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血管成像在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诊断影像学特点

2022-07-11蓝小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夹层主动脉螺旋

蓝小丰

主动脉夹层在临床上发生率较高,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主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进入主动脉中膜,诱发中膜分离,并形成真、假两腔分离状态[1]。既往研究表明[2]:主动脉夹层发病少见,好发于50~70岁人群中,随着病程延长,将会增加心脏压塞、心律失常发生率,导致临床死亡率较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是动脉夹层患者诊断“金标准”,虽然能帮助患者确诊,但是DSA检测属于是一种入侵式操作,对仪器与设备要求较高,难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3-4]。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属于是一种快捷、无创方法,具有扫描时间短、分辨率高等特点,能显示病灶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5-6]。但是,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在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动脉夹层患者为对象,探讨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在动脉夹层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像特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检查的主动脉夹层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27~73岁,平均(54.64±5.81)岁;临床症状:胸背部剧痛4例,上腹痛8例,心前区痛3例,咯血1例;合并症:高血压5例,糖尿病3例,高脂血症7例。本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动脉夹层诊断标准[7];(2)具有完整的DSA检出结果,并配合完成均完成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检查。排除标准:(1)慢性主动脉夹层及马凡综合征者、血液系统异常者;(2)非主动脉夹层引起的死亡或恶性肿瘤者;(3)严重器官功能衰竭、血液系统或凝血功能异常者。

1.3 方法

1.3.1 DSA检查 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采用Philips Allura Xper FD50 1 000 mA悬吊式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速度为13.5~25.5帧/s,矩阵为512×512。患者经股动脉插管,部分患者可经肱动脉插管,采用超选择方法,导丝缓慢向上,并到达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造影下观察SMA情况。采用单筒高压注射器注入碘浓度为350 mgI/mL碘佛醇对比剂,单次注射量为45~55 mL/次,控制流速为6~8 mL/s,选择合适的透照体位,并完成相关图像的采集[8-9]。

1.3.2 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检查 入院后均常规行东芝320 CT成像检查,确定夹层的类型,具体方法如下。采用东芝320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分别从膈肌到耻骨联合部位扫描,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250 mA,转速0.5 r/s,探测器覆盖范围为40 mm。螺距为0.984∶1,扫描层厚5 mm、扫描间隔5 mm、重建层厚为0.625,重建间隔为0.625 mm,矩阵512×512,重建方式为标准重建,显示野为35 cm。扫描范围从膈肌水平到髂内、外动脉分叉部位。上述操作完毕后,采用德国欧力奇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入造影剂1.5~2.0 mL/kg,流速为4.0~4.5 mL/s,采用Smartprep自动触发扫描模式对患者进行检查,监测层面与动脉夹层平行,触发阈值为100 HU,监测延迟时间为10 s,扫描间隔时间为1 s,诊断延迟时间于5 s后启动。将上述获得的图像、数据利用智能追踪技术完成容积增强扫描,并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三维容积成像及容积再现技术等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夹层的类型。

1.3.3 诊断效能 本研究中引入并绘制ROC曲线,进一步验证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在动脉夹层患者中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

1.4 观察指标

(1)观察动脉夹层患者DeBakey分型,包括:Ⅰ型夹层、Ⅱ型夹层、Ⅲ型夹层,确定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及构成比[10];(2)确定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破裂口部位和数目,并分析内膜片走和真假腔形态;(3)绘制ROC曲线,分析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在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包括:诊断灵敏度、特异度)。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动脉夹层患者DeBakey分型及构成比

60例动脉夹层患者均经DSA检查确诊,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确诊58例,确诊率为96.67%,与DSA检查确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34,P>0.05)。DeBakey分型中主要以Ⅲ型为主,其次为I型,分别占:55.17%和24.14%,见表1。

表1 动脉夹层患者DeBakey分型及构成比(%)

2.2 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破裂口部位和数目及形态

所有患者均存在对比剂与初始破裂口进入假腔。其中,初始破裂口位于主动脉上50~68 mm部位(I型);初始破裂口位于主动脉弓为Ⅱ型;而Ⅲ型初始破裂口位于弓降交界部位。确诊患者中,10例为胸主动脉下段,16例再入口为腹主动脉,9例患者再入口为髂动脉;所有患者均存在内膜片与真假腔,26例属于附壁血栓,19例为内膜钙化。动脉期密度高于假腔密度,较为容易区分;而假腔相对较大,多呈新月形或半圆形,而真腔相对较小;内膜片为真假腔线状低密度影,真假腔走行为假腔绕真腔螺旋走行,亦可为真假腔平行,见图1。

图1 典型病例多层螺旋血管成像图片

2.3 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在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诊断效能

ROC曲线结果表明: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用于动脉夹层患者中AUC值为0.852,诊断灵敏度为80.00%(48/60),诊断特异度为68.33%(41/60),见图2。

图2 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在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诊断ROC曲线

3 讨论

主动脉夹层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是由于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引起的主动脉内膜受损,造成主动脉内膜破裂,并造成主动脉中层分离,形成真假两腔状态[11]。Gupta S等[12]研究表明:主动脉夹层诱因较多,对人体的危害性亦相对较大,加强患者早期诊断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DSA检查是动脉夹层患者诊断“金标准”,且60例动脉夹层患者均经DSA检查确诊,能指导临床诊疗。但是,DSA检查创伤较大、风险性较高,难以在基层医院推广。

近年来,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在动脉夹层诊断中开始应用,并获得良好诊断效果[13]。本研究中,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确诊58例,确诊率为96.67%,与DSA检查确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用于动脉夹层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确诊率,有助于患者后续诊疗。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扫描时间短、能清晰显示主动脉的解剖结构及其他软组织情况的特点,广泛用于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术后随访的评估。随着CT设备探测器数目的不断增加,双管球及双套测系统的应用,宽螺距的扫描方案能缩短动脉扫描过程,能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及其他软组织,有助于降低扫描过程中的辐射剂量。同时,对比剂跟踪延时扫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使得主动脉影像质量上升到更高的水平,具有简单、快速与非创伤性的优势。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能实现数据及影像的快速采集,并借助后处理技术能完成血管成像,具有强大的临床应用优势,具体如下:(1)正常血管解剖的显示与各种血管畸形的诊断与评价;(2)能逼真地、多视角评价管腔及管壁的病变变化,从而能清晰地观察血管的扩张、狭窄、闭塞、管壁钙化及斑块数目、形态与范围等,能显示闭塞动脉远端的血管情况,实现各种血管疾病、动脉栓塞剂深静脉血栓的诊断,确定病变范围。国内学者研究表明[14]: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扫描范围较广,时间分辨率与纵轴方向空间分辨率高,能显示动脉血管形态与病变,更加直观。同时,该诊断方法对于细小动脉具有良好的显示,能完成血流方向与速度的测定,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范围与程度,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3)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临床使用时辐射量较小,患者能多次检查,避免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本研究中,DeBakey分型中主要以Ⅲ型为主,其次为I型,分别占:55.17%和24.14%;所有患者均存在对比剂与初始破裂口进入假腔。其中,初始破裂口位于主动脉上50~68 mm部位(Ⅰ型);初始破裂口位于主动脉弓为Ⅱ型;而Ⅲ型初始破裂口位于弓降交界部位,说明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用于动脉夹层患者中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点。既往研究表明[15]:主动脉夹层的检查方法多样,包括:CT、MRA、DSA等,而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具有快读、无创等优点,能评价支架放置数、重建术、血管移植术后疗效等。为了进一步分析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在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诊断效能,本研究中引入ROC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表明: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用于动脉夹层患者中灵敏度为80.00%,诊断特异度为68.33%,从本研究结果看出,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能提高动脉夹层患者诊断灵敏度,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因此,临床上对疑似动脉夹层患者,应加强患者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必要时联合DSA检查,提高患者早期确诊率。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用于动脉夹层患者中检出率较高,且不同分型下影像学特点存在明显差异性,可好的较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猜你喜欢

夹层主动脉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夹层技术在深楔状缺损修复中的比较研究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隔夹层参数对底水油藏注水效果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以渤海A 油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