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科介入目标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2022-07-10张大伟纪秀凤贾琳楠
张大伟,纪秀凤,贾琳楠
1.吉林省一汽总医院老年病科,吉林长春 130011;2.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普外科一病区,吉林长春 130011;3.吉林省一汽总医院电诊科,吉林长春 130011
老年病科为医院重点整治和管理的科室,其主要针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多系统综合性疾病的诊疗、预防及康复的综合管理科室[1]。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基本国情之下,老年患者数量逐年递增,而前来就诊的老年患者均伴随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基础性疾病,且因为年龄原因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2]。加之其对于各种疾病的正确认知较少,沟通能力较差,使得老年病科护理工作难度提升[3]。故此老年病科护理人员不但要具备专业的护理技术,还要拥有较高的风险意识、观察能力、沟通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等[4]。既往情况下,老年病科护理人员主要与院内其他科室护士一同接受培训学习,但是因为患者数量较多,护士工作较为繁杂,培训学习缺乏一定针对性使得老年病科护理工作中仍隐藏着安全隐患,甚至形成风险事故[5]。而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科学制度化、合理条理化综合的护理管理方案,借助预防性的管理措施,结合存在问题进行护理步骤目标化,旨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让老年病科护理服务工作真正做到贴近社会、临床与患者[6]。故选择2019 年9月—2021 年10 月期间该院老年病科12 名在职护理人员实施目标护理管理模式,就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老年病科12 名护理人员为该次研究对象,根据时间不同记为管理前和管理后。年龄20~55 岁,平均(32.04±5.46)岁;副主任护师4 名、主管护师1 名、护师6 名、护士1 名;文化程度:本科5 名、专科7 名。
纳入标准:①该院老年病科正式护理人员,工作时限≥1 年;②身心健康可积极配合研究者。排除标准:①请假时间超过1 周或频繁请假者;②备孕、妊娠、哺乳等女性护理人员。
1.2 方法
1.2.1 管理前 管理前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管理者根据护理人员进行排班及协调工作内容,并根据院内统一培训组织护士定期学习及考核。
1.2.2 管理后 管理后实施目标护理管理模式,管理流程如下:(1)设立护理管理目标:①全面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水平,降低投诉率;②全面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降低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③全面强化护理人员沟通水平,为患者及家属普及更多疾病等相关知识。(2)实施目标管理:①专业能力培训,为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并实现最优化培训效果,可在培训前进行理论及实践知识双重考核,对于两个方面考核未合格者给予针对性培训,减少培训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培训效果。针对理论培训可以给予线上培训的方式,即将学习资源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发送至护理人员账号,使其利用自由时间完成强化练习,避免因理论知识培训占据护理人员过多私人时间。而对于实践培训可以采取模拟培训或者直观带教的方式,为实践技能较弱的护理人员提供更多亲身观摩学习的机会。②强化安全意识,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管理者可就该院近3 年实际发生的安全事故或者社会上确实存在的护理事故为案例,并结合相关科研依据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帮助护理人员提高老年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并对其规划护理风险类型,即意外事件,如坠床、跌倒、走失等;操作失误事件,如配错药、药物外渗、静脉穿刺失败等。在此基础上,给予降低上述及多种风险的管理办法,如调节排班制度,给予护理人员更加充分的休息时间,增加核对制度和安全风险对应惩罚制度。③提高沟通能力,管理者需结合老年病科常见病症(心脑血管、泌尿、神经、关节)为护理人员划分沟通类型,该沟通能力可以对应到患者及家属,如对于心脑血管治疗后无法沟通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以手势或者眼神等方式尽可能了解患者意图,并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对于该种能力的强化管理者可以邀请该院心理科医生为所有护理人员指导不同病症和境遇下的沟通技巧,降低因沟通能力等问题衍生出的各种医疗事端。
1.3 观察指标
①康复管理能力:选用该院自制评分表评价护理人员老年病康复管理能力,该评分表包括运动康复管理、按摩康复管理、生活活动管理、心理疏导管理4 个项目,单项分值0~100 分,得分与护理人员康复管理能力成正比。
②风险防控意识:选用该院自制评分表评价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该评分表包括风险认知、风险察觉、风险评估、风险管控4 个项目,单项分值10 分,得分越高,代表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越强。
③临床沟通能力:选用曾凯研究的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评价护理人员临床沟通能力,该量表包括困难情景沟通能力、团队沟通能力、情感支持能力、情感感知能力、基本语言沟通能力、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等5 个维度,每个维度采用0~60 计分,得分越高,代表护理人员临床沟通能力越强[7]。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管理前后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管理前后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康复管理能力比较
管理后护理人员运动康复管理、按摩康复管理、生活活动管理、心理疏导管理等康复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人员康复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1 护理人员康复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2.2 管理前后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比较
管理后护理人员在风险认知、风险察觉、风险评估、风险管控等风险防控意识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比较[(),分]
表2 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比较[(),分]
2.3 管理前后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评分比较
管理后护理人员困难情景沟通能力、团队沟通能力、情感支持能力、情感感知能力、基本语言沟通能力、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等沟通能力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3 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老年病科患者因年龄原因,各个器官及组织功能等均处于逐渐衰退状态,同时受到不同疾病折磨,除了需要专业治疗之外,对于护理需求亦相对较高,老年病科护士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决定老年患者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安全的护理服务,这对于疾病恢复也至关重要[8-9]。根据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同时在社会不断发展下,人们健康意识也在随之提升,患者在住院期间对于护理质量问题的关注度也在相继提高[10-11]。但纵观我国护理人才资源,其远远无法匹配人口老龄化问题下老年患者日益增多的问题。故提高老年病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十分关键[12-13]。既往情况下,针对老年病科护理人员主要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其虽然能够基本保障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完成护理工作等,但从护理质量、护理风险意识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且传统单一的管理方式让很多护理人员失去工作热情[14]。而目标护理管理模式作为立足于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之上衍生而来的新型管理方案,其管理结构更偏向于职业技能的补充和更新,从护理问题中探寻更加对应的护理目标,并给予解决[15]。
经该文研究发现,管理后护理人员运动康复管理、按摩康复管理、生活活动管理、心理疏导管理等康复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在风险认知、风险察觉、风险评估、风险管控等风险防控意识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困难情景沟通能力、团队沟通能力、情感支持能力、情感感知能力、基本语言沟通能力、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等沟通能力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结合当下医院老年病科实际护理情况,在传统护理管理基础上引进目标管理这一管理方案,其主要实施管理路径为确定目标-专业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沟通能力。其中确定护理管理目标的目的;为总结当下老年病科护理管理上的诸多不足与漏洞,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管理目标,明晰护理指标及工作内容。专业培训与传统流程化培训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其通过调查所有护理人员薄弱之处后实施针对性培训,将培训分为理论及实践两大板块,但为了保障护理人员更多的自由和休息时间,将基础的理论性培训转化为线上培训的方式。强化安全意识管理方法主要立足于老年病房患者的特点之上,因其受制于年龄及高发疾病的原因,发生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较高,故重点突出该问题。而提高沟通能力并非提高单一的知识宣教能力,而是在不同情况下护理人员均可以就实际情况了解患者实际需求,并以此帮助患者及家属,强化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和投诉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全面的服务。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病科护士实施目标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护士康复专业能力、风险意识及沟通能力,使得护理工作更加严谨的同时为医院赢得更良好社会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