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背景下高职院校生理学课程改革探索
2022-07-10赵青袁旭
赵青,袁旭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600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医学正慢慢从受工业革命深刻影响的科学医学时代步入受信息革命深刻影响的整合医学时代[1]。由科技革命衍生出的一系列新兴技术以及信息化大数据领域等的快速发展,给中国医学事业和医学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2018 年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正式提出高等教育要发展“新医科”。“新医科”改革主题,旨在实现医学从“生物医学科学为主要支撑的医学模式”向以“医文、医工、医理、医X 交叉学科为支撑的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能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医学领域相关问题的高素质、高技能医学人才。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医学人才,各大医学院校都在根据自身情况,探索融入“新医科”理念的专业及其课程模式的改革。生理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课程。下面以生理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探索“新医科”视域下该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和践行方法,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以此为突破点,建设优质基础课程并为其他课程综合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1 “新医科”背景下生理学课程改革的意义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生理学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即以课程为主体,强调课程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关注该门课程的相关内容。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所学课程不断增加,课程与课程之间重复的知识点越来越多,且各门课程中的相同知识点有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问题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扰,也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医学知识。
同时,生理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知识点多、理论性强。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该门课程,在后续学习临床相关课程时,很多生理学知识学生可能已经忘记,不能与后续课程有效衔接而出现脱节,学生难以将各门课程知识融会贯通。
“新医科”背景下的生理学课程,是基于大医学系统观,对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重组,实现不同课程间的交叉融合,将基础和临床相贯通,克服传统课程结构与知识体系的割裂与脱节,让学生能够连续、系统地掌握医学知识。同时,与人文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让学生在掌握综合性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对交叉学科有所了解,有利于形成新的医学问题解决思路,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出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
2 “新医科”背景下生理学课程改革的实施
2.1 优化重组课程内容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高职院校还沿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按照公共基础教育、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3 个阶段来培养医学生。这种教育模式如前所述,注重各门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间的知识链接关注较少。因此,学生掌握的知识趋于碎片化,不利于知识体系构建和综合应用。
目前国内外医学院校课程改革模式主要包括“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的两种综合型课程模式。“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最早是由美国的西余大学提出。该教育模式强调,按照人体解剖结构中的某一器官系统把相关的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的临床表现,根据临床需要整合和重组医学基础各门课程知识,模糊课程界限,将基础和临床两者统一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2-7]。
该文基于大医学系统观,选择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知识体系重构,先将生理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分成基础理论(绪论、细胞的的基本功能、血液、能量代谢和体温)、内脏系统功能(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排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功能四大模块,按照模块内容制作授课计划,以此增强知识间的关联性。
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①医学各课程间的交叉融合:实现不同课程间的交叉融合,即将生理学课程与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临床相关疾病学等课程相融合,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形成全面、系统的认知。如以呼吸系统为试验教学案例,选取两个班级2021 级临床5 班和临床4 班,其中临床5 班为试验班,4 班为对照班级。对于试验班,授课时先回顾呼吸系统的解剖知识,再重点介绍其生理功能。让学生对呼吸系统的正常结构功能先有所了解,再介绍相应的病理知识,最后介绍临床上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呼吸系统的正常结构功能、病理知识及临床常见疾病等知识。但在对照班上,还是按常规教学计划讲授生理学知识。
两个班级呼吸系统讲授完毕后,组织测试。测试题均为10 道相同的案例分析题,测试结果见表1。表1 中的统计结果显示,从平均值看,试验班的正确率远超半数,对照班正确率不到一半;从正确率最高值和最低值可看出,试验班某些题目几乎全对,对照班做得最好的一道题只有半数同学正确,而试验班准确率最低的一道题也有将近半数同学做对,具体比较数据见图1,图1 中显示近半数题目,试验班的正确率均是显著高于对照班。
表1 两种测试题准确率比较(%)
图1 两种测试题准确率比较
根据试验班分组对比数据,生理学教学中融入“新医科”理念,在重点讲授生理学知识点的同时,补充前导课程解剖学与后续课程病理学及临床疾病学相关知识,贯通式学习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临床案例的能力,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为了解学生对这次融入了“新医科”理念的课程改革的感受和看法,对试验班发布了一次问卷调查。该问卷包括掌握度、实用性及认可度等几个维度,见表2。从表2 中可以看出,76.2%的学生认为“新医科”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他们解决案例分析的能力;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能够帮助他们系统地掌握知识点,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更认可融入“新医科”理念的教学模式。
表2 试验班学生对教学模式评价情况(%)
②医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新医科”理念的关键在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不仅是对医科内部各学科的交叉融合,还应拓展医科外的相关交叉学科课程,如将人文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等融合进医学课程体系[8]。医学是自然科学领域中最具人文关怀的学科之一,“新医科”理念有必要将重组后的生理学课程内容融入人文科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鼓励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时候,通过问题引导、优秀案例等方式与学生探讨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如讲授血液章节时,给学生分析失血性休克的案例,告知失血对机体的危害及输血的意义。以常见的献血车为例,介绍医院相关部门收集血液的途径及献血对机体的意义。基于上述案例展开讨论,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是否应该积极献血,让学生自己在讨论中找到献血的价值和意义。在讲授呼吸系统时,介绍人工呼吸原理的同时,教授学生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引入优秀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应对紧急救人的案例,与学生展开讨论遇到类似情况应当如何处理,如何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将立德树人、健康中国等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中,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基础专业课程建设,培养有道德的医学人才。
在融入人文科学的同时,有必要将重组后的课程内容融入工程科学。如在讲到心电图时,放视频给学生简单介绍心电图机的结构和原理。讲到呼吸章节时,给学生介绍呼吸机的基本知识等。由于受课时限制,目前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在“学银在线”上观看相关视频慕课。通过了解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促进培养新医科视域下的复合型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
2.3 构建“双线”混合式教学模式
新医科背景下,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快速兴起,利用线上平台进行在线教学,已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借助生理学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利用现有的优质平台,结合融入交叉学科和知识体系重构的生理学课程内容,将课堂讲授、实验操作、临床教学与虚拟课堂相贯通,探索“双线”混合式教学[9-10]。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①课前预习:受课时限制,课前让学生提前复习和预习。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放教学计划、教案、PPT、慕课视频、试题库等资源,让学生复习解剖、组胚等相关知识,同时预习相关生理知识。教师通过后台查看学生预习数据,如视频观看程度、测试题完成情况等,及时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优化调整授课内容。
②课中互动:课中根据预习数据,详细讲授学生在复习解剖、组胚时遇到的不易理解、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重点讲授相关生理知识,辅以相关病理知识及临床上与之相关的常见疾病。利用学习软件超新星与学生互动,如抢答、分组讨论环节,比较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
③课后复习:课后可利用平台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点进行巩固。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在线上展开,同时在线上布置一些案例分析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完成。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判断其掌握程度,从而调整授课计划和内容。在平台上发布拓展资源,包括交叉学科相关视频,供有能力想进一步了解所学知识点的同学学习,做到个性化教学。
“双线”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2.4 考核方式的改革
单一的期末考试成绩并不能完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效果,因此目前高职院校生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有必要注重过程性和多维度[11-12]。基于“新医科”背景与人才培养理念,生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兼顾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加大过程性考核的力度与占比。同时,考核内容涵盖价值观、职业道德、临床思维能力、知识掌握度、学习态度等。评价主体采用多元化的形式,除了教师评价,新增了学生互评等环节。
具体做法是:过程性考核的手段包括学习软件超新星的运用和学生互评的实验评分表。
将超星学习通软件运用于生理学教学。如课前的预习数据,有无复习先导课程资料、预习下节课知识点(观看视频、教案、PPT 及测试题等)以及课中用学习通上的签到功能进行签到,用课堂表现功能(如抢答、分组讨论、随堂练习等)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后布置作业。学完一个章节,学习通上布置阶段性测验。题型以病例分析为主,检测学生在系统性的学习之后是否具备解决与分析常见病例的能力。学期结束后,教师在电脑端汇总学生学习通的成绩。
学生在实验课上做完实验后,预留10 min 时间让学生互填实验评分表,评分表内容包括实验考勤、报告书写、实验过程评分及实验室整理等四大模块,除报告书写是由老师打分外,其他均是学生互打,为避免学生之间乱打、瞎打等情况,打分必须在课上完成,同时学生互评后要签下自己的名字,如出现虚打,该名打分同学此次实验评分为零。学期结束后,汇总实验评分,算出平均分。
最后,汇总学习通上的成绩和实验评分表的成绩,换算成50%的成绩纳入最终成绩。
笔试成绩占50%的终结性考核,考核内容以生理学知识为主,也会涉及一些相应的解剖、组胚、病理、临床疾病学等知识,一般出现在案例分析题里。同时,会出现一些反映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的题目,如让学生浅谈对“神农尝百草”的看法,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如何体现自身价值等问题,对社会上的医学时事新闻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理学课程综合成绩,设置为50%的过程性考核成绩与50%的终结性考核成绩。通过成绩构成比可以看出,过程性考核已占据综合成绩的一半,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度,使每一项考核成为学生可持续学习的环节。这将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参与课程学习过程环节,从而提高了其认知效果和知识掌握度。多元化的考核指标能够较完整地反映学生的整体状态,包括价值观、学习状态与效果等。这种考核方式更加符合“新医科”背景下,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3 总结与思考
“新医科”背景下的生理学课程改革,旨在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通过从课程内容重构、多学科交叉融合、“双线式”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并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即通过重构课程内容,加强了课程间的联系;多学科交叉融合,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双线式”教学模式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注重过程性和多维度的考核方式能够更加完整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上述课程改革实践中,还有一些困难有待解决,如教师知识结构的补强与拓展,生理学课程的部分专任教师对自己所授的课程比较清楚,但对其他课程知识了解不多,缺乏全科型教师。课程改革实践中,主讲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其他课程的学习,集体备课时可邀请其他课程的优秀教师参与讨论指导。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有时还需要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培训学习。此外,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如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发挥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如何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即进一步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如何去规范融入“新医科”理念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总之,医学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改革,努力培养符合“新医科”理念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