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折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阻滞起效时间的影响
2022-07-08方才华寻乌县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江西赣州342200
方才华 (寻乌县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江西 赣州 342200)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一定的麻醉效果,但是在以往的操作当中,通常是医师凭借临床经验,在盲探的前提下进行穿刺,极有可能出现麻醉药物注射位置偏差的现象,导致麻醉药物效果不理想,进而影响阻滞效果,而且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1-2]。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在不断提升,临床医疗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为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感受,增强临床治疗水平,也一直在从各个方面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3-4]。本文就上肢骨折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阻滞起效时间的影响进行观察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进行上肢骨折术的患者共70例,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每组各35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10例,年龄10~63岁,平均(37.84±7.45)岁;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9例,年龄11~63岁,平均(36.92±7.52)岁。两组患者指标均符合学术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基本信息以及病情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在传统解剖定位下展开,麻醉药物同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后静脉连接电子镇痛泵,其中药物配比为2.5 μg/kg舒芬太尼加0.9% NaCl溶液100 ml,持续量为2 ml/h,持续镇痛48 h。
1.2.2观察组治疗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展开,患者在接受麻醉前30 min给予0.1 g苯巴比妥钠及0.5 mg阿托品,为患者实施肌内注射,保持仰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保持30°夹角,将患者肌间位置详细标识。探头参数调整至10 Hz左右,贴近穿刺部位前需仔细消毒,按照患者的临床状况调整好扫面深度,判断患者锁骨、锁骨下第一肋骨、胸膜及动脉的详细状况,分辨出锁骨上臂丛神经的详细状况,如果图像并不清晰,可将耦合剂涂抹在探头表面,排空皮肤和探头之间多余空气。在超声引导下使穿刺针缓慢到达臂丛神经位置,然后在可视情况注释放麻醉药物,当臂丛神经被麻醉药物完全覆盖之后则完成操作。其中麻醉药物的配比为0.1%利多卡因加0.375%罗哌卡因两种麻醉药物兑匀,剂量保持在18 ml左右,注射麻醉药物后,通过超声显像经穿刺针位置在臂丛神经周围置入导管,然后缓慢置入0.9%氯化钠溶液,最后在导管末端连接电子镇痛泵,其中药物配比为浓度为0.2%、共250 ml的罗哌卡因,持续量为5 ml/h,同样持续镇痛48 h。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状况,分别从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起效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几个方面进行观察比较。观察且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血肿、呕吐及误入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并发症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差异。
2 结果
2.1两组各项临床状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状况整体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3%,对照组为25.71%,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接受麻醉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指标更为稳定,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各项临床状况比较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n=35]
表3 两组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差异比较
3 讨论
上肢骨折的手术治疗时间较长,所以在临床中对于麻醉的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达到临床治疗的需求[4],还要最大程度避免血管痉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为实施麻醉带来一定的难度[5]。
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上肢骨折手术麻醉往往在传统解剖定位方式下展开,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会对患者造成强烈不适感,而且容易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受损[6],更加容易发生并发症等,降低了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所以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7]。而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指在可视前提下,详细观察局部位置神经组织的状况,更为精准地为患者实施麻醉阻滞,让麻醉药物最大程度发挥功效,并且还能降低麻醉药物的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具安全性和有效性[8-9]。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和起效时间明显缩短,各项临床状况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且患者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更长,增强了患者的各项临床状况,进而缩短了恢复室停留时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本次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当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在改善患者临床状况的同时,还有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两组患者在接受麻醉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指标更为稳定,临床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治疗过程的顺利展开。
综上所述,上肢骨折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当中,患者的麻醉效果更佳,且患者的麻醉后恢复时间更快,同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