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训练法在羽毛球专项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2022-07-08张其文
张其文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6-245-02
摘 要 羽毛球是一项受球迷欢迎的运动,其训练方法有其独特性,对运动员也有严格的体能要求。因此,教练应选择科学的、专业的方法来进行体能训练,从而使间歇性训练的方法得到了大多数运动员的使用和认可。通过羽毛球特殊身体能力的特点,结合间歇训练方法的理论研究,表明间歇训练方法可以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跑步能力、跳跃能力和挥臂能力等特殊训练要求。根据羽毛球特殊体能训练方案中间歇训练方法的设计,证明了间歇训练方法在训练中的良好效果,为羽毛球训练提供帮助。
关键词 间歇训练法 羽毛球 体能
一、引言
羽毛球作为一项技术运动,其是以技战能主导隔网对抗运动的类型。在技术和战术方面,该运动有许多技术动作,有些技术运动有很长的技术链和许多技术环节,这要求运动员有相当好的身体素质,对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有严格的要求。羽毛球是一种针对下肢弹跳高度和横向运动速度需要满足高标准要求的运动,而上肢摆动运动需要速度和强度的运动组合不仅需要运动员在场上有较强的专项移动速度,还需要羽毛球运动员有较好的耐力去完成整场比赛。所以,羽毛球运动属于有氧和无氧代谢混合代谢供能的运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许多教练员发现间歇训练法是一种有效和实用的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法是控制运动员心率增加身体刺激强度,进行过度负荷运动提高身体能力的训练方法。近年来,它更多地应用于定期运动,这也是一种大多数运动员都能接受的体育训练方法。
二、间歇训练法在羽毛球专项体能训练中的应用设想
(一)羽毛球运动中运用间歇训练法进行专项体能训练的基本依据
羽毛球是同一领域的一项技能运动,也是对运动员身体素质有严格要求的运动。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决定了谁能最后坚持下来并赢得最后的胜利。这是运动员在场上展示自己的水平和取得胜利的保证。
间歇性训练法是指合理安排动作结构、练习的负荷强度和休息的间隔时间,使身体处于不完全恢复时候開始一下次的练习和重复练习的训练方法。这种训练方法的好处是在练习中心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能够有效改善心脏泵血功能。20世纪50年代,德国心脏病专家林德和教师贝施勒提出了间歇性训练,即心率在恢复到120~130次/分钟时可开始下一组的训练,训练中的心率可达170~180次/分钟,有利于增强心脏泵血功能和改善身体素质。因此,间歇性训练方法也被称为“格施勒定律”。间歇训练有三种形式:强化间歇训练、发展性和高强化间歇训练。三种不同的训练方法对不同运动员效果不同,高强化间歇训练是发展乳酸系统的功能能力和磷原和乳酸混合代谢系统的喂养能力,强化间歇运动方法是发展乳酸代谢系统和有氧代谢系统和心脏功能的重要训练方法,发展性间歇训练法是发展有氧代谢系统的能量供应能力、有氧代谢条件下的运动强度和心功能的重要训练方法。如果运动员进行第二次训练没有完全恢复自己的心率,他的身体肌肉必须有明显的疲劳积累,更刺激运动员的身体,可以增强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指标,也可以增强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间歇训练方法主动间歇方法包括慢跑、走等形式,对肌肉的毛细血管发挥“按摩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回流,血液再分配,可以加速乳酸和其他代谢物在体内快速分解,为下一次实践做准备。间歇训练方法符合超量恢复原则的原理,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各项功能。
(二)间歇训练法在羽毛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中的具体应用方案
1.间歇训练法在羽毛球运动员弹跳能力训练中的应用。在一场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会进行很多次跳跃杀球,跳跃能力也影响了杀球的击球点和杀球质量,因此在训练中对跳跃能力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在羽毛球运动中跳跃能力有下肢纵向用力和下肢横向用力两种方式。垂直用力主要用于垂直跳杀抢最高击球点,这种跳跃能力的训练方法主要有原地起跳高、负重深蹲、负重半蹲、负重蹲跳从而提高制空能力。而横向用力的跳跃能力主要用于发展灵活性弹跳和快速起跳能力,这种跳跃能力的训练方法主要有单脚多级蛙跳、变相跳跃、30米冲刺跑、跳台阶而达到快速跳跃启动的效果。
羽毛球弹跳能力的间歇训练有多种训练方式,不同的下肢运动模式比如横向跳跃移动和前后跳跃移动分别有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方法,在训练中训练负荷和组间间歇交替进行,严格把控间歇模式和时间按照训练计划进行。下肢水平力训练次数为30~40次,训练强度大于70%,心率控制在190次/分钟以上,安排3~5组,每组间隔严格控制心率,心率降低至130次/分钟进行下一组练习。下肢垂直力训练模式,每组练习次数20~30次,练习次数3~5组,训练强度90%以上,心率控制185次/分钟以上,严格控制组间隔时间,心率降至130次/分钟时开始下次的训练。
2.间歇训练法在羽毛球运动员反应及移动能力训练中的应用。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球的方向。因此,目标运动法和信号刺激法主要用于反应能力和运动能力的训练。目标移动训练方法是指运动员对移动目标做出快速的反应,目标移动训练方法也是训练运动员对场地的准确判断,对在移动的目标所发出来的信号做出准确判断和反应。对于羽毛球运动员来说,来球的路线和方向以及对对手的假动作都是需要进行快速判断而及时做出的应对方法。判断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得分和失分。在具体的羽毛球训练中主要在运动员连续防守的接杀球和网前球的训练中采用,比如运动员在训练中防守不同速度和落点的来球。信号刺激法的原理是利用突然发出的信号来锻炼和提高运动员对信号刺激的反应能力,或者变换各种信号让运动员根据信号做出正确的反应和练习的动作。比如运动员看见教练员的各种手势后做出不同的反应,如上步接球、后侧步击球、左右移动挑球等。
在羽毛球运动中,球和对手都属于运动目标,要在比赛中根据他们所发出的信号做出相应的判断,判断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得分与失分。因此,在羽毛球训练中,要针对对手的来球进行接杀球的防守训练,如不同方向的防守训练,不同速度和落点的防守训练。对于羽毛球的反应能力和运动能力的间歇训练,对反应能力和运动能力采用了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方法。严格规定间歇方式,在负荷和间歇交替。在羽毛球运动中反应速度属于快速的刺激回馈反应运动训练,这种训练方法负荷强度一般控制在90%以上,练习次数一般在25~30次之间心率一般控制在170~180次/分钟,练习次数为3~5组,在组间隔休息时候严格控制心率的范围,在心率下降到130次/分钟时进行下一组练习,休息方式主要是慢跑休息。移动能力属于短距离快速变相能力,一般训练中的强度控制在95%以上,在训练中的心率要控制在190次/分钟,每组练习一般在20~25次左右,练习次数安排3~5组,严格控制休息间隔时间,确保心率降至130次/分钟时候下一组练习,休息方式也采用慢跑主动休息方式。
3.间歇训练法在羽毛球运动员引拍击球能力训练中的应用。羽毛球运动员的球拍射击能力训练一般选择轻器械练习法和徒手挥拍练习,或前臂负重练习法。自由手和轻器械的练习方法主要是自由手或持有轻器械来做挥拍球的鞭打动作,使运动员能够更准确地掌握鞭打力的冲击感,强化鞭打动作的技术要领。前臂负重练习法是指将有重量的物体绑在小臂上,然后按照引拍击球技术动作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前臂负重训练法使角动量的传递更加流畅快速,可以有效调动各个肌群,使各肌群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与传统训练方法相比,前臂负重训练法能够有效提高训练的效率,符合羽毛球运动员专项素质的发展。
羽毛球运动员主拍和击球能力的间歇训练应与羽毛球徒手挥拍、轻器械、前臂重量训练等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方法相结合。在训练中的负荷和休息是变换交替进行的,训练中严格规定间歇方式和时间,徒手挥拍练习负荷强度一般控制在80%以上,挥拍运动中的心率控制170~180次/分钟左右,练习次数30~35次,组数为3~5组,严格控制间歇时的心率,当心率降到130次/分钟,可开始下一组练习,休息的方式以慢跑的积极性休息为主。前臂负重练习法是指在一定负荷下,运动员负重做挥拍练习,一般练习的负荷强度控制在90%以上,心率控制185次/分钟,每组练习10~15次,练习组数为3~5组,严格控制组间歇心率,当心率降至130次/分钟可开始下一组训练,休息时可采用慢跑的积极性休息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对体能有着高要求的体育运动。羽毛球的训练方法是一种讲究间歇式的训练方法,羽毛球运动是由不间断的有力的有球进攻活动和短暂的休息调整防守对手进攻所组成的间歇式运动。间歇训练法是发展有氧无氧混合代谢能力和专项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对提高羽毛球运动员身体机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可以这么说,在羽毛球专项体能训练中,间歇法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方法。在训练中,合理根据各种因素的分配进行控制和调整不仅可以一步一步增加练习的数量和组数,同时结合间隔时间、练习强度和数量的关系,在注意运动员的训练适应性的规律,还可以随时调整和改进训练负荷。根据训练和比賽的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分析考虑间歇训练方法的各个有利和不好的方面,将不同的间歇训练方案与不同的训练对象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各素质的水平。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必须注意科学和专业性,在具体的练习过程中,练习的数量、练习强度和练习时间应该有明确的规定,但也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王磊,张广宁.排球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专项体能运用的基本特征[J].青春岁月,2017(32):480.
[2]胡胜.功能性训练在高校男排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以湖南师范大学男子排球队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3]李莉.间歇训练法在高校羽毛球队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2008(01):65-67.
[4]杨杏慈.高校羽毛球队训练中间歇训练法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8):41+43.
[5]卢日初,刘星玉,许育铭.高强度间歇训练法在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师友,2017,40(03):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