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工会在人文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浅析

2022-07-11马岩

公关世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程序正义高校工会

摘要:工会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高校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摇篮,是实施人才强国的主力军。高校能否良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人文生态建设。高校工会在高校人文生态建设方面,在支持程序正义、维护职工权益,发扬人民民主、共建美丽高校,构建和谐社群、维护身心健康、发挥教育意义、建立沟通桥梁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工会,人文生态,程序正义,人民民主

一、高校工会、人文生态的概念界定

根據《工会法》,高校工会是高校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高校工会的性质是以教职工为主体会员的高校组织,密切党和知识分子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根据《劳动法》,高校工会代表和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的开展活动,具有维护、建设、参与和教育四项社会职能,确立了工会在我国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人文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文的社会制度、法律法规,以及各种不成文的舆论环境、社会风气等。生态是个宏观概念,既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含着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态学一直强调“可持续发展”、“循环与流动”、“生态文明”,生命、环境生生不息的客观现实蕴含着哲学与思辨。

当我们从生态学角度关注人文发展,我们会发现,构建一个和谐、平衡、可持续的人文环境与构建一个和谐、平衡、可持续的生态有异曲同工之妙。人文生态不仅是一个以自然生态为物质基础的人的精神与文化系统,更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反馈与调节。积极的、好的人文生态带来稳固的、积极的人文环境,压抑的、不好的人文生态带来混乱和奔溃。

二、高校工会对高校人文生态建设的作用

1.维护职工权益

近年来,中国高校蓬勃发展,但也有个别高校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程序化作业的进展还不能令人满意[1]”。

高校的建设要依法治理,而法制的核心是程序正义,即体现程序公开、程序参与、程序理性、程序自洽等理念和原则。只有这样,高校的发展不用仅仅依托于管理者的良心,更有法律的保护和程序的支持。

高校工会的建设对于程序正义的维护和支持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职工作为相关利益主体,能否反映自身利益、能否发挥监督权是高校工会的工作重点和重要使命。高校工会应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帮助教职工维权,反校园垄断,抵制腐败现象,构建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和纯洁的校园环境。

高校工会要积极为教职员工排忧解难。工会要成为教职员工的“贴心人”,多为教职员工办实事。在元旦、教师节、三八节、教职工生日等节日,工会应提前谋划好教职工福利的采购和发放工作。这样能激励教职员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精神,同时又提高了工会的凝聚力,体现出为广大教职工服务的工会宗旨。

2.共建美丽高校

2021年12月4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矢志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高校工会可以在发扬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要切实让群众广泛参与进来。高校工会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很好的充当了群众的发声口,帮助群众获得民主参与的方式;很好的充当了党的耳朵,充分听取教职工意见,在学校建设方面充分尊重教职工,让教职工参与共建校园,打造学校成员上下一心、休戚与共的凝聚力。

工会组织要有大局意识,紧密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步调一致,积极配合学校战略部署,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竞争愈加激烈。为留住人才,挖来人才,各高校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层次人才的工资,拉大了各类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一些普通岗位的职工和工人存在着危机感。工会在开展工作时要考虑到效率与公平。工会要努力关注和满足教职工群体的多种需要,尤其要满足教职工生存、发展和尊重的需要,关注家属下岗、失业和家属患重病、子女上学等有特殊困难的教职工生活困难,做好雪中送炭的工作。学校既是教职工获得生存所需物质条件的港湾,也是教职工为学校、社会创造价值的场所。

3.构建和谐社群

高校即社会,高校工会可以帮助广大教职工们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社群。好的社群可以帮助教职工成长、维护身心健康、创建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

高校中教职工很多,但其实不同院系之间的教职工很少有交流沟通的机会。高校工会就承担起联络各院系之间交流的纽带,让大家在工作之余也能获得更多情感上的支持和连接,有利于维护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增强对高校的归属感。

高校工作多是脑力工作,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高校职工的体育建设也不容忽视。合理的组织一些体育运动,如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爬山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4.建立沟通桥梁

高校教职工不同于其他教职工,他们的思想力度、知识含量、理论深度决定了高校工会不能采取普遍的“我讲你听”的教育方式,而是要将话语权交给高校职工,采取“分享和讨论”的方式就某个主题展开探讨。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教职工的意见。

高校之中汇聚着思想的洪流,教职工本身就是思想洪流的创造者,高校工会可以充分发扬这一特点,不是简单将思想工作当作一个任务来完成,而是要构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大家思想碰撞、激发灵感、相互欣赏、共同进步。甚至可以组织跨学科、跨文理的交流活动,让大家不要固步自封,给教职工们一个从不同学科角度看待同一问题的机会。

工会具有组织优势。健全的组织机构,从校工会到学院分工会,能够联系到每一位教职工,形成完整有效的工会沟通体系。教职工的许多问题就解决在基层。基层解决不了的,可以通过各级工会组织反映上来。基层工会委员深受广大教职工的欢迎和信赖,他们能够及时地掌握教职工的思想动态,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着一般政工干部起不到的作用[2]。

工会干部根植于群众之中,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工会干部生活在广大教职工之中,了解和掌握教职工的疾苦,帮助教职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扎扎实实地为广大教职工办实事,及时地把党的温暖送到广大教职工的心坎上。工会经常组织广大教职工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通过各类生动活泼的活动,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使大部分教职工在文体活动中有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促进教职工之间增进了解,增强友谊,为和谐校园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3]。

高校工会充分发挥教育意义,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培养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培育良性、健康的学术环境。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素养,培养合格的人才,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教育观、严谨求实的科研观等。

三、高校工会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充分听取职工意见,不仅对上衔接,更要对下负责

部分工会在工作上习惯于根据领导和上级的布置而不是教职工的意愿开展工作[4]。高校工会要坚决摒除这种陋习,时刻牢记工会的职责和性质,充分尊重教职工的意见,实事求是的反映情况,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不要怕担责任,不要怕惹麻烦。面对确切的教职工被侵权的问题,要采取坚决的态度,维权手段不要软弱无力。只有让教职工充分感受到安全感,才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只有让教职工们没有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和科研之中。

2.积极践行民主参与,拒绝懒政

高校职工学识高,有见解,对于高校建设也很有自己的看法。高校工会要为这些饱含热情的人提供民主参与的渠道,要相信高校职工的专业能力,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要切实考虑可行性。时刻谨记,高校是大家的高校,让教职工积极参与进来,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同时,高校教职工大多学识渊博、思维严谨,他们提出的很多意见针砭时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广阔的视野和思路。

3.文体活动要面向全体,要体现人文关怀

活动的组织要多样化,要面向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考虑教职工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争取让所有教职工都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在活动中体现价值、发挥长处。

活动的组织也体现人文关怀,不要为了举办活动而举办活动。例如一些重要节日,绝大部分教职工可能更希望与家人团聚,此时要求他们参与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要采取适度原则。对于一些独身一人或有意愿参加集体活动的同志,高校工会应尽可能为这些职工创造条件。

4.创建良好学术氛围、增加学术交流要注意方式方法

创建良好学术氛围、增加学术交流重在调动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要通过组织形式、组织内容吸引教职工的兴趣。跨学科的交流活动不适合一次性人数太多,人数太多不利于大家充分發表想法。可以先小范围小部分人参与,待大家有了参与热情之后再创办一个“跨学科交流沙龙”,每周选定一个主题或教职工可自行申报主题,让感兴趣的同事报名参与进来。在内容方面要注意切合实际,要关注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等。 PR

参考文献:

[1] 周湖勇.大学治理中的程序正义[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01):1-11.

[2]丁玲玲,邵飞.新常态下高校工会构建和谐校园路径探析[J].山东工会论坛,2016,22(02):37-39.

[3]赵洪凤.高校工会在营造和谐校园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市场, 2015(07): 167-168.

[4] 王德广,郭穗.新时期高校工会维权现状与维权策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1):63-66.

(作者简介:马岩,本科,政工师,主要从事工会相关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李雪威)

猜你喜欢

程序正义高校工会
高校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对策思考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浅谈如何创新高校工会工作
高职院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追求正义
论我国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
程序正义及其价值分析
沉冤昭雪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