善节目制作形式,拓展节目播放渠道,是新闻媒体工作人员面临的主要任务。特别是针对新闻制作来讲,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借鉴其他电视台的优秀经验,依托手机APP或是网络客户端和线下观众构建良好的新闻互动格局,促使节目主持人、做客嘉宾与受众群体实现远程互动,增大节目创新性,提高节目影响力,从而为电视台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4.3 重视新闻节目时效

伴随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们在享受良好物质生活的基础上,逐渐将关注焦点向精神生活转移,而新闻节目是创造社会价值与实现个人价值的主要精神源泉,是现代人们茶余饭后的精神享受与寄托。然而,时代进步,科技发达,社会群众的关注热点也出现极大转变,由传统注重时政新闻渐渐过渡到重视实事新闻,由此,给电视媒体相关工作人员提出更高层次要求。基于此种局面下,媒体工作者要充分掌握群众现实需求,把握群众“口味”,在节目中适当融入时尚、高科技、趣味与健康元素等。譬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更加重视身体健康。据此,电视新闻工作者要设置与健康知识普及和专家讲座有关的栏目,对当下社会群众关心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知识展开有效讲解,以此吸引更多老年人。还可开设如何适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节目,邀请业内知名专家与学者,针对中小学生课外班现象进行全面解读,有效解决家长心中困惑。另外,因新闻节目对实时性和时效性要求极高,特别针对民生实事新闻而言,若是错过处理问题的最佳时间,极容易给电视台带来负面影响。因而,电视媒体工作者在进行节目制作时,要动员群众力量,集思广益,补己之短,依托多元化新媒体渠道,保证新闻节目传播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4.4 积极打造媒体品牌

针对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其内容、渠道、理念与人才转变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服务受众。如若电视新闻节目想要得到良好的传播态势,则应立足于融媒体发展角度,打造新闻品牌节目。改变发展观念,依托媒体融合,创新新闻理念、报道形式与节目定位。通过多元化节目编排,让电视与大众完美衔接,真正做到服务百姓、倾听民生,传播积极健康的社会能量,发挥自身宣传教育作用。第一,新闻工作者要适应融媒体环境,依托对媒介细节的了解,优化新闻内容。节目主持人要改变传统严肃刻板形象,利用幽默语言表达节目内容,以获取受众的认可。而且,伴随媒体技术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现代人逐渐意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真正含义。在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节目工作人员要立足此观点,重新了解新闻节目内容的本质,把新闻内容作为“商品”进行生产和营销。由此,节目创作者应以了解受众“消费”为基准,即媒体运用习惯和不同媒介平台转播特征,换句话来讲,就是全方位营销新闻节目,这对提高传统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以及创建良好用户口碑具有重要价值作用。当然,针对“产品”来讲,包装是其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在融媒体时代下,创新电视新闻节目,也需要展开精细化包装,高品质包装有利于向目标群体呈现高质量节目内容,进而实现吸引受众的效果。

4.5 注重人才引进培养

基于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要对其体制机制进行创新,这样才可在传媒行业发展市场中占据不败之地。原有媒体管理体制适用于单向式传播模式,但新媒体一般均运用扁平化管理与商业化运作形式。因而,传统媒体应积极改革节目传播机制,提高媒体融合活力,是电视新闻节目传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由此,传统媒体要借助融媒体发展快、内容新的优势,完善组织架构,全面转型生产、组织模式以及人才结构等。另外,电视媒体与其他媒介相融合时,需要诸多跨媒体及全媒体人才作为支撑,使其发挥各自才能,提高电视媒体竞争力,从而为媒介整合做好充足准备。但是,电视新闻节目传播工作人员如若只拥有单一技能,无法充分满足现代电视新闻事业实际发展需求。在融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工作者属于复合型人才,既要兼任记者与编辑,又要承担指挥员、信息采集员工作,不但要学会摄像摄影和录音剪辑,还要灵活运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客户端。由此,电视新闻上级领导要利用各种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全媒体”素养与技术能力,使其掌握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正确把握互联网、广播电视以及报刊等媒体传播特点,学会应用多种现代化技术工具,逐渐发展成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还要优化升级考核机制,定期考核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并将考核结果与薪资报酬相挂钩,以激发工作人员学习融媒体时代知识的热情,提高其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使其真正适应现代社会人才发展需求,从而为融媒体时代新闻电视节目更好发展奠定扎实人力基础。

综上所述,基于融媒体时代下,作为传统媒介的代表,电视新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主要风向标,更是时代发展的关键力量。据此,要想更好传播电视新闻节目,则要积极创新节目采编技巧与方法,丰富节目内容,提高新闻传播实效性,依托高质量、高品质新闻节目满足新媒体时代受众观看需求。针对新闻选题和立意,相关工作人员也要提升自身职业能力,创新采编方式,整合媒体信息资源,提高媒体核心竞争力,促使电视新闻传播更加稳定。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受众内容
地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品牌化路径探究
浅析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创新思维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运用与艺术性研究
新闻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研究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