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
2022-07-10尚瑆亦
摘要: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在哲学层面上首次将自由思想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文本。其中,黑格尔与青年黑格尔派对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思考,以及青年黑格尔派后来对于自我意识自由的关注和探索,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对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由观的思考,开始注意到自由与现实社会密不可分的关系,并指出多样性是自由思想的特质,即脱离宗教性的自由、原子偏斜的自由、自我意识的自由和定在中的自由。最后得出结论:真正的自由就是现实中的自由,现实自由的实现方式就是“世界的哲学化与哲学的世界化”。
关键词:马克思;伊壁鸠鲁;德谟克利特;自由;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1-0029-04
马克思一生都致力于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分析比较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指出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不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翻版,而是它的创造性发展,强调了伊壁鸠鲁关于原子自动偏斜学说的深刻意义,论证了个别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能动性、自由的个人在对周围现实的关系上应采取的积极态度等。博士论文中蕴藏着马克思早期丰富的自由思想,尽管此时的马克思对于自由的认识尚处在抽象的理论层面,但这无疑是研究马克思早期自由思想的一个重要窗口。
一、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生成基础
马克思早年的成长经历对他后来把人的现实自由当作终生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父亲和老师的熏陶使他在心里种下了崇尚自由的种子;第二,面对历史文化和传统中的自由思想与不自由的社会现状的心理落差;第三,专制的制度和黑暗的现实织成的层层密网让人透不过气,激起了马克思本能的反抗。这些因素造就了马克思不惧权威、勇于反抗的革命精神。
大学期间,随着与青年黑格尔派来往得逐渐密切,马克思开始关注自我意识哲学,积极参与到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之中,其思想由原先占据主导地位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逐步转变为重视现实的务实精神。博士论文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正式踏上了为自由而战的道路。青年黑格尔派试图通过否定外部世界,将自我意识置于主宰地位的方式实现自由,这个做法受到了马克思的坚决反对。他认为,自我意识不是完全脱离现实世界而存在的,只有在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中才能实现自我意识自由。这一结论也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思想的变革与发展。在马克思看来,青年黑格尔派思想上虽然是激进的,但行动上却是保守的,这导致他们的自由思想只能停留在抽象层面,无法转变为具体的自由。
此时,马克思从少年开始对自由的崇拜,逐渐发展到青年时期为自由而斗争,期间经历了多次思想上的改进与修正,最终他把目光放在了现实世界当中,并贯彻到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在“浓云密雾”中依然保持着锐利的目光和坚不可摧的意志,这也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二、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提出逻辑
尽管当时的哲学家还不能够完全理解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但马克思以其敏锐的目光发现了伊壁鸠鲁思想中的闪光点。伊壁鸠鲁哲学观点中追求内心平和的伦理学意蕴与无神论思想都给马克思带来了一定启发。
(一)普鲁塔克和西塞罗对伊壁鸠鲁的批判
马克思《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是其博士论文的一部重要的辅助性文本。马克思在这本笔记中摘录和评述了普鲁塔克的部分哲学观点。伊壁鸠鲁将原子比喻为人的个体,主张追求个体内心世界的愉悦。这个说法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甚至被看作是“异端邪说”。普鲁塔克就是反对者中的一员。正因如此,伊壁鸠鲁的“维护者”马克思站在了普鲁塔克对立面。
普鲁塔克对伊壁鸠鲁哲学的不满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在普鲁塔克看来,完全消除痛苦是一种虚妄的幻想,而伊壁鸠鲁为了追求内心的快乐却试图做到这一点,在众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痛苦给人带来的绝非完全是坏处,有时也会激发出人前所未有的潜能,如果长时间处在无忧无虑的心境里,就会逐渐丧失居安思危的意识,变得不再敏锐。第二,快乐的定义绝不仅仅是没有痛苦。在普鲁塔克看来,人们会因失去而痛苦万分,也会因失而复得喜极而泣,人不是一个封闭的个体,其内在的心境会因外界的变化而变化。肉体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是无法完全分开的。第三,普鲁塔克非常看重政治生活,他认为参与政治生活会使人的生命更有价值,同时有利于城邦的发展,有意避开政治生活是一种自私的行为。然而,伊壁鸠鲁却为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快乐,甘愿放弃任何政治所带来的荣誉,默默地过着“菜园”生活,普鲁塔克认为这是一种思想陈旧、不懂变通的表现。
伊壁鸠鲁哲学在当时受到了大多数哲学家的误解。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还有西塞罗,他把伊壁鸠鲁看成是一个仅仅懂得追求“低级快乐”的人。原子偏斜运动所带来的自由之光并没有照射进西塞罗冰封的内心,思维僵化的西塞罗没有发现自由的可能性,他和德谟克利特距离自由似乎只有一步之遥。西塞罗作为德谟克利特原子理论的忠实“信奉者”,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伊壁鸠鲁哲学,将其看作是无关紧要的扩充和多此一举的罗列。在西塞罗眼中,快乐就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感觉,能夠为人的身心带来积极有益的影响,但是伊壁鸠鲁把快乐当作自己生活的核心要义,就显得有些过犹不及了,尤其是把“避免痛苦”与“获得快乐”画等号,就更加让人难以信服。
(二)马克思对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由观的思考
伊壁鸠鲁提出的原子第三种运动方式——原子偏离直线运动,这种运动方式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打破常规,体现了原子本身独立自主的特性。德谟克利特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必然规律,是必然性所导致的因果关系,而伊壁鸠鲁则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正是偶然性的存在才会使原子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斜,万事万物也因偶然性的存在而更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我们认为,必然性是存在的,但它并不是一把万能的钥匙,可以用来解释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事物的发展有时是不按常理的,具有任意性,而任意性导致偶然的特殊情况的发生。偶然性的发生是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并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在现实世界中,偶然性的发生离不开人,需要人以自身力量冲破种种束缚,以此来保证偶然性的实现,这在一定意义上也象征着自由的实现过程。
伊壁鸠鲁是一个大胆的创新者,在原子论中加入了偶然性,从而提出了原子偏离直线运动这一历史性观点,在哲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为自己的自由观提供了理论依据。伊壁鸠鲁是哲学史上无神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追求的自由仅仅是精神世界的平静和愉悦,而当时盛行的宗教控制了人们的思想,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戴上了枷锁,换言之,无神论是伊壁鸠鲁为精神自由找到的突破口之一。宗教神学无形中束缚了人的自由意志,使人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失去了发展空间。可以说,原子偏离直线运动摆脱了必然性的枷锁,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由此,马克思更加坚定了反对宗教的立场。
原子偏离直线运动体现的偶然性所阐发的理论价值,重点不在于否定德谟克利特的必然决定论,而在于让人们意识到了自由实现的可能性,以及打破种种束缚的必要性。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倾注了大量心力来讨论原子偏斜理论,传达出了对自由的强烈渴望。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逐渐发现了伊壁鸠鲁自由思想的特点与不足。伊壁鸠鲁的关注重点在精神世界,在他看来,只要保持内心平和、消除杂念,就可以实现自由的状态。伊壁鸠鲁为了避免外部世界的纷扰,选择了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退守内心世界。马克思认为这是一种抽象的自由,现实的人不能只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要想实现真正的自由就必须直面复杂的社会关系,打破种种外在束缚,从而实现现实中的自由。离开现实性谈自由,无异于植物的根系离开土壤。
马克思对自我意识哲学的关注源于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但马克思思想的先进性就在于,他敏锐地察觉到自我意识不能囿于个人的思辨中,应该跳出理论层面,转化为实践,从而为现实服务。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已经注意到自由与现实社会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如果单纯地从思辨角度讨论现实,并不能切实地解决问题。要想解决自由何以实现这一关键问题,就必须把目光转向现实世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正确的方向。
三、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特质:多样性
从博士论文可以看出,马克思尝试解决哲学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问题,但此时他的自由观仍处于萌芽阶段,思想上还带有德国古典哲学家的特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特点逐渐淡化直至消失。
(一)脱离宗教性的自由
马克思反对德谟克利特从埃及祭司那里探寻知识,同时对伊壁鸠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愉悦以及一直执着于哲学研究的态度表示赞赏。在马克思的观点里,服务于哲学本身就是自由的,但他又清醒地意识到,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现实中的自由,由此我们可以了解马克思哲学上的自由思想是脱离了宗教性的自由。在《致希罗多图斯》的最后,伊壁鸠鲁分析了心灵中最大的焦虑不安来源于对天体不朽的追求和因非理性预感而引起的恐惧。伊壁鸠鲁认为心灵的安宁是最终的归宿,而物理学只是借以消除恐惧的手段。马克思在对这些摘录片段加以分析时带有明显的倾向——反对宗教,他坚定地认为,宗教的精神控制让人们不堪重负,人们想要实现自我意识自由,就必须反抗任何宗教的束缚。马克思在确定博士论文的写作主题后,在序言中明确提出要以哲学与宗教相对抗,探寻自我意识自由的道路。
(二)原子偏斜的自由
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理论在当时受到了严厉的质疑,尤其以西塞罗等人为代表,他们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理论完全没有现实依据。针对这些质疑,马克思为伊壁鸠鲁做了辩护,他认为这些质疑和误解伊壁鸠鲁的人,都没有深入理解原子偏斜理论,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给原子运动加上了一些彼此互相排斥的动机,但这些动机是相互矛盾的。自由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原子偏斜运动,如果原子没有偏离直线运动,碰撞就不会发生,物质世界就永远无法创造出来,人的自由也永远无法实现。
(三)自我意识的自由
在博士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中,马克思分别谈了时间问题和天体现象。他把时间问题与感性相联系,认为个别的自我意识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作是感性的自我意识,要想使感性的自我意识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突破经验的条条框框。由于自我意识的宁静被天体的永恒性所干扰,因此自我意识必须正视真实的物质。但需要注意的是,自我意识不能提升为绝对真理,它只有挣脱迷信和神秘主义的束缚,才能实现自由,因此必须摆脱抽象的个别性和普遍性。
(四)定在中的自由
对于伊壁鸠鲁所倡导的消极的精神自由,马克思并不认同。他认为,面对自由,我们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深入到在自我意识与定在的相互关系中去考察自由。原子始终存在于与其他原子的相互关系中,在运动过程中不断与其他原子发生碰撞和排斥,因此原子想要实现真正的自由,必须与其他原子或外部定在产生联系。伊壁鸠鲁只是简单地认为自由只是抽象形式上的自由,把自由与定在对立起来,因而退守内心的宁静,没有找到真正意义上通往自由的道路。马克思积极探索自我意识与定在的相互关系,克服了二者的对立,提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观点——真正的自由就是“定在中的自由”。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所追求的现实的自由,也就是“定在中的自由”。“定在”并非独立的存在,而是与其他任何一个处在定在中的东西相互联系的。
四、自由的实现:世界的哲学化就是哲学的世界化
马克思对伊壁鸠鲁自由观的态度是褒贬参半,既扬弃又超越。同样,他对青年黑格尔派自我哲学的态度也是如此。青年黑格尔派对普鲁士封建制度的批判是马克思所赞同的,但其脱离社会现实,仅仅在自我意识原则的框架内讨论自由的做法受到了马克思的批判,这与马克思试图改造不合理世界,实现现实中的自由的想法相悖。
在伊壁鸠鲁看来,人无法在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中获得自由。因为他对自由的理解太过抽象化,把自由的范围框定在内心世界,自觉地与外部世界相隔离。在他的观点里,只要保持内心世界的平静和精神的愉悦,就可以实现自由。但他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每个人都是现实中的个人,尽管面临着外部世界的种种束缚,但不能脱离外部世界而存在。外部世界错综复杂的状况不会因为人单方面的漠视而消失。伊壁鸠鲁认为人们应该限制因受外部世界影响而产生的欲望,对外在事物的欲求不利于我们维持内心的平和,真正的快乐来自于我们的内心世界。综上所述,伊壁鸠鲁的思想是一种强调主体的自我意识哲学。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伊壁鸠鲁对个人主体地位的强调,另一方面又批判了他把自由局限于精神世界的狭隘做法。马克思把伊壁鸠鲁囿于内心世界的自由扩展到外部世界,试图把抽象的自由变为具体的自由,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联系中解决自由何以实现的问题。伊壁鸠鲁与马克思是两位风格迥异的哲学家,前者看到现实社会的错综复杂,选择了逃避,转而关注“小我”的精神世界;后者则直面黑暗的社会现实,迎难而上,为实现“大我”的自由而积极探索。在马克思看来,自我意识哲学的价值就在于作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推动世界的发展,与外部世界的种种压迫和桎梏做斗争,最终实现世界的哲学化与哲学的世界化。
只有当哲学从人的自我意识转化为现实的实践时,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只有当伊壁鸠鲁的哲学大胆地走出个人的精神世界进入现实世界时,人们才能获得为自由而战的力量。探讨哲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由是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哲学只有真正与时代相结合,才能在现实世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自由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决定了必须实现内心的绝对自由与现实社会的相对自由的统一。“世界的哲学化,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蕴含着马克思的“人人都能充分、自由地发展”的实践人本主义哲学思想。“世界的哲学化”意味着使哲学为建设更加自由平等的世界发光发热,使人的哲学成为普遍化的哲学,使外部世界成为个人可以自由生活的哲学世界,从而最终实现马克思为之奋斗的目标——人的个性得到彻底解放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第欧根尼·拉尔修.名誓言行录[M].徐开来,溥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卢克莱修.物性论[M].方书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西塞罗.论至善和至恶[M].石敏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张广照.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读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6]汪信砚,程通.马克思论伊壁鸠鲁哲学中偏斜与自由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7]聂锦芳.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起点的伊壁鸠鲁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作者简介:尚瑆亦(1996—),女,汉族,山东东营人,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
(責任编辑:冯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