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粤港澳青少年教育,促进理论研究与实践共生

2022-07-09于杏林

教育家 2022年23期
关键词:龙华区姊妹粤港澳

于杏林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怎样发展?粤港澳姊妹学校如何走向深入?为推动教育国际化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第三届粤港澳青少年教育与发展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外国语学校举行。此次论坛会聚了来自粤港澳三地的教育专家、校长,共同就青少年教育与发展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

为全面、深入剖析教育国际化问题,此次论坛在主论坛之外设置了四个分论坛,分别就姊妹校发展现状与对策、双语教学与景观建设、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与校本探索、多语种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四个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此次论坛着力将理论引领与校本实践融合,准确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方向。

论坛开始前,龙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王玉玺致辞,他倡导广大教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的追求,鼓励青少年立鸿鹄之志,成栋梁之材,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教育示范区、打造成为教育和人才高地做出贡献。

从实证研究出发,探索教育国际化新思路

近年来,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是香港地区教育的重点话题。香港教育大学教授李子健从品格特质、社会心理能力、社会行为等视角出发,分享了其对香港青少年价值观问题的调研结果,认为学校、家庭的文化氛围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较大,建议为青少年打造积极健康的成长氛围。

教师是教育的主力,教育国际化也不例外。“教师的文化背景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自身经历、所接受的国际化教学训练会影响其教学实践及成果。”澳门圣若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葛赟探究了教师及学生的文化背景对教育国际化实践的影响,她认为应当增强教师的国际理解能力,以强化教育国际化实践成果。深圳曼彻斯通城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教师学院院长Pual keatley从自身办学经验出发,呼吁与会专家、校长关注教师能力的提高,反思目前教师培训的一些误区。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与会者坚持这一理念,与教育同仁分享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調研成果,为进一步制定政策、出台措施提供有力参考。

多语种教学也是此次论坛的重要议题。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小语种教育日渐受到关注。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陈燕以广东省日语教育为例,谈到广东省高考日语报考人数已经从2017年的2000多人,增长到2021年的近5万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副教授康叶钦也认为,当前已经进入多语种教育发展黄金期,但小语种教育也面临着中高阶段衔接不畅、学校壁垒坚固、教师结构单一、课时量不足等困境。同时,结合龙华区小语种发展意愿强、教育资源丰富等优势,康叶钦提出了以日语为依托设置教研员、创设多语校园景观等发展思路。

提到校园双语景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副教授张效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当前校园双语景观建设普遍存在主题单一、表达不规范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教育意义和作用的发挥。”对此,她提出了坚持多空间、多语言、多主题景观建设等针对性建议。

以学者为引领,探讨国际理解教育新内涵

专家们深入探讨了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问题,充分发挥了其在理论阐释、调查研究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新时代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参考。

“基于核心素养的国际理解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方面的关系,要让孩子懂得人与人之间不分贵贱,学会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华南师范大学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早明这样解释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和目标。他还从课程论、方法论、目的论三方面展开,探讨了教育国际化特别是国际理解教育的主基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杨励补充阐释了多元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全球胜任力教育三方面的教育内核及要求,并介绍了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国际理解教育路线及实践。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计划亚非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杨文明以《道德经》引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国际教育内涵。他认为,应当将国际理解教育嵌入全部学习课程,统一学校治理,增强学生的全球胜任力,让学生理解自我,扎根中国,走向世界。

在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方面,龙华区中英文实验学校副校长金玉善介绍了本校国际理解教育的经验:“开发校本课程、推动项目式学习、加强学科渗透是形成特色、巩固成果的重要措施。”她还认为,小班化教学模式与英语特色教学的逐步成熟是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重要助力。

以创新为指导,探索教育国际化新特色

双语教育怎样帮助学生在世界舞台绽放?如何形成语言教学特色?怎样打造校园文化景观?龙华区的校长们分享了各自学校的个性化实践。

“校园空间服务于教学活动,”龙华区外国语学校校长李渝忠分享了该校发挥校园环境文化育人作用的经验,“要协调好空间与育人的关系,用先进文化育人,以高雅文化熏陶人,让智慧的思考发展人。”

关于中西思维差异,龙华区诺德安达双语学校校长刘望向与会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火车头、公共汽车、铁轨这三种对象应该如何分类?”这是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研究课题,调研结果显示,80%的亚裔人种认为火车头与铁轨为一类,而白种人将火车头与公共汽车归为一类的较多。这就是中西方思维差异的结果,他认为必须进行积极行为干预,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增强学生语言与文化的自豪感,才能使其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龙华区碧澜外国语小学校长林璇介绍了本校开设双语班、增强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认为必须创新评价方式,用数据说话,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成效。

龙华区丹堤实验学校则以戏剧为载体,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戏剧教学中包含了故事创意、文学元素、精神内涵等要素,”校长宋真提道,“同时,学生还要学习人物走位、了解服饰制作等内容,可谓一举多得。”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创新成果——“汉字德育”,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民顺小学校长张德芝播放了一部短片,诠释“孝”的内涵与字形演变,这也是该校以汉字为载体,建构德育体系的创新缩影。张德芝还介绍了学校课程开发、读本研发、资源库建设等汉字德育的相关体系建设。现场有专家建议,把汉字德育成果用英语配音,在网络上传播,可以更为直观、有效地宣传中国优秀文化。

与时俱进,促进姊妹校发展进入新时代

“姊妹校发展如何才能走向深入?”澳门广大中学校长陈建邦在主旨演讲中给姊妹学校算了一笔账:“有的港澳学校与内地的四五十所学校结对,以一个学年与八所学校互通互动为例,走完所有‘亲戚’需要五年。”这也是姊妹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学校“承父母之命”缔结了大量的姊妹校,却分身乏术,校际互动不仅流于表面,还大大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如此一来,姊妹校形同鸡肋,于教学进步无一益处。”对此,他提出了“精准结对,宁缺毋滥,优势互补”的建议,让姊妹校成为学校发展的助力,而不是软肋。

陈建邦所指出的问题不仅仅限于澳门学校,在以“姊妹校”为主题的分论坛上,校长们纷纷指出姊妹校发展难题,分享共同进步的经验。

“民族团结、国家认同是香港教育的重点。而与内地学校缔结姊妹校正是增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一步。”香港创知中学校长黄晶榕提到姊妹校对香港教育的重要性,而后者同样也面临着姊妹校形式化、缺乏监督与评估等问题。

香港鳳溪第一小学的做法正回应了陈建邦提出的“减少姊妹学校数量,深入交流互动”的建议。“我们缔结的姊妹校不多,”校长朱伟林介绍道,“经常与姊妹校共同出游,共同进行课程改革,互访、交流活动也有不少。”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初中部虽然只缔结了一所姊妹校,但交流较为深入,“两姊妹”共同研学,一课两讲,组织联谊比赛,还共同制定未来规划,推动“姊妹”交流向外延伸,促进教师的相互对接。澳门菜农子弟学校也是缔结少量姊妹学校的受益者,副校长江钦育谈道:“我们与广西、长沙姊妹校的学生一同上课,共同参与艺术、体育活动,收获满满。”

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再旺作为东道主,进行了《在地国际化——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龙华探索》专题分享,介绍了龙华区近年来教育国际化的积极探索。他谈到,龙华区已形成“公办外国语学校系列+国际学校”的多元发展格局,打造出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体的在地国际化教育模式。龙华区还以教师发展为突破口,开展系列化国际教育讲座,引入德国、日本、芬兰等地的劳动教育、科学教育、职业教育等内容,切实提高在地教师的国际素养,以提高国际理解教育教学质量。

参与此次论坛的还有数十名承担龙华区教育在地国际化发展任务的教师们,他们可以自行选择想要参加的论坛,并在活动间隙向专家们请教疑难问题。一名到职不久的英语教师感到收获颇丰:“这次论坛让我在双语教学上大开了眼界,我接下来的目标就是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自己和学生的国际素养。”

“今天来到龙华外国语学校感觉眼前一亮,我们切身感受到龙华国际教育的成果,可爱的孩子们把我们从大学里拉出来,让我们更加脚踏实地。”“粤港澳青少年教育与发展论坛”第一次走进中小学,这种论坛方式让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任、研究员郑红军感触颇深。

共同举办此次论坛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施雨丹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和区级教育部门合作,把论坛搬到中小学举办,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想。”承办本次论坛的龙华区教科院也信心十足,院长助理、研究员席春玲说:“我们希望以论坛为契机,搭建粤港澳青少年教育的交流平台,期待更多的大学教授、教研员、中小学校校长和教师等多主体一起研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真问题,聚焦主题讨论,研究可落地的实践形式,让教育理论与一线实践互促共进。”

猜你喜欢

龙华区姊妹粤港澳
石刚、红雪飞作品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深圳市龙华区外国语学校“布衣文学社”佳作展评
解码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
新机遇,新飞越
An Analysis of Mobile Equipment o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Development
转笔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