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挤奶驴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研究进展

2022-07-09玉山江罗永明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2年1期
关键词:泌乳圈舍养殖场

玉山江,罗永明,陈 童

(新疆畜牧科学院 畜牧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

驴奶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相比其他动物奶,驴奶营养物质结构接近人奶,与人奶一样呈弱碱性,乳清蛋白占比高(与人奶相同),微量元素含量充足,富含细胞修复因子、溶菌酶、不饱和脂肪酸。由于驴奶的独特营养特性,近些年产生了养驴挤奶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因为没有专用的奶驴品种,养殖户一般会挑选体格大、乳房发育饱满的经产母驴作为挤奶驴。

挤奶驴养殖在我国最早出现在新疆地区,这是因为维吾尔医学中有用驴奶治疗肺结核的做法。挤奶驴养殖兴起时以农户散养为主,每户只有1头或2头泌乳母驴,以销售鲜驴奶作为家庭副业。从2005年开始,出现了小规模集中养殖的农户或者合作社,每户饲养泌乳母驴10~30头,向驴奶粉加工厂提供生驴乳(原料乳),实现了挤奶驴养殖从家庭副业向主业经营的转变。随着我国驴奶产业的发展,企业需要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2013年,在新疆喀什地区出现了由奶粉加工企业主导建立的规模化挤奶驴养殖场,养殖场泌乳母驴年存栏量在1 000头左右,成为企业可靠的奶源基地。

相较于以“养驴谋皮、养驴谋肉”为目的的传统驴产业,挤奶驴养殖在很大程度上能保护繁殖母驴,促进我国驴产业转型。随着挤奶驴养殖规模的扩大,挤奶驴饲养管理技术在许多养殖场已经成为挑战。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基于挤奶驴的营养需要和生理特性,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达到提高人均养殖量的手段,涉及到养殖场的方方面面,除了饲料的调制、喂养之外,还包括圈舍设计、挤奶模式、幼驹补饲等,最终实现技术操作合理简化、饲喂机械化的目的。

1 挤奶驴的营养需求和泌乳生理

1.1 挤奶驴的能量需要

目前,对于哺乳期驴的能量需求方面的文献比较少,但关于驴驹生长速率的研究比较多,如D.P.Palo等报道,玛蒂娜·弗兰卡驴驹在前6个月的平均日增重为0.4 kg,即每周增重3 kg左右。法国国家农业科学院公布驴驹增加1 kg体重需要10 L驴奶,因此玛蒂娜·弗兰卡驴每天需要4 L左右的驴奶来满足生长需要。据此,研究者估计1头中等体型(320 kg左右)的玛蒂娜·弗兰卡母驴在泌乳前6个月的产奶量约为4~6 L/d。Guo.H.Y.等报道的疆岳驴研究数据也证实,驴的产奶量在前6个月比较稳定。因此,可以根据泌乳母驴产奶量来估计泌乳的能量需求。F.Raspa等报道,哺乳期母驴生产1 kg驴奶的平均可消化能(DE)需求量约为3.00 MJ,或者2.54 MJ的净能量(NE)。由此可知,母驴泌乳5 L/d驴奶所需能量为15.00 MJ可消化能和12.70 MJ净能。

在哺乳期内,泌乳母驴的能量需求应该包括产奶能量需求和维持能量需求。但关于驴营养需要的文献比较少,美国NRC(2007)在用相同体重小马维持能量需求的75%来估计驴的能量需求。但英国驴福利机构F.Burden等认为,对维持能量需要来讲,驴为85~90 kJ/(kg·d),明显低于相同体重小马[140 kJ/(kg·d)]。由于不同的能量评估系统对能量需求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饲料及草料营养水平也有差异,而且部分泌乳驴还处于妊娠状态。为此,E.Valle等建议考虑泌乳母驴的体况评分,根据体况调整泌乳母驴日粮,这种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1.2 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

关于驴蛋白质需求量的文献很少。一些研究表明,驴蛋白质需要量可能要低于相同体重的小马,但没有关于哺乳驴粗蛋白需求量的数据。R.A.Pearson等指出,每100 kg体重驴维持需要的蛋白质需求量是120 g/d。应用NRC(2007)发布的马匹粗蛋白需求量公式来计算,每100 kg体重马维持需要的蛋白质需求量是126 g/d,二者的结果非常接近。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在玛蒂娜·弗兰卡驴试验研究中测算了驴的可消化蛋白需求量,结果表明:1头300 kg重的玛蒂娜·弗兰卡驴每天的可消化蛋白需求量为151~166 g/d(2.0~2.2 g/BW)。由此推算,母驴分泌1 kg驴奶需要的可消化蛋白量为33 g/kg。假设泌乳母驴每天产奶量为5 kg,可以估算一个哺乳期每天需要的可消化蛋白为316~331 g。这意味着一个体重300 kg的哺乳期母驴所需要的可消化蛋白需求量大约是正常维持所需的2倍。INRA公布的300 kg哺乳母驴可消化蛋白日需要量见表1。

表1 INRA公布的300 kg哺乳母驴可消化蛋白日需要量Tab.1 The daily requirement degestible protein for 300 kg lactating female donkeys published by INRA g

泌乳驴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还是未知,普遍的原则是参考美国NRC(2007)推荐的马营养需要中维生素和矿物质需要标准。NRC推荐的是维持需要量,将这个标准使用到驴的日粮中则是驴的优化推荐标准。基于此,F.Burden认为,驴可以使用NRC马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推荐标准,但要低于NRC为相同重量小马的标准,应该是相同重量小马推荐标准的75%。对于饲喂干草的驴,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是必需的。根据E.Valle等的研究,青绿饲料可以增加驴奶中维生素脂溶性含量。另外,在母驴泌乳的前3个月,钙磷比需要提高。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市场上销售的驴专用预混料可以很好地满足驴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而如无法购买到驴专用预混料则可以通过牧草及矿物质舔砖(牛、羊)来满足矿物质和维生素需要。

1.3 驴的泌乳生理

马属动物乳腺与人类乳腺相似。通常情况下,驴的乳房有一对,每侧乳房一个乳头,每侧乳腺通常由两个独立的乳腺导管树引流。母驴妊娠期,胎盘形成并分泌大量雌激素、孕激素及胎盘催乳素。然而,胎盘激素作用于丘脑下部,分泌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抑制垂体产生过多催乳素及催产素,使已准备好的乳腺不排出乳汁。母驴分娩后,随着胎盘的排出,胎盘激素水平下降,垂体分泌的催乳素大量增加并进入血液循环,直接作用于乳腺上皮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促进乳汁形成。由神经垂体产生的催产素也是维持泌乳的重要激素。它可以作用于乳腺导管肌上皮细胞,使其收缩将已储存于腺泡内的乳汁输送至乳腺导管出口,并出现“射乳”。如催产素分泌不足,已合成的乳汁将滞留于腺泡内,压迫腺泡上皮,抑制乳汁的合成与分泌。母驴哺乳时,驴驹吮吸乳头的机械刺激对维持泌乳有重要作用。吮吸刺激乳头感觉神经末梢,促进脑垂体分泌催乳素,使神经垂体分泌催产素并产生射乳反射。驴驹的反复吮吸刺激可使催乳素和催产素分泌持续发生,维持正常泌乳量和延长哺乳期。

2 挤奶驴饲养管理

2.1 养殖场选址

为保证驴奶质量,挤奶驴养殖场的规划建设首先要符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的要求,不污染周围环境,场址周围应具备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场地和排污条件,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场址距离生活饮用水源2 000 m以上,距离种畜禽场2 000 m以上,距离镇村居民区、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及干线公路500 m以上。其次,选址应当便于生产,交通便利,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排水通畅,环境安静,具有一定缓坡,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应有充足并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一般地下水位应在2 m以下。土质以沙壤土、沙土较适宜,不宜在黏土地带建设,

2.2 圈舍设计

养殖场内圈舍应按照驴群类别和生长发育阶段有规律地布局,一般应包括种公驴舍、生产母驴舍、青年驴舍、产房、后备舍等。驴的机械挤奶技术尚不成熟,因此,生产母驴舍一侧的耳房应设置为多功能室,既能满足人工挤奶的需要,也可进行发情鉴定、人工授精等操作。在圈舍和运动场的另一侧应设置驴驹隔离墙、驴驹隔离栏,可以实现母子隔离,同时便于驴驹的补饲。泌乳驴圈舍应该包括圈舍和运动场,圈舍可以根据需要建成单列式或双列式,双列式圈舍的顶棚是脊形人字顶,圈舍中间设有饲喂通道和两侧食槽。圈舍侧墙的中间设有双开出入口连接运动场,侧墙每隔2.5m设有一个通风窗,用于通风及冬天保暖。圈舍连接运动场,运动场两侧围栏上设有活动出入口,用于清粪车及驴出入。运动场围栏长边设有食槽和水槽,便于饲喂母驴。运动场中间建方形水泥柱,水泥柱高约1.6 m,既能用于母驴蹭痒,又可用于栓系小公驴以测试生产母驴发情状况。

2.3 饲养管理方法

分群分段饲喂是目前比较适合挤奶驴的一种饲喂方法,根据年龄、生理和生产阶段、体况水平及生产水平等各方面将近似的驴归为一群。这样做既便于饲养管理操作,又容易满足各类驴的营养需要,还可减少同群母驴争斗及采食不均匀等。至于如何分群,则应视驴场的规模大小及其他条件而定。小规模牧场分得粗些,大规模驴场分得细些。可根据驴场中不同生理阶段将驴群分为育成驴群、泌乳驴群、空怀驴群等;根据体格大小可以分为大型驴群和小型驴群,可避免因体格差异而引起的争斗和采食不均匀;根据体况可分为适度驴群、偏瘦驴群和偏肥驴群,进而从饲料上进行调整;从繁育角度可以分为怀胎驴群和空怀驴群;根据饲养管理精细化的程度,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根据母驴妊娠阶段分为妊娠前期、妊娠中期和妊娠后期,依据不同阶段不同的营养需要特点进行精料与饲草料调整,确保母驴在分娩前体况良好,保证泌乳高峰期达到较高产奶量并维持较长时间;根据产奶量可以分为高产奶驴群和低产奶驴群,对高产母驴增加日粮营养水平,即“料与乳并行”。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驴群进行观测、评估、调整等是规模化驴场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

驴“易饱易饿”的消化生理特性,决定了饲喂驴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驴的食槽内应始终有少量干草,任其自由采食,同时提供充足的干净饮水。精料的补充可以使用全混合日粮(TMR),将草料切成3 cm左右与精料、矿物质及其他饲料、饲料添加剂按比例配合,充分混匀,并调整日粮含水量至(45±5)%。要求驴每摄食一口TMR,其中的营养成分皆相同。TMR法是一项先进的饲养技术,特别适用于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尤其散栏饲养的畜群。全混合日粮的应用,有利于控制日粮的营养水平,合理地分群分期饲喂,同时可避免挑食,能有效利用适口性差的饲料,防止过量摄食精料而导致结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饲料的消化率,降低日粮成本。

2.4 体况评分

在驴的营养需要量尚不明确的前提下,体况评分被动物福利组织作为一个评判指标,来判断驴的营养状况,以判断能量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将体况评分与饲养管理结合起来,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例如:对于泌乳母驴来说,产后最初的3个月,泌乳母驴即使在均衡日粮的前提下,体况评分也极易下降0.5~1.0分,因此在产前维持良好体况,可以保证产后母驴泌乳性能的良好发挥。

养殖场里饲养人员和管理者习惯根据自身经验直接判定体况评分,这使判定结果易掺杂主观因素,造成判定不准确。为此,需要在体况判定前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规定流程。目前驴的体况评分系统有五分制和九分制两种,都是基于脂肪在驴体内不同区域的沉积而设定,通过外形观察和关键区域的脂肪沉积来判断。关键区域包括颈部、肩膀、耆甲、肋部、尻部、尾根处等。但这两种分制在识别体况微小方面都存在不足。例如:对于脂肪钙化的情况,尽管体重减轻了,但脂肪还是不会消除的。这说明单一依靠体况评分来判定体况存在不足,实际应用中应与体重测定结合起来使用。2017年,E.Valle等开发了一种驴评分系统,名为脂肪颈部评分(FNS),该系统涉及颈部厚度的形态测量评估。该表格通过测量驴的颈部厚度,使结果更加客观。将这一评分系统在泌乳驴身上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驴的颈部厚度与驴的体况评分显著相关。泌乳驴的FNS可以独立于整体的肥胖状况,在整体体重下降的情况下,仍有可能保持一定水平的区域性肥胖。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正确评价泌乳驴的营养状况,同时评估和监测体况评分和FNS是很重要的。

2.5 挤奶模式

驴的挤奶模式与传统的奶牛挤奶模式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于母驴的生理因素导致的。母驴没有和奶牛一样大的乳池,分泌的乳汁储藏在乳小泡和乳导管中,需要驴驹吮吸才能刺激母驴放乳。因此,驴驹需要和母驴一起饲养,一直到7月龄左右断奶。母驴一般是在产驹20 d后开始挤奶,在每次挤奶前至少需要和驴驹隔离2 h以上,以保证母驴乳汁的分泌。在欧洲的一些驴场,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而增加母驴挤奶次数,每天可多达8次。由此可见,挤奶的次数与隔离的时间受市场需要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小规模驴场每天的挤奶次数会有3~5次,而规模化驴场为降低劳动力成本,每天的挤奶次数为2次或3次,每次挤奶隔离时间为4~5 h。考虑到驴驹的哺育及吮吸对母驴的刺激,建议在挤奶期间每天母驴和驴驹在一起的时间要大于12 h,每次挤奶隔离时间是3 h,每天挤奶3次或4次。

2.6 驴驹补饲

哺乳期是幼畜的快速生长期,充足的乳汁和营养供给有利于动物器官的生长,为后续阶段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发挥提供保障。挤驴奶挤奶将不可避免地减少幼驹采食量,因此需要给驴驹补饲。玉山江等研究不同的马驹代乳品和母乳对马驹生长特性和免疫功能影响,发现出生后2周吃母乳的幼驹生长速度显著快于饲喂代乳品的幼驹(P<0.05)。玉山江等的试验还对10日龄的驴驹开展“优质牧草+精饲料”补饲试验,15日龄开始与母驴隔离,及时补饲可以缓解挤奶隔离对驴驹造成的应激。因此,对于规模化挤奶驴养殖场,建议在挤奶隔离期间对驴驹进行补饲,补饲采用优质牧草+精饲料,将优质牧草扎成小捆栓系在栏杆上由驴驹自由采食,同时每天定时定量提供精饲料,精饲料中可以添加代乳粉以增加适口性。

2.7 舍饲群体大小

关于舍饲驴群体大小方面的报道比较少。避免圈舍内过度拥挤对母驴和驴驹来说也很重要。已有研究表明,当驴群中的个体处于都能获得丰富资源的环境中时,驴群内部的攻击行为会减少。圈舍内驴的数量应该由圈舍内的可用空间来决定,保证驴有足够的空间表现自然的躺卧和移动行为,减少对可用资源的竞争。研究表明,空间的缺乏会引起群体内个体间的竞争,从而增加压力,进而影响动物的性情。动物福利机构在网上建议,一头体高小于120 cm的中小型驴需要5.5 m的圈舍面积,而一头体高120~148 cm的中大型驴需要7 m的圈舍面积。然而,该方案并没有设计运动场的面积,也没有提及挤奶驴和驴驹一起饲喂所需的面积。由于没有参考依据,在舍饲养殖过程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8 蹄部护理

蹄部护理是驴养殖场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进行定期和有计划的蹄部护理是预防跛足和蹄叶炎的有效方法。在意大利和英国的一些机构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有18.7%的驴蹄过长、修剪不当。驴蹄质量不仅取决于定期修剪,还取决于驴的营养和饲养环境。C.C.Pollitt等进行了马属动物蹄叶炎和营养之间关联研究,结果表明,给驴饲喂高能量的浓缩饲料与超重、胃肠道疾病和蹄叶炎的发病有关。驴的蹄病会导致采食行为改变,如采食量和采食次数减少,并且会增加驴躺卧的时间。因此,驴场饲养管理人员需要了解正确的驴蹄形状和定期护理的必要性。

3 展望

随着驴奶因功能性和营养性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挤奶驴养殖也从家庭式散养发展成为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挤奶驴的饲养管理技术包括养殖环节中的方方面面,没有高效、标准化的挤奶驴饲养管理技术,会严重影响养殖效益。挤奶驴饲养管理应涵盖养殖生产技术链中的一系列环节,但当前研究基础的匮乏,导致挤奶驴饲养管理技术体系不能很快地建立。令人欣喜的是,挤奶驴养殖技术在最近10年内研究报道迅速增多,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挤奶驴养殖,这反映了产业发展的需要。鉴于挤奶驴饲养管理技术是目前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应用必将带来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也对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挤奶驴饲养管理技术将会成为国内外特色驴产业发展的技术研究热点,并推动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挤奶驴饲养管理技术体系的建立、稳定和成熟,会推动挤奶驴养殖场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显著提高特色驴奶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泌乳圈舍养殖场
母乳钠离子浓度变化与泌乳启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羔羊安全过冬留意五方面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叙事护理在母婴分离住院产妇保持正常泌乳状态的效果
养殖场管理技术要点
母猪泌乳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泌乳量的措施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