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引发“课堂革命”——不能再做“教书匠”
2022-07-09张植五
张植五
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笔者发现对旧课标理解越深,反而越能接受新课标的变化,认识到新课标对旧课标的完善——新课标在教学顺序上略有调整,相关知识的出现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新课标把小学划分为三个学段,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目标更具针对性;新课标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关注儿童的成长,更加关注学生体验、参与、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更加注重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新课标的指导之下,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观,落实核心素养?笔者以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图形与几何》为例,与大家分享几点浅薄之见——
以素养为导向,进行单元备课。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培养技能,教师要探究知识和技能背后所对应的素养。教学设计要从大处着眼,以单元为视角、以素养为导向进行整体设计。打通小学阶段图形的特征、图形的测量与计算、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等知识间横向与纵向联系,建立内在的逻辑关系(空间意识、几何直观);追根溯源,发现测量和计算的本质(量感、推理意识、转化思想);安排实践活动,如设计包装、排水法测不规则物体体积(推理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让核心素养与课程设计一一对应,从素养出发考虑课程安排,再以素养为标准进行教學评价,从素养到课程再到素养。
站在儿童立场,做到眼中有人。课堂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教学组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起点,清楚学生在哪里,明白到哪里去,知道如何到达。在教学的全过程,发动学生、激发兴趣。课前,设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够达到的学习目标、每项任务都分层设计,学生有选择任务的机会;课上,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即使表达的内容不完美,也能得到教师的认可、同学的鼓励,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建立学习的信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任务为驱动,化枯燥为兴趣。针对本单元“图形的认识”,笔者设计了给图形家族建立“族谱”的大任务,包括找齐家族成员(人物集合)、介绍家族成员相貌特征(拟人画像)、寻找成员之间的关系(人物联系)、确认家族成员的功能(人物技能)、绘制图形家族族谱(家族结构)五项活动,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不同任务的引导下,经历感受、体验、探索、发现、推理、验证、归纳、梳理、总结、应用、创作的全过程,构建完整的几何与图形知识体系,提升空间观念、推理意识和几何直观。
以评价为导向,让每个人都发光。本单元每个任务活动都对应着评价要求。如图形的认识预学任务中“找齐家族成员”为必做,完成可以得到两颗星;写出一或两个家族成员样貌特征为必做,完成可以得到三至四颗星;绘出图形家族成员之间的任务关系为选做,完成可以得到五颗星,采取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双主体模式。课上针对学生绘制的“族谱”设计评一评、议一议环节,学生互评、互议,发现同学的亮点、表扬同学的优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议或予以补充。学生们在真诚、善意、互相激励的评价氛围中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和素养的提升。课后设计符合学业质量标准的作业,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业要求,同时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教学评一体化。
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言,21世纪是“课堂革命”的世纪,是从“知识传递”到“知识建构”的革命,是从“学历社会”转向“学力社会”的变革。教师不再是一名教书匠,而是秉持自我变革观念、为未来培养具有核心素养人才的教育践行者。在落实新课标的道路上,愿你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