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综合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不良情绪、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7-11丁云艳刘晓风
丁云艳 刘晓风
1烟台业达医院呼吸内科 264006;2烟台毓璜顶医院创伤骨科病区 264000
肺炎作为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的类型,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影响,而重症肺炎作为肺炎中的特殊类型,是指患者在具有肺炎症状的同时,还伴有呼吸衰竭及其他系统功能障碍〔1〕。另外,患者因病情发展相对较快,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极易导致其生命健康受到影响〔2〕。因此,有学者指出〔3〕,在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对其进行干预,而由于该疾病以老年人多发,因此护理意义更为显著。近些年,随着护理模式的逐渐改变,采用集束化护理对该类患者进行干预得到部分学者认同〔4〕,本研究旨在探讨集束化综合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改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该院进行重症肺炎治疗的老年患者200例,男113例,女87例;年龄61~74岁,平均(67.12±3.05)岁;合并症:高血压41例,糖尿病23例,心绞痛15例;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53例,初中63例,高中及中专67例,大专及以上17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及集束化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合并证及受教育程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纳入标准:(1)患者入院时伴有咳嗽、黄痰、呼吸急促及高热等症状。(2)患者经诊断,其症状符合重症疾病相应标准〔5〕,包括:①需要有创机械通气,②感染性休克需要血管收缩剂治疗;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次/min,②氧合指数≤250,③多肺叶浸润,④意识障碍/定向障碍,⑤氮质血症,⑥白细胞减少,⑦血小板减少,⑧低体温,⑨低血压。(3)年龄≥60岁;(4)患者意识较为清晰,能够配合护理工作的实施;(5)患者治疗期间有固定家属陪伴;(6)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其他系统严重障碍或恶性肿瘤等疾病,②患者伴有严重沟通障碍或精神类疾病,③患者已出现重症肺炎严重并发症。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遵医嘱用药,对其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平衡进行监测并及时纠正;对患者采取吸氧处理,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常规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并于其入院及出院时进行相应指导〔6〕。对集束化组患者实施集束化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2.1组建集束化护理小组 由科室内责任护士及护师组成集束化护理工作小组,并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负责集束化护理相关措施的制定,根据以往护理经验,提出循证问题,包括避免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避免感染、痰液吸收不利等,之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向有关专家及护理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询问,同时参考患者具体情况及重症肺炎相关临床特点,制定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
1.2.2具体干预措施 包括:①鼻饲护理:鼻饲前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理,同时检查患者胃潴留情况,如胃潴留量>150 ml,应暂停鼻饲,并给予患者增加胃动力干预措施,如患者发生误吸或消化道反流症等症状时,应使用小口径胃管进行分段喂食,同时控制鼻饲液浓度由低至高,保持其温度为40~41 ℃,并调整鼻饲速度,以免出现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影响护理效果。在鼻饲结束后,使用温开水进行冲管,以免发生堵塞等情况〔7〕。②呼吸道护理:保证适当起到或气囊压力,尽可能使用无创通气,在使用有创通气时,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以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气道进行湿化处理,对患者痰液黏稠度进行评估,并根据其具体情况调整湿化液使用剂量,保证其剂量为500~1 000 ml/d,近端气道温度应控制在37 ℃,并将气体湿度控制在60%~70%,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给药量;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理时,应尽可能降低对患者呼吸道造成刺激,吸痰管插入深度超过气管插管前端4~5 cm,以彻底清除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在吸痰前应适当提高氧气浓度,并对患者进行肺部叩击、震颤及体位引流等操作〔8〕,在吸痰过程中,应注意对患者氧饱和度进行观察,以避免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③环境护理:保证患者治疗环境的整洁及温馨,保证按时对病房进行通风,由于患者年龄加大,因此应尽可能保证病房的安静,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及沟通时,应避免对其他患者造成感染,保证患者能够享有充足的休息及睡眠时间。④口腔护理:根据以往护理经验,该类患者口腔菌类中,以真菌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避免口咽部细菌向下呼吸道移行,在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的同时,在保证气囊充气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频率为3~4次/d,并采用冲洗法对患者进行口腔处理,另外,可根据患者口腔pH值选择口腔护理液,以降低口腔细菌的定植。⑤饮食干预:指导患者食用营养成分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指导其多饮水,并保证少食多餐的进餐方式〔9〕。⑥并发症护理: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减退,在治疗过程中,应对其心、脑、肾等系统进行密切观察,并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调整输液剂量及速度,用药及采取护理措施前对患者脉搏及心率进行监测、观察患者意识等方法避免其出现相应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干预前后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氧饱和度(SaO2)等肺功能水平进行比较,同时于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10〕及抑郁自评量表(SDS)〔11〕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价,以上两量表均由20个条目组成,其中SAS量表评分>50分,SDS量表评分>53分,即提示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症状;另外,采用简明健康测量表(SF36)〔12〕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由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构成,各维度满分均为100分,且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
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集束化组患者PaO2、PaO2/FiO2及SaO2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
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集束化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前及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分,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集束化组患者各项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及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分,
3 讨论
重症肺炎作为临床危重疾病,其能够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威胁,而如未能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可导致其病程的延长,同时导致患者出现相应并发症,加之该疾病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因此对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意义更为重要〔13〕。
我院自2018年开始逐渐对该类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该护理模式通过将集束化干预及特定领域的护理实际工作相结合,并将循证理论融入护理工作中,进而使对患者采取的每个护理环节均经过系统分析,进而显著提高其有效性及科学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干预后,其肺功能改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且集束化组患者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证实了该护理模式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患者肺功能及心理状态改善程度的显著提高,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该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在开展护理工作前,对患者具体病情及心理状态等因素进行评估,并通过参考相关资料及疾病特征的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措施,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具体要求〔14〕;②该护理模式在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前提下,重点对患者进行药物、饮食、生活环境及呼吸系统等方面的护理,并在其基础上加深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进而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及信心,促进其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达到对其症状改善的促进作用〔15〕;③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口腔、胃肠道反应及呼吸道分泌物情况进行评估,进而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科学性及系统性,因此其效果更为显著;④环境护理及呼吸道护理等因素有关,而其心理状态的改善,主要与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等因素有关,而患者相应状态的改善,最终反映在生活质量量表中,因此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指标均有显著提高。
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在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方面:①由于老年患者多因疾病及自身状况而出现不良情绪,加之其对治疗及护理措施了解过程较慢,因此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因保持充分内耐心,且语言应尽可能平和。同时,为保证护理效率,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的同时,应尽可能保证其家属在场,以免在指导后其家属能够对患者进行具体讲解;②由于老年人多习惯安静的环境,而院内由于患者数量及病情均较为复杂,因此应在分配病房时对患者喜好及性格进行评估,将兴趣相近的患者安排在同一方面,而对于喜好安静的患者,因避免在日常护理中受到打扰;③由于该类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较差,且自身多伴有其他疾病,因此在对其进行护理时,应严格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相关医务人员取得联系,并做好会诊准备。
综上所述,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集束化综合护理,能够有效促进其肺功能的改善,同时对提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