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食品专业化学课程教改探讨
2022-07-07李杨
李杨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食品专业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培育技能型、实践型、专业型人才,必须进一步结合食品专业的特点以及应用型的特征对化学课程教学工作进行改革。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化学课程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改思路及其策略,以期改善与优化高职食品专业化学课程教学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
一、高职食品专业化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过于模式化。由于食品专业化学课程的知识和信息量大,学生很难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解课程内容,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食品专业的化学课程中包括大量的验证性实验,但在很多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不会留出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仅仅播放实验录像或者教师自己动手示范教学。这种示范教学模式虽然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所学习的化学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但是学生无法参与到具体的实验中,很难对相关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很难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与操作细节,更无法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内容存在重叠。当前高职院校尚未根据行业、就业需求等对食品化学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做适当调整,未及时更新教材内容,课程设置也不符合实际应用需求,重理论轻实践,最终导致相关专业知识的适用性低,不能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3.考核方式不够科学。高职食品专业化学课程通常采取集体考试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很大的学习压力,学生将更多精力用于背诵理论知识,间接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高职食品专业化学课程的教改思路
1.优化调整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应从岗位职能要求出发,重新设计教学内容,优化调整课程设置,设置合理的阶段性教学训练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沟通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2.利用先进教学技术。高职院校可以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信息等先进的教学技术,实现对学生基础课程的高质量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学习基础。
3.加强师资队伍构建。在高职食品专业化学课程教改中,要逐渐构建起以课程群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加强师资团队的构建,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无效课程教学。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提升个人的专业教学能力与综合能力,在教学中合理应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语言等,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完善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应紧密联系理论课程与实际产业,促进企业工程实践与学校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使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最终实现教学一体化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职业道德素质等。
三、高職食品专业化学课程的教改策略
1.推进“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应结合实施“1+X”证书制度,深化食品专业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学习评价机制,做到课证融合。推进“1+X”证书制度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将学生是否取得本课程证书作为评价标准,并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取得专业技能证书,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在社会和企业中的竞争力。
学生通过获取食品专业基本证书和其他职业证书,能够更加充分地证明自己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对相关的等级证书、证书内容进行评估,指导学生在考取其他职业证书时选取与专业课程、就业相关的证书,使高职食品专业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力评价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在评价方法中要合理融入评价标准,充分发挥“X”对“1”的补充与推动作用,使高职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也具备社会和行业所需要的不同专业知识。
高职食品专业“1+X”证书制度的实施,还需要高职院校与相关职业评估机构以及相关行业合作,将评估内容和标准相应地转移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高校也要研究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便更好地促进食品化学行业的发展,同时寻找更合适的、不同形式的评估方法。
2.优化课程教师队伍。建立一支教学理念先进、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对于高职院校优化和完善教育体制、落实教育手段、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取得各自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了能够在考取职业证书方面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高职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业务经验和较高的实践技能,能够在“1+X”证书制度中发挥引领和旗帜作用。
高职食品专业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离不开优秀的专业教师,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高职院校应合理制订规范标准的培训计划,使教师培训活动成为常态化的工作。这样不仅能够快速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还可以使教师深入理解课程,快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应当将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有效利用寒暑假进行长期培训,利用教师的闲暇时间进行短期培训。还要构建完善的教师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分阶段对教师的整体教学工作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考核,从而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分析现有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并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汇报,帮助学校优化当前的教育资源配置。教师也要主动积极地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教学能力,加强对食品专业化学课程最新进展的了解,确保课程的连续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在具体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优化改进化学课程设置,推进化学课堂改革进度,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最前沿的知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专业发展需要。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应用课堂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实现知识共享,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丰富实践教学模式。在食品专业化学课程教学之前,教师要设置合适的课堂导入环节,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新时代的高新科学技术相结合,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例如,可以应用多媒体将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字定义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故事进行叙述,也可以应用多媒体、微课资源等呈现更加真实生动的案例。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能够让知识更快地传递下去,也能够引发学生更多地进行思考,有效提升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食品专业化学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为了构建食品化学高效课堂,必须保障实践活动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化学实验操作。在开展食品专业的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注意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情况,使学生通过亲自实验了解所有的操作细节,并仔细地研究各个步骤的操作原理,避免在结果分析中模棱两可,逐渐养成严谨细致的操作习惯。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不仅能够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还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高职食品专业化学课程教学中,应合理应用目标教学模式,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不断丰富评价指标,避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比如,通过随堂学业考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效避免传统闭卷考试导致学生压力增大,最终对考核产生厌烦情绪的情况发生;通过完成学习实践报告的方式,鼓励学生将动手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挑选适合学习的文献与资料,引导学生总结多种创新思路等;采用课赛融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并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加入创新食品设计或化学实验等,促进学生思维创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5.课岗结合,加强校企合作。课岗结合是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实训等实践活动来补充和丰富专业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服务型人才。因此,高职食品专业化学课程改革应立足于社会和企業对人才的需要,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为重点,通过课岗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学生的培养途径。
实习是高职食品专业学生提升个人能力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通过为学生提供到食品企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机会,可以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的相互补充,让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实践操作技能更加熟练。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为高职学生提供了培训实习地点,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岗位工作对相关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需要,也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而提升个人创新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食品专业化学课程的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通过与企业员工、管理层的交流与沟通,更加深入地了解食品企业的实际工作,了解一线生产中对于食品专业、化学知识的具体要求,积累先进的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以向学生传授更多实用性技能。
高职院校可以同企业合作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使高职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提升技能实践水平。高职院校也可以与企业合作,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与综合能力,还能为企业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务处应负责实训基地的设备核算和监督管理,明确学校、企业各自在培训基地的权利和责任,并逐步构建实训基地相关制度,使得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合作企业员工能够共享培训场所、仪器设备和各种管理服务平台。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改变人才培养的传统观念与方法,以创新为动力推动课程改革,建立多层次的系统化专业教学体系,丰富教学路径,拓展教学内容,从而不断提升食品专业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技术全面、工艺娴熟、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