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2-07-11陈莹陈牧野吴梦倩张旭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脊髓病程贫血

陈莹 陈牧野 吴梦倩 张旭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属于神经系统疾病,隐匿起病,病程进展缓慢。因维生素B12代谢过程障碍使体内B12含量不足,出现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反应[1-2]。人体内的维生素B12主要从食物中摄取,经肠道中分泌因子作用后吸收,在结合、转运、摄取的某个环节发生异常就会致病。SCD累及视神经、脑白质、脊髓后索等部位,患者有贫血、下肢感觉异常、走路不稳、倦怠等症状[3]。临床表现复杂,不同患者的伴随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也有所差异,容易误诊为铜缺乏性脊髓病、视神经脊髓炎、周围神经病。临床主要采用血象检查、电生理检查、胃液分析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诊断。了解SCD患者的临床特征,尽早明确诊断,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文章回顾性分析SCD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1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 / 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SCD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58.6±4.9)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病程(3.2±0.5)年;体质量45~80 kg,平均(64.3±3.6)kg。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电生理、实验室或MRI检查确诊为SCD,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SCD的诊断标准[4];(2)病程均超过2个月;(3)慢性起病或亚急性起病;(4)血清中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排除标准:(1)MRI检查有脊髓压迫性病变;(2)副肿瘤综合征或寡克隆区带相关抗体结果为阳性;(3)脊髓外伤史;(4)自身免疫性疾病;(5)毒物接触史;(6)入院前2周接受维生素B12治疗者。

1.2 方法

详细查阅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电生理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病情转归情况。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SC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检查结果,根据患者病程分为短病程组18例(病程≤6个月)、长病程组22例(病程>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比较入院时、随访6个月时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预后情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量表判断神经功能损伤,分数越高,代表神经功能越差,症状越严重[4]。SCD疗效判定标准[5]:显效:感觉障碍、肌力、步行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感觉障碍、肌力有所好转,步行改善;无效:感觉障碍、肌力、步行无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处理所有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数据对比经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经t检验;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贫血30例,下肢感觉异常26例,感觉共济失调22例,痉挛性瘫痪20例,上肢无力、笨拙麻木10例,头晕4例。反射异常:双侧巴彬斯基征结果为阳性9例,腱反射亢进4例,腱反射减弱22例;运动障碍:下肢肌力减弱27例,肌张力减弱13例,四肢轻瘫3例,肌张力增高7例,四肢肌萎缩3例;感觉障碍:深感觉障碍26例,末稍型痛温觉障碍28例。

2.2 病史

5例(12.50%)患者入院前有酗酒史,素食者3例(7.50%),营养不良9例(22.50%),合并高血压9例(22.50%),糖尿病7例(17.50%),胃溃疡8例(20.00%),慢性胃炎12例(30.00%)。

2.3 电生理检查结果

40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接受肌电图检查,其中正常3例,异常22例,其中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减低22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0例,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8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4例。35例患者接受体感诱发电位检查,30例患者均存在下肢体感诱发电位异常,表现为电位消失或潜伏期延长。

2.4 影像学检查

40例患者均行颈椎、胸椎MRI检查,采用德国 SIEMENS AG生产的西门子Siemens 3.0 T磁共振扫描机进行检查,脊柱矩阵线圈、FSE序列,进行轴位T2WI、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技术)和T1WI扫描,FOV为230 mm,层间距为1 mm,层厚为3 mm。颈髓异常19例,表现为矢状位T2WI多节段后侧条索状高信号影,其中轴位呈典型“倒V征”9例,后份斑片状高信号10例。胸髓异常15例,矢状位T2WI多节段后侧条索状高信号影15例,其中轴位呈典型“倒V征”7例,后份斑片状高信号8例。颈、胸髓均有异常5例。增强扫描15例,5例表现为轻度片状强化。头颅MRI检查正常5例,异常3例;3例患者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

2.5 实验室检查结果

入院时检查40例患者中无贫血10例,贫血30例;轻度贫血8例,中度贫血13例,重度贫血9例;对血清中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检测发现,维生素B12降低33例,维生素B12正常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进行测定发现,Hcy升高18例,Hcy正常22例。叶酸降低14例,正常人体内叶酸水平为11~54 nmol/L,14例患者的叶酸水平为5.5~7.5 nmol/L。脑脊液检查有5例患者蛋白定量水平明显升高,蛋白定量水平为700~900 mg/L,高于正常的蛋白定量水平150~450 mg/L。

2.6 治疗方法

SCD患者主要采用大剂量维生素B12进行治疗,肌肉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500 μg/次,每天1次。连续治疗4~6周,改为4~6次/周,治疗3~6个月。同时补充叶酸,给予降压、降糖药物,积极治疗贫血、胃炎等原发疾病。

2.7 病情转归情况

治疗3~6个月后,显效2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0%;4例无效患者因病程>3年,神经损伤严重用药后效果不明显。

2.8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随访6个月,不同性别、年龄、营养不良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且有酗酒、胃炎、胃溃疡、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无上述病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s)

表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s)

2.9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长病程组Hcy水平升高率、维生素B12降低率均低于短病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3 讨论

3.1 SCD病因

SCD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病因为缺乏维生素B12。肝脏是存储维生素B12主要脏器,贮存量为4 000 μg左右[5-6]。人们主要在日常饮食中摄入维生素B12,如奶类、动物内脏、鱼类等,正常人每日仅需摄入2 μg[7]。当有糖尿病、长期酗酒、素食、胃溃疡、慢性胃病等危险因素时,维生素B12代谢过程就会受到阻碍。维生素B12为催化甲基四氢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形成蛋氨酸的重要辅酶,而蛋氨酸能代谢成唯一为中枢神经系统提供甲基的S2脲苷蛋氨酸[8]。缺乏维生素B12会引起内酰基辅酶A和甲皋丙一酰在体内蓄积、髓鞘甲基化障碍,损伤髓鞘纤维,导致轴索变性、髓鞘脱失,出现贫血症状、神经系统症状。

3.2 SCD的临床特征

SCD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通过对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SCD患者以亚急性或慢性发病为主,40例患者病程均超过4个月。以肢体麻木无力为首发症状,患者有四肢对称性感觉异常,有烧灼感、麻木感、戴上手套或鞋套的感觉,下肢症状明显。神经轴索受损后,远离神经细胞母体的神经最先受累,表现为周围神经损害(肢体麻木、腱反射减退、Romberg征、末梢型感觉障碍)、锥体束征(痉挛性截瘫)、深感觉性共济失调(膝胫试验阳性、行走缓慢、蹒跚)[9]。部分患者会有记忆力减退、智力障碍、大小便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周颖等[10]学者研究发现,12例SCD患者中9例可见脊髓T2高信号,11例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文章中MRI检查显示颈髓异常信号19例,胸髓异常15例,均呈典型脊髓病变影像。本文中肌电图检查异常22例,表现为运动感觉周围神经损害,体感诱发电位异常30例,与其他学者观察结果[11]具有一致性。SCD患者的影像学改变时间晚于临床症状,而患者临床表现复杂,铜缺乏性脊髓病、脊髓压迫症、脊髓炎等疾病的相似度高,增加了早期诊断难度[12]。MRI空间分辨率高,是目前唯一能进行脊髓病变成像的影像学方法。主要累及胸髓、颈髓,脊髓后索呈斑点状或长条状,呈对称分布,高T2信号。横轴位图像显示脊髓后部呈典型的“倒V征”。实验室进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检测可了解患者是否缺乏维生素B12,文章中维生素B12减少33例。但是在临床上部分患者细胞内维生素B12代谢障碍,血清无异常,降低了诊断准确率。长期临床研究发现,血浆中缺乏会维生素B12会引起Hcy升高,Hcy水平升高可作为维生素B12缺乏的间接诊断依据,本文中40例SCD患者中Hcy升高18例。SCD患者多合并有贫血、酗酒史、慢性胃部疾病,在补充维生素B12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后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0.00%,预后较好。文章所选病例较少,研究时间较短,还存在不足,需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提高结论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SCD患者临床表现复杂,缓慢进展,结合病史、肌电图、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有利于早期鉴别诊断,及时足量、规范补充维生素B12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脊髓病程贫血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