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碑帖中“叔”字异体写法探源
2022-07-08车林仙
车林仙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重庆 402260)
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1]将汉字“异体字”定义为:音义和用法完全相同而外形不同的汉字。换言之,正体字及其异体字本质上是同一个汉字,仅仅是写法不同而导致字形有差异。在古文字学中,异体字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汉字现象,古代碑帖中存在大量异体字。唐代颜元孙所撰正字学著作《干禄字书》将文字分为正、通、俗三体,其中通、俗体即为异体字。[2]书法艺术鉴赏、临摹与创作等,均离不开汉字。朱天曙先生[3]认为,研究汉字字形,应用汉字之美进行艺术创造是书法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汉字异体字是怎么演进而来的?郭良实先生[4]指出,异体字的产生发展与文字演变、书法审美和文化制度等多方面密切相关。魏嘉明先生认为[5],汉字异体字现象与人们对形式美的理解与追求密切相关,其中蕴含古代汉字字体设计的基本观念。
1 碑帖中所见异体写法举隅
表1 碑帖中“”的异体写法举例
续表1 碑帖中“”的异体写法举例
表2 碑帖中从“叔”的字异体写法举例
2 异体写法来源浅析
刘钊先生认为[6],甲骨文“叔”从又弋声,金文则在左边的“弋”下加表音的“小”部。刘先生还指出,郭沫若先生早有此论述。[7]谢明文先生则认为[8],左下的三点不是“小”部,而是表泥土,系表意符。“弋”的甲骨文到金文演化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弋”的古文字演化过程
刘钊先生认为“弋”的演化是形体逐渐线条化的结果[6],金文与小篆很接近。王国维先生在其传世名篇《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11]中指出,“卜辞用刀契,不能作肥笔”,故有三角形、方形或圆形空笔。图1中,“弋”的甲骨文中有三角形或圆形空笔,金文中确有作肥(粗)笔的情形(图中未列),后来逐渐演化为线条。
《说文》云:“弋,橜也。象折木衺锐着形。”就是折断树木上歪斜尖锐的枝干,再罣在物体上的样子。裘锡圭先生认为“弋”是“橜杙”之“杙”的本字。[12]《尔雅·释宫》有“樴谓之杙”。橜杙即木桩、木棒。弋的古音见表3。
表3 “弋”的古音
“叔”从甲骨文到隶书演化过程见表4。
表4 “叔”的古文字演化
《说文》云:“叔,拾也,从又尗声。汝南名收芋为叔。”根据刘钊先生的分析[6]和表4的演化过程来看,《说文》的“尗声”说不对,但其释义是对的。
《诗经·豳风·七月》有诗句:“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其中的“叔”正是采摘之意。
一般认为,古代借用有拾取意义的“叔”,表示兄弟排行伯(孟)仲叔季中的“叔”,比如“叔兮伯兮,褎如充耳”(《诗经·国风·邶风·旄丘》)中,“叔伯”的本意就是兄弟排行(这里指高层统治者君臣)。[13]在排行中,叔不仅特指老三,还泛指排在老二和老幺之间其余兄弟。
据表4可以看出,“叔”由甲骨文发展为金文的过程中,左下累加了“小”部。“叔”“小”的古音分别见表5和表6。刘钊先生推测“叔、少、小的古音应非常接近”[6],“叔”左下累加的“小”部“应是累加的声符”[6];而谢明文先生认为“‘弋’形周围的三小点表示的是土粒”[8],即意符。综合刘、谢二位先生的意见,笔者认为“小”部不宜理解为一般饰笔。后来,由“叔”分化出表豆的“尗”,即今“菽”的本字。《说文》谓:“尗,豆也。象尗豆生之形。”按上述分析可知,《说文》的说法不太可靠,至少不完整。
表5 “叔”的古音
表6 “小”的古音
表7 金文中“叔”字的一种写法
3 结 语
在古代碑帖中,使用异体字是一种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有的是受书写传统和习惯影响,有的则受好古炫博之风熏染。晚明书家在尚奇美学思潮浸染下,考据好古之风尤甚,其书法作品中广泛使用异体字,有很多还是很冷僻的异体字[17,18]。
注 释:
① 该墓志拓片发表于《中国书法》2020年第10期82-83页。
③ 俗书中,有时“代”“伐”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