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发性金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研究
2022-07-08丛秋实
丛秋实
摘 要:近些年中,国内各省市为更好的落实中央下达的相关规范,结合自身在产业与资源等方面占据的优势,事前编制出近期或者远期发展规划,这代表着中国正式着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实现有效调整国内经济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定要科学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技术复杂性、市场高度不确定性,以致其和传统产业相比风险更高、投入更多、投资周期更加漫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融资难度。我国市场经济在长期运行中,开发性金融已积累下了一定经验,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应有针对性的学习借鉴国家形成的成熟经验,探究应用开发性金融的融资模式。
关键词:开发性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体系建设
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作用下,各个国家主观上均希望利用新兴产业引领经济的复苏、壮大发展过程,我国更是在这方面做出巨大努力,逐渐把新兴产业纳入至国家战略发展范围,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新概念,这证明政府机关十分珍视“共同平台”并力求有效把握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当前中国已经设计规划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文将会在建设融资模式时,做出了建设支撑体系的相关提议,并且通过完善的信用、贷后监管、服务体系及应用创新型金融工具等确保融资模式有效运行。
一、开发性金融模式
(一)概念
开发性金融,从字面上讲就是开发性金融机构采用依靠政府机构信用、组合政府资源及自身持有的融资优势,建设出国家信用与市场效益有效结合的新金融模式,并且在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限定范畴中开发出某些金融类产品,进而为当前部分产业运营发展提供一定金融援助。开发性金融融资模式构建、实施阶段是把政府相关政策作为引导,综合分析新兴产业运营中出现融资问题,分析其成因,及时应用市场化运作形式有效调控投资走向,并主动和其他形式金融服务相整合,进而使新兴产业后续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动力。
(二)理论基础
(1)市场失灵理沦:如果市场调控机制不能科学调整资源调配情况时,各级政府此时就应主动发挥职能作用,积极采用适宜的手段维护、巩固经济发展的平稳状态。
(2)经济起飞理论:有资料记载,在我国工业化社会发展早期,人口增长率通常低于投资率,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增长过程有更强大的动力,但在经济起飞时段时,市场经常出现部分资源调配不合理的状况,以上同样是开发性金融模式构建的一个内在动力。
(3)组织增信理论:该理论指出,部分银行等金融机构运营过程中合理应用国家既有的信用基础及资源,通常可以有效的应对市场化机制不健全引起的现实问题。
(三)发展现状
首先,在产业层面上,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产业生命周期、与传统产业耦合等方面解读新创产业。陆立军把传统和新兴产业两者的融合演变情况作为研究起点,解析归纳了融合发展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三个阶段,即相互适应、协同运作发展及分化替代各阶段的属性、特点,采利用通过博弈论建设出的分析框架,探究了以上不同阶段中企业的运营行为及政府政策干预情况。其次,在金融支持方面上,国内外学者基本在产业金融支持、融资形式及途径等上做出分析。熊广勤(2012)指出资金供应严重不够对产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升级过程形成严重制约,使产业后期发展奥诸多阻碍,弱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分实际作用,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不利于经济结构的科学调整。熊广勤个人指出,为了能有效选出最适的金融支持模式,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不单纯是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也要全面了解国内新兴产业的企业真实发展情况。最后,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刘洪昌指出,编制促进新兴产业持续发展政策体制时一定要做到统筹规划,即一定要结合本地在产业及资源等方面持有的优势确定重点发展范围,在充分发挥政策自身引导作用的基础上,也要重视经济市场对产业态势及格局拓展方面形成的重大影响。
二、国外开发性金融融资模式带来的启迪
(1)健全的法律制度、经济体系:以完善度、协调性强的法律规则为支持,使政府在管理、控制、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提供可靠的法律支撑。引领现代企业制度构建过程,这样相关企业便能顺利获得和市场运作经济制度相吻合、直接型融资权利。
(2)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通过建设能够为产业企业发展提供担保的部门机构,进而为其后续发展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支持。
(3)企业主动利用各种直接融资渠道去争取到资金方面的支持。比如2003年建成的高科技二板股票市场等,其均为新创企业实现直接融资创造出了新的渠道。虽然以上这种市场在成长发展中存在着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但对于新创企业而言,其存在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4)创设与实施激励机制,进而使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到新创产业领域内,进而协助企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对于新创企业而言,创业投资行为对其业务壮大发展能起到强大的助推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能处理企业的资金不足、贷款困难等实际问题,进而帮助企业在新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诸多方面取得更大进步。并且对于那些敢于为新兴企业投资的机构来说,也为他们开辟了一个实现高收益的投资路径。
三、以发性金融的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
(一)设计思路与基本原则
1.设计思路
高投入、高风险、回报周期漫长等均是产业的主要特征,且在不同发展周期的融资特点有差异。在归纳国外成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多数区域新产业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建立高效率的融資体系对企业实现良性发展有很大现实意义。以开发性金融相关思想、理论为基础,建设该金融模式下的逻辑框架(见图1)。在融资模式的内容及运行体系后,需要采用适宜的方法去保证整个融资模式能顺畅、有效运作,这就意味着相应的支撑体系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2.设计原则
(1)政府引导原则:可以将开发性金融看成是政策性金融的一种延展形式,有明显的政府组织增信特征,能帮助产业有效的获得所需资金。产业融资时,政府主动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实施相应制度激发商业性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业等多方面的能动性。
(2)共享原则:在融资模式设计环节,一定要重视各方力量,各参与主体尽可能实现资源及利益方面的共享,冲破资源所有者分散、封闭的传统格局,促进社会资本更主动的参与产业融资过程。
(3)阶段支持原则:当产业成长至成熟阶段以后,伴随社会资本大批量涌入,实际投资回报率开始呈逐渐下跌趋势,此时开发性金融机构此时要逐渐缩紧,重新选择发展潜力更大的有关产业进行投资。
(二)融资模式内容体系
1.开发性直接融资
(1)中转—批发形式:主要依赖准政府社会团体及各级政府部门形成的合力打造机构化融资平台,其承担的职责主要是统贷统还。政府部门要和银行签署合同,银行负责对贷款进行批发式审批。审批通过后为借款主体发放贷款,借款主体委托中小金融机构把贷款发放给新兴产业企业供其使用。到2010年年底时,江苏省共计登记在册的创业投资机构达到183家,全部注册资本抵达323.09亿元,创业投资机构数目与资产规模占比分别是22.31%、20.57%。
(2)中转一直贷形式:这种操作流程主要是政府专管机构执行,其职责主要是受理、开发、评审项目,把相关新军共木推荐给金融机构,银行审批结束后直接和企业签署合同,政府专管机构负责执行贷款发放,本息催收等工作。到2011年5月,江苏省主要商业银行对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达到了1053亿元,在所有贷款余额中占比约2.98%。
(3)直贷形式:针对具体支持的行业范畴,需要金融机构和本地政府协商后确定,银行可以自行选择项目类型及直接评审,落实担保后签署相应合同,进而将贷款直接发放给企业。
2.开发性间接融资
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自身性质特殊,以致“市场失灵”现象始终和产业融资过程相伴随,融资困难时企业普遍存在的情况,逐渐成为制约产业持续进行发展的主要因素。采用开发性间接融资形式将会使以上问题迎刃而解,这种模式能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到产业领域,最大限度的提升社会性资金的利用效率。这种模式主要是开发性金融机构利用间接金融体系去获得一定资金,信贷市场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进而对新兴产业良性发展起到支持作用。2010年,江苏省在已登记注册的创业投资机构内,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占比约为45%。
(三)融资模式的运行体系
1.项目准入模式
当前,开发性金融机构主动和各级政府进行协作,通过采用政府信用、承诺、组织协调等方面持有的优势去弥补信用市场方面存在的不足,借此方式防控长期风险。建设融资平台为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该平台能筛选产业项目,将符合测评标准的项目推荐给金融机构。融资平台结构见图2。
2.孵化模式
对于整个金融孵化流程而言,信用建设为实际构建活动的核心内容,主要涵盖政府组织增信与信用管理两方面内容。开发性金融精准合并了政府与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优越性,使自身有组织增信的功能,循序渐进建设资源调配的新平台。在以上过程中,政府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经济能量、强化宏观调控能力、防范风险等方面上。
3.市场退出模式
明确退出时机。当金融机构决定由新兴产业内撤离投资时,科学选择退出时机具有很大现实意义,具体实践时要综合国家相关政策、当前产业发展阶段、市场回报率、产业风险及环境成熟度等因素。科学选择市场退出出口。一般而言,如果某业务以银行信贷为主要形式时,可以采用信贷转型、清算、贷款销售、并购等形式退出资金。其中,股权融资方式是常见的退出形式,即针对通过风险投资所筹集到的资金,可以采用首次公开发行、回购、产权交易等方式进行退出,其中產权市场转染时,可以把企业转手给另一个企业,也可以把企业售卖给其他投资者,这种退出形式在价格方面通常不占据优势,具体是实施时要参照讨价还价的能力、风险偏好特征、经济市场环境等因素。
(四)支撑体系
1.信用体系
信用为资源调配的重要基础,也是新兴产业融资模式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政府与金融机构通过加强信用建设去实现增信,从而打破企业贷款的各种约束。其中,增信的运作核心思想为通过建设信用体系,逐步推进企业与个体信用的建设过程,进而积累到更多的信用资源(图3)。
2.贷后控制体系
风险管控系统的建设流程可以做出如下概述:首先,结合受资方的特性,明确主要的风险管理范畴,科学预估可能出现风险的部分。其次,有针对性借鉴国内外有关经验,立足于国内产业发展实况,编制分阶段、可操作红线标准。再者,加强各种风险的监管,当其异常波动时要及时探查原因。判断其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最后,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场景规划出相应的处理及备选方案,并精准实施方案。
3.市场和制度体系
我国开发性银行在运营中应以政府目标作为导向,将其社会影响力发挥到最大化,整合与调配市场、金融及企业等资源,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市场。就珠三角地区而言,市场不完善、制度改革落后等实际问题都没有解除,尚没有建设出完善的信用体系与融资渠道,到2012年底,境内A股上市公司共2000多家。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分别约1400,700,300家左右;并且场外市场处于初创阶段。开发性金融机构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的投资过程中,尽早建立市场与制度是迫切内容之一。不断培育与发展产业的商业化特征,加大市场与制度体系的完善力度。
四、结束语
总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的引领作用,其和传统产业在融资基础条件、组合模式及信用测评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更要与传统比较有优势的产业相结合,采取开放式发展模式,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利用政府相关支持政策并积极引进开发性金融融资模式,让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各方面支持的环境钟且相关企业在发展中有可靠的资金持续支持,从而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过程。同时政府需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新活动,市场需求创造和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陆立军,于斌斌.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演化及政府行为:理论与实证[J].中国软科学,2012(05):33-44.
[2]熊广勤,罗方珍.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2012(3):3.
[3]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32(003):87-92.
[4]方正良.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研与思考[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9,000(004):P.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