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 模型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服务效率评价
2022-07-10提慧慧李松强张艳红任阳马智杰
提慧慧,李松强,张艳红,任阳,马智杰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科教科,山东潍坊 261011
妇幼保健服务水平是衡量国家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1],其资源配置状况关系到妇幼保健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对改善妇幼健康状况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县级妇幼保健院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保障县域内妇女儿童健康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妇女儿童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有效利用基层妇幼卫生服务资源、提高基层妇幼卫生服务效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该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1 年1 月—2020 年12 月共10年间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及2020 年我国29 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效率进行评价,从时间序列和横截面两个维度系统分析我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面临的问题,了解省域范围内县级妇幼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探讨提高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服务效率的方法,为下一步政策调整提供科学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数据来源于2012—2021 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2011 年1 月—2020 年12 月的相关数据,研究对象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由于北京、天津、上海3 个地区无相关数据,该研究以全国28 个省市自治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数据进行研究。
1.2 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一种“面向数据”的方法,用于评价决策单元(DMU)间相对效率的方法[3],具有可计算多输入多输出决策单元相对效率、自动计算权重、不受量纲统一化影响等优点[4]。分析医疗保健提供者效率的首选工具包括数据包络分析(DEA)和其他密切相关的工具[5]。该研究使用DEAP 2.1 软件,运用BBC 模型计算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指标选取原则:DEA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直接影响运行效率分析的可信性、真实性和科学性[6],指标需具有准确性、可比性、重要性、可度量性等[7]。该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数据的可及性和DEA 方法指标选取的标准[7],指标能够反映妇幼保健机构运行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数、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作为投入指标,以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数作为产出指标。
1.3 观察指标
统计2011—2020 年我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投入、产出指标,并分析资源配置效率。
1.4 统计方法
使用Excel 进行数据整理,并建立数据库,运用DEAP2.1 进行数据包络分析。
2 结果
2.1 2011—2020 年我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投入、产出指标分析
我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数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式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在2013 年机构数最多;床位数和人员数呈现递增趋势;诊疗、人员人数呈波动上升,2020 年略有下降。见表1。
表1 2011—2020 年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投入产出情况
2.2 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2.2.1 近10 年机构效率分析 县级妇幼保健卫生资源配置DEA 有效占40.00%,平均综合效率值为0.981。技术效率基本达到DEA 强有效,2013、2015 年技术效益<1,要素技术效率还有提升空间;规模效率存在波动,2012、
2014、2017、2019 年为DEA 有效,妇幼保健相关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他年份非DEA 有效,规模报酬均处于递增态势,资源配置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受规模效率影响。见表2。
表2 2011—2020 年县级妇幼保健机构DEA 分析
2.2.2 不同地区机构效率分析 2020 年各县域达到DEA 有效占7.14%,平均综合效率值为0.658。四川省拥有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最多为111 个,海南省最少为10个;河南床位数和专业技术人员数均最多,分别为11 892 张、18 079名,西藏床位数和专业技术人员数均最少,分别为79 张、65 人。产出方面,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数方面最多的省份为河南,分别为8 180 745 人、390 326 人;西藏的诊疗人次数最少为13 688,海南的入院人数最少为644。见表3。
表3 2020 年我国各省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DEA 分析
3 讨论
3.1 在保障技术效率的基础上,关注规模效率,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对2011—2020 年我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投入产出效率的分析可知,技术效率基本达到DEA 强有效,仅2013、2015 年技术效益<1,整体上大部分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技术发挥和保健服务质量上较为合理,技术水平在近年来已基本达到稳定状态。规模效率在2012 年、2014 年、2017 年和2019 年达到强有效状态,大部分规模报酬处于递增状态,意味着现有规模未能使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当规模过小时适当扩大规模,可更大程度增加产出,结合上述年份的现有规模可知,盲目扩大机构规模或资源总量是不可取的,需要通过在一定基础上调整人、财、物等关键投入结构,使投入产出达到最优组合状态。从综合效率结果可知,总体综合效率是否有效主要受规模效率高低的影响,规模效率成为影响总体规模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8]。在配置过程中应关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模效率及配置资源的利用率。
2020 年我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的效率值为0.919,技术效率值为1,规模效率值为0.919,规模报酬递增,提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为非DEA 有效,投入增幅大于产出增幅,卫生资源未充分利用。
3.2 调整投入产出方式,缩小省域配置效率差异
技术效率达到高效的为浙江、河南、广西、海南、重庆、西藏、宁夏等6 个地区,占21.43%。技术效率最低的是黑龙江,仅为0.287,其次为山西、内蒙古,均低于0.500,技术效率整体差距较大。但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较多,包括拨款方式、收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医护人员构成和经济发展与服务人口因素等均是重要影响因素[9]。关注各个省份自身投入量、产出量及相应效率值,结合相关因素的影响,解决资源配置与服务供给存在的突出矛盾,逐步调整省域内妇幼资源配置,以缩小省域间的技术效率。
通过分析发现仅浙江、广西两地技术效率、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均为1,为DEA 有效,达到了相对最佳产出。其余省份均<1,为非DEA 有效,规模报酬呈递增状态,占总体的92.86%,说明26 个省份卫生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其中,大多数省份技术效率<1,且差异较大,规模效率总体差距不大,但部分省份存在的差距较为明显,特别是吉林、辽宁等地。
除浙江、广西两地区外,其余省份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当前的妇幼保健资源配置规模未能满足配置需求,需着力调整配置结构,进一步增加相应投入,提高规模效率。受规模效率影响,仅上述浙江、广西两地区的资源配置达到高效,综合效率为1,其余省份的妇幼保健资源配置均处于低效状态。例如吉林省的综合效率仅为0.137,即该省份县级妇幼保健资源配置仅发挥了小部分的效能,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为缩小省域之间县级妇幼保健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更需进一步优化妇幼保健资源投入产出方式。当然,不同地区影响配置效率低下的原因各有不同,应结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综合考虑,逐步协调省域间的效率性[10-11],多方式解决县级妇幼资源配置不足,不断优化各省份县级妇幼保健资源投入产出方式,已达到资源配置效率最高。
3.3 关注生育政策,适时调整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
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充足的服务供给是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保障[9]。随着生育政策的不断开放,居民对妇幼保健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12],妇幼保健服务资源也将面临新的调整,需适时调整以提高服务效率。自2021 年我国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3 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13]。随着“二孩”效应逐步减弱,新的生育政策应运而生,在一定时期内妇幼保健服务将面临新的挑战。妇幼保健资源配置与服务供给受很多因素制约,同时经产妇及高龄、高危孕产妇数量的不断增加,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将对妇幼保健资源配置与服务供给产生重要影响,也将为妇幼保健资源管理带来更大的压力。逐步丰富妇幼保健资源,增强妇幼保健服务供给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妇幼保健事业的健康发展,最后实现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的整体目标,使基层妇幼保健事业得到稳定、长期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