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漱溟前期社会主义思想评析

2022-07-10叶政张伟

西部学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乡村建设梁漱溟乡村振兴

叶政 张伟

摘要: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和乡村建设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中国文化本位及乡村建设理论,并在山东邹平等地进行近十年的乡村实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和实践值得进一步分析。梁漱溟的早期思想在从佛学转变为儒学的过程中也接触到当时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潮,他在乡村建设理论提出前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态度是接受中有所怀疑。从提出乡村建设理论到新中国成立以前,他的态度变为怀疑中有一定吸收,但需要辨别的是,梁漱溟理解的社会主义只是一种经济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

关键词:梁漱溟;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D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1-0127-05

梁漱溟(1893—1988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享有盛誉的学者,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乡村建设的代表人物等,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但是梁漱溟并没有上过大学,年轻时,他认为学问没有实用,尤其嫌恶哲学,结果在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哲学和儒家学说。虽然他一生著述颇丰,但自诩没有学问,只是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的“问题中人”[1]858,更愿做“实干家”[2]1。他出生于城市,却一生从事乡村建设实践。他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发起民盟,为和平建国奔走活动。梁漱溟同情并敬重中国共产党改造社会的精神和为之进行的努力,最后在去世时,他被称之为“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3]。

在梁漱溟众多的论著中,最早享誉海内外的是《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晚年出版的《人性与人生》是他自认为最重要的一本。在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在山东近十年的乡村建设实践受到学界和实践界的重视。本文通过梳理梁漱溟的人生轨迹,对比他的主要思想,重点分析其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接受、怀疑和吸收的过程。虽然学界对梁漱溟前期(新中国成立前)社会主义思想的演变过程鲜有阐述,但这是理解梁漱溟思想渊源和公正给予评价不可或缺的视角。

一、梁漱溟前期人生轨迹和主要思想:由佛到儒

概括来说,梁漱溟前期的思想渊源和演变可以从“三个阶段、两个问题、一个主题”来概括描述。梁漱溟把自己一生的思想依次分为三个阶段:西洋思想、印度思想和中国思想,他多次总结自己一生萦心于两个问题:人生和中国社会问题,这是贯穿他人生历程和思想演变的两条基本线索。在他的东西文化交汇和个人及社会问题交织的复杂思想体系中,可以突出一个主题词来代表他的精神内核:责任感。

梁漱溟于甲午战争前夕出生在一个北京的官宦人家。父亲梁济虽然是旧知识分子,但忧国忧民,并赞成维新变法,主张从教化百姓入手[4]3-5。梁济反对科举体制下的旧式教育,对新学持开明的态度,曾在日记中写下“洋务西学新出的名书,断不可以不看”[5]573。

因为父亲的缘故,梁漱溟的小学始于中西小学堂,这是北京第一个创办的洋学堂。后来遭遇庚子战乱,他几经转学,在1906年考入顺天中学堂(也是北京最早的中学堂之一)。这五年多的中学时光应该是梁漱溟少年时代相对完整的一段教育经历。他后来回忆,小时并没有受过系统的儒学教育,直到二十岁才开始研读儒学。

在父亲的影响下,梁漱溟十四五岁就开始关心国家和社会。在这个阶段,他的思想与西方的功利实用主义相近,“重事功而轻学问”[2]28。这也是受其父亲一贯主张的“务实疾虚”[2]18-19影响。少年时期他感兴趣于时事,大量阅读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刊》,并接受立宪思想。除了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梁济对文化的重視,也影响了梁漱溟后来对文化的责任感,在谈到父亲因为“对于世道有责任”[6]6而自投净业湖殉道时,梁漱溟感言“我先父亦即以痛心固有文化之澌灭,而不惜以身殉之”[7]162。

在中学时,受身边同学的影响,梁漱溟从立宪党人转变为革命党人,于1911年上半年加入京津同盟会,并剪除象征清朝顺民的发辫,准备参加秘密革命。中学毕业后他当了记者,在《民国报》(创办人员主要是同盟会成员)做外勤记者时经常直面政治的动乱和黑暗。在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梁漱溟因厌恶政党内部的丑恶,选择离开同盟会,并从报社辞职[6]48,加上母亲去世等原因,后来甚至引发精神危机,严重到两次试图自杀。梁漱溟在二十岁前后在家闭门钻研佛学,曾一度打算出家,到近三十岁才放弃出世念头[8]68,这是他逐渐接受儒家思想后的一个结果。在1916年发表关于佛学的《穷元决疑论》后,应蔡元培的邀请,梁漱溟在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哲学,直到这时他还主要在佛学的道路上寻求解决个人精神危机。从1916年准备去湖南衡山出家的路上看到旧军阀兵匪难分,到1917年回北京途中目睹北洋军阀溃败时沿途造成的祸害,梁漱溟在悲愤之中写作《吾曹不出如苍生何》,主张组织国民息兵会,通过公众舆论等制止内战[9]350,这也是为何梁漱溟之后一生都反战、反对暴力的原因。

在北大教学期间(1917—1924年),在面对新文化运动中东西文化比较的大论战中,特别是面对是否要“全盘西化”的争论时,他觉得有责任站出来为儒学和孔子辩护。他批评当时中国各种思想和主义都有人提倡,唯独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孔子之真若非我出头倡导,可有哪个出头?这是迫得我自己来做孔家生活的缘故”[5]544。从那以后,他就一直坚定地捍卫儒学,包括孔子的思想,甚至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他也坚持“只批林,不批孔”[9]638。从儒学派别的影响来比较,梁漱溟自认属于陆王派,尤其推崇王阳明的“讲良知,尚力行”,并赞颂开创泰州学派的王心斋[9]431及其子王东崖。梁漱溟坦言后来从事农村运动和社会运动就是从王心斋父子面向下层民众的思想来的[10]103。

从1919年开始构思,随后不断公开演讲主要内容,梁漱溟终于在1922年正式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他用一种俯瞰的目光,比较了西方、印度和中国的三种文化[5]381类型,也代表三种不同的“意欲方向”。他欣赏中国文化肯定现世人生的价值,既不同于西方的向前逐利,也不同于印度向后而否定现世,这本身就符合中庸调和的中国文化精神。整本书的主题概而言之就是捍卫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理性”之处在于可以用“直觉”来理解孔子的“仁”和王阳明的“良知”。但他同时矛盾地认为“早熟”的中国文化也要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民主”。他最后乐观地预言中国文化还会重新复兴,而印度文化也会在更远的未来被复兴。

随着《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引起轰动,梁漱溟获得极大的名望,受邀到各地演说,并在山东遇到了村治派的王鸿一。从北大辞职后,他就应王鸿一邀请来到山东曹州办学,并参与筹办曲阜大学。办学遭遇挫折失败后,在李济深、陈铭枢的再三电邀下,梁漱溟前往广州准备试行他的“乡治”思想。从1929年开始,他先后考察了黄炎培领导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昆山进行的乡村改进实验,晏阳初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开展的平民教育实验,还去山西走访了阎锡山统治下实施的“村政运动”。事实上,“乡治”设想在广东没有具体实施,在王鸿一的介绍下,梁漱溟加入了河南村治学院,并接手主办《村治》杂志,也正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系统地阐释他的乡村建设理论。

因为战乱,在河南仅仅一年后,在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之前担任河南省省长)的邀请下,梁漱溟在1931年带领部分村治学院同事转移到山东邹平,并将学院改名为“乡村建设研究院”。1933年在菏泽开辟了第二个实验点,之后在山东推广到近70个县,山东期间是他真正开始系统实践乡村建设的阶段。

乡村建设理论立论于对中国国情的不同认识,首先分析了中国的问题在于内部、在于乡村、在于文化失调,而中国文化的根就在乡村[5]612。梁漱溟概括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职业分工”,并不是阶级社会。他所倡导的伦理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情谊关系,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区别于西方的“个人本位,自我中心”。基于中国“村落社会”[1]911的特点,具体在道路选择上,他对比革命和建设两种方式后,选择用教育来进行建设,甚至完成社会改造。他反对用暴动破坏的革命方式,甚至包括使用行政上的强制力。所以他既不同意国民党政府包括地方政府行政命令式的路径,也不同意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以及共产党在农村革命的方法,当然更不同意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方式。

梁漱溟具体的乡村建设措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自治精神下的县政改革。他将邹平重新划分成14个乡镇,在乡镇设立乡学,在自然村设立村学,校长或者学长也是乡长和村长。乡学和村学请当地德高望重的乡贤来组成理事会,然后学长(也叫校长)由齿德并茂的乡村领袖来担当。第二,发展乡村教育。在乡农学校的基础上,开设针对包括成人、小孩、妇女等为主体的教育课程,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第三,成立合作社。梁漱溟总结中国最需要的两种要素:团体组织和科学上的知识技能[5]627。通过合作社这样的合作组织来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和参与度,先后设立涉及棉花、蚕桑、林业、金融、庄仓等不同种类的合作社。此外还有农业技术改良、乡村文化建设、社会治安建设等吸收了当时各种乡村建设相对先进的做法。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实验最终随着日本侵华并占领山东而逐渐瓦解,并最终被迫停止。

综览梁漱溟前半生的思想言行,面对社会危机和个人困境,虽然挫折无数,但他始终强烈地怀有解决中国问题的责任感[11]162,几乎近似一种自负。梁漱溟在1942年从中国香港历经战乱危险回到内地后,在给两个儿子的家书中感怀自己的使命就是基于对人类生命、孔孟之学和中国文化的认识,解决社会大局问题,以图民族复兴。而且他深信:“此事唯我所能。此除我外,当世亦无人能做。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9]343虽然本是私密的家信,后人还是会从中解读出他性格中狂傲[7]12的一面,比如他几乎对同时代其他所有的乡建理论和实践都有批判,所以《乡村建设理论》一书有另外一个名字:“中国民族之前途”。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正因為思想来源复杂和不断演变,梁漱溟的思想包括乡村建设理论有不少模糊、甚至矛盾的观点。比如,一方面,他对比东西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具有理性、向上性,理应复兴。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中国文化无法产生民主和科学,也承认中国传统文化其实相对西方已经衰败。他非常矛盾地说:“中国今日的失败,正从过去的成功而来;中国人的短处,正从他的长处而来”[12]53。再比如,他认为问题在内不在外,选择用教育作为唯一的建设方式来恢复文化。但在面临不断的内战,最后由于抗日战争被迫停止乡村建设的现实,他感言在兵乱匪祸中只谈教育文化,似乎是“过高只谈”[1]836-837。

总之,在那个风谲云诡的时代背景下,梁漱溟思想的复杂性、局限性和矛盾性有特殊的时代特征。简单地勾勒梁漱溟的思想演变过程就是:始于西学,转入佛家,转而教授印度哲学,兼收西方哲学,终归于儒家,并得以实践主张,最终成为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终其一生,其思想最大的底色还是佛学和儒学,正如他晚年描述自己:在思想上是佛家,但行动上是儒家。

二、梁漱溟前期的社会主义思想:接受、怀疑、吸收

后人对梁漱溟的批判很多是立足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的角度。其中关于他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阶级立场、排斥矛盾、片面强调中国特殊国情、否认阶级社会等方面的分析较为常见。但需要强调的是,梁漱溟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没有了解,甚至年轻时有段时间非常推崇。

我们可以大致将梁漱溟的社会主义思想分为三个阶段:1.乡村建设理论提出前的早期思想——从接受到怀疑;2.乡村建设理论到建国前——怀疑中有一定吸收;3.建国后经过大量学习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毛泽东思想后——吸收中仍有一些困惑。由于他前期的文化哲学和乡村建设思想更受时人关注,本文主要聚焦梁漱溟前期的社会主义思想,也就是前两个阶段。

梁漱溟多次提到自己是如何第一次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想。在他二十岁那年偶然从故纸堆中找到一本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先驱幸德秋水所著《社会主义之神髓》,一开始觉得内容关于资本家劳动者的问题离自己的生活甚远,后来他常常联系经济上人与人的竞争,觉悟到正是财产私有制度造成了社会上的秩序不安,是“种种罪恶、种种痛苦的源泉”[1]674。这也是他后来一直反对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包括工商业逐利的原因之一。抱着改造这不合理社会的思想,梁漱溟甚至一度觉得坐人力车都很残忍,认为“只有根本改革这个制度,而后才行”[1]737。这样他就从信奉议会政治改良转变为社会主义的追求者,并认为中国问题的最大根源不在政治,而在中国经济成分的构成,尽管当时他对社会主义了解并不多,但十分热心地撰写《社会主义粹言》,并油印赠人[12]231。

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北京大学是传播的一个主要阵地。梁漱溟和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和李大钊等都曾在北大共事,并且和李大钊交往颇深[4]36。加上从中学就认识,保持了七十多年友情的张申府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所以梁漱溟在这个阶段有大量机会接触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学说。他后来在回忆中也承认:“不是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书,特别是到1927年前后即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军北伐,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势力很大。我是一个抱着中国问题求答案的人,怎能不注意呢?”[10]234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就运用比较方法,对社会主义以及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等进行分析,其中还提到从李大钊处得到一本基尔特社会主义的书[5]510-512。从后来他在山东菏泽中学的教育改革以及乡村建设中倡导互助合作等做法中,都能隐约发现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和基尔特社会主义的影子。总之,社会主义作为当时很多思潮中颇有影响的理论,包括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都已经反复进入梁漱溟的视野中。

但遗憾的是,他后来没有沿着这个道路继续思考下去,困于对当时的社会失序和自己人生的苦闷,梁漱溟觉得社会主义理论不足以解决中国问题而改宗佛法。他认为社会主义理论有很多遗憾,其中真理亦有限[9]69。他的理由是“凡是从外来的满足人类要求的一切办法,都不能解决人类的问题”。比如给缺衣少食的人以衣食,虽然暂时看起来是好事,但并没有真的解决问题。所以他悲观地认为,人类常常说的解决一个问题,其实只能引出更多的问题。事实上,他是从根本解决个人精神危机的需要来怀疑社会主义。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梁漱溟读到马克思主义中“亚细亚生产方式”①的概念后,理解为要特殊看待东方社会的发展史。再加上1928年后连续几年中国社会史论战,在他看来,论战的各方都没能把中国秦汉以后的社会性质搞清楚,这些疑惑使他对“马学不深求”[10]234。梁漱溟后来一直坚持认为中国社会是特殊国情,甚至不赞成根据唯物史观来得出中国符合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他还反对阶级分析的方法。

梁漱溟一生对社会主义各种思潮与主张抱有莫可名状的戒备,据他回忆,这和厌恶宣扬“社会主义”的江亢虎有关。因为梁漱溟家和江夙有往来,并且深知此人底细,所以因为憎恶此人投机的言行,也移情到对“社会主义”理论产生隔膜[12]228。

梁漱溟于1924年从北大离职后,曾应王鸿一的邀请,前往山东菏泽接任省立第六中学的校长。在推行教育改革时,很多措施体现了朴素的社会主义思想。比如取消固定的学费,而是根据学生家庭情况确定费用;所有学生都要参加手工劳动,而且即使富家子弟也要参加,并且不容许校役帮助[6]150-151。后来,梁漱溟在广东省立一中又试图继续推行类似的教学改革,包括后来的乡村建设实践依然有不少社会主义思想的痕迹,否则就很难理解为何日本学者将邹平模式称之为“农业社会主义派”[13]。

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最终要实现的理想社会,或者说中国民族的前途就是要走向社会主义。在乡村建设理论的国情分析中,他多次强调中国是农业国,而农业根本不适于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下的逐利,以及现代化和工业化都会造成对农业农村的破坏。通过农村农业的建设,中国最终要建设“社会掌握生产手段的社会”,或者说是“社会本位而不是个人本位”的社会,而且不是“阶级社会”。建设这样社会的具体路径就是通过相同的教育达到能力的均平,从生产的社会化到实现分配的社会化,他认为这就是社会主义的要求。所以中国适合社会主义,甚至他认为“共产革命殆为不可免也”[1]913,而且他认为自己和共产党的主张虽然有很多距离,但根本上还是相通的[9]713。

此外,他对当时的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目标进行比较,承认共产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旗帜鲜明,但国民党创建者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内涵中也有社会主义思想。不过他认为两党所走的道路均不足副其志[10]424,所以他一如既往地、自信地判断乡村建设道路才是帮助中国通往社会主义的唯一道路。

具体到共产党的革命道路分析,他论述过列宁和斯大林关于资本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区别,总结中国的革命包含了民族革命、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三部分内容,而要完成社会革命,需首先完成社会建造任务[8]591。但是他不同意用斗争的方式来达到目的,甚至认为这样会毁伤国家,这是当时他和共产党最大的分歧之一。但他也认识到共產党的主张对青年人有强大吸引力,比如他在1927年派往南方考察国民党和北伐的三个学生中,徐名鸿(也是他最得意的学生)就成为共产党员并参加了北伐。其他回来的两位,特别是王平叔对共产党有很深刻的印象,这也是梁漱溟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主张怀有微妙态度的原因之一[14]。

需要澄清的是,其实梁漱溟在精神上很佩服和尊重共产党员,和很多党内人士保持良好的个人关系。他论及自己同时代最折服的三个人,除了陶行知,其他二人就是毛泽东和周恩来[11]81。他敬佩共产党是以“远大理想为性命的集团”[9]713,对中共的早期领导人,无论是李大钊还是陈独秀,梁漱溟都表示出尊敬,比如他多次谈起日本的马克思主义者河上肇,并敬仰他的实践精神[15]264。总之,如同那个时代具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一样,梁漱溟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包括具体的共产党员都有非常复杂的感受,但区别于共产党中的先进知识分子,梁漱溟并没有坚定地选择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找到真正的救国之道。

三、结语

首先,基于理论自觉,我们需要旗帜鲜明地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梁漱溟的社会主义思想。除了从他的思想渊源中辨析出种种矛盾观点,更要甄别他对社会主义的种种误解,尤其是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错误认识。他自负地断言近代中国除了乡村建设外,无论是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苏俄的社会主义道路都走不通,但历史和实践证明,任何不彻底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甚至依附军阀和传统封建势力的改良主义道路,试图夹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中间,选择一条区别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中间道路”,都注定会失败。

其次,要清醒地认识到梁漱溟前期所理解的“社会主义”,既不科学准确,也不全面完整。第一,他一直毫不讳言自己并不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在唯物史观上也不同意阶级斗争学说,怀疑马克思主义相关的政党和国家学说。所以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并不属于马克思主义中科学社会主义的完整科学体系,只是从中摘取出符合自己主观臆想的观点。第二,梁漱溟的社会主义概念更多是经济上的社会主义[9]593,狭隘地强调财产私有的弊端。类似梁启超和孙中山等对社会主义的断章取义,将社会主义理解为简单的经济上平均资产和生产上集体化或社会化。这种误解也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混为一谈。但即使从经济上来看,他仅仅追求依靠乡农学校和合作社追求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并没有实施改革土地私有制的措施。第三,他最终空想的是一种儒家文化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希望通过教育(或者说教化)来追求社会本位,避免个人本位下的竞争和暴力,形成“礼让”的和谐社会关系,最终想象在未来儒家文化复兴下,实现类似梁启超等提倡的儒家大同社会的社会主义。

在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背景下,需要实事求是地看待梁漱溟前期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价值。分析梁漱溟的探索,不在于是否圆满地解决了乡土中国的问题,而在于能始终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坚持文化自信,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独立思考、表里如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总结梁漱溟前期社会主义思想,不可否认的是,他作为中国近现代第二代知识分子[15]285中的代表之一,守成中國传统文化,也曾对社会主义如何“中国化”做过一次失败但值得尊重的尝试。注释:

①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历史进程中一个特殊的生产方式,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是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具体为:国家以农村公社为基本社会组织;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管理农村公社;国家指挥农村公社来进行大型工程的建设。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重要特点是土地公有,不允许自由转让,典型的国家有印度、西周前的中国等。

参考文献:

[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四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王宗昱,冀建中,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梁漱溟走完近百年人生旅程[N].人民日报,1988-07-08(3).

[4]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

[5]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6]景海峰,黎业明.梁漱溟评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8]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六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68.

[9]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七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0]梁漱溟,白吉庵.梁漱溟访谈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1]梁培宽,梁培恕.父亲梁漱溟[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12]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3]千家驹,李紫翔.中国乡村建设批判[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8.

[14]梁漱溟,艾恺.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M].艾恺,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95.

[15]李泽厚.中国近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叶政(1973—),男,汉族,安徽庐江人,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张伟(1983—),男,汉族,安徽泾县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王宝林)

猜你喜欢

乡村建设梁漱溟乡村振兴
《铮铮铁骨——梁漱溟先生》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梁漱溟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略窥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及对现今成人教育管理的启示
浅析中国新旧城乡建筑景观的建设与继承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