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四段”选才技能竞赛梯队选拔机制的探索

2022-07-09潘曙明刘云斌宋建惠

职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高技能人才

潘曙明 刘云斌 宋建惠

摘 要:职业技能竞赛是营造学习技能人才、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能工匠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窗口,对新时代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组建技能竞赛梯队,不仅是为了参加比赛取得成绩,更重要的是传承技能和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    高技能人才    竞赛梯队

如今,职业技能竞赛已成为我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通道,也成为我国技能人才展示风采的舞台,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及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式,更是体现职业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近几年来,金华市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职业技能竞赛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要想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关键是要建立完整、高效、科学的选才机制和赛前训练机制。

一、选才的重要指标

职业技能竞赛是竞争激烈、过程残酷的技能竞技,要求参赛选手严格遵守竞赛制度,按照竞赛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竞赛项目。可以说,职业技能竞赛是对参赛选手专业能力、技能水平、工作思维能力、心理抗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全面考核。所以,在选拔参加职业技能竞赛选手时,选手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以及团队精神是重要的选拔指标。

(一)选手的职业素质

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选手,首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有良好的劳动态度,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有坚定的职业信仰。技能训练是不断重复训练、反思、再训练、再反思、再提升的过程,是精益求精、不断探索追求极致的过程。选手要承受得起技能训练的艰辛与压力,更要承受得住技能训练的寂寞与枯燥。

(二)选手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职业技能竞赛选手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没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就无法完成职业技能竞赛项目,更不可能成为“状元”。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选手,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训练装备,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内心对专业的高度认可,以及追求技能成才的内在动力和欲望。

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是选手不断提高竞技水平的前提。提高专业技能素质只能依靠参赛选手这个主体去实现,只有通过参赛选手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训练才能练精技能。因此,参赛选手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

1.扎实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形成专业技能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只有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正确地进行操作训练,才能不断提高专业技能。

2.精湛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通常是由各个单独的操作环节组合而成的,要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需要参赛选手掌握每一个专业技能的操作要领。在专业技能训练中要不断练习,不断纠正错误操作,逐步掌握专业技能的操作要领。

3.培养综合的专业能力

参赛选手要从单项专业能力着手,在基本掌握单项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强化练习,使各单项专业能力连贯、协调,从而全面提高专业能力。

4.科学的专业训练

在进行专业能力训练时,要做到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相结合。集中训练是为了整体专业能力的提升,分散训练是参赛选手对自身的专业能力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补短板”。在日常的专业训练中,训练前期的训练频率要高,但时间不宜过长;训练中期的训练频率要高,但时间要适当加长;训练后期的训练频率要低,但需要延长每次训练时间。

5.完善的训练机制

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参赛选手参训的积极性,要把参赛选手的个人理想、目标与学院的共同理想、目标统一起来,激发参赛选手学习、训练的热情。充分发掘学院政校企资源,建立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联动式的“接天线、连地气、练内功”訓练模式。并根据专业技能需要,建立专业指导团队或后勤保障团队,聘请专人指导或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使参赛选手有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激发参赛选手训练的兴趣。

(三)选手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包括参赛选手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身体素质是参赛选手后续发展及能力提升的基石,是技能竞赛过程中完成竞赛项目的根本保障。心理素质是参赛选手在面对枯燥重复性技能训练、面对竞赛突发事件等情况时,进行自我调整的一种能力。参赛选手要想在激烈的竞赛中脱颖而出,不仅比拼专业能力,更要比拼综合素质。

(四)选手的团队精神

职业技能竞赛梯队就是将有共同目标、共同追求的人凝聚在一起,一起训练、共同学习、相互鼓励的一个团队。在职业技能竞赛集训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梯队的集体意识、大局意识等团队精神,要让职业技能竞赛梯队团队之间自觉地形成向最优秀的队员看齐的团队内部竞赛氛围,实现激励功能。而且这种团队精神的激励不是单纯停留在物质基础上的,更多的是对队员的精神激励。

二、“四段”选才,确保选手最优

要想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关键在选人。对参加职业技能竞赛选手的要求是全方位的,既要求选手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又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如何在保证参与面的情况下选出合适的人选,是一件值得探索的事情。经过多年的摸索,学院在职业技能竞赛参赛选手选拔方面形成了“海选—复试—面试—晋级赛”四阶段选才机制,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专业基础测试(海选)

组织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展示选手的技能水平,更多的是为了“以赛促学”,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学院每年组织一次全校学生参与的专业基础测试(海选),选出人员参加技能文化节。

学院技能文化节依托国家职教周活动,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19届,它是全校师生技能的一次“大阅兵”,是广大师生展示专业特长、显示技能水平、飞扬梦想的舞台。学院第19届技能文化节暨职教活动周,共有5000余名师生参加预备技师段、高级工段、中级工段3个级别的45项技能竞赛项目的角逐。学院技能文化节因师生参与面广,参与积极性高,针对性强,充满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科技性和创新性,已经成为学院选拔、储备技能竞赛选手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专业技能测试(复试)

以技能文化节为平台组织复试,技能文化节的比赛过程即复试过程。通过复试的学生进入学院各技能俱乐部。目前,学院共组建了11支专业技能梦之队,技能梦之队作为技能竞赛的常备军,主要任务是加强参赛选手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参赛选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能梦之队的指导教师要根据成员情况,制订学期活动计划,使技能训练常态化,并保证每学期组织技能俱乐部成员进行1次“以赛促练”技能大比武,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也培养学生“练就技能”的信心。

(三)集训(面试)

根据比赛任务,由教练组负责组建集训队,集训队成员在技能俱乐部中进行面试选拔。教练组根据相关竞赛技术要求及文件拟定面试条件,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外,還要着重考核个人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等。最终挑选出基本功扎实、能吃苦耐劳、自觉服从管理以及有一定灵性的学生进入集训队。

(四)全面综合测试(晋级赛)

集训队组建后依照“以赛拉练、以练提能”的训练方针,在每个阶段安排晋级赛,通过八进五、五进三、三进二的选拔,最终确定一名(组)正式选手和一名(组)后备选手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比赛。

三、实施成效

自2018年机电技术梦之队实行“四段”选才选拔机制以来,机电技术梦之队先后入选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5人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0人,省级一等奖6人,涌现出一批技能突出、品质优秀的学生。如世界技能大赛综合机械与自动化项目选手胡增辉连续两次进入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并获得了“国家中等职业资助育人百名成才典型”和“技能雏鹰”奖学金;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项目选手熊志毅获得了“全国最美中职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浙江省最美中职生”“浙江省中职学校阳光学生”等荣誉称号;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项目选手柳一获得了“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和“技能雏鹰”奖学金。同时,由于技能竞赛成绩突出、表现优秀,梦之队中的胡增辉同学毕业后成为上市公司的专业技术骨干,柳一同学毕业后留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叶宏历同学毕业后成为国有企业的专业技术骨干,陈时星、熊志毅两位同学入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

四、小结

职业院校在技能竞赛选手梯队建设中,一定要贯彻落实新时代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育理念,从梯队选拔机制入手,科学谋划,建设一支良性循环的高素质、高质量竞赛梯队,为培养高技能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姚亮.分析技工院校和职业学校职业技能竞赛梯队建设的影响因素[J].品牌研究,2018(5).

[2]郝春霞.浅析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竞赛梯队建设的影响因素[J].教育教学论坛,2016(48).

[3]范跃,潘明来.世界技能大赛导向下职业院校竞赛梯队建设探析[J].河南教育(职成版),2019(6).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竞赛高技能人才
职业技能竞赛对两岸高职教育的影响
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改革的研究
基于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职业技能竞赛对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实施弹性学制学分制的研究与实践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