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的外显

2022-07-10曹祎

西部学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毛姆

摘要:毛姆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在文学创作方面成绩斐然,这样一位名望极高的作家一生却为口吃的问题所困扰。口吃影响了他的职业选择:他不善表达,因此无法传承家庭职业成为一名律师,而是选择了写作。同时,口吃也成就了他的写作事业:利用这份残疾给予他的高度敏感,他将对世界的敏锐洞察力流淌成了笔下孜孜不倦的倾诉之河,成就了在文坛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如此,口吃实则是毛姆内心创伤的外显,他使用这种方式长久地悼念自己童年丧母的残酷事实。

关键词:毛姆;创伤理论;口吃症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1-0169-04

一、毛姆简介与口吃症简述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等。1874年1月25日,毛姆出生在法国巴黎。他幼年时期的经历可谓是命途多舛:8岁丧母,10岁丧父,双亲逝世后跟随大伯来到英国生活。也许是经受了失去双亲的巨大悲伤,或是对于新的成长环境的强烈陌生感,到英国不久之后,他便患上口吃症,这个问题几乎伴随了他一生,也影响了他一生,直到快60岁,他才求助于医生进行治疗,使症状得以缓解。

口吃症是众多言语障碍中的一种,它通常是产生于儿童期的一种语言障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口吃是“一种言语节律障碍,在说话过程中,个体确切地知道他希望说什么,但是有时由于不随意的发音重复、延长或停顿,而在表达思想时产生困难”[1]。在口吃的症状方面,主要症状(即表面症状)是发音的困难,而次要症状(深层次症状)即对于苦难和挑战的逃避心理[2]。这种心理层面的症状通常是由于儿童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遇到消极反馈的一种反应方式,这点在毛姆身上可以得到一些印证。

谈到口吃的原因,古往今来医学专家都在不断探索,目前比较普遍的有两种理论。一种理论是口吃患者有某种程度的“神经生理功能紊乱,中枢听觉功能异常以及言语动力方面的障碍”[2],这种理论倾向于从生理角度解释口吃。另外一种解释是心理因素,主要是由于抑郁和焦虑情绪引发口吃[3]。本文主要从第二个角度进行阐述分析。

近些年对口吃的一些研究证据说明,口吃症患者在精神上的焦虑、抑郁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并且这些负面情绪随时都在影响着口吃症的程度。另外,口吃若成为长期的症状,很多患者会经历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从最初有轻微的口吃症状,继而被人嘲笑,导致症状加重等。若可以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因此大多数口吃症患者在社交能力方面总是存在较大的自卑和焦虑心理。相关研究还表明,口吃的出现和家庭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3],这里的影响通常都是负性的影响。

另有研究表明,口吃症与人格特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人格特质中有“内倾性”以及“不稳定性”,也就是说,这种人格属于抑郁质人格,通常表现为易动怒、消极、不善社交、生活规律刻板、多虑等[3]。

二、毛姆口吃症的形成原因

毛姆口吃症的形成有明显的成因可循:幼年的悲惨经历决定了他比正常的孩子在家庭中体会到更少的温暖和快乐。8岁时,毛姆的母亲去世,而母亲是他童年乃至整个人生中最为温暖的记忆。毛姆的父亲是一名律师,常年忙于工作,无暇照顾他;他还有三个哥哥,他们在英国有稳定的生活,因此他最坚实的依靠就是母亲。特德·摩根曾这样描述失去母亲时的毛姆:“那满脸的皱纹,那下垂的两边嘴角,那茫然的目光,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永远丧失至亲的孩子的脸”“被永远剥夺了世界上最不自私的爱”[4]8。《毛姆传》写道,“威利一直生活于其间的那个安全、快乐的世界戛然而止,而且永远中止了”[5]9。

在母亲去世前,小毛姆是一个机灵且富于幻想的小男孩,没有在任何社交场合表现出口吃症状,也没有任何自卑的表现。“善于牵头玩那些法国孩子玩的游戏,也最会耍小聪明从小店小摊上多拿一些姜饼、彩色气球之类的”“维奥莱特认为毛姆机灵”[4]6。母亲的死对于毛姆而言不仅仅是当时所经历的剧痛,而是在他余生都要去感受和回忆的残酷事实。他在医院学习期间,凡是与妇女生产有关的手术观摩,都会令他回忆起母亲的死,这种经历常常让他痛苦不已[5]40。

失去母亲之后的两年,毛姆的父亲也死于胃癌,随后他被大伯带到英国生活。虽然伯父伯母待毛姆很好,但是终究替代不了自己的父母。他们性格古板乏味[5]12,小毛姆在这样的家庭里显然得到的乐趣不多。就在来到大伯家的第一年,他说话开始有些口吃了,与之伴随出现的是他性格的急剧转变,变得爱哭又敏感,还不愿意在他人面前袒露感情。“受到傷害和不开心的时候,他受不了别人看他哭。”[3]在进入小学之后,毛姆给人的印象是孤僻、沉默[5]15,这与之前机灵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见,毛姆的口吃伴随着生活的重大变故,与在这过程中他郁郁寡欢的精神状态一定是相关的,这也符合对于口吃的相关研究“口吃症患者的抑郁或者焦虑情绪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3]。从这个层面上说,口吃症是毛姆在遭遇人生重大变故中受伤的外在表现。另外,口吃症心理层面的原因是儿童接收到周围环境的一些消极或是负面反馈,这也极有可能发生在毛姆身上。他的大伯及大伯母虽然不是不友善,但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缺乏与孩子相处的经验,因此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5]14。生活中他们总会对小毛姆提一些过于刻板的要求,例如背诵祈祷文,而毛姆由于年龄极小,甚至连祈祷文都看不懂,可以想象,小毛姆在与这个家庭的互动过程中,大概率得到家人的反馈都是不尽如意的,或许这也是引发口吃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在家庭层面上,伯父挑剔的性格也是引发毛姆童年期的压力之一。在生活中,伯父似乎对小毛姆很苛刻:吃饭饮茶前必须做感恩的祷告;要求他背大段枯燥的祷文,若是背不出,就大发脾气;吃鸡蛋时,只愿意切下一小块薄片给侄儿,还认为这是对他莫大的恩典;就连小毛姆在主日看了书都要挨骂。伯父的性格注定让毛姆在家庭中感受不到宽容、轻松的氛围,因此极有可能加重他口吃的程度。

此外,口吃与患者家族的人格类型及生理遗传也有关系,毛姆兄弟人格的共同特征就是抑郁(心境易低落)。毛姆的哥哥哈利是一位不受欢迎的剧作家,或许由于事业发展不顺利,导致长期抑郁,最终服毒自杀;另一位哥哥查尔斯,虽然性情温和平稳,但患有严重的忧郁症;弗雷德里虽然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依旧“摆脱不了情绪低落的困扰”[4]110。毛姆本人“在晚年也被忧郁情绪折磨地很苦”。科学研究认为,人格类型中的抑郁类型是口吃症的易感人群。抑郁质人格的人格中通常有易怒的特质,而特德·摩根(著有《人生的挑剔者——毛姆传》,编者注)笔下的毛姆,就是这样的敏感易怒:“客人们必须依从他制定的规矩,谁如果充耳不闻,就会立刻受到斥责”[4]330;又或是他常常因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将亲人、朋友赶走;甚至对他作品最轻微的批评也会打乱他一周的写作计划[4]408。因此,抑郁质人格或许是毛姆罹患口吃的生理学因素。

三、口吃症对毛姆生活的影响

口吃对于患者的主要影响体现在社交生活中会出现对交流的恐惧、害怕,将正常说话中出现的口误视作“洪水猛兽”,不断加重口吃的羞愧感,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当中。毛姆在口吃的困扰下,到学校后形成了孤僻的性格[3]。在职业选择上,若不考虑自身的条件,毛姆应当继承家族事业,就像他的祖父、父亲,以及哥哥们那样成为一名律师。但是律师需要口若悬河的雄辩能力,以及灵活周到的社交技巧,这些特质都是毛姆所不具备的,因此他选择了当作家——其工作方式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与人直接交往。

口吃决定了毛姆对从事写作这份职业的冲动与热爱。正如作家曹文轩所写,“残疾(口吃)给了他一份敏感。”[6]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份敏感会使其在生活中平添烦恼,但是对于一位作家,这份敏感能够塑造他丰富的内心,使他捕捉到更多写作的素材,也能够激发起更多灵感。口吃对于毛姆的影响也绝不止于此。与人沟通上的障碍阻断了他用口头语言向世界表达自己,但是这份障碍却也许成就了他笔下孜孜不倦的倾诉欲望,“口语的滞涩、阻隔,却成全了文字的不绝流淌——流淌成一条长长的河——毛姆之河。”[6]他自己曾说过:“我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我的口吃的影响分不开。”[4]16

口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毛姆的职业,甚至也影响了他一生的生活方式。在他长达九十多年的人生当中,身边常年陪伴他的并非他的妻子、儿女,而是秘书。正是由于他说话结巴,不善交际,他的秘书群体性格偏外向、灵活,可以轻松协助毛姆与周围各色人等交际斡旋。他最早期的秘书是沃尔特·佩恩,根据《毛姆传》的描述,佩恩“仪表堂堂,举止大方,和蔼可亲,头脑清楚”[5]54,毛姆可以依赖他与别人开启交流。由于擅长斡旋交际,因此毛姆与出版人、经纪人及记者的往来事务都交给他打理。另外一位秘书是陪伴毛姆时间最长,与他也最为亲近的杰拉德·哈克斯顿,此人爱好玩乐,幽默风趣又善于交际,可以与周围人毫不费力地交换信息,很容易取得周围人的喜欢,对于毛姆而言,哈克斯顿这样一位社交媒介,简直就是理想的陪伴者。就如他自己所写“我跟生人打交道总是讷讷其词地,亏了我一路上有了这么一个好伴,他真是事事处处应付自如,广为交友”[4]206。

四、对毛姆口吃症的解读

口吃令毛姆十分痛苦,但是他几乎没有想要寻求专业帮助。他唯一一次试图治疗口吃是在1940年,此时他已经66岁了。当时的工作需要他频繁地在公众面前以及在广播上发表演讲,因此他才萌发出治疗口吃的念头。那么为何口吃令毛姆飽受社交之痛,而在他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情况下,却从未主动寻求帮助解决这个困扰?也许答案就是:口吃对他有积极的正面的价值,因此毛姆选择保留它。正如摩根所写的:“说不定他认为口吃有时也有它有利的一面。”[4]330

如上文所述,口吃对于毛姆感知周围世界并搜集写作素材是有一定帮助的,这是对他职业的意义。另外,口吃对于他获得某些精神和心理支持也有一定的帮助。虽说口吃在正常人看来,是一种痛苦的社交障碍,但在毛姆那里,他可以将口吃变成一种“力量”或者“权利”,“把它变成武器使别人无不感觉到一种不自在的气氛”[4]407。换言之,毛姆将口吃看作是一种无声的武器,利用它来掌控社交氛围,彰显自己独特的力量,他用这种方式给自己内心以支持感和力量感。

“人们利用口头行为—或失常的口头行为—不是来交流思想,而是来反抗和控制。他们发现了一种真正有效的发音的魔法。他们通过现实没有能力说出某个字来使其他人也失去行动能力并且中止了世界的进程。”[7]这就是毛姆利用口吃,发挥出可以控制周围环境的能力,口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他与周围世界交流的方式。但是这种非同寻常的交流途径根本上来源于毛姆从小作为一个弱者的身份。在大伯家,他是一个外来者。尽管大伯及婶婶尽力温和待他,但他无法突破和理解这个家庭长久以来形成的死板和无趣,他也无法充分感受到来自于长者的关心和疼爱,在这里,他有他的无力感。上学之后,他在学校饱受同学的欺凌,尽管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但同学将他看作是“残疾人”,对他的成绩并不羡慕,因此他是那个大家眼中的弱者,对于改变周围人的看法或是改变周围环境,他都充满无力感。或许在长久的无力中,他发现口吃竟然可以帮助自己拾回对环境的一丝掌控感,因此将它发展成自己的一个交流“武器”。

尽管口吃为毛姆身为作家提供了诸多写作的便利,但却无法帮助他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发表演讲。1940年,在他66岁这年,随着他在公众面前以及广播上讲话的机会越来越多,他意识到是时候治好口吃了,于是便托人找到了一个叫莱希的催眠师。几次治疗之后,他发现这种疗法确实管用,虽然私下交谈还是会口吃,但在公共场合演讲却完全正常了[5]387。

关于口吃的治疗有多种方法,比如常见的是言语治疗、呼吸训练、心理疗法,森田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等[2]。毛姆所采用的催眠疗法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催眠并非是指催人入眠,而是在一种宁静、安全的环境之下,催眠师使用语言和动作的引导使治疗者进入极其放空和放松的状态,进入“设定的美好情境”中,因而起到释放不良情绪、疗愈创伤等心理干预的功能[8]。具体来说,催眠师一方面帮助患者“承认口吃,允许口吃,敢于开口说话,进行放松训练等”,从而使得其说话的心理压力减小,口吃症状逐步减轻;另一方面由于口吃与长期精神抑郁有一定关联,催眠也会帮助被治疗者处理其过去一些重大的创伤性的事件,从根本上治愈口吃。

五、结语

从毛姆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口吃症发展的脉络来看,口吃是他失去至亲又得不到及时有力的社会支持的创伤结果,也是他作为社交弱者发展出的一种个性的,或者说是一种扭曲的社交互动方式。从这些角度解读,口吃是毛姆内心创伤的外显或是一种极具个性的生存方式。换句话说,他用自己口吃的方式长久地悼念和消化自己在童年失去至亲的残酷事实。从毛姆身上也可以了解到,口吃深层次的原因是内在精神的压抑和创伤,也许创伤被治愈,口吃就迎刃而解。但毛姆的幸运之处在于他没有让口吃左右其生活,而是将口头表达的阻隔化为笔下潺潺流淌的文字之河,成就了其一代文学大师的地位。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Manu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njuries,and causes of death(Vol.1)[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77.

[2]刘旭刚,徐杏元,林岚,等.口吃的诊断与矫正[J].中国特殊教育,2005(5).

[3]刘盈,丁宝坤,李鸣杲,等.口吃患者人格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4).

[4]特德·摩根.人世的挑剔者——毛姆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5]赛琳娜·黑斯廷斯.毛姆传[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

[6]曹文轩.口吃的毛姆[J].小学教育研究,2013(33).

[7]高丽,张瑞英.创伤从未忘记——童年创伤理论视域下毛姆的口吃症探源[J].齐鲁学刊,2018(2).

[8]哈敏杰.催眠治疗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

作者简介:曹祎(1990—),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毛姆作品中的创伤理论。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毛姆
Cross-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in the Business World
毛姆:一棵随波飘摇的海草
四百法郎买一个苹果
自问自答1
四百法郎买一个苹果
丑角的原型
我的毛姆叔叔
毛姆长篇小说的乌托邦情结
生命的尽头
“不守信”的毛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