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入胃管至输出袢预防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口功能障碍的效果评价
2022-07-08陈炳强邓建中苏晓文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高州525200
陈炳强,邓建中,苏晓文,黄 蒙 (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高州 525200)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属于临床应用于胃部手术最为广泛术式之一,如十二指肠溃疡伴梗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胃部恶性肿瘤以及继发性十二指肠梗阻等,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术后仍伴有一定并发症,对预后等产生影响[1-3]。胃空肠吻合口障碍属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一种,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甚至影响预后[4-5]。因此需予以有效干预措施。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置入胃管至输出袢在预防术后胃空肠吻合口功能障碍的效果,为临床优化术后干预方案提供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拟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临床确认符合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且拟行手术治疗者;年龄18~80岁;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面协议书者。排除标准:伴有凝血系统功能障碍者;合并感染严重者;伴有传染性疾病者;无法耐受手术者;麻醉禁忌证者;合并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合并胃排空功能障碍病变者,如胃扩容、胃下垂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n=42]
1.3方法:两组入院后接受较为一致的基础治疗,即应用奥美拉唑予以抑酸,待肛门排气以及肠蠕动恢复后予以进食,进食是由院内营养科配制胃肠道疾病营养,此外,术后予以统一的康复理疗方案和术后镇痛。对照组予以留置胃管至残胃,胃管远端距吻合口约5 cm左右。试验组为置入胃管至输出袢,胃管远端内置于输出袢6 cm左右。
1.4观察指标:①统计对比两组康复效果,即24 h胃肠减压量、腹胀改善度、肠鸣音复常时间、住院时间、气液平面消退时间。腹胀改善度为置管前、置管24 h腹围差值。②统计对比两组并发症状况,即胃排空障碍、腹腔感染、吻合口漏、胃潴留等。
2 结果
2.1两组康复效果比较:试验组24 h胃肠减压量、腹胀改善度多于对照组,肠鸣音复常时间、住院时间、气液平面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康复效果比较
2.2两组并发症状况比较:与对照组(26.19%)比较,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76%)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状况比较[n(%),n=42]
3 讨论
据相关文献指出,胃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胃空肠功能障碍概率为1%~4%[6-7]。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予以有效措施以减少输出袢压力对于降低胃排空障碍发生风险存在紧密联系[8-10]。多数患者于术后2 d伴有胰腺分泌与释放较少胰液,而在5 d后胰液明显增多,此时各个吻合口并未良好愈合,且胃肠处在麻痹状态,肠蠕动功能较差,导致大量胆汁、消化液以及胰液等堆积在吻合口周围,提高吻合口漏、腹腔感染以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概率,增加胃排空障碍发生风险,此外,术后残胃早期张力降低,且合并输出袢消化液反流,加剧胃负担,提高残胃于吻合口炎性反应与水肿,进一步增加胃排空障碍发生率,影响康复进程,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11-14]。故减少输出袢、吻合口与残胃压力,能降低并发症发生,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临床多采用胃管置入残胃来预防胃排空障碍,可引出胃液,但由于覆盖面积少,无法有效缓解输出袢压力,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仍较高[15]。故需优化治疗措施以提高术后安全性。本研究比较胃管置入不同位置的预防效果,结果说明置入胃管至输出袢可有效减少胃肠负压,改善腹胀,促进肠鸣音恢复,加快气液平面消退,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分析原因为胃管置入输出袢可将此处淤滞胆汁或者胰液引出,减少吻合口处炎性反应,利于吻合口良好吻合,此外,淤滞胆汁或者胰液引出之后,减少胃肠负压,利于胃肠蠕动恢复,降低胃排空障碍发生风险,而胃肠蠕动恢复促进残胃功能恢复,加快术后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采用置入胃管至输出袢预防胃空肠吻合口功能障碍效果确切,可减少胃肠负压,减轻腹胀,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术后安全性得到保障。但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选例较少,试验数据偏移,可延长试验时间或者与同等水平医院合作以扩大选例样本,进一步论证本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