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陪我长大的你

2022-07-09曹霁

教育家 2022年23期
关键词:住校陌生我会

曹霁

晏雨婷(高三学生)

高中之前我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虽然父母每周都会回来探望我,但总觉得少了点“家”的感觉。我内心很期盼能和父母一起生活,在高二时向父母提出陪读的要求,希望他们能陪我度过人生中最关键的时刻。之前他们态度一直模棱两可,后来有一次我没考好,妈妈就决定回来陪读了。

我之所以希望父母陪读,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高三学习比较紧张,如果住校的话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能保持学习的自律和自觉,家长的监督能帮我维持稳定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有很大压力和很多消极情绪,父母能够给我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

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每天放学回家妈妈都会准备好饭菜,让我有一种被照顾的感觉。但看着她每天为了我得长途奔波去上班,心里也挺过意不去的。其实我心里明白,他们对我也有期待和要求,但又怕给我造成压力,不敢和我说。

妈妈,感谢你的付出和陪伴,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希望可以不辜负你们的期待。

子怡(初一学生)

我从小学就到县城读书了,因为年龄比较小还离不开大人的照顾,所以妈妈就跟着我一起来县城生活。在学习上,妈妈可以帮我培养学习习惯,监督我完成学习任务,还总是鼓励我不断进步、超越自我;在生活中,她会照顾我,也会培养我的独立能力。

有妈妈陪伴的日子,每一天都很快乐,我变得更自信、更开朗了。有时我和妈妈的相处模式很像朋友,我会和她倾诉我的苦恼,她则给我出谋划策;有时我们也会因为意见不一样而产生矛盾,她会以长辈的身份批评我,我想如果她对我更温柔一些,或许我会更容易接受她的批评和建议。

妈妈来陪读之后,家里的经济压力更大了,有时候她会心情不好,每当这时我都不太敢和她说话。爸爸妈妈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能感受到家里的“低气压”,但他们从来不会和我说,怕我担心。虽然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小插曲,但有妈妈陪我的这几年,我一直都过得很幸福。

最后,我想由衷地说一句,妈妈,您辛苦了!

宛姝(高一学生)

初中三年我一直住校,后来由于身体原因,妈妈开始来陪读。虽然住校比较自由,但我总会想家,觉得很孤单,现在有妈妈陪我,我感觉心里的空缺被补上了。我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放学后妈妈来接我,我们俩有说有笑地走回出租房,分享彼此的快乐。我想这大概就是家的魔力吧,它让我感到很安心、很温暖。妈妈总是过度关注我的学习,我们也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有点像“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不过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因为这就是家的意义,我们要在家里学会互相包容、互相理解。

我知道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她每天从醒来就开始围着我转,我就是她生活的全部。有时我也会鼓励她去跳跳广场舞、交些新朋友,让她的生活可以不那么单调。比起生活上的照料,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妈妈给了我心灵上的陪伴,每当我遇到困难或者感觉迷茫的时候,她都是我坚强的后盾。

妈妈,谢谢你,把我培养成了乐观积极的人。你要相信对我的投资总会有回报的!

韩雨泽(初一学生)

于我而言,还没有做好准备脱离家庭独自生活。选择中学的时候,其实有很多好学校是可以住校的,但我都没有选,比起寄宿学校刻板的管理,我更喜欢温暖的家。妈妈总是会陪着我学习、细致入微地照顾我,虽然现在我和妈妈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租房子住,但我觉得家人在一起就是家。我和妈妈彼此陪伴、相互依靠,生活很充实、很温馨。

当然,有时我也能感觉到妈妈的焦虑。可能是因为离开爸爸她很孤独,可能是脱离了熟悉的生活轨道她很无助,也可能是为我的学习着急。这个时候我会陪在妈妈身边,努力去理解她的难处,改掉自己身上令她不满意的地方。

妈妈辞掉城市的高薪工作来陪读,我心中很感激,同时也有点压力,怕自己考不出理想的成绩,辜负了父母的付出。我要努力把这种压力转变成动力,争取考出让爸爸妈妈满意的成绩。

最后我想说,妈妈,希望你可以放下焦虑,享受和我在一起的每一天。

陆延(初二学生)

从我到城里上初一开始,妈妈就放下老家的一切过来陪读了。剛来到县城时,我有点自卑、胆小,妈妈为了让我尽快交到朋友,用她要买自行车的钱请我和同学看电影、吃大餐,而她每天只能走路买菜、送饭。

妈妈在生活上给了我很多温暖,她不舍得给自己花钱,给我买东西的时候却连眼都不眨;她牺牲了自己的生活来陪我,每天看着她送完我上学转身回家的落寞身影,我的心里都会涌起一阵内疚。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在陌生的地方,我就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虽然有时候我觉得妈妈有点过度“望子成龙”,对我太严厉了,但我知道她这是为了我好,不过我还是希望她能用更缓和的方式和我沟通,看到我更多的优点,不要只盯着学习成绩评判我的好坏。

幸好有妈妈的陪伴,我才能茁壮地成长,谢谢妈妈在陌生的地方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以后就让我来保护你、陪你变老。

猜你喜欢

住校陌生我会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
熟悉的陌生词(四)
熟悉的陌生词(三)
熟悉又陌生的“”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我会分辨
我会玩
分析住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
我会煮饭了
住校欢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